凤蝶科论文-苏成勇

凤蝶科论文-苏成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凤蝶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绢蝶属,转录组,比较转录组学,基因表达

凤蝶科论文文献综述

苏成勇[1](2019)在《绢蝶属(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代表种类的高原适应性分子进化机制及其谱系演化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蝶类是一类隶属于鳞翅目、双孔次亚目的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逐渐成为生物学诸多研究领域,如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保护生态学等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绢蝶属(Parnassius)隶属于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分布于中亚至青藏高原高山山脉地区,然而却是绢蝶亚科中物种数最多的一个类群。前期关于绢蝶属蝶类起源与演化的相关研究表明,它们是在青藏高原造山运动这一复杂的地质环境演变背景下形成并快速分化的典型昆虫类群之一。同时,由于绢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已适应了高寒、缺氧等极端环境,因而它们可以作为研究昆虫高原适应机制的一个理想模式生物类群。然而,绢蝶属高原适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形成与演化的时空格局及其相关地质环境背景仍然不甚清晰,还需要运用多方面的证据进一步综合探讨。本研究首次对我国绢蝶主要代表种类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工作,分析了不同海拔分布的8个绢蝶代表种共11个代表样本的转录组特征,并基于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选择压力分析结果对绢蝶高原适应相关的分子进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大量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序列并结合PCR扩增若干基因序列片段,对绢蝶属深部分支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寄主植物起源与演化、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古气候变化等资料,对绢蝶属谱系年代及其演化的主要环境背景进行了较系统的解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绢蝶进行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深度测序,共获得了超过6.7亿个高质量Reads以及总长度达98.34Gbp的碱基序列,组装后共获得了超过55.4万个Unigene(平均长度492bp);平均每个物种有27,104个Unigene(56.32%)具有可靠的同源注释结果,其中在NR数据库中获得注释的Unigene数目最高(25,818,53.65%),获得eggNOG、SwissProt以及GO注释的Unigene数目分别为25,491(53.25%)、18,409(37.31%)和16,623(34.10%),各物种间的基因注释一致性程度较高。(2)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海拔绢蝶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遗传信息加工(包括DNA复制、重组与修复、RNA加工、转录、翻译以及与翻译直接偶联的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合成等)、翻译后修饰与蛋白周转、信号转导、能量合成、各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核苷酸和氨基酸等)转运与代谢等过程,并在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核糖体(Ribosome)以及产热(Thermogenesis)3个代谢通路中显着富集;参与DNA和细胞损伤修复、RNA加工与修饰、核糖体生物合成、蛋白翻译后折迭与修饰、缺氧应答、抗氧化、免疫防御等过程的绝大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高海拔绢蝶中均普遍提高;与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在高海拔绢蝶中显着下调,但参与能量代谢途径的若干核基因的表达水平却仍然很高。同时,我们还在高海拔绢蝶中发现若干独特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如:编码V-ATPase各亚基的多个基因(如ATP6V1D、ATP6V0E2、ATP6V0C、ATP6V1G以及ATP6V1F等)表达水平协同上调,可能有利于绢蝶在有限的能量供给条件下更好适应高原特殊环境;参与昆虫气管发育过程的2个基因(如EMS和FOI)表达量普遍上调,可能有助于绢蝶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快速摄取并传递氧;参与视网膜修复和再生过程的2个基因(MANF和CDASE)表达量普遍上调或发生正选择,可能在应对高原紫外线辐射导致的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高海拔绢蝶中参与戊糖磷酸途径、糖异生、嘌呤核苷酸合成等代谢途径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也协同上调,不仅有助于高原绢蝶抗氧化、耐寒、促进机体免疫应答,还有助于抗饥饿、延长寿命等。