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柱节点论文_杨辉,郭正兴,许傲逸,管东芝,封剑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框架梁柱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梁柱,节点,框架,预应力,混凝土,延性,模型。

框架梁柱节点论文文献综述

杨辉,郭正兴,许傲逸,管东芝,封剑森[1](2019)在《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现场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施工阶段,采用梁端局部后张预应力的干式连接形成无楼板的可承力框架结构,从而实现逐跨和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在使用阶段,通过预制梁和预制板顶部后浇混凝土面层的湿式连接,形成干湿混合式连接的有楼板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开展了4个预制和1个现浇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新型节点及可能影响节点性能的相关构造包括弧形预应力筋类型、预应力筋和迭合层纵筋的黏结方式、迭合层纵筋预留孔道内灌浆料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为梁端塑性铰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试验强度与理论值相符,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与现浇节点相比,其极限变形能力较强,延性相当,因钢筋滑移的影响耗能较弱.(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鑫宇[2](2019)在《新型钢框架梁柱节点研究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框架梁柱节点的焊缝在地震中易脆性断裂的问题,可采用使节点塑性铰外移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削弱式节点、加强型节点和高耗能节点均能使塑性铰外移,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避免焊接端的脆性破坏。但以上节点的梁段在震后产生的塑性铰不利于节点的修复,因而对梁柱节点的研究逐渐趋向于震后可恢复性及可修复功能,并提出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节点。文中对各类新型节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高耗能节点及可恢复功能节点,并提出了节点研究进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日后节点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郑黎君,邹昀,蔡鑫,李天祺,丁杰[3](2019)在《预应力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残余变形和损伤,提出一种新型预应力钢框架梁柱节点。梁柱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进行拼接,当拼接处弯矩超过节点的临界张开弯矩时,梁柱节点张开;卸载后节点在预应力作用下重新闭合,实现自复位功能。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研究了预应力钢框架梁柱节点的基本构造和工作机理,推导出梁端剪力、轴力以及弯矩表达式,建立起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理论分析模型。然后对3个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预应力和抗滑移系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能明显提高节点的抗弯能力并减小其残余变形,使试件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预应力节点耗能系数β_E满足大于0.25的基本要求;基于试验结果,利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二者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万润,刘宇飞,方钊,李爱群,王辉[4](2019)在《考虑残余应力的高层钢框架梁柱节点焊缝风致疲劳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残余应力对高层钢结构节点焊缝风致疲劳性能的影响,结合等效结构应力提出一种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风致疲劳评估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建模方法建立某12层钢框架结构多尺度模型,用谐波迭加法模拟脉动风速时程,分析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下的整体动力响应;其次,建立含焊缝及工艺孔的梁柱节点局部精细化子模型,模拟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通过施加初始应力场方式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计算子模型在考虑残余应力时的风致动力响应;最后,结合等效结构应力对焊缝疲劳寿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结合多尺度方法与子模型技术可实现对此类高层钢结构局部细节的分析,焊接顺序及工艺孔对子模型残余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节点焊缝处残余应力的存在使风致疲劳寿命有所降低,该方法可用于高层钢框架梁柱节点风致疲劳评估.(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云鹤,王元清,刘明,班慧勇,刘晓玲[5](2019)在《钢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及其改进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北岭以及日本阪神地震之后,传统的栓焊梁柱节点发生了大量的脆性破坏,节点无法达到设计时要求的抗震性能。为了研究钢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及其改进技术,本文总结了现有的钢框架梁柱节点破坏形式、破坏原因以及改进技术。通过对加强型节点节点研究现状的总结,得出了普通加强型节点焊缝的热影响区对节点抗震有不利影响,日本学者提出的机加工翼缘变厚度梁柱节点虽然能够解决焊缝问题,但是生产加工难度很大,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改进型翼缘变厚度梁柱节点,利用轧制的纵向变厚度钢板作为翼缘改善节点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19)

