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接入论文-张绍英

信道接入论文-张绍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道接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移动自组织网络,跨层协议设计,多波束,媒体接入控制

信道接入论文文献综述

张绍英[1](2019)在《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基于QoE的跨层多波束信道接入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数字多波束技术可以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信道容量得到有效提升,然而,时间、频率、空间、用户、功率等多维度资源域的统一调度与跨层联合优化使得信道接入机制的分析与设计变得更加复杂。为此,结合多波束的特性,将波束宽度限制、收发限制、通道限制、功率限制等多种约束条件抽象图论问题,并建立分析模型。基于分析模型,进一步提出了MB-MAC(Multi-beam Medium Access Control)信道接入机制,结合物理层的预编码技术,建立定向链路的队列模型,度量用户的满意度(Quality of Experience,QoE),设计了适用于自组织网络中多用户并发并收的信道接入机制,兼顾了网络容量和用户满意度。仿真结果表明,MB-MAC机制能在保证各个用户满意度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网络吞吐率。(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许勇,张晓荣,祝玉军[2](2019)在《基于信道评估的IEEE 802.15.4e TSCH快速接入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隙信道跳频(TimeSlotted Channel Hopping,TSCH)是IEEE 802.15.4e标准中定义的接入行为技术之一。在TSCH模式下,想要加入网络的新节点需要侦听到包含网络信息的EBs,但是IEEE 802.15.4e标准没有给出与EBs相关的广播策略,而EBs的广播策略是新节点快速加入网络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学术界虽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却十分依赖于网络密度,且没有考虑实际中的干扰。为此,文中主要研究了TSCH在存在严重干扰的环境下的网络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基于信道评估(HSJCE)的快速接入方案,通过设计一个新的时隙帧结构对信道质量进行评估排序,同时采用新的加入节点和同步器机制增加发送的EBs数量和选择质量最优的信道来发送和侦听EBs。实验数据及其分析充分表明,新的加入和同步机制大大增加了加入节点成功侦听到EBs的概率且不依赖网络密度,即使在严重拥堵的情况下,HSJCE也能提供较短的加入时间。(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S1期)

李亚明[3](2019)在《面向时延保证的WiFi信道接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具有移动性、广覆盖、易部署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物联网中。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又出现了很多潜在的应用场景,例如机器视觉检测、工业增强现实技术等,需要时延有界和高吞吐量的数据传输服务。现有的工业无线通信技术仍然以低速率为主,不能满足高吞吐量需求。基于IEEE 802.11协议的WiFi具有高吞吐量特征,然而由于其采用分布式信道竞争接入机制,不能保证传输时延界限。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在现有WiFi网络协议栈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时延保证的无线信道接入协议。协议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轮询机制,通过划分轮询时间片和集中调度来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时序,保证时延界限。论文设计了自适应分级轮询调度算法来解决节点流量变化带来的空轮询问题,采用位图选择重传方法作为TDMA轮询协议的基本重传方法,通过划分重传专用时间片来提高重传效率。协议的整体控制单元由3个模块组成,节点调度模块负责对节点的数据传输时间片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传输管理模块负责传输参数设置、数据接收和发送行为管理,定时器模块负责节点时间同步和时间片长度控制。最后,通过在通用WiFi硬件平台上实现该协议,建立了一个面向工业应用的实时高速无线网络原型系统。论文搭建了相关测试实验平台,对TDMA轮询协议进行了时延和吞吐量测试,并以普通WiFi作为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信道接入协议能够提供低于10ms的端到端传输延迟,时延抖动低于3ms,总吞吐量不低于46Mbps,达到预期的目标。TDMA轮询协议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同时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时延界限,为工业物联网中需要实时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戴维佳[4](2019)在《mMTC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的活跃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具有大规模接入、低时延、高频谱效率等技术要求。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是一种可以通过单一无线资源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多址接入技术,可以作为mMTC的重要解决方案。NOMA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向大规模用户提供服务,并且用户上行传输无需资源申请过程,避免了信令造成的传输延迟。但这也导致了基站侧无法得知数据由哪些用户发送,所以需要对活跃用户进行检测,同时,为了对接收数据进行恢复,信道估计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系统先验统计信息解决系统活跃用户检测(active user detection,AUD)和信道估计(channel estimation,CE)问题,以及部分先验统计信息缺失即用户先验活跃概率未知时的问题求解,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点:(1)针对已知先验统计信息即用户先验活跃概率时的活跃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论将其建模为稀疏重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期望传播(Expectation Propagation,EP)的变分近似消息传递(Variational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VAMP)算法,将复杂的目标概率分布使用高斯分布近似表达,对于因子图中节点之间传递的消息可以转化为使用高斯分布的参数进行传递更新,由此可以将计算复杂度降低到线性复杂度,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为了保证变分近似消息传递算法的收敛性,引入了阻尼因子,用以平滑迭代过程中的参数更新。(2)对于用户先验活跃概率未知的活跃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问题,在阻尼变分近似消息传递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un,EM)算法的变分近似消息传递算法(Damping-EM-VAMP),建立内外双层迭代,将先验活跃概率作为隐变量,通过EM算法的E步对其做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将估计值作为Damping-VAMP算法的先验信息输入,利用由此估计的用户信道信息概率分布对用户先验活跃概率做下一步最大似然估计,如此反复直至收敛。通过上述研究,对于mMTC应用场景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的活跃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问题,本文提出的变分近似消息传递算法可以在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比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活跃检测准确率和更低的漏检率以及信道估计均方误差,以此解决了NOMA免授权上行传输机制中数据源用户的检测,和为了恢复数据而需进行的信道估计问题,使NOMA能有效应用于mMTC场景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31)