以上结果显示,绢蝶的高原适应性不仅表现在耐缺氧、耐寒和抗紫外线辐射方面,还体现在抗饥饿、提高免疫防御、促进细胞增殖与生长等各个重要生命过程中。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绢蝶的大多数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多种功能,参与高原适应的各方面调节具有正相关性,同时高海拔绢蝶在基因表达方面的调控既是系统性的,也是有一定独特性的。(3)适应性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绢蝶属基部主要演化支间的dN/dS值差异明显,且绢蝶共同祖先演化支的dN/dS值相对最低;5个基因(ILF2、PRPF17、SHF、CDASE和PGM2)发生了正选择,具有明显的氨基酸位点替代特异性并可能会导致蛋白结构稳定性、疏水性以及活性等功能性变化;绢蝶属的候选快速进化基因和正选择基因均主要参与遗传信息加工、环境信息加工以及能量代谢等途径,与大部分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类别相同。分析结果表明,绢蝶属最近共同祖先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强烈的负选择作用,暗示早中新世前的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初步形成的高原环境已对绢蝶类共同祖先的演化产生了明显的选择压力;绢蝶属各主要深部演化支却各自发生了快速适应性进化,可能与其寄主植物的协同演化和寄主植物转换事件相关。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尽管在绢蝶与其他动物类群中发生表达差异和正选择的绝大部分基因各不相同,但各类基因所参与的代谢通路却基本相同,表明它们在高原适应策略方面具有功能性趋同进化现象。(4)绢蝶属深部分支间的分子系统学和谱系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绢蝶亚属(Parnassius亚属)在绢蝶属内是一个独立的基部演化支;在其他亚属间,Driopa亚属与Kreizbergia亚属为姊妹群,而Tadumia亚属与Kailasius亚属亲缘关系更近;基于大量直系同源基因序列能够获得十分稳健的分子系统树,表明利用转录组测序来获得大量基因序列数据是解析绢蝶属深部分支(亚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绢蝶属的最近共同祖先的形成和分化在距今约20-17百万年前(Ma)的早中新世时期开始发生,随后以紫堇属植物为寄主的各代表亚属在中新世时期快速适应性辐射(14.9-12.9Ma);绢蝶属的快速分化跨越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id-Miocene climate optimum,MMCO),并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快速隆升以及大范围高山山脉形成、中亚至中国西部地区的干旱事件以及主要寄主植物的适应性辐射基本同步。依据进一步的综合分析结果,笔者认为绢蝶属蝶类的起源与辐射进化与其寄主植物(如:紫堇属、景天属、红景天属等)的时空演化格局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受青藏高原隆升、气候变化(如温度、湿度等)等地质环境事件共同驱动。在缺乏绢蝶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的条件下,本研究首次通过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难得的分子数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绢蝶高原极端环境适应的基因表达模式和序列变异特点,阐述了绢蝶属不同物种较普遍的适应策略和内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同时,本研究基于绢蝶属深部分支的系统发生关系及其谱系年代学分析结果,对绢蝶属谱系演化历史及其主要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较系统的解析。以上研究既为绢蝶属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内在的分子生物学依据,也丰富了绢蝶属宏进化机制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为今后其他昆虫类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孙大威[2](2017)在《吉林省凤蝶科Papilionidae昆虫保护评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5年至2016年,在吉林省的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内,平均每县(局)约30人规模,以乡镇(街道、林场)为基本单元,经本人及借助于吉林省森林有害生物普查,对吉林省的凤蝶科Papilionidae实施了野外调查。调查覆盖的全省乡(镇)行政区共723个,调查面积809万hm2。在此基础上,以物种自身濒危系统、人为直接干扰系统、自然干扰系统为标准,作者通过社会调研、民间询问以及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获得吉林省凤蝶科物种种群生存状态等基础数据。