高志远,郭宏超,王德法,梁刚[6](2019)在《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Q690钢材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软件对相关论文中试验进行分析与验证。在确保模拟分析准确的同时对结构模型采用高强钢形式分析,并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受弯承载力、滞回性能等进行了讨论,分析高强钢梁柱连接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顶角钢加劲肋能够使构件受弯承载力提高101%,初始转动刚度提高102%,使用高强钢构件塑性承载力提高32%。(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苏[7](2019)在《新型预制装配式RC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预制装配式结构应势而生,其低能耗低污染、施工速度块、质量控制精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其中,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体系,其梁柱节点的连接直接决定了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是抗震研究的重点及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钢板焊接将预制梁和预制柱通过预埋型钢连接在一起的新型预制装配式RC框架梁柱节点,通过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计算对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刚度、延性及耗能等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新型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结合其特点,对新型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提出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成果如下:(1)新型预制装配式RC框架梁柱节点与传统现浇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相当。与现浇梁柱节点呈梁端弯曲破坏不同,新型节点混凝土保护层无脱落现象,构件整体裂缝发展比较充分。新型节点刚度、承载力及其退化情况优于现浇节点,延性满足要求但小于现浇节点,耗能能力与现浇梁柱节点相当。另外,试验过程中,新型节点梁连接区混凝土与转换钢板在梁端位移加载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剥离,说明在构件制作时,应注意转换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问题,增强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2)确定了新型梁柱节点梁内预埋型钢的最小锚固长度。由试验研究结果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综合可知,不同梁内预埋型钢长度,对节点破坏形态、承载力退化及能量耗散系数的影响不明显,对节点构件刚度、延性及承载力大小影响较大。梁内预埋型钢长度过小,节点刚度和承载力下降明显,延性变差。梁内预埋型钢最小锚固长度需不小于300mm。(3)得到了不同参数对新型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连接区型钢留置长度,过长或过短都将导致连接区与预制梁刚度不匹配,承载力下降,传力效果差,取为200mm较为合适;转换钢板厚度过小会导致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承载能力下降,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6mm;连接区焊板厚度、预制梁箍筋间距及柱轴压比对新型梁柱节点构件受力性能影响较小。(4)提出了对新型预制装配式RC框架梁柱节点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及施工要求。预制梁内纵筋直径设计不宜过小;连接区型钢采用焊缝强度应满足文中公式验算要求;转换钢板焊接栓钉以加强其与混凝土的连接,栓钉的具体布置及直径应满足文中要求;建议施工中型钢骨架一次浇铸成型,保证质量,提高节点受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黄小霞[8](2019)在《CFRP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梁柱内节点的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的结构形式。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连接着梁、柱构件,作为传力枢纽起着内力传递与分配的作用。但在地震设防区,存在大量按非抗震设计或过去按旧规范抗震设计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亟待抗震加固,而其中节点的受剪加固是其关键环节。随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优点逐渐被大家认可,在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中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但现阶段节点加固的研究基本都局限于平面框架节点,然而因正交梁的存在,在结构中多数节点都是空间节点,使得研究成果较难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因此,对于空间框架节点的加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试验试件数量的局限性,使用有限元分析能够很好的解决此问题,建立较多的试件模型来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CFRP加固空间框架节点加固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空间框架梁柱内节点进行仿真模拟,为了与实际结构的受力情况相接近,建模过程中考虑了钢筋以及CFRP两者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的粘结滑移,基于不同参数组合共设计了80个试件模型,其中加固试件60个、未加固试件20个。对比了加固与未加固试件的裂缝发展、荷载-位移曲线、混凝土应力、CFRP应变以及变形等;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参数对CFRP加固空间框架内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影响程度及差异,具体包括:CFRP的层数、CFRP的粘贴方式、轴压比、直交梁高度、宽度以及数量、直交梁初始损伤。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节点的受剪承载力随着CFRP层数增加而增大;(2)因直交梁的影响,不同CFRP加固形式导致不同的节点加固效果。(3)在一定的范围内,轴压比的增大会提高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但是CFRP的加固率却在降低。(4)直交梁的存在能够提高节点的抗剪承载力。然而,当直交梁的空间尺寸较大时,会导致CFRP的加固率的降低。(5)直交梁纵筋的屈服会导致节点核心区的约束减弱,从而降低了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王梦倩[9](2019)在《基于微观机制的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断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经历了极大的循环应变幅并在很少的循环次数后发生延性断裂的失效模式,可归结为超低周疲劳(即extremely low cycle fatigue,简称为ELCF)断裂。基于微观机制的断裂模型用于钢结构的延性断裂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控制甚至预防钢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延性断裂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适用于超低周疲劳断裂荷载作用下延性断裂预测的循环空穴扩张模型(Cyclic Void Growth Model,简称CVGM),对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断裂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梳理现国内外钢材断裂韧性、钢框架梁柱节点及微观断裂模型的研究现状,选取微观断裂模型CVGM为理论基础,对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断裂性能展开研究。(2)对叁个钢框架梁柱焊接节点中局部试件的拉压循环荷载试验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获得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有效性。随后运用微观断裂模型CVGM对试件进行断裂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预测结果准确。验证了微观断裂模型CVGM用于焊接节点局部试件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延性断裂预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3)根据现行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设计了叁个不同焊接孔形式的梁柱焊接节点局部试件,通过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结合微观断裂模型CVGM,分析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焊接孔形式对焊接节点局部试件的超低周疲劳断裂性能的影响。(4)通过在有限元模型中赋予梁柱焊接节点局部试件高强度钢材料属性,分析Q460D高强度钢梁柱焊接节点局部试件的超低周疲劳断裂性能,研究材料属性对节点局部试件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断裂性能的影响。(5)在已有足尺钢框架梁柱栓-焊混接节点的梁端往复荷载试验基础上,结合现行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设计了七个梁柱栓-焊混接节点,包含叁种构造形式与两种材料属性,通过非线性限元分析,以CVGM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了节点构造、高强度钢材料属性对钢框架梁柱栓-焊混接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断裂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陈德贵,符华志,彭学标,钟德通,杨凯[10](2019)在《框架梁柱节点夹渣缺陷分类修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工程实例中出现的大规模框架梁柱节点夹渣缺陷,在有效达成补强加固要求的基础上,本着缩短工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目标,提出了一种框架梁柱节点夹渣缺陷分类修复技术,在对存在夹渣缺陷的混凝土柱体进行勘察分类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强加固,重点修补缺陷程度较高的柱体,对缺陷程度较轻的柱体采用较为便捷的修补方式。(本文来源于《建材发展导向》期刊2019年08期)

