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棋梓中心卫生院湖南湘乡411400
【摘要】目的对应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切口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阑尾炎疾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阑尾炎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小切口切除术;阑尾炎;治疗
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临床急腹症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可以达到10%左右。而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操作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会麦氏切口和腹直肌切口,其切口的长度在7cm左右。但这种术式的切口长度相对较大,所以术后所留下的瘢痕也相对较大[1]。不过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和科学技术的相关要求也呈现持续增加的发展状态[2]。本次对应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阑尾炎疾病的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体重42-78kg,平均体重(53.4±8.3)kg;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8.7±5.9)岁;阑尾炎病史1-14年,平均病史(5.3±1.6)年;本次发病至接受住院治疗时间1-8天,平均发病时间(3.2±0.7)天;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体重41-76kg,平均体重(53.8±8.4)kg;患者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8.8±5.4)岁;阑尾炎病史1-15年,平均病史(5.7±1.5)年;本次发病至接受住院治疗时间1-9天,平均发病时间(3.4±0.8)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切口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对右腹下侧实施局部硬膜外麻醉处理,选择准麦氏点部位作手术操作切口,切口长度水平控制在7cm左右,对患者的腹腔实施清理,准确找到阑尾病灶,并对其实施切割处理。阑尾被完全切除之后,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可以将阑尾的残余端留置于盲肠的位置,对腹腔实施清理完毕走之后,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右腹下侧实施局部硬膜外麻醉处理,并选取下腹部有明显压痛感的部位作手术操作切口,切口的长度控制在3cm左右。对各层组织逐层实施切开处理,对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实施分离,准确找到阑尾之后实施切割。阑尾被切除之后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按照对照组的方法对阑尾残余端进行处理,之后对手术切口实施缝合,每层只需要缝2针。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阑尾炎疾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阑尾炎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率、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效果等四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无效:右下腹疼痛、呕吐等阑尾炎症状没有减轻,术后检查阑尾病灶大部分残留,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效:右下腹疼痛、呕吐等阑尾炎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检查阑尾病灶有少部分残留,或出现程度较轻的并发症;治愈:右下腹疼痛、呕吐等阑尾炎症状消失,术后检查阑尾病灶完全去除,且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3]。
1.5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检验。
2结果
2.1阑尾炎疾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
对照组常规切口切除术共计操作(56.19±10.73)min,术后共住院接受治疗(8.64±2.15)d;观察组小切口切除术共计操作(41.68±7.65)min,术后共住院接受治疗(6.13±1.25)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效果
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切除术治疗后阑尾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7.3%;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后阑尾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3阑尾炎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率
在阑尾炎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内,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用,不仅仅可以使广大患者对美丽的心理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同时在手术治疗所需的费用方面,与传统手术方式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还可以使手术瘢痕疼痛及瘙痒等情况在术后出现的可能性降低[4]。在术前检查压痛点最为明显的地方作手术操作切口,由于切口的长度相对较小,所以对腹壁血管神经所造成的损伤程度也较小,不会对神经肌肉造成任何影响,使局部血肿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使切口感染和其它术后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并且患者可以在术后的早期阶段直立,自理能力也能够尽早的恢复[5]。在手术治疗操作开始前最好能够对患者进行一次CT检查,对阑尾炎病症的及时判定和阑尾具体需要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这种手术治疗模式的操作视野相对较小,所以有阑尾炎异位和体型肥胖的患者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通过该方式进行治疗,最好还是应该选择延长或传统切口,确保手术操作能够在平稳安全的状态下完成,使该疾病治疗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6]。
参考文献:
[1]黄吉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11(3):123-125.
[2]周利.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60例临床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2(13):186-187.
[3]胡华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3):136-137.
[4]顾梦熊.临床应用微创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1(7):257-258.
[5]黄吉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11(3):03-04.
[2]胡奕辉.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86-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