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增长效应论文_张祥建,李永盛,赵晓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贸易增长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经济增长,自由贸易区,贸易,模型,机制,全球。

贸易增长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祥建,李永盛,赵晓雷[1](2019)在《中欧班列对内陆地区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贸易的发展需要通道,通道的建设也会带动贸易增长,中欧班列是新时代联通亚欧大陆的实体纽带,为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大贸易进出口和深化对外开放提供了新机遇。文章采用PSMDID方法,以2008-2017年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内陆地区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中欧班列显着促进了内陆地区的贸易增长,对开通地区的贸易增长影响更大,并且这种增长效应呈现出先高后低再高的阶段性动态特征。(2)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外资和内资吸引力,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为中西部地区的贸易进出口增长提供内生动力。(3)进一步对区位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内陆自由贸易区、货源地节点和运输通道的贸易水平受中欧班列的影响更大,中欧班列强化了内陆自由贸易区的资源要素汇聚功能,放大了货源地节点的"虹吸效应"和运输通道的"辐射效应"。因此,在把握中欧班列开通带来的贸易便利化同时,应优化中欧班列的运输线路布局,建立地区货源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对外开放枢纽作用和中欧班列的辐射带动效应。(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徐永凡[2](2019)在《对外贸易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机制研究——评《中国外包企业升级机制及经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贸易是一项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是带动相关经济部门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有效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引擎。同时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外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极易形成贸易壁垒,影响本国国际竞争力。故对外贸易既需要注重效益增长,也需要时刻关注国际环境变化,掌握、遵循经济贸易客观规律。非线性机制是指输入与输出不成比例关系的状态,是研究事物间不确定关系的探索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期刊2019年08期)

梁艺璇,郭飞[3](2019)在《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全球视野下的自由贸易区》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自由贸易区广泛兴起,中国也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上日程。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贸易区也可根据贸易产品的不同,只部分商品进行自由贸易,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被称为"工业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是现实经济的增长极。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期刊2019年07期)

孟庆雷,谭闺臣[4](2019)在《沿边省区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HS-6位分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沿边省区2000-2017年HS-6位分类的商品贸易数据,与国民经济21个行业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对接,对其商品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并对边境省区贸易的区域与行业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边境省区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整体上显着为正,但分时期来看,大部分省区的增长效应不显着。第二,边境地区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增长效应大于进口的增长效应,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口的增长效应较大,各个行业的贸易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叁,资本的投入对于边境地区经济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邢孝兵,雷颖飞[5](2019)在《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开放还是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选取我国20个省市季度数据,以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4个自贸区为例,采用反事实分析法,通过对比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后地区经济反事实值与真实值差异,评估实施效果。结果发现,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的设立通过进出口以及投资等途径促进了各个省市GDP的增长,且其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这表明自贸区的设立促进了制度红利的释放,并且改革效应大于开放效应。(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杨军,董婉璐,胡继亮[6](2019)在《构建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效应——基于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任何形式的贸易合作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进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采用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全球投资分配和资本积累机制、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因素,从宏观和产业等层面系统地评估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欧盟自贸区可以显着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提高;双边贸易及其依存度将得到提升,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促使中欧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此外,中国-欧盟自贸区将显着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格局,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经济一体化。(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高远东,宫梦瑶[7](2019)在《出口贸易外溢效应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既有研究均未得出一致结论,至于出口贸易作用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区域特征则更未有研究。为此,文章以Feder (1982)的两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出口内生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出口贸易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1)出口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2)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显着的动态性和区域性,在转型初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着; 1992年进入转型加速期后,中国沿海和内陆区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着发挥,其中,沿海地区的技术外溢效应更强。(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9年06期)

张军,闫东升,冯宗宪,李诚[8](2019)在《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着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着。(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叁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9年04期)

钱进[9](2019)在《中国为“轮轴”的亚太自贸区贸易增长效应研究——基于扩展引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作为"轮轴"在亚太范围内自贸区建设的贸易增长效应,根据1992~2014年中国与亚太地区2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和资料,利用面板数据并结合引力模型分析其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亚太地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双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且效果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的增加而更加显着;然而,中国进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增加而不显着。中国应该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寻求更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市场,扩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范围,建立更有利于双边贸易共同发展的自贸区。(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孙瑾,施戍杰,封于瑶[10](2018)在《亚太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RTAs数量与质量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定(RTA)签署的数量激增,学术界理论与现实出现悖论,引发学者思考各国热衷于建立RTAs背后的原因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本文首次从RTAs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效应哪个更为重要的视角,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发达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新一代贸易协定规则的原因。通过比对RTA协议的每一条条款,测算出涉及传统WTO+和新一代WTO-X领域的条款覆盖率和法定承诺率指标来衡量RTA的质量,实证分析得出,签署高质量的区域贸易协定能更有效地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该影响效应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明显,而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执行能力在新一代规则下签订RTA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期刊2018年12期)

贸易增长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外贸易是一项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是带动相关经济部门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有效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引擎。同时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外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极易形成贸易壁垒,影响本国国际竞争力。故对外贸易既需要注重效益增长,也需要时刻关注国际环境变化,掌握、遵循经济贸易客观规律。非线性机制是指输入与输出不成比例关系的状态,是研究事物间不确定关系的探索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贸易增长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祥建,李永盛,赵晓雷.中欧班列对内陆地区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19

[2].徐永凡.对外贸易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机制研究——评《中国外包企业升级机制及经济效应研究》[J].国际贸易.2019

[3].梁艺璇,郭飞.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全球视野下的自由贸易区》书评[J].国际贸易.2019

[4].孟庆雷,谭闺臣.沿边省区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HS-6位分类的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邢孝兵,雷颖飞.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开放还是改革?[J].国际商务研究.2019

[6].杨军,董婉璐,胡继亮.构建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效应——基于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产经评论.2019

[7].高远东,宫梦瑶.出口贸易外溢效应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9

[8].张军,闫东升,冯宗宪,李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动态分析[J].经济经纬.2019

[9].钱进.中国为“轮轴”的亚太自贸区贸易增长效应研究——基于扩展引力模型[J].国际商务研究.2019

[10].孙瑾,施戍杰,封于瑶.亚太区域贸易协定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RTAs数量与质量的对比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

论文知识图

可以看出,资第叁章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风险一、绪论...圆20-40圈40-70圃70-loo圈loo以上第叁章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风险一、绪论...第叁章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风险一、绪论...第叁章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风险一、绪论...

标签:;  ;  ;  ;  ;  ;  ;  

贸易增长效应论文_张祥建,李永盛,赵晓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