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倡绿色植保 优化美化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朱书平[1](2021)在《基于Kano模型的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交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践行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国务院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要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条件,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强公交出行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公交候车亭是乘客选择公交出行的起点,为乘客提供候车的全方位服务。优化公交候车亭的服务功能,有利于提升公交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城市公交候车亭普遍发展缓慢,缺乏从乘客需求的角度完善候车亭的服务功能。因此,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优化公交候车亭的使用体验,提高其满意度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并以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为例,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现状调研之后,引入KANO模型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得出用户对于公交候车亭的核心需求,找到公交候车亭的设计点,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用户对于公交候车亭的满意度。论文首先分析研究背景、意义,对国内外公交候车亭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接着,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用户深度访谈三种方式获取了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的现状情况以及乘客在使用公交候车亭的需求信息。接着,通过KANO模型的正反面问卷调查形式对每一个需求发放问卷,分析问卷结果后确定各需求点的属性归类。再通过计算Better-Worse系数,确定了各期望型需求和魅力型需求的优先级设计顺序。在明确了乘客对于公交候车亭的需求要素后,对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进行设计实践。通过分析桂林地域文化获取了造型与色彩设计因子,再结合人机工程学分析候车设施的人机尺寸,设计出了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的优化方案。论文主要解决了目前公交候车亭普遍存在的功能单一、乘客候车过程枯燥、未传达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的问题,并优化了候车亭的体验与服务,提高了乘客的满意度。
张晶[2](2021)在《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盘活集体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是“三农”工作新时代的总抓手。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提出,为我国乡村未来产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而田园综合体就是在乡村振兴的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融合了现代农业、文创旅游和田园社区等有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形式,是针对我国当前乡村产业的发展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形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途径。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应适时向田园综合体布局。本文从理论基础入手,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及概念内涵角度出发,对国内国外田园综合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文献引证法、案例分析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田园综合体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选取国内田园综合体相关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解读,总结其经验。产业体系的规划及建设又是田园综合体的最主要核心。强化产业发展及融合对田园综合体的施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为例进行了总体规划与设计。从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出发,对项目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到其规划定位及建设目标,对凤凰谷田园综合体进行分区规划,对凤凰谷项目进行了SWOT分析,并做了总体定位和布局,将整个项目区总体布局为“一心五区”,并将核心区规划为9个功能区,重点对六大支撑体系中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以及生态体系进行了规划设计。完善生产体系规划,对园内生产道路建设、土地整理、梯田整理及生产加工和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规划,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完善产业体系规划,对涉农产业、旅游观光设施及衍生产业进行规划,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完善生态体系规划,从农业废弃物处理和景观绿化两方面进行规划,来提升景观化。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来实现产业链的相加和价值链的相乘,发挥“新六产”的会聚效能,成为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多种新业态融合模式,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重要平台项目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
翟一鸣[3](2021)在《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使得我们开始思考新型城乡关系,从十六大以后,城乡从二元对立逐渐走向城乡融合,此背景下,我国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愈加重视,我国目前面对的人居环境问题,是西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前瞻性的问题解决经验。在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历程中,存在着人居环境本土化理论不足,建设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本文着重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和逻辑进行梳理,分析城乡关系发展脉络,总结历史演变规律,与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进行比较。