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1]2003年在《论绿色壁垒与我国的出口贸易》文中提出2001年12月11日,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外部助动机制趋于形成,为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但是,随着关税壁垒以及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降低或拆除,近年来,一种披着合法外衣的绿色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入世后,中国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首先面临的将是国际市场中绿色壁垒的阻碍。如何突破这一绿色屏障,应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研究绿色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结合事例具体分析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正视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时提出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以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四部分 1.绿色壁垒兴起的背景。绿色壁垒兴起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法律背景及其特殊的属性背景。 2.绿色壁垒的内容、形式及其特征。绿色壁垒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国际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自愿性措施及内在化要求。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补贴制度、环境配额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壁垒的特征。 3.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首先回顾、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现状,并在正确界定绿色壁垒性质标准的基础上,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绿色壁垒一方面诱发出口企业进行创新,创造竞争优势和先动优势;另一方面又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减缓产品出口速度,缩小出口市场空间,降低出口企业经济效益,加剧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 4.突破绿色屏障,扩大出口贸易的思考。首先对国际社会中的绿色保护和绿色壁垒加以区分。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对策和微观运行两方面加以分析,提出突破绿色屏障,扩大出口贸易的对策。从宏观上讲,政府应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我国经济绿色化步伐,并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了尽快与国际规则接轨,政府还应构建我国的市场准入规则,寻求合理的贸易保护。从微观上讲,企业一方面必须顺应国际环保潮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还要实施国际绿色营销战略,加大绿色技术的投入力度,尽最大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以求突破绿色壁垒。
孙芳[2]2009年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日益的减弱,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绿色消费就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发达国家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理由,提出了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由于长期忽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水平低,技术落后,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正是在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背景下,首先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特征和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作用的机制,即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为以后的分析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环境意识淡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接着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出口市场范围,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等;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就是针对以上的分析,从政府宏观层面,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等,行业组织中观层面,建立预警机制,加强行业自身建设等,企业微观层面,发展绿色食品,开展绿色营销等多种途径,这叁个方面来提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李晓慧[3]2009年在《绿色壁垒的法律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绿色浪潮不断涌现。绿色壁垒就在平衡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两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出现了,并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技术壁垒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广泛的被各国采用。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是制定各种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的技术水平不同,而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又是以进口国的技术水平为基础制定的,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达到。这种貌似平等的技术标准实际上构成了歧视,限制了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有效协调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就必须有效地解决绿色壁垒的问题。全文内容共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概述了绿色壁垒。介绍了绿色壁垒的概念和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了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依据,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依据,其中国际法上的依据主要是WTO协议中的环境保护规则,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农产品协议》等。国内法上的依据是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绿色壁垒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其取消成为不可能,并且还会愈演愈烈,其形式越来越复杂,甚至出现了动物福利壁垒等新形式。第二章阐述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对出口的影响主要是对产品的出口范围、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和产品的出口效益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和重污染企业转移到我国损害我国环境。第叁章介绍了我国针对绿色壁垒应该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法律措施,包括加强立法、健全检验检疫制度、建立预警机制等。各行业的出口应对措施主要是从农产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叁大产业入手来总结的。其中在农产品方面,主要是转变生产模式、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出口策略、提供绿箱补贴,同时建立行业协会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等。在纺织品方面,主要是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环保意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调整产业结构等。在机电产品方面,政府应该加速人才培养。企业则应该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行业协会负责搜集相关信息,参与贸易争端解决等。
刘汉云[4]2009年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关税壁垒这一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逐渐失去了效力,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在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而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障碍。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削弱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上的优势,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在当前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如何跨越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且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限定。在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之前,第叁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及原因。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学理论机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和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变化量化测定,在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五章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从我国农产品自身因素和外身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在外身因素方面,又分为政府的对策与企业的对策,最终,比较详尽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山丽杰[5]2008年在《基于绿色壁垒制度框架下的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蔬菜贸易发展迅速,1995年至2005年,出口量由213.49万吨增加到680.19万吨,增加了2.19倍,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蔬菜产业是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为数不多的优势产品之一。