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浅析“以人为本”

试论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浅析“以人为本”

刘亢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几乎所有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在哲学界也出现了一些另类的声音,他们把“以人为本”认为是对唯物主义的冒犯,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并非是对唯物主义的冒犯,并没有跨入唯心主义的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理解“以人为本”思想,建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以人为本”关系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更好的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人为本;关系

中图分类号:C01;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6-000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①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的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从比较中分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凸显的是深厚的人文关怀,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要求实现的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也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科学合理的内核。

(一)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差异。

1.对“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中“人”的不同理解。

现阶段,我国提倡的“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观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本质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人”是指要现实的从事社会生产的人,这些人一定是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虚幻的。而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生物学上的一个类,即一切人类个体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的自然属性,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类,单个人是有限的,不完善的,人只有在类中才能摆脱这个局限性,他认为这种人类个体不属于任何社会,也不属于与任何阶级,他将人的本质假设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

2.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认识。

“以人为本”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上,人具有主观能动作用,人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且在大自然面前,人具有主动作用,不是被动地接受自然地限制,更不是一切听从自然地安排,而是利用人得能力和智慧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为人所用;认为人与人之间能够主动的调节矛盾达到和谐;认为在人与社会发展关系上,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费尔巴哈在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只看到自然对于人得优先地位和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自然的反作用,即人得生活、实践和社会历史对自然地影响和改造作用,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消极的,且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认为,人类中心是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中的所有事物。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在同自然地关系中处于中地位,人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因而人类主义者主张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人是绝对的支配者,自然任由支配,这种唯心主义观点否认自然、社会规律的存在,最终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而来,它强调人的实践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承认规律不可违背性,通过有意识的改造去为人类创造环境,实现人的发展。因此,在谈论“以人为本”时不可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裂开,更不可将其与“人类中心主义”混为一谈。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并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他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改变世界的过程即是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家,将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他坚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去考察人类活动,马克思主义将实践理解为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与对象、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并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进步的、科学的实践观,主要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是如传统的唯物主义那样只从客观存在方面去认识世界,不理解实践对物质的作用,结果导致了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观,及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也不是如唯心主义那样只从主观方面去看待世界,否定客观存在的决定性作用,它不仅从客体方面去强调,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它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将实践纳入了认识的范畴,将人的认识归结为实践的活动,它既承认了自然物质事物的存在性,也认识到了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能动作用,它实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双相统一,使他们共同统一于实践性。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注人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即改变现存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把握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是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相关哲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蕴含“以人为本”思想

(一)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的主体看。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④他批判了费尔巴哈忽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并将“人”的本质问题作为实践观形成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实在。人是实践主体并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它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作实践工具、改造实践课题,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只有在人的思维指导和行动中才能实现,人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是社会文明的推动者,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而实践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和结果,脱离“人”谈“实践”根本无从谈起。“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活动的主体,要求在现实社会中重视人的作用,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主动性作用。

(二)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实践目的看。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去改变世界,而不是仅仅解释世界,改变就是实践,改变世界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加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观点,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都认为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就是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首要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始终是以主体的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人”一切理论的根本及核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蕴含着“以人为本”思想。

四、“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体现

(一)“以人为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现实的个人”。

“以人为本”理论的着眼点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更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一切社会建设都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将现实社会中处于生产生活的人民作为利益出发点,体现了马克思提出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是社会化的人类。”⑤马克思也将其实践的唯物主义立脚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而并非是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类”。

(二)“以人为本”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指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和享用社会财富的同时,其自身也在想着自由和全面的方向发展着,也在实现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社会理想。“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人为本”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体性原则是一切为了群众的目的性与一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是财富创造的广泛性与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

五、“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展开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联系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体现在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展开,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内在矛盾,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首先,党的十八大让我们明确了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样,坚持一种为全民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把社会各种力量凝聚起来的问题便凸显出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多元价值上建立起更高的价值统摄,形成广泛的遵从的动机,构建普遍的伦理秩序,更好地整合更重社会利益关系,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让每个人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作用,到2020年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目标。

其次,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农业时代看重的是土地,土地是最大的生产要素和财富。工业时代看重的是资金和设备,资金和设备是最大的生产要素和财富。目前我国正处于只是经济时代,看重的则是知识、技能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当今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在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主体实践能力的要求下,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至今,我国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党工作的核心理念。

再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社会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有失公平、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促使人们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人即看成是发展的手段,又看成是发展的目的,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有序进行,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倡导的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展开,坚持“以人为本”是十八大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要求。

注释:

①《十八大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7页.

②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第139页、140页、137页、140页.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第133-14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9

[3]杨金海.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3)

[4]陈利燕.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1期

[5]朱羽洁周梦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及其意义[J].理论探索.2011(7)

[6]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7]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8]孟晔.《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看思想政治教育》.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14期

[9]何焱.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

[10]高欣.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及现实意义.商业现代化.2010.3.

[11]舒欣欣,包桂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4.

[12]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3.

[13]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标签:;  ;  ;  

试论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浅析“以人为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