收集国内外成功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经验,并把成功案例分类整理,归纳概括总结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几种模式,从模式中提取理论要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凝练为中国本土化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五生”体系,用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生意五个要素来涵盖乡村人居环境的所有方面,并从理论出发,将五要素按照统筹兼顾,灵活调配资源的原则,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初步探索出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路径及其模式,并用其来指导济南高新区和黄三角农高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实践,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为其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毫无疑问,对探讨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改善城乡关系、加强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作为绪论,论述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一些重要概念,第二章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着重对国内城乡关系演变,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与动力机制做了详细研究。第二部分: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国内外成功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包括欧美、日韩以及我国浙江美丽乡村以及齐鲁样板,总结了成功案例的基本特征,提取了乡村人居环境的五个核心要素。第三部分:第四章结合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中国本土化的人居体系,创新性地总结出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五生”体系,包括生命、生活、生产、生态、生意五个方面,并阐述了该理论与城乡融合时代背景的结合,由此探索了“五生”体系对农村人居建设的实践途径和建设模式。第四部分:第五章运用上文提出的理论,分析并指导实际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在济南高新区和黄三角农高区进行了实践,分别根据其地区基础条件,统筹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地做了规划定位与具体实施路径,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地壁垒。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响应和总结,并将在未来继续在更多的建设实践中验证、丰富“五生”理论体系。
柴青宇[4](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舒蓓[5](2020)在《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类型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土地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割据了传统的人地关系,随着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本文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建立土地与人的联系,继承和发展浙江农业文化的根基,通过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进行调查,分析其景观特点,探究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应用策略。本研究主要的内容与结论有:(1)通过对2018、2019年浙江“100个最美田园”的总体调查,依据农业产业类别将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分为种植类、林果类、牧业类和渔业类,并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二级分类:农田种植类、园地种植类、园地林果类、散植林果类、牧业养殖类、基塘渔业类和浮吊渔业类。(2)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6个景观案例,对其景观空间布局形式、要素和偏好度进行针对性调查分析得到:(1)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形成了6种空间布局形式,分别状网格式、层级式、行列式、线条式、散点式、综合式,在不同地理环境中表现出空间分布上的差异;(2)在生产要素上,园地种植类生产性景观中生产要素最为丰富,牧业养殖类生产要素种类最少,并且在植物配置上以单一层次结构和两层结构为主;(3)工程要素主要考虑道路和水利设施,道路主要有自然型田埂、石砌道路、木栈道、沥青道路和水泥道路5种形式,水利有传统地面灌溉和管道灌溉两种方式,以管道灌溉为主;(4)在文化设施要素上,主要通过艺术装置、座椅、壁画、展示牌、亭这几种方式表达区域文化特点;(5)通过问卷调查可知,人们对生产性景观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但是在了解后偏好度较高,并且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偏好度与年龄、学历和居住地的相关性较高。(3)根据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景观应用思路,即自然天成的生态格局、立足根本的生产效益、天人共生的人地关系、自然宜人的视觉审美、古往今来的文化表现。在景观空间布局、生产要素、工程要素、文化设施要素和人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应用策略:整合区域资源,规划空间布局;选择生产要素,优化种养形式;完善工程要素,美化生产环境;增加文化设施要素,展现地域特色;了解人群结构,提高景观体验感。(4)以宁波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生产性景观提升设计为例,对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归纳。通过对场地景观的现状分析,提出设计目标与待解决问题,从空间结构、生产景观、工程设计、场地文化和景观体验五个要素总结提升设计策略。
张贵彬[6](2020)在《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一直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寄予厚望,发展现代农业亦是大势所趋。高校农学院利用其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输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高校科研建筑中重要的一类,农学院系建筑在使用特点、功能需求、空间设计、造型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校园建筑的特点。然而,目前缺乏相应指导该类建筑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在设计过程中,给业主、建设者、设计单位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建成的项目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急需对农学院系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作为团队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团队的研究,尝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人员使用特点、建筑功能需求、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全面深度有层次地剖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研究范围及内容,制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农学院系的性质及特点进行论述。简要介绍了农学学科发展及教学特点,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研及研究,总结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功能分析及空间设计的研究提供评价标准及设计依据。