高仁政[5](2019)在《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局域网具有低成本、高吞吐、产业成熟、应用普及等优势,逐渐成为支撑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承载技术,但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慧交通等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也给无线局域网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IEEE 802.11ah技术应运而生。IEEE 802.11ah技术是一种能够在1GHz以下免许可频段上支持工作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它覆盖距离半径可达1千米,具有很强的穿墙能力,另外它具有低功耗、支持终端数多等特性。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IEEE 802.11ah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估IEEE 802.1 1ah平均分组技术和随机退避接入信道机制的性能,找出IEEE 802.11ah存在的隐藏节点和竞争冲突问题,然后对基于信道接入机制的分组技术和退避技术提出改善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叁个部分:1.研究了 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即RAW技术的性能。IEEE 802.11基于竞争的信道接入机制在节点数较多的密集网络中会引发较高的包冲撞率和严重的隐藏终端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IEEE 802.11ah信道接入机制引入了业务指示图(Traffic Indication Map,TIM)技术,目标唤醒时间(Target Wake-up Time,TWT)机制和限制接入窗口(Restricted Access Window,RAW)技术。利用OPNET仿真工具,借助于仿真实验的手段,研究了网络数据传输速率、RAW时长和节点流量大小对IEEE 802.1 1ah信道接入机制性能的影响。由此发现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络的平均分组技术无法解决隐藏终端问题,其信道接入技术RAW所采用的随机退避机制容易造成冲突碰撞,并且提出了改善方案。2.针对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络中存在的隐藏节点,提出一种可缓解隐藏终端的HNCC(Hidden Node Culling Clustering,HNCC)分组技术。HNCC 分组技术利用网络节点通信距离有限的特性,通过反复迭代,将形成的分组中存在的隐藏节点排出,然后对隐藏节点进行再次分组,使形成的分组中不存在隐藏节点。对该分组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将所提分组技术与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的平均分组技术相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该技术在隐藏节点引起的冲突碰撞问题方面,对网络传输性能的影响。3.针对IEEE 802.11ah无线局域网在基于RAW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中,节点利用随机产生的退避计数器竞争接入信道,容易造成冲突碰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缓解竞争冲突的自适应退避机制。在IEEE 802.11节能模式中,网络中节点会有活跃和休眠两种模式,结合在BI开始时存在大量活跃节点,而在BI后期大量节点进入休眠状态,以及IEEE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随机选择退避计数器竞争信道的事实,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竞争窗口退避机制。主要是利用最优竞争窗口值,对退避过程中的竞争窗口值进行自适应调整。本文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根据网络吞吐量、信道接入延迟和网络节点平均重传次数的仿真结果图,将所提方案与RAW技术的退避机制相比较,分析所提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节点竞争冲突,改善网络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4-01)

苗成林,李彤,吕军,常成[6](2019)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动态跳频信道接入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认知无线电信道接入中存在主用户和次级用户相互干扰、吞吐量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动态跳频信道接入算法。由于长时段的数据传输造成次级用户无法及时切换信道,将数据传输时段分为多个跳频时段,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可用信道,建立跳频信道集合,设计动态跳频序列,使信道接入的效率更高。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各级用户之间干扰概率并显着改善系统吞吐量,增加系统可靠性和信道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沈高青[7](2018)在《认知无线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设计与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网络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频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调查显示,人类对于频谱资源的利用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现象。未来,频谱资源短缺必将成为制约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认知无线网络作为一种高效的频谱资源再分配方式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是,具有认知功能的系统,通过感知频域、时域空间的频谱环境,寻找已授权但未被使用的空闲频段,在不对授权频段用户正常通信造成干扰的条件下,实现频谱资源的共用,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如何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中的非授权用户和授权用户,设计合理高效的信道接入协议,并对其性能进行建模和分析,一直是相关领域的难点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即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主要创新性工作包括:(1)在传统的基于公共控制信道的认知无线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主用户业务优先级分类的认知无线网络信道接入协议,并分析了该协议下的认知无线网络吞吐量上界,为协议参数设置提供理论指导。该协议将授权频段用户记为主用户,将非授权频段用户记为认知用户。协议可分为竞争阶段,信道预约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竞争阶段主要是认知用户用来竞争授权信道使用权,信道预约阶段则是认知用户收发节点对之间信息确认的环节,数据传输阶段则是认知用户收发节点对调谐到授权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该协议旨在通过四次握手机制和主用户优先级分类机制,减少认知用户因等待授权信道空闲而浪费了的信道带宽和认知用户与主用户间的冲突,在提高网络饱和吞吐量性能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保障。仿真结果证明了协议的有效性。(2)针对认知无线网络饱和吞吐量求解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与分析,提出了一个二维马尔科夫链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引入“伪状态”用于区分认知节点在公共控制信道和数据传输信道中两种不同的冲突概率,并提出虚拟退避过程的概念,成功的解决了因公共控制信道节点数量变化而引入的冲突概率计算误差问题。该模型将认知无线网络吞吐量求解转化为公共控制信道上的成功预约问题,将多信道问题的求解转化为单信道问题来解决,得到了网络饱和吞吐量的数学表达式。理论结果与网络仿真环境下的仿真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协议的性能改进和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2-01)