经对吉林省凤蝶科的物种种群数量、保护难易度、分布区域多少、天敌危害程度等11个指标方面进行赋值评判,建立了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凤蝶科的濒危状况和优先保护做出了量纲化的评价。评价结果为:CR级别3种,EN级1种,VU级2种,NT级5种,LC级为0。对11种分别评价为:3种被列为特级保护,1种为一级保护,6种为二级保护,1种为叁级保护。该评价结果经检验,已通过了一致性验证。吉林省历史记载有11种凤蝶和绢蝶分布。此次调查,记录有10种,而绢蝶亚科Parnassiinae中的红珠绢蝶Parnassius bremeri Bremer,1864未见到;小红珠绢蝶Parnassius nomion mandschuriae Oberthür,1891仅见2头,足见其生存濒危程度。吉林省凤蝶科的物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且有的本身就是中药材原料。同时,绝大部分物种的寄主是中药材植物。吉林省凤蝶的11种中,有5种为单一寄主。基于物种间“共生”原则,作者认为对其寄主植物的保护与其生境的恢复是保护凤蝶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根据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计算结果,按照IUCN等级划分标准,作者提出了“吉林省凤蝶科Papilionidae物种红色名录”和“吉林省凤蝶科Papilionidae物种优先保护名录”,建议对本名录中的物种实施进一步保护措施的研究并立即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段培[3](2016)在《中国凤蝶科Papilionidae地理分布格局及生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理论基础上,本研究选择16个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差异较大的区域单元(即大兴安岭、长白山地、太行山地、秦岭山地、大巴山地、浙江山地、福建山地、南岭山地、海南地区、西双版纳、丽江山地、阿尔泰山地、天山山地、昆仑山地、祁连山地以及喜马拉雅山地),以各区域单元内分布的凤蝶科昆虫种类(共涉及3亚科20属111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法、回归分析与曲线拟合、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中国凤蝶科昆虫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凤蝶亚科和绢蝶亚科的生境特征。以下为具体研究结论:⑴各区域单元的该科昆虫种(属)数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增多、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从区系组成来看,阿尔泰山地、天山山地、昆仑山地、祁连山地、大兴安岭、长白山地、太行山地所分布的该科昆虫主要为古北界种类和广布种;秦岭山地、大巴山地、浙江山地、丽江山地、喜马拉雅山地所分布的该科昆虫兼有古北界种类、东洋界种类和广布种;福建山地、南岭山地、西双版纳和海南地区所分布的该科昆虫主要为东洋界种类和广布种。⑵应用Arc GIS软件绘制该科昆虫在16个区域单元的地理分布图,得出凤蝶亚科种类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区域单元;锯凤蝶亚科种类的分布区域呈间断状且属间差异较大,长白山地、太行山地、秦岭山地、大巴山地、浙江山地和丽江山地均有该亚科物种分布;绢蝶亚科种类主要分布在蒙新区和青藏区的区域单元,以及大兴安岭、长白山区、太行山地和秦岭山地。⑶对各区域单元分布凤蝶科昆虫种类的Jaccard系数进行系统聚类,结果显示16个区域单元聚成两大聚类群,其中大兴安岭-长白山地-太行山地、秦岭山地-大巴山地、浙江山地-福建山地-南岭山地、海南地区-西双版纳、丽江山地分别形成聚类支,属于东部季风区;阿尔泰山地-天山山地、昆仑山地-祁连山地-喜马拉雅山地分别形成聚类支,属于蒙新区和青藏区。⑷应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分别研究影响凤蝶亚科和绢蝶亚科生境适宜程度的主要地理环境因子(即地区年均温、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得出凤蝶亚科的生境适宜程度与地区年均温具有高度相关性,绢蝶亚科的生境适宜程度与地区海拔高度具有高度相关性。运用SPSS软件拟合分布区年均温、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的相对值与该区域分布的凤蝶亚科和绢蝶亚科种数相对值的函数关系,并采用Arc GIS软件的Raster Calculator工具拟合各亚科昆虫的适宜生境,按生境的适宜程度划分为7个等级进行绘图说明,结果显示凤蝶亚科的生境适宜区域主要在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绢蝶亚科的生境适宜区域主要在蒙新区与青藏区,与物种的实际分布状况一致。(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黄超斌[4](2016)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金斑喙凤蝶(鳞翅目:凤蝶科)5个亚种间的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aureus是中国的国蝶,隶属于凤蝶科Papilionidae喙凤蝶属Teinopalpus,是一种大型珍稀蝴蝶。