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参考国内农学院系建筑设计,从功能需求及规模、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设计要点及设计模式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研究总结。对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张姜涛[7](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国家治理层中的关键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遵循,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动指南。研究绿色发展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这一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及生态环境发展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当代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基础上,笔者对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安泽县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特点,规划了生态环境建设布局: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经过一系列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安泽县城镇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林木绿化率逐年提高,目前达到67.2%,居全省第一;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以优质玉米、中药材、草食畜、林果业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绿色优势产业经济体初步形成,加快了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打造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游,以黄花岭、红叶岭、青松岭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全域旅游模式已经形成。虽然安泽县生态建设成效显着,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就其成因来看,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等是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该研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及时总结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早日实现建设全国生态名县的宏伟目标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其他县域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安泽智慧。
姜扬[8](2020)在《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效益,它的发展状况关系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盐城市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也相应加大了投入,主要绿化指标持续改善。研究发现盐城市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制约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提升及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一是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对本市的园林绿化工作管控策略规划不科学,缺乏系统性;二是市园林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具体管理细则上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三是开展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时缺乏高素质、综合管理养护技能强的人员,缺少综合实力过硬的技术队伍;四是缺少现代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机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机械化程度不够,造成日常工作效率低下;五是受到重建设轻养护管理思想的影响,城市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六是社会大众对于园林绿化管理及保护意识和参与度不够,社会力量对当地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贡献不足。本文针对盐城市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规范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美化功效与经济效益、提升群众园林绿化意识、完善园林绿化管理制度、构建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人才队伍、政府保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内容做到齐头并进六个方面,在借鉴与学习国内外城市成熟与先进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完善盐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具体解决办法。
周荃[9](2020)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估方法的庄河市景观规划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景观特征评估(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简称LCA,是近十几年来英国和欧洲地区新兴的能够将场地的景观特征书面化的方法之一,其有着固定的流程并有相应的导则,故输出的评估报告有统一性。LCA促进着景观行业在知识和信息共享上的全球化,弱化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的阻碍,推动了景观行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我国近几十年在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忽略了景观风貌的保护。在这种经济发展和景观保护相矛盾的背景下,景观特征评估对于未来景观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景观行业国际化合作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全文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历史和背景研究部分,厘清了在欧洲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景观特征评估的演化背景、操作流程以及输出呈现形式。介绍了景观特征评估在国际范围内的使用状况、普及情况以及应用范畴。第三部分:在充分掌握景观特征内涵的情况下,中外在语言、文化背景、景观管理政策都存在着差异。对景观特征评估在本土的兼容性和适应性进行探讨,分析能够借鉴的原则和策略。第四部分:选取庄河市作为研究案例,对庄河地区进行景观特征评估。评估将庄河市划分为:郊野区、发展区和海岸区三大景观特征区域,并进一步细化为29个景观特色类型,生成庄河市景观特征的评估图,并对各个景观特征类型进行详细描述。接着从重要性、脆弱性、忍耐性和弹性等方面对各个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及发展压力分析。第五部分:在景观特征评估结果指导下对庄河市的绿地系统和水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探索。以期实现对未来庄河市景观变化的积极引导和有效干预。研究成果提供了国内尚未广泛运用的景观特征评估方法的操作流程以及管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理论支持,为分析探讨国内类似地区的景观评估提供了一种框架方法,对探讨其他地区景观的评估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黄建峰,李建群[10](2020)在《水稻病虫绿色防控与美丽田园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文中提出在扎实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基础上,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平台,探索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美丽田园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推进"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工作提供现实样板。总结实践经验,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