然而,随着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蔬菜贸易发展遭遇的重要贸易壁垒之一。特别是2006年5月29日,我国蔬菜的主要进口国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我国的蔬菜特别是蔬菜初级加工产品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日蔬菜出口量为166.76万吨,首次出现—2.24%的负增长。因此,如何量化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和对策建议,已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研究课题。本研究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和研究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具体的逻辑思路如下:首先,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盛行的原因,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其次,本文界定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阐述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游戏规则。《TBT协议》、《SPS协议》、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法规与指令是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主要表现为污染物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包装与标签的要求以及对生物技术产品的规定和其他环保法规。其中,日本新近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是最为严格的绿色标准法规之一。其次,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入手,研究其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的相关效应。对出口商而言,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导致额外的“符合成本”或被迫退出出口市场承担的“市场价值”。本研究在局部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量化分析。再次,研究我国目前的蔬菜生产和贸易现状,特别针对《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其负面影响分别为导致我国蔬菜出口量下降、受到检查的案例增多、出口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就蔬菜类别而言,干制蔬菜受到的影响相对小于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菜。但现有数据表明,干制蔬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大葱对日出口的影响。目前,量化分析方法大概分为调查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局部均衡模型、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四大类。由于,本研究针对一类具体的产品——大葱对日出口进行分析,采用局部均衡模型的价格差值法较为适宜。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2007年,t_(GBT)均高于200%,2006年的t_(GBT)比2005年增长了60%以上。随σ值的增大,t_(GBT)逐渐变小;当α值为0.5,t R为43.193日元/公斤时,无论σ取何值,我国的净福利皆为负值,即我国福利始终会有所损失。随着σ值的不断增大,我国的净福利损失呈现下降趋势。我国2006年的福利损失比2005年大幅上涨,2007年又略有下降。因此,《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大葱出口形成较为严重的贸易壁垒。最后,通过成功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过HACCP体系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是出口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我国应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绿色化和产业化为发展途径,以提升蔬菜产业的标准化水平为核心,加速蔬菜产业的产业升级,尽快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
田强宝[6]2007年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除了贸易自由化浪潮外,还有一种浪潮的发展引人注目,即环境保护浪潮。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逐渐弱化,而绿色贸易壁垒却成为发达国家借以设置贸易障碍的常用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遇到的最严重的贸易壁垒问题之一。纺织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我国纺织品出口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近一段时间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出口数量和出口额的增长趋缓,产品积压使许多纺织品出口企业陷入了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分析,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结合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和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和方法,为纺织品出口企业面向国际市场提供一些理论帮助,为经营者的战略决策与实施措施提供一些依据与可操作性对策。本文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叙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与我国纺织品出口有关的绿色贸易壁垒规定;第叁章介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并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从经济学的角度着重论证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主要包括成本控制效应、需求抑制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第五章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日益翻新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出一系列宏观、微观对策和展望。
曹阳[7]2003年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即以高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环境壁垒,成为绿色贸易壁垒。随着各国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绿色壁垒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一些按旧的生产方式制造的传统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受到限制,甚至遭到禁止,这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成功结束和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取消,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活动空间也在日益缩小。然而,由于国际金融动荡的加剧,世界经济增速放慢,出口贸易竞争的激烈和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使得个别国家花样翻新,以环境保护为由推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以环境壁垒而导致的贸易纠纷己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大特点。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无论从什么角度理解,“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为艰难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因此,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有一个充分而客观的认识,认真研究其基本内容和特色,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适时提出可操作的应对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及特点,第二章从产品出口市场范围、出口增长速度、出口成本、出口经营效益等多个角度来说明“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从环境成本内在化的角度剖析对各国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商品流向、对南北贸易的不同影响,进而得出结论:消费过程中环境成本内在化引发了贸易争端。因为进口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亦需象当地产品一样被征税或予以环境管制,而防止污染标准又往往操纵在进口国的某些生产集团手里,目的是使国外竞争者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那么接下来第叁章从其市场效应的角度,建立模型分析本国企业对标准的偏好,考虑到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现实与未来,本文分析的是当企业是在本国市场而非第叁方市场上竞争;其次分析政府对标准的态度。当不存在消费外部性时,政府颁发标准的唯一原因就是排挤外国企业,政府的决策与本国企业相似;当存在污染等消费外部性时,政府选择一个能够排挤外国企业的最低标准的非递减函数。这是本文的另一个目的所在。最后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系列策略与措施。