陈倩,骆骏,乐婷婷[8](2018)在《无线网络中分布式机会协作的信道接入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布式无线网络中,随着高速数据传输的需要与发展,通过一个快速准确的信道接入方式来合理利用现有频谱资源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的具有解码转发中继的分布式机会信道接入算法(DOCA)。该算法分别提出了第二跳和第一跳的最优信道接入策略,即采用请求发送RTS和清除发送CTS的握手方式进行信道争用,并判断源节点是否获胜。如果源节点获胜,则估计第一跳信道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且确定胜者源是放弃还是继续;若放弃,则让所有源开始新的争用;若继续,则由中继进行第二跳信道的一系列探测。最后,对比DF-CA算法和NC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当第二跳信道具有较大的平均信噪比时,DOCA算法在吞吐量和数据包延迟方面都有性能提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8年11期)

李雅婧[9](2018)在《无线网络中提高接入公平性的信道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无线电是解决无线通信中频谱紧缺的有效方法。针对无线网络中恶意节点干扰正常信道分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提高节点接入公平性的信道分配算法。该分配算法保存了节点接入各条信道的次数,引入公平函数并使用匈牙利算法计算分配结果。仿真实验表明该信道分配算法可有效避免恶意节点长期占用信道。(本文来源于《山西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宋东旭,唐亮,杨洪生,卜智勇[10](2018)在《一种基于动态流控的多信道媒体接入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流控的多信道媒体接入控制算法(Multi-channel MAC with Dynamic Flow Control,MMAC-DFC)。通过动态流控,可以根据控制信道的繁忙状况动态地调整每次传输的数据分组的数量,实现了对特定控制信道多信道MAC算法的增强。仿真结果表明,MMAC-DFC相比于其他多信道MAC算法能有效地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信道接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时隙信道跳频(TimeSlotted Channel Hopping,TSCH)是IEEE 802.15.4e标准中定义的接入行为技术之一。在TSCH模式下,想要加入网络的新节点需要侦听到包含网络信息的EBs,但是IEEE 802.15.4e标准没有给出与EBs相关的广播策略,而EBs的广播策略是新节点快速加入网络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学术界虽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却十分依赖于网络密度,且没有考虑实际中的干扰。为此,文中主要研究了TSCH在存在严重干扰的环境下的网络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基于信道评估(HSJCE)的快速接入方案,通过设计一个新的时隙帧结构对信道质量进行评估排序,同时采用新的加入节点和同步器机制增加发送的EBs数量和选择质量最优的信道来发送和侦听EBs。实验数据及其分析充分表明,新的加入和同步机制大大增加了加入节点成功侦听到EBs的概率且不依赖网络密度,即使在严重拥堵的情况下,HSJCE也能提供较短的加入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道接入论文参考文献

[1].张绍英.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基于QoE的跨层多波束信道接入机制[J].电讯技术.2019

[2].许勇,张晓荣,祝玉军.基于信道评估的IEEE802.15.4eTSCH快速接入方案[J].计算机科学.2019

[3].李亚明.面向时延保证的WiFi信道接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4].戴维佳.mMTC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的活跃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高仁政.IEEE802.11ah无线局域网基于分组技术的信道接入机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9

[6].苗成林,李彤,吕军,常成.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动态跳频信道接入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7].沈高青.认知无线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设计与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8].陈倩,骆骏,乐婷婷.无线网络中分布式机会协作的信道接入算法研究[J].电子科技.2018

[9].李雅婧.无线网络中提高接入公平性的信道分配算法[J].山西电子技术.2018

[10].宋东旭,唐亮,杨洪生,卜智勇.一种基于动态流控的多信道媒体接入控制算法[J].信息技术.2018

标签:;  ;  ;  ;  

信道接入论文-张绍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