二、提倡绿色植保 优化美化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倡绿色植保 优化美化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Kano模型的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交优先”理念背景下各地对完善公交设施的重视 |
1.1.2 公交候车亭功能普遍无法适应乘客需求 |
1.1.3 用户需求对于产品开发设计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从改善公交企业运营的角度 |
1.2.2 从提升乘客乘车体验的角度 |
1.2.3 从塑造城市形象的角度 |
1.3 城市公交候车亭研究现状 |
1.3.1 基于当地地域文化进行形态创新的相关文献研究 |
1.3.2 基于人性化角度进行功能改良的相关文献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现状研究 |
2.1 实地调研结果分析 |
2.2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2.2.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
2.2.2 公交候车亭使用过程问题信息收集 |
2.2.3 期望候车亭的发展方向 |
2.3 乘客深度访谈结果分析 |
2.4 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的不足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Kano模型的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需求分析 |
3.1 Kano模型研究概述 |
3.1.1 KANO模型的需求属性分类 |
3.1.2 KANO模型的分析方法 |
3.1.3 KANO模型在产品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 |
3.2 桂林公交候车亭用户需求整理 |
3.3 KANO模型问卷的设计与数据处理 |
3.3.1 问卷设计 |
3.3.2 数据收集 |
3.3.3 数据分析 |
3.4 Better-Worse系数分析用户满意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实践 |
4.1 功能要素与设计对象的确定 |
4.1.1 功能要素的确定 |
4.1.2 设计对象的确定 |
4.2 桂林城市文化元素的提取 |
4.2.1 造型元素的提取 |
4.2.2 色彩元素的提取 |
4.3 人机工程学确定尺寸 |
4.4 方案设计 |
4.4.1 候车亭主体设计 |
4.4.2 候车座椅设计 |
4.4.3 垃圾箱设计 |
4.4.4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设计 |
4.4.5 广告灯箱设计 |
4.4.6 监控摄像头设计 |
4.4.7 自动售货机设计 |
4.4.8 公交候车亭功能设施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公交候车亭的卡诺模型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田园综合体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田园综合体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田园综合体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梳理 |
2.1.1 田园综合体 |
2.1.2 产业融合 |
2.1.3 乡村振兴 |
2.1.4 乡村景观 |
2.2 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构建体系 |
2.3 “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
2.3.1 产业+科技 |
2.3.2 产业+旅游 |
2.3.3 产业+市场 |
2.3.4 产业+品牌 |
2.4 案例借鉴分析 |
2.4.1 浙江安吉“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
2.4.2 浙江绍兴“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 |
2.4.3 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 |
3 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3.1 项目区位分析 |
3.2 自然条件分析 |
3.2.1 气候条件 |
3.2.2 地形地貌 |
3.3 自然资源分析 |
3.3.1 土地资源 |
3.3.2 矿产资源 |
3.3.3 水资源 |
3.3.4 生物资源 |
3.3.5 基础设施概况 |
3.4 SWOT分析 |
3.4.1 优势(Strength) |
3.4.2 劣势(Weakness) |
3.4.3 机遇(Opportunity) |
3.4.4 挑战(Threat) |
3.5 政策分析、上位规划及发展历史分析 |
3.5.1 政策分析 |
3.5.2 上位规划分析 |
3.5.3 发展历史分析 |
3.6 规划总则 |
3.6.1 规划目标 |
3.6.2 规划原则 |
3.6.3 规划定位 |
3.6.4 规划策略 |
3.6.5 规划布局 |
3.7 分区规划 |
3.7.1 核心区布局 |
3.7.2 核心区分区建设 |
3.8 完善生产体系规划,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
3.8.1 园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3.8.1.1 生产道路归整 |
3.8.1.2 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 |
3.8.1.3 园区电力及照明系统 |
3.8.2 土地整理 |
3.8.3 梯田整理 |
3.8.4 水肥一体化 |
3.8.5 生产加工设施建设 |
3.8.6 服务设施建设 |
3.9 产业体系规划,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
3.9.1 涉农产业体系发展规划 |
3.9.1.1 葡萄标准化生产区规划 |
3.9.1.2 葡萄采摘区防腐木长廊规划 |
3.9.1.3 园林苗木培育基地规划 |
3.9.1.4 花卉产业基地规划 |
3.9.2 旅游观光设施规划 |
3.9.2.1 农旅拓展设施规划 |
3.9.2.2 农旅综合服务设施规划 |
3.9.2.3 乡村旅游资源改造规划 |
3.9.3 衍生产业发展规划 |
3.10 生态体系规划,提升景观化 |
3.10.1 农业废弃物处理 |
3.10.1.1 沼气池规划建设 |
3.10.1.2 生态堆肥场规划建设 |
3.10.2 景观化提升 |
3.10.2.1 道路两侧及园区入口绿化规划建设 |
3.10.2.2 民宿及周边绿化规划建设 |
3.10.2.3 设施大棚周边景观绿化 |
3.10.2.4 办公及生活区周边绿化 |
3.10.2.5 山溪花谷造景绿化 |
3.10.2.6 田园绿化规划 |
3.10.2.7 园区景观规划 |
3.10.2.8 特色村舍及非遗文化的保护规划建设 |
4 讨论 |
4.1 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设计路径 |
4.1.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避免同质化雷同发展 |
4.1.2 发展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 |
4.2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关于城乡融合的基本概念 |
1.2.2 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论文总体研究方法论 |