白玉[8]2012年在《后危机时代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传统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作用的逐渐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以绿色贸易壁垒最受发达国家欢迎。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名义实施绿色壁垒,限制甚至禁止某类产品的进口,其实质就是实施贸易保护。绿色标准在后危机时代更加严格,我国出口欧盟的机电产品频遭壁垒影响,我国机电企业如何应对欧盟绿色壁垒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绿色壁垒产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出发,论述了绿色壁垒的起源以及后危机时代绿色贸易壁垒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和形式,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在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应以及绿色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通过描述后危机时代我国机电产品对欧盟出口的现状,对比了我国机电产品在危机前后出口欧盟的状况,找出我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频频遭受欧盟绿色壁垒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方法对后危机时代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后危机时代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欧盟的机电产品的影响比危机前影响变大。最后本文在宏观政府、中观行业协会以及微观企业叁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特殊时期只有叁个层面相互联络相互协助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寻求到短期内规避绿色壁垒的好方法,以及长期彻底跨越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的影响降至最低。
韩军林[9]2006年在《构建中国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12月11日,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所实行的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受到了较多的规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我国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而研究和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变得相当紧迫。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客观地定义了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理由和目标,从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国外产品进口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进而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同时将其主要表现形式概括为: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验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然后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名义上的合理性及形式上的合法性、国际性、范围的广泛性、科学技术性、手段上的隐蔽性和效果的歧视性。第二章首先介绍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法律渊源,包括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协定、GATT/WTO的“环境例外条款”以及各国相关的国内立法,然后对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制度与中国现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中国绿色贸易壁垒制度构建滞后的结论。同时陈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制度对我国的严重影响,一方面,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日趋严格,使我国出口产品严重受阻,比如我国的农产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绿色贸易壁垒制度构建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标准普遍偏低,对国外投资和产品进口的限制作用较弱,导致国外产品和一些污染密集型产业长驱直入地进入我国,对我国的环境及经济造成严重威胁。在本章提出了我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第叁章则对构建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制度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偏重于如何对抗和突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有许多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持否定态度,对其负面影响分析得较多,由于主流观点把绿色贸易壁垒定位为发达国家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一种贸易歧视措施,强调其“虚伪性”、“不平衡性”,加上实践中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确使我国不少行业、企业饱受其苦,我国目前提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反对它、避免它或是突破它。作者则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制度是顺应绿色潮流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消失,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对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法理基础和其存在的法律依据进行了分析,突出了绿色贸易壁垒制度合法性的特点。从而形成观点:人们希望取消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主观愿望是良好的,但客观上是不现实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们不可能回避其他贸易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制度,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我们的唯一出路是让绿色贸易壁垒制度为我所用,因而必须尽快构建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第四章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强调如何构建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制度。本文主要从法制建设方面提出了构想,包括立法和执法两方面。即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与贸易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环境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税收制度和环境成本内在化。同时强调应加强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行政执法工作,保障有关立法的有效实施。应进一步明确各行政机关的职责,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还重点提到了完善检验检疫措施与机制,有利于实施绿色检验检疫制度。总之,完善我国绿色贸易壁垒制度,既有利于突破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市场,又有利于抵制进口贸易和外商投资所造成的环境和经济影响,在保护我国环境的同时,也合理保护本国市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黎程[10]2011年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为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农产品的出口,因面临日益扩大的检测范围和日益苛刻的检验标准,频频遭遇贸易禁令,出口数量明显下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要求越高,农产品出口企业就为此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因此,寻求可行的法律对策,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基础理论,特别针对其表现形式和法律依据做出了分析,以更全面认识绿色贸易壁垒。随后,从农产品国际贸易角度入手,分正反两反面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接着,阐述我国农产品出口受欧盟、美国与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况,并从真实的数据出发,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然后,在阐述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以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叁国真实的贸易冲突为案例,分析出我国现有制度的缺陷,并进而对缺陷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从国际法层面和国内法层面,提出了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写作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揭示出绿色贸易壁垒有表面的合法性和实质的歧视性,并据此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受阻的实况,得出受阻的原因,针对现有制度的缺陷,提出法律对策,希望对我国农产品提升质量档次、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绿色壁垒与我国的出口贸易[D]. 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D]. 孙芳.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3]. 绿色壁垒的法律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D]. 李晓慧. 华东政法大学. 2009
[4].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刘汉云. 沈阳工业大学. 2009
[5]. 基于绿色壁垒制度框架下的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研究[D]. 山丽杰. 江南大学. 2008
[6].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田强宝. 江苏大学. 2007
[7].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D]. 曹阳. 上海海事大学. 2003
[8]. 后危机时代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D]. 白玉. 山东财经大学. 2012
[9]. 构建中国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 韩军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6
[10].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D]. 黎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