此前,我国的金斑喙凤蝶分为4个亚种,即:金斑喙凤蝶指名亚种Teinopalpusaureus aureus Mell(广东)、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T.aureus guangxiensis Chou et Zhou(广西)、金斑喙凤蝶武夷亚种T.aureus wuyiensis Lee(福建)和金斑喙凤蝶海南亚种T.Aureus hainanensis Lee(海南)。此外,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还分布有另一个亚种,即斯金卡亚种T.aureus skinaii Morita。截至目前已报道的金斑喙凤蝶分布区域北至浙江省的敕木山,南至越南的同奈省(DongNai)。由于其特殊的生活习性和苛刻的生境要求,使得野外研究工作十分困难。在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DD(Data deficient)物种,1989年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物种。本研究在同实验室的秦峰和黄莹两位师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收集了金斑喙凤蝶5个亚种,即:广西亚种(DYS)、武夷亚种(WYS)、指名亚种(NL、JLS)、海南亚种(HN)和斯金卡亚种(YN)的样本材料,通过常规PCR扩增和进行金斑喙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序,并对前期序列结果进行修订,进一步分析了金斑喙凤蝶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利用线粒体rDNA、A+T丰富区和蛋白质编码基因(PCG),以金带喙凤蝶(Teinopalpus imperialis)为外群,通过MEGA4.2分析金斑喙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线粒体基因的保守位点、简约信息位点、可变位点、各碱基的含量和转换值与颠换值及他们的比值并计算个体及亚种间的遗传距离,同时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树,探讨金斑喙凤蝶5个亚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各保护区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科学制定金斑喙凤蝶保护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金斑喙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5234 bp-15239 bp,共编码37个基因,包括 ATP6、ATP8、Cytb、COI-Ⅲ、ND1-6、ND4L共 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2 个 rRNA 基因,分别为 16SrRNA 和 12SrRNA;22 个 tRNA 基因。此外还包括一个非编码蛋白质的控制区(A+T-rich region/D-LOOP)。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的编排方式、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转录方向和已报道的其他蝶类相一致,没有出现基因重排和基因缺失现象。在所测个体中都存在12个间隔区。间隔长度介于lbp和47bp之间,其中tRNAGln和ND2基因间的间隔区最长,为47bp。DYS1 在 tRNAAsn-tRNASer(AGN)区间的间隔为 6bp(TTTATA),其他个体都为5 bp(TTATA)。金斑喙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存在11-12个重迭区。其中DYS1在tRNAAla-tRNAArg区间不存在重迭区,DYS2则在该区域存在2 bp重迭,而其他个体在该区域重迭碱基都为1bp;HN1在Cytb-tRNASer(UCN)区间也不存在重迭区,其他个体在该区域重迭碱基都为2bp。线粒体基因组A+T平均含量为79.8%,各段基因均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在起始密码子使用中,除COI外,其余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使用标准的起始密码子“ATN”。在终止密码子使用中,COII、COI、ND4、ND3以单独“T”作为终止密码子,其他蛋白质编码基因以“TAN”作为终止密码子。除tRNASer(AGN)缺少DHU臂外,其余tRNA均可构成典型的叁叶草结构。不同个体的tRNA长度和碱基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D-Loop、TΨC Loop、Variable Loop上个别碱基发生突变,但并不影响tRNA发挥正常的功能。不同个体16S rRNA和12S rRNA的长度也有所不同。其中16SrRNA长度介于1334bp和1336bp之间,12SrRNA度介于776 bp 和 777 bp 之间。16S rRNA 和 12S rRNA 的 A+T 含量分别为 82.1%和 85.8%。金斑喙凤蝶mtDNA的A+T丰富区长度为401bp,A+T含量高达93.3%-93.8%,存在串联重复序列:(AT)6、(AT)9G(TA)4和两段“AAATTAATAAATTA”重复序列。紧挨着tRNAMet基因的6bp序列,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其中在HN1和HN2为“AAATAA”,而在其他个体则为典型的6 bp的poly-A序列。2.