1.3.2 相关研究方法的运用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
2.1.1 国外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
2.1.2 我国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
2.2 我国城乡关系及城乡融合理论演变 |
2.2.1 城乡二元对立时期(1949-1977) |
2.2.2 城乡对立加剧时期(1978-2001) |
2.2.3 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02至今) |
2.3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模式演变 |
2.3.1 民国探索时期(1920-1948) |
2.3.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 |
2.3.3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1) |
2.3.4 乡村建设新时期(2002至今) |
2.4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动力机制 |
2.4.1 人口动力机制 |
2.4.2 经济动力机制 |
2.4.3 生态动力机制 |
2.4.4 文化动力机制 |
2.4.5 城乡融合动力机制 |
2.5 理论综述与小结 |
第三章.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典案例及分析 |
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典案例 |
3.1.1 东亚模式 |
3.1.2 欧美模式 |
3.1.3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特征 |
3.2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经典案例 |
3.2.1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 |
3.2.2 齐鲁样板 |
3.2.3 其他地区案例 |
3.2.4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 |
3.3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核心要素与小结 |
3.3.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核心要素 |
3.3.2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融合视域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 |
4.1 乡村人居环境核心——“五生体系” |
4.1.1 生命体系 |
4.1.2 生活体系 |
4.1.3 生产体系 |
4.1.4 生态体系 |
4.1.5 生意体系 |
4.2 “五生体系”与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
4.2.1 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
4.2.2 “五生体系”与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
4.2.3 “五生体系”对于乡村人居建设的意义 |
4.3 “五生体系”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引与小结 |
4.3.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
4.3.2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路径 |
4.3.3 小结 |
第五章.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5.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一——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1.1 基本情况分析 |
5.1.2 人居环境建设——从五生体系出发 |
5.1.3 人居环境规划 |
5.1.4 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结 |
5.2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二——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5.2.1 基本情况分析 |
5.2.2 人居环境建设——从五生体系出发 |
5.2.3 人居环境规划 |
5.2.4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总结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 |
6.1.2 “五生”理论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模式初探 |
6.1.3 “五生”理论指导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村庄基本信息调研结果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类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 |
1.1.2 农业生产性景观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总述 |
2.1 生产性景观与农业生产性景观的概念 |
2.1.1 生产性景观 |
2.1.2 农业生产性景观 |
2.2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功能 |
2.3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理论依据 |
2.3.1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 |
2.3.3 景观美学理论 |
2.3.4 连贯式城市生产性景观理论 |
2.4 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概述 |
2.4.1 国外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概述 |
2.4.2 国内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 |
2.4.3 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对比 |
2.5 浙江农业产业概况 |
3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内容 |
3.1.3 调查方法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分类 |
3.2.2 空间布局形式分析 |
3.2.3 生产要素分析 |
3.2.4 工程要素分析 |
3.2.5 文化设施要素分析 |
3.2.6 偏好度问卷调查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类型 |
3.3.2 景观布局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
3.3.3 生产要素与存在的问题 |
3.3.4 工程要素与存在的问题 |
3.3.5 文化设施要素与存在的问题 |
3.3.6 人地关系 |
4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应用策略 |
4.1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现状资源的挖掘 |
4.1.1 自然天成的生态格局 |
4.1.2 立足根本的生产效益 |
4.1.3 天人共生的人地关系 |
4.1.4 自然宜人的视觉审美 |
4.1.5 古往今来的文化表现 |
4.2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构建策略 |
4.2.1 整合资源类型,规划空间布局 |
4.2.2 选择生产要素,优化种养形式 |
4.2.3 完善工程要素,美化生产环境 |
4.2.4 增加历史文化要素,展现地域特色 |
4.2.5 了解人群结构,提高景观体验感 |
4.3 .结论与讨论 |
5 实践案例——以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景观提升设计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景观现状与设计理念 |
5.3 农业生产性景观提升设计策略 |
5.3.1 空间结构提升 |
