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应力模型论文_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变应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方程,应变,模型,神经网络,合金,铝合金。

流变应力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1](2019)在《HG700汽车大梁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leeble 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HG700汽车大梁钢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950~1 150℃和应变速率0.01~5.00s~(-1)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根据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该钢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高应变速率(1.00,5.00s~(-1))下,HG700汽车大梁钢的动态软化行为以动态回复为主,而在低应变速率(0.01,0.10s~(-1))下,HG700汽车大梁钢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温度的升高及应变速率的降低均会促进流变应力的降低,且会促进应力更早达到峰值;由构建的以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真应变为变量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准确地预测HG700汽车大梁钢的流变应力。(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2期)

陈贵清,傅高升,王军德,程超增[2](2019)在《3003铝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及动态再结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0s~(-1)的条件下,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峰值流变应力可用双曲正弦本构方程来描述,由本构方程计算获得模型的流变应力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7%范围以内。根据热力学不可逆原理确定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建立动态再结晶开始时间与变形温度关系的RTT(Recrystallization Start Time)图,研究表明:动态再结晶开始时间随着应变速率的减小与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由流变应力曲线计算动态再结晶体积比例,其大小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增大,并获得3003铝合金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叶丽燕,翟月雯,周乐育,芦建邦,蒋鹏[3](2019)在《25Cr2Ni4MoV钢高温变形流变应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大型低压整体转子材料为25Cr2Ni4MoV钢,采用Gleeble-1500实验机对25Cr2Ni4MoV钢进行热模拟压缩实验,获得变形温度为900,1000,1100,1150,1200和1250℃,应变速率为0. 001,0. 005,0. 01,0. 05,0. 1和0. 5 s~(-1),压缩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25Cr2Ni4MoV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相同时,随着应变速率增加,峰值应力增加;应变速率相同时,随着温度增加,峰值应力降低。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高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单峰型动态再结晶应力-应变曲线特征。采用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拟合25Cr2Ni4MoV钢真应力-应变曲线,确定热变形激活能,建立25Cr2Ni4MoV钢高温本构模型。本文研究成果为超大型整体低压转子锻件数值模拟和工艺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李建伟,刘浏,邹宗树[4](2019)在《TiAl合金高温流变行为及流动应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TiAl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掌握其热加工特性,采用Gleeble-1500试验机对TiAl合金在温度为1 050~1 200℃、应变速率为0. 001~1 s-1条件下的高温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上述变形条件范围内的流变行为数据,建立了适于TiAl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TiAl合金的流变行为对变形速率和温度敏感,在热压缩过程中TiAl合金的流动应力呈现出加工硬化和流变软化的特征。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观测发现,软化机制主要是先在晶界位置发生动态再结晶,然后再结晶向晶内扩展。通过计算,TiAl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360 k J/mol。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了TiAl合金的流动应力模型,基于此模型绘制的流变曲线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误差小于±5%,能够对TiAl合金高温流变行为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文来源于《钛工业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甘守武,陈志军,赵磊娜[5](2018)在《基于单隐藏层BP神经网络Ti-55531合金流变应力预测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Ti-55531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应变速率和真应变条件下的流变曲线。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该合金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流变应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实现高精度的流变应力预测。(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2期)

邹德宁,韩彤,张威,刘星,韩英[6](2018)在《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leeble 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15-5PH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50℃和应变速率为0. 01~10 s-1条件下进行了等温压缩实验。从获得的20组高温流变应力曲线中随机选取15组数据,分别建立了考虑应变参量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这两种模型对剩余5组高温流变应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准确反映15-5PH钢的高温动态软化规律。与考虑应变参量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的应力值与实验测量的应力值吻合度更好,其相关性系数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 993和6. 63%。这说明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15-5PH不锈钢的流变应力,其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学文,杨喜晴,王纳纳[7](2018)在《GCr15SiMn钢的温变形行为及Hansel-Spittel流变应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GCr15Si Mn钢是高碳、高铬轴承用钢,比GCr15钢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淬透性。为研究该钢材的温变形行为,采用拉伸试验机对该钢材在变形温度为550~800℃、应变速率为0.01~0.2 s~(-1)的参数范围内进行了拉伸试验。基于Hansel-Spittel模型建立了该材料的流变应力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试验值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说明本文所建立的Hansel-Spittel模型能够准确预测GCr15Si Mn钢的温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05期)