基于rDNA、A+T丰富区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金斑喙凤蝶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大瑶山种群、武夷山种群和南岭种群相互间的遗传距离都小于它们与海南种群和越南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海南种群和越南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差也较大。在构建的NJ树和MP树中,大瑶山种群、武夷山种群和南岭种群的个体都不能单独构成独立的支系,而是相互聚合在一起。而海南种群和越南种群几乎不与上述叁个种群的个体聚为姐妹群。结合上述数据,建议将金斑喙凤蝶重新分为指名亚种(包括原指名亚种、广西亚种和武夷亚种)、海南亚种和斯金卡亚种。根据中国冰期演变和当前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推断南岭地区可能是金斑喙凤蝶的起源地。(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黄莹[5](2014)在《金斑喙凤蝶(鳞翅目:凤蝶科)四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地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蝴蝶是一类比较古老的昆虫,隶属于昆虫纲Insecra鳞翅目Lepidoptera锤角亚目Ropalocera,以其多彩的双翅和轻盈的舞姿为世人青睐,是古今中外许多诗词、传说的重要题材。蝴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可作为观赏、药用和食用昆虫,在人文艺术创作、传粉、环境监测等方面也发挥出重要作用。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是一种珍稀大型凤蝶,素有“梦幻中的蝴蝶”、“蝶中仙子”之称,隶属于凤蝶科Papilionidae喙凤蝶属Teinopalpus。目前已记录的亚种有5个:指名亚种Teinopalpus aureus aureus Mell、武夷亚种T. aureus wuyiensis Lee、海南亚种T. aureus hainanensis Lee、广西亚种T. aureus guangxiensis ChouetZhou和斯金卡亚种T. aureus skinkaii Mori。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北至浙江敕木山,南至越南Dong Nai,在我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均有发现。由于其生活习性和生境特殊,极少出现在人类视野中,对其相关研究也比较少,在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DD (Data deficient)物种,1989年被列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物种。本文参考已获得的序列结果,通过常规PCR测得金斑喙凤蝶T. aure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原有的序列结果进行修订,并初步分析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利用线粒体rDNA和蛋白质编码基因(PCG),以茶小叶卷蛾Adoxophyes honmai和柞蚕A ntheraea pernyi为外群,通过MEGA4、PAUP*4.0b10等软件,分别分析47种蝶类昆虫的基因组成、替换饱和性等序列特征,并以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探讨蝶类不同科、属间和金斑喙凤蝶T. aureus不同地理种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金斑喙凤蝶T. aureus线粒体基因组总长为15234±0.5bp,共编码37个基因:蛋白质编码基因13个(ATP6、8,Cytb, COI-III, ND1-6, ND4L),2个rRNA基因(16SrRNA和12SrRNA),22个tRNA基因,1个非编码控制区(A+T-rich region)。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已报道的大部分蝶类相一致,没有发现基因重排和缺失现象。有13个间隔区和12个重迭区,其中tRNAG1n和ND2基因间的间隔区最长,在其他鳞翅目昆虫中,也存在该间隔区。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为79.8%±0.01,各段基因也均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除COI基因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子外,其他蛋白质编码基因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COII、ND3和ND4基因以残基T结尾,其他蛋白质编码基因以TAN结尾。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密码子是TTA、ATT、TTT、ATA和AAT,占所有密码子使用频率的45.5%,与基因组的AT偏向性一致。除tRNASer(AGN)缺少DHU臂外,其他tRNA均可构成典型的叁叶草结构。不同地理种群的12SrRNA基因长度均为781bp,16SrRNA基因长度为1334-1335bp。A+T丰富区长为396bp,A+T含量为93.6%±0.06。存在类似微卫星的重复序列:(AT)6、(AT)8G (TA)5、poly-A和poly-T,有一段重复序列'AAATTAATAAATTA"和一段类似拷贝序列" TTAATAAATCAAAA ". A+T丰富区的同源性很高,不同地理种群中仅9个位点发生变异。2.