5.3.2 生产景观提升 |
5.3.3 工程设计提升 |
5.3.4 场地文化提升 |
5.3.5 景观体验提升 |
5.4 总结与讨论 |
6 全文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图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关于高校农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系馆楼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农学院系教学特点及其建筑认知 |
2.1 农学院系学科发展历程 |
2.2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及特点 |
2.2.1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 |
2.2.2 农学院系的教学特点 |
2.2.3 农学院系的科研特点 |
2.3 农学院系建筑认知 |
2.3.1 农学院系建筑类型划分 |
2.3.2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建筑案例调研 |
2.3.3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调研访谈 |
2.3.4 农学院系建筑现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学院系建筑功能需求 |
3.1 功能需求的确定 |
3.1.1 功能需求的影响因素 |
3.1.2 功能需求的确定方法 |
3.1.3 功能需求的归类整理 |
3.2 功能空间的种类及规模 |
3.2.1 研究实验空间 |
3.2.2 教学空间 |
3.2.3 办公空间 |
3.2.4 公共交流空间 |
3.2.5 服务空间 |
3.3 功能需求整体规模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学院系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
4.1 实验空间的设计 |
4.1.1 实验室家具 |
4.1.2 实验室单元设计 |
4.1.3 实验室类型设计 |
4.2 空间组合的方式 |
4.2.1 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 |
4.2.2 实验室与研究室 |
4.2.3 整体空间组合 |
4.3 功能空间的组织 |
4.3.1 功能分区设计 |
4.3.2 功能流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及环境设计 |
5.1 农学院系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
5.1.1 舒适的实验空间 |
5.1.2 丰富的公共空间 |
5.1.3 宜人的绿化空间 |
5.2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设计 |
5.2.1 彰显农学特征 |
5.2.2 符合地域特点 |
5.2.3 实现文化传承 |
5.2.4 体现时代发展 |
5.2.5 倡导绿色节能 |
5.3 农学院系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5.3.1 与校园环境结合 |
5.3.2 与温室大棚结合 |
5.3.3 与围合庭院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学院系建筑发展趋势与总结 |
6.1 农学院系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
6.1.1 基于功能配置的发展趋势 |
6.1.2 基于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
6.1.3 基于造型与环境的发展趋势 |
6.2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研案例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调研案例三: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五: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7)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发展 |
2.1.2 生态文明 |
2.1.3 生态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3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布局及其成效 |
3.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典型区域建设布局 |
3.1.1 府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3.1.2 唐城镇生态工业建设 |
3.1.3 良马乡生态园区建设 |
3.1.4 小飞田园综合体建设 |
3.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的成效显着 |
3.2.1 生态林业发展逐步推进 |
3.2.2 生态农业发展有序进行 |
3.2.3 生态旅游业发展凸显地方特色 |
4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生态环境问题的反复性 |
4.1.2 绿色工程建设步伐缓慢 |
4.1.3 生态环保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
4.1.4 绿色科技水平低且创新能力不足 |
4.2 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环保意识薄弱且参与水平低 |
4.2.2 绿色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
4.2.3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 |
4.2.4 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
5 推动安泽县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
5.1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
5.1.1 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绿色政绩观 |
5.1.2 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树立绿色生产观 |
5.1.3 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生活观 |
5.2 践行绿色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 |
5.2.1 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
5.2.2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绿色乡村 |
5.2.3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体系 |
5.2.4 优化能源发展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
5.2.5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绿色发展驱动力 |
5.3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
5.3.1 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夯实生态治理制度保障 |
5.3.2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生态保护责任感 |
5.3.3 加强环保执法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园林绿化及园林绿化管理的概述 |
2.1 园林绿化及园林绿化管理的概念 |
2.2 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园林绿化管理对于园林绿化工作的意义 |
3 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
3.2 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产生原因 |
4 国内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借鉴 |
4.1 新加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经验 |
