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心[1]2003年在《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美国硅谷大量高技术小公司,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强烈兴趣。 研究台湾当局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所采取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对于完善祖国大陆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政府政策与中小企业关系理论。重点分析了中小企业相关理论、介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涵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论述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第二部分论述了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介绍了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台湾当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第叁部分论述了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启示。首先对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政策的总体认识及启示进行了论述,树立了要认真分析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政策的成功经验、制定或调整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时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办照抄的基本观点。 第四部分论述了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对策思考。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区),包括台湾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强化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其次,加快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第叁,构建完善的金融扶持体系。
张国成[2]2009年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成为人才和科技水平的竞争。而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科技创新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等优势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德国、美国超过60%的技术创新成果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的。在近30年间,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20多年的风雨历程,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中最活跃、最具效率的部分,是推动当代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然而相对于大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仍存在“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失灵远甚于大型企业,这便要求政府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的政策,尤其是财税政策的倾斜和支持。目前我国政府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担保以及税收优惠等财税手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扶持,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步伐。但由于现行的财税扶持政策还存在制定阶次较低、扶持力度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以及优惠范围较窄、某些政策的制定缺乏适用性与可操作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借鉴国外财税政策经验,构建我国完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扶持体系,发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改善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当前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财税政策扶持的不足。最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财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本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了本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同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政府财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理论依据。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政府角色定位;二是市场对创新调节的缺陷与政府角色定位:叁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政府角色定位。第叁章为我国财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本章从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存在着缺位问题。第四章为政府财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验借鉴。本章总结了美国、日本、德国以及台湾地区的财政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完善提供经验。第五章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完善。本文建议从五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法律法规;二是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叁是创新财税扶持方式;四是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五是完善我国财税政策相关配套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提出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优化建议,具有重要的政策咨询价值: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阶段选择资助方式,且根据资助方式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叁是采取合作开发下的成本补贴法。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由于国外资料缺乏,写作过程中对主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分析深度不够:二是由于数据限制,无法将政府财税扶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激励效果进行量化,从而不能定量比较各种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对各种手段的优缺点仅限于定性描述。
申克[3]2015年在《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叁板”融资的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6年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股份转让系统试点以来,新叁板市场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与考验,目前已扩容至全国范围。这一资本市场制度的创新之举,为当今复杂经济环境下,融资问题日益凸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梳理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叁板融资的影响因素和参与主体,构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叁板融资的促进机制,对于缓解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助推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挂牌新叁板,本文首先对新叁板市场发展现状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国内外新叁板市场发展的经验,并考察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新叁板市场利用情况,综合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叁板融资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后,在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挂牌新叁板流程及参与主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叁板融资的促进机制和各参与主体的运行模式,各主体之间相互协同,共同助力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挂牌新叁板市场,并最终构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叁板融资支持平台,以更有效地发挥各主体的功能。在分析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叁板融资的促进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各参与主体提出了改进建议。监管支持机构应加快新叁板市场的建设拓宽投资主体、健全法律体系、对新叁板分层管理、加强对新叁板市场的监管;地方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后备企业资源库、搭建新叁板服务平台;中介机构应增强积极性与专业性、提高服务质量;科技型中小企业需合理规划,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
藏莎莎[4]2016年在《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扶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最佳的历史机遇期。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助推力量。但是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的统计数字来看,9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金难题,而这其中70%以上的实体企业要通过自身努力来解决融资困境。目前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分类归纳、比较分析以及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也主要是从政策制度层面、融资渠道和平台层面、金融创新、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笼统概述。但是对于我国来讲,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也面临着系统整合,国家开发开放、鼓励创新创业立场坚定,信心十足,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坚持金融成就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再造新金融的理念,通过对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整理归纳,深入分析了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背景与客观原因,并广泛的借鉴了周边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的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天津市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建设性的提出了在政策层面要加强监督考核与咨询引导职能,紧紧抓住“科技”与“创新”这两个关键点,强化整体思维和合作共赢意识,并通过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完善企业资产运行体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等方面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赵建刚[5]2007年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已证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更是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中外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选取了青岛市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大量数据和调研报告,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旨在解决以下问题:第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和特点是什么;第二,如何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第叁,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企业应当选择何种融资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和特点,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现状做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认为缺乏资金投入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并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本文在总结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阶段划分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重新划分,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研究开发(种子期)和规模投入与批量生产(扩张期)两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资金需求特征,提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各阶段融资策略,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阶段融资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本文的核心就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特点,分别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种子期和扩张期两阶段金融支持体系。其中提出了几种新的融资方式:科技保险、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银行、政府事前采购等,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有所帮助。