基于rDNA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蝶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凤蝶总科不是单系发生的类群,凤蝶科与绢蝶科聚为一支,粉蝶科与灰蝶总科、蛱蝶总科、弄蝶总科聚为1支。基于不同基因构建的MP树中,蛱蝶总科内相互关系不确定,蛱蝶科不构成单系群。弄蝶科在蝶类分支内部,与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和粉蝶科有较远的共同祖先。粉蝶科构成单系分支,但不与凤蝶科、绢蝶科聚为一支,不同于形态分类结果。金斑喙凤蝶T. aureus在凤蝶科的支序内部,构成单系分支。由于不同基因的进化速率不同,所以基于不同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均存在差异,其中12SrRNA、16SrRNA、CO1、ND1、ND5和总蛋白质编码基因适用与科、属水平上的分类;COI、Cytb、ND3和总蛋白质编码基因构建的系统树能较好反映出种下水平的相关关系;多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树支持度高,与形态分类结果接近。3.基于rDNA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金斑喙凤蝶T. aureus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大瑶山、浙江梅花山、江西九连山和屏山种群分为两支:大瑶山与九连山种群聚为一支,梅花山与屏山种群聚为另一支。在大瑶山种群内,也产生了分歧:一支是具有大瑶山种群的特有衍征,另一支与九连山种群有共享衍征。(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邓晗嵩[6](2013)在《贵州兴义地区青凤蝶属分类研究(鳞翅目:凤蝶科)》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凤蝶属隶属于鳞翅目凤蝶科燕凤蝶族,全世界已记载35种,我国目前已知7种,贵州省已报道5种,贵州省兴义地区已知青凤蝶属3种:青凤蝶、宽带青凤蝶和统帅青凤蝶。其中统帅青凤蝶为贵州省的首次记述。(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郝改莲,马铁山[7](2012)在《中国凤蝶科昆虫的地理分布及其保护区域的优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中国凤蝶科昆虫多样性分布统计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库,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Parsimony analysis of endemicity)和互补分析(Complementarity analysis)两种方法,对中国凤蝶科昆虫的地理分布格局、最低保护区域组合及其优先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风蝶在我国8个生物地理大区中均有分布,且表现出南部比北部丰富、北部比南部原始的特征。华南区和西南区的凤蝶多样性最为丰富,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青藏区、蒙新区和东北地区为最低保护区组合,他们的顺序是区域保护的优先序列。(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秦峰,付文博,周善义[8](2011)在《基于COⅠ和Cyt b基因序列的凤蝶科六属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凤蝶科6属25种的COⅠ基因和20种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茶小卷叶蛾Adoxop hyeshonmai为外群,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重建了凤蝶科6属的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COⅠ基因部分序列长度为661bp,其中保守位点417个,可变位点244个,简约信息位点191个;A+T的平均含量为70.3%,明显高于C+G的平均含量29.6%。Cytb基因部分序列长度为433bp,其中保守位点239个,可变位点194个,简约信息位点135个;A+T的平均含量为74.2%,明显高于C+G的平均含量25.7%。分子系统树表明,凤蝶属Papilio、斑凤蝶属Chilasa、尾凤蝶属Bhutanitis、珠凤蝶属Pachliopta和喙凤蝶属Teinopalpus为单系性,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相一致。但青凤蝶属Graphium单系性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结果为我国凤蝶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积累了资料。(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周华,张晓民,刘良源[9](2009)在《江西凤蝶科名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亚热带的江西,森林覆盖率高达60.05%,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昆虫有6000多种,蝴蝶有416种其中珍稀名蝶有42种之多,占10%,蝴蝶又是环境优佳的指示物种,这是过去人们所不熟悉认知的。为此,本文就江西珍稀名蝶的名称、习性、人与蝶的关系等作一简述,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江西植保》期刊2009年04期)