4.2 纽约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 |
4.3 伦敦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 |
4.4 上海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 |
4.5 杭州市园林绿化管理经验 |
5 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的提升对策与完善建议 |
5.1 规范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整体与长远的目光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
5.2 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的协调和科研工作、提升园林绿化的生态美化、经济效益 |
5.3 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鼓励全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
5.4 完善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做好宣传、警示及激励工作 |
5.5 构建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才队伍、提升养护工作人员素质与技能 |
5.6 重视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工作、建设与管理齐头并进 |
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景观特征评估方法的庄河市景观规划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下的景观风貌问题 |
1.1.2 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
1.1.3 生态城市空间和区域维度的思考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创新 |
2 景观特征评估的定义、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景观特征评估的定义原则与重点 |
2.1.1 景观特征评估的定义 |
2.1.2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的中文翻译 |
2.1.3 景观特征评估的研究对象 |
2.1.4 景观特征评估的原则 |
2.1.5 景观特征评估的重点 |
2.1.6 景观特征评估的主要目的与作用 |
2.2 景观特征评估的背景与发展历史 |
2.2.1 评估概念的面世 |
2.2.2 《欧洲风景公约》和《全球风景公约》的发布 |
2.2.3 景观特征评估指导文件的发布 |
2.2.4 景观特征评估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
2.3 景观特征评估的操作流程 |
2.3.1 确定评估的目的和范围 |
2.3.2 书面研究 |
2.3.3 实地调研 |
2.3.4 景观特征的分类和描述 |
2.4 国际景观特征评估的当代实践案例 |
2.4.1 威尔士landmap信息系统 |
2.4.2 欧洲景观特征图 |
2.4.3 比利时景观特征地图 |
2.4.4 新西兰的景观评估 |
2.4.5 美国的SITES评估体系 |
2.4.6 小结 |
2.5 国内相关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
2.5.1 中国香港景观特征评估的实践与经验 |
2.5.2 以北京长峪城为例的乡村景观管理研究 |
2.5.3 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的河流景观特征评估研究 |
3 景观特征评估的本土化应用方法分析 |
3.1 方法与经验总结 |
3.1.1 LANMAP2 方法 |
3.1.2 书面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
3.1.3 GIS技术的辅助 |
3.1.4 景观地图作为输出的主要形式 |
3.2 与国内景观评估的比较分析 |
3.2.1 研究者的身份不同 |
3.2.2 景观特征分区的详尽程度不同 |
3.2.3 评估结果的输出途径不同 |
3.2.4 评估的价值和作用不同 |
3.3 可借鉴的原则和策略 |
3.3.1 统一且完整的评估框架 |
3.3.2 具有弹性和兼容性的方法论 |
3.3.3 价值中立的原则 |
3.3.4 在城市高速发展与景观特征保护中寻求一个“和谐点” |
3.3.5 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景观特征评价体系 |
3.4 景观特征评估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
4 庄河市景观特征的信息收集与系统性评估 |
4.1 庄河市景观特征信息收集 |
4.1.1 评估的目的和范围界定 |
4.1.2 景观特征信息的书面研究 |
4.1.3 相关政策背景 |
4.2 庄河市景观特征的实地调研 |
4.2.1 庄河市公园绿地现状信息 |
4.2.2 庄河市防护绿地现状信息 |
4.2.3 庄河市广场绿地现状信息 |
4.2.4 庄河市附属绿地现状信息 |
4.2.5 庄河市区域绿地现状信息 |
4.2.6 庄河市水文现状信息 |
4.3 庄河市景观特征分区与描述 |
4.3.1 以景观特色方法绘制庄河市景观特征分区 |
4.3.2 景观特征的划分类型的确定 |
4.3.3 郊野区景观特征描述 |
4.3.4 发展区景观特征描述 |
4.3.5 海岸区景观特征描述 |
4.4 庄河市景观弹性评价 |
4.4.1 景观重要性 |
4.4.2 脆弱性 |
4.4.3 忍耐性 |
4.4.4 弹性 |
4.4.5 庄河市景观弹性评价结果数据与分析 |
5 景观特征评估指导下的庄河市景观规划探索 |
5.1 庄河市发展区景观规划优化 |
5.1.1 市域绿地结构布局规划 |
5.1.2 中心城区绿地结构系统规划 |
5.1.3 特色区域景观风貌优化 |
5.1.4 城市修补策略 |
5.2 庄河市海岸区景观规划优化 |
5.2.1 水面修复与补偿措施 |
5.2.2 水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与修复 |
5.2.3 滨水区规划布局 |
5.2.4 水景观建设布局 |
5.3 庄河市郊野区景观规划优化 |
5.3.1 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生态管理对策 |
5.3.2 古树名木保护策略 |
5.4 预期规划成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水稻病虫绿色防控与美丽田园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做法 |
1.1 总结经验 |
1.2 科学谋划 |
1.3 强化实施 |
2 主要成效 |
2.1 提供了美丽农业建设示范样板 |
2.2 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
2.3 美化了田园 |
2.4 促进了农民增收 |
3 建议 |
3.1 提高认识 |
3.2 协同推进 |
3.3 完善机制 |
4 结语 |
四、提倡绿色植保 优化美化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Kano模型的桂林城区公交候车亭设计研究[D]. 朱书平.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为例[D]. 张晶.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D]. 翟一鸣. 山东大学, 2021(12)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类型与应用研究[D]. 舒蓓.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6]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D]. 张贵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绿色发展理念下安泽县生态环境发展研究[D]. 张姜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姜扬.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景观特征评估方法的庄河市景观规划优化研究[D]. 周荃.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水稻病虫绿色防控与美丽田园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J]. 黄建峰,李建群.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