于永梅,郭成健,张小玲,牛见青,王国栋[8](2018)在《Fe-Si合金高温变形流变应力的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热模拟机上通过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铁素体单相和含有少量奥氏体的两种Fe-3%Si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并建立了试验钢的高温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5~2 s~(-1),变形量0.8或1.0条件下,Fe-3%Si钢应力应变曲线均为典型的动态回复型,回复速率较快,稳态或峰值应力约30~80 MPa,可见连续动态再结晶现象。单相和双相试验钢的变形激活能分别为298 k J/mol和272 k J/mol,本文建立的高温流变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计算得到的峰值应力、真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05期)

陈贵清,傅高升,王军德,程超增[9](2018)在《考虑不同应变的3003铝合金流变应力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应变速率0.01~10.0 s~(-1)以及热变形温度300~500℃下,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当变形温度低于350℃时,合金的热变形机制以动态回复为主;应变速率大于1.0 s~(-1)时,合金的热变形机制以不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建立了综合考虑应变速率、变形温度以及应变对流变应力影响的本构方程,本构方程中的材料常数可以表示为应变的4次多项式函数。模拟结果表明:预测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流变应力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以及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9814和5.72%。所建立的本构方程计算精度较高,可以为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马良,肖萍,王任胜,修世超[10](2018)在《含位形权重的磁流变液孤立链流变剪应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采用标准孤立链理论模型计算高体积分数磁流变液流变剪应力时的计算误差,提出一种通过距离权重系数评价磁链间相互作用的流变模型.编写Monte Carlo仿真程序计算颗粒位置与磁矩方向矢量、同时输出与系统颗粒间距有关的距离权重系数.按标准和距离权重这两种链结构模型计算磁流变液剪切应力数值,并和4种磁流变液(30.58%~44.79%)的流变仪剪应力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权重模型在磁场全范围内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并且和流变试验实际结果基本符合,证实了磁链微观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影响磁流变液流变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流变应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0s~(-1)的条件下,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峰值流变应力可用双曲正弦本构方程来描述,由本构方程计算获得模型的流变应力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7%范围以内。根据热力学不可逆原理确定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建立动态再结晶开始时间与变形温度关系的RTT(Recrystallization Start Time)图,研究表明:动态再结晶开始时间随着应变速率的减小与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由流变应力曲线计算动态再结晶体积比例,其大小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增大,并获得3003铝合金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数学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变应力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HG700汽车大梁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本构模型的建立[J].机械工程材料.2019

[2].陈贵清,傅高升,王军德,程超增.3003铝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及动态再结晶模型[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3].叶丽燕,翟月雯,周乐育,芦建邦,蒋鹏.25Cr2Ni4MoV钢高温变形流变应力模型[J].锻压技术.2019

[4].李建伟,刘浏,邹宗树.TiAl合金高温流变行为及流动应力模型[J].钛工业进展.2019

[5].甘守武,陈志军,赵磊娜.基于单隐藏层BP神经网络Ti-55531合金流变应力预测模型的建立[J].热加工工艺.2018

[6].邹德宁,韩彤,张威,刘星,韩英.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模型[J].塑性工程学报.2018

[7].陈学文,杨喜晴,王纳纳.GCr15SiMn钢的温变形行为及Hansel-Spittel流变应力模型[J].金属热处理.2018

[8].于永梅,郭成健,张小玲,牛见青,王国栋.Fe-Si合金高温变形流变应力的本构模型[J].金属热处理.2018

[9].陈贵清,傅高升,王军德,程超增.考虑不同应变的3003铝合金流变应力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J].塑性工程学报.2018

[10].马良,肖萍,王任胜,修世超.含位形权重的磁流变液孤立链流变剪应力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不同应变速率下合金流变应力曲线广义Kelvin模型模具结构(a)剖面图(b)示意图模型的应力松弛曲线模型示意图基于神经网络的7055铝合金流变应力

标签:;  ;  ;  ;  ;  ;  ;  

流变应力模型论文_李腾,吴晓东,唐彬袁,韩松,罗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