马铁山,郝改莲,刘殿锋,朱学文[10](2009)在《中国凤蝶科昆虫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中国凤蝶科昆虫多样性分布统计的基础上,用特有性简约性方法构建中国凤蝶科昆虫的分布区分支图。结果表明,中国凤蝶在8大生物地理分布区中可分成6个聚类群,至少有5次大的隔离分化事件造成了目前我国凤蝶科昆虫的分布格局。分支图显示出东北区与蒙新区比其他分布区形成要早,华南区和西南区的凤蝶多样性最为丰富,推测其原因可能与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9年04期)

凤蝶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15年至2016年,在吉林省的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内,平均每县(局)约30人规模,以乡镇(街道、林场)为基本单元,经本人及借助于吉林省森林有害生物普查,对吉林省的凤蝶科Papilionidae实施了野外调查。调查覆盖的全省乡(镇)行政区共723个,调查面积809万hm2。在此基础上,以物种自身濒危系统、人为直接干扰系统、自然干扰系统为标准,作者通过社会调研、民间询问以及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获得吉林省凤蝶科物种种群生存状态等基础数据。经对吉林省凤蝶科的物种种群数量、保护难易度、分布区域多少、天敌危害程度等11个指标方面进行赋值评判,建立了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凤蝶科的濒危状况和优先保护做出了量纲化的评价。评价结果为:CR级别3种,EN级1种,VU级2种,NT级5种,LC级为0。对11种分别评价为:3种被列为特级保护,1种为一级保护,6种为二级保护,1种为叁级保护。该评价结果经检验,已通过了一致性验证。吉林省历史记载有11种凤蝶和绢蝶分布。此次调查,记录有10种,而绢蝶亚科Parnassiinae中的红珠绢蝶Parnassius bremeri Bremer,1864未见到;小红珠绢蝶Parnassius nomion mandschuriae Oberthür,1891仅见2头,足见其生存濒危程度。吉林省凤蝶科的物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且有的本身就是中药材原料。同时,绝大部分物种的寄主是中药材植物。吉林省凤蝶的11种中,有5种为单一寄主。基于物种间“共生”原则,作者认为对其寄主植物的保护与其生境的恢复是保护凤蝶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根据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计算结果,按照IUCN等级划分标准,作者提出了“吉林省凤蝶科Papilionidae物种红色名录”和“吉林省凤蝶科Papilionidae物种优先保护名录”,建议对本名录中的物种实施进一步保护措施的研究并立即开展相应的保护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凤蝶科论文参考文献

[1].苏成勇.绢蝶属(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代表种类的高原适应性分子进化机制及其谱系演化历史[D].安徽师范大学.2019

[2].孙大威.吉林省凤蝶科Papilionidae昆虫保护评价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3].段培.中国凤蝶科Papilionidae地理分布格局及生境特征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

[4].黄超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金斑喙凤蝶(鳞翅目:凤蝶科)5个亚种间的系统发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5].黄莹.金斑喙凤蝶(鳞翅目:凤蝶科)四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地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6].邓晗嵩.贵州兴义地区青凤蝶属分类研究(鳞翅目:凤蝶科)[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

[7].郝改莲,马铁山.中国凤蝶科昆虫的地理分布及其保护区域的优先性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8].秦峰,付文博,周善义.基于COⅠ和Cytb基因序列的凤蝶科六属分子系统学研究[J].昆虫学报.2011

[9].周华,张晓民,刘良源.江西凤蝶科名蝶[J].江西植保.2009

[10].马铁山,郝改莲,刘殿锋,朱学文.中国凤蝶科昆虫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J].昆虫知识.2009

标签:;  ;  ;  ;  

凤蝶科论文-苏成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