何姗姗[6]2014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绩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有发展前景和最富活力的企业,为未来高新技术大企业的成长奠定了基础,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着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重任,为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否则,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将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对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前进步伐尤为重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的进行绩效研究,可以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我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体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为此国家陆续出台多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天津市,特别是滨海新区,作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已经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在2010年推出行动“天津市科技巨人”计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支持科学和技术的一大批技术,发展潜力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才市场前景好的高层次发展脱颖而出,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企业。经过叁年的政策支持,天津市已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领先的技术为导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竞争实力。政策绩效评价是目前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绩效评价并不多见,现有的研究文献也主要集中在定性评价方面。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然后进行实证分析,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指导。
侯峰[7]2008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性,融资问题一直都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小企业担保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由于我国信用担保业起步较晚,信用担保还存在很多问题,信用担保在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风险。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是确保信用担保业安全运作的关键所在。这正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担保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补偿机制、风险转移机制、内控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等。目前,在风险补偿机制上,担保机构无力提取足够的风险准备金,各级政府的基金补偿制度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建立。在风险转移机制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专业担保人,其能有效分散、转移担保风险的反担保和再担保机制也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建立。在内控机制上,许多担保机构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在风险预警机制上,担保机构普遍缺乏一套科学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受保企业的资信调查主要是借助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和走马观花式的询问,缺乏真实准确的评判。本文对信用担保风险的管理从担保机构和受保企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机制探讨如何对受保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该部分主要包括叁个方面:风险补偿;风险转移;内部控制等。其次,从信用评估入手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在众多中小企业中,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最活跃的力量,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因此,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着眼点,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家评价与科学计算互为补充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模型(模糊评估),体现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性,成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模糊评估模型旨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有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为担保机构在评价信用风险,作担保决策时提供依据。最后,通过本文所采用的信用评级模型对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做出评价。风险管理是涉及到多方面的难题,本文就自己的知识范围,浅谈了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措施,但愿能够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柯燕[8]2005年在《台湾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竞争,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我国已加入WTO,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其中中小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的发展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政府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及地区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我国台湾地区。本文从公共政策这个角度,运用历史分析和综合研究的方法,客观地研究了台湾地区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具体措施,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即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及特征,技术创新理论,国外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和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本章重点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和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理论,为本文其他章节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台湾当局经济管理理念的发展轨迹,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局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形成背景及变化过程。接着分析了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和辅导机构。为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台湾地区不仅建立了中小企业的官方辅导机构—中小企业处,还成立了中小企业的民间辅导机构—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小企业开发公司,为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组织保障。本章重点分析了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官方辅导机构及其职能。 第叁章主要从产业导向政策、立法保障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和科技服务政策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台湾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其中在产业导向政策部分,回顾了台湾当局引导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通过这些分析,一方面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台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具体分析当局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做了铺垫。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台湾当局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本章具体分析了台湾当局在资金、技术、人才及服务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持。台湾地区创立科技园区的措施成效显着,尤其值得借鉴。本章重点分析了园区在立法、管理、优惠条件和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上的成功做法。此外,其它措施也各具特色。在支持创新资金方面,台湾当局采取了直接投资、倾向性的融资政策、设立科技股和建立创投基金的措施。为辅助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台湾地区借鉴美国的创业育成中心制度,设立了创业育成中心。促进官方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合作的措施则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建立中小企业生产协作体系的措施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提高了企
李江涛[9]2014年在《促进中小企业科技成长的制度因素探析——金融支持政策的比较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区域甚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主体,他们不仅是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而且众多的中小高科技企业以成长迅速、机制灵活、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科技创新的作用,成为拓展新兴产业、促进科技进步的先头部队。我国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科技力量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推进器功能,完善其在吸纳社会就业渠道、提升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能力,需要在制度上尤其是金融支持政策上做出制度创新。
吕勇斌[10]2005年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经济组织。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其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竞争力的大小。如何通过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扎根于特定区域的中小企业群体及其集群不仅对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并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事实证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因此,从理论上阐明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和运行中的作用机理、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经济落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问题,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宏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企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经济区域中的中小企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跨学科的视野考察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中小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文共分九章,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并对中小企业、经济区域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和第叁章是本研究的理论起点和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批判了规模经济论,评述了中小企业生存论和发展论,并对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一个扩展分析,从理论上对中小企业何以存在、发展这一重要的经济现实做出科学而完整的解释。第叁章主要剖析了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中小企业作用机理,认为,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强化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符合我国要素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通过大量、系统的统计资料以及计量模型清晰地、有力地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形成的主要组织因素。第五章从经济总量、规模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指标来比较东中西部叁大地带中小企业的
参考文献:
[1]. 台湾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研究[D]. 张宇心. 武汉科技大学. 2003
[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优化研究[D]. 张国成. 山东大学. 2009
[3]. 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新叁板”融资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 申克. 吉林大学. 2015
[4]. 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扶持政策研究[D]. 藏莎莎. 天津大学. 2016
[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赵建刚.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6]. 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绩效评价[D]. 何姗姗. 天津财经大学. 2014
[7].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研究[D]. 侯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08
[8]. 台湾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D]. 柯燕. 武汉科技大学. 2005
[9]. 促进中小企业科技成长的制度因素探析——金融支持政策的比较视角[J]. 李江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0].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吕勇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台企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科技论文; 融资论文; 金融科技论文; 财税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