框架梁柱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钢框架梁柱节点的焊缝在地震中易脆性断裂的问题,可采用使节点塑性铰外移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削弱式节点、加强型节点和高耗能节点均能使塑性铰外移,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避免焊接端的脆性破坏。但以上节点的梁段在震后产生的塑性铰不利于节点的修复,因而对梁柱节点的研究逐渐趋向于震后可恢复性及可修复功能,并提出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节点。文中对各类新型节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高耗能节点及可恢复功能节点,并提出了节点研究进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日后节点的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框架梁柱节点论文参考文献

[1].杨辉,郭正兴,许傲逸,管东芝,封剑森.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鑫宇.新型钢框架梁柱节点研究进展综述[J].低温建筑技术.2019

[3].郑黎君,邹昀,蔡鑫,李天祺,丁杰.预应力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实验力学.2019

[4].李万润,刘宇飞,方钊,李爱群,王辉.考虑残余应力的高层钢框架梁柱节点焊缝风致疲劳评估[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刘云鹤,王元清,刘明,班慧勇,刘晓玲.钢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及其改进技术分析[C].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高志远,郭宏超,王德法,梁刚.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9

[7].王苏.新型预制装配式RC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8].黄小霞.CFRP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梁柱内节点的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9

[9].王梦倩.基于微观机制的钢框架梁柱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断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10].陈德贵,符华志,彭学标,钟德通,杨凯.框架梁柱节点夹渣缺陷分类修复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

论文知识图

钢板墙的理想屈服顺序框架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试件SG3框架梁柱节点加固示意图巨型框架梁柱节点模型外形图叁种连接形式钢框架梁柱节点变...框架梁柱节点转动

标签:;  ;  ;  ;  ;  ;  ;  

框架梁柱节点论文_杨辉,郭正兴,许傲逸,管东芝,封剑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