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护顶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膏矿,护顶层,尖点突变模型,相对湿度
护顶层论文文献综述
夏开宗,陈从新,宋许根,刘秀敏,周意超[1](2018)在《相对湿度作用下的石膏矿护顶层突变破坏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室内试验所得的石膏岩的基本力学性质随着大气中相对湿度变化的规律,并结合石膏矿采空区的破坏特征,将护顶层简化为铅直方向受均布荷载q作用的叁铰拱分析模型,建立了相对湿度作用下的石膏矿采空区护顶层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了相对湿度作用下护顶层突发破坏的失稳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石膏岩的力学性质在采空区中环境湿度的作用下,其强度和变形参数会大大降低。分析和工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采空区中环境湿度的增加,支撑体系越不稳定,越容易跨越分叉集而发生突发失稳破坏;相空间的控制参数a随着采空区中环境湿度的增加,其代数值是逐渐增大的(绝对值减小,由负值向0变化),而控制参数b逐渐增大,系统突发失稳控制参数(a,b)的变化路径为向东北方向变化,该路径是系统较为容易发生突发失稳的路径。(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2期)
夏开宗,陈从新,刘秀敏,宋许根,蒋玄苇[2](2017)在《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流变力学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房柱法开采石膏矿体,将石膏矿柱简化为满足西原模型的黏弹塑性体流变模型,采空区上部留设的护顶层简化为弹性矩形薄板,建立了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流变力学体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矿柱支撑下采空区护顶层受流变作用的挠度微分方程,并根据其在不同阶段的边界条件采用伽辽金方法对该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当作用在矿柱上的应力σ大于极限摩阻力σ_s时,石膏矿柱的塑性流变大变形将随时间逐渐增大,极易导致石膏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破裂直至坍塌;所建立的考虑矿柱流变特性的石膏矿采空区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力学模型,可以对支撑体系的稳定时间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7年10期)
夏开宗,陈从新,刘秀敏,周意超,蒋玄苇[3](2016)在《基于突变理论的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破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破坏特征,结合非线性力学理论,在建立简化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突发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利用该突变模型研究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破坏机制,分析支撑体系的几何参数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是它的内部特性(护顶层弹性模量、护顶层厚度、矿柱之间的宽度、矿柱面积、矿柱高度)与外部荷载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位移突跳仅与内部特性有关;在对支撑体系稳定性进行调控时,优化的几何参数顺序依次是:护顶层厚度,矿柱之间的宽度,矿柱面积和矿柱高度。工程应用表明:湖北荆门荆花石膏矿采空区目前的内部几何参数已经达到了失稳的充要条件,这与现场调查具有一定的相符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廖文景,徐必根,唐绍辉[4](2009)在《基于伏萨尔梁概念的石膏护顶层稳定性正交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房柱法开采的石膏矿,石膏护顶层是影响采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伏萨尔梁"概念,对石膏护顶层稳定性进行了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分析,对护顶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石膏护顶层的破坏以被压缩破坏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护顶层厚度和采场宽度。(本文来源于《化工矿物与加工》期刊2009年10期)
文志杰,朱永鹏[5](2009)在《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回收护顶层留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回收时上覆充填体控制要求,建立了进路回采工作面顶板力学状态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模拟软件FLAC3D,计算了不同矿柱和进路宽度留设时矿体的稳定性,论证了采用超前注浆上向进路连续回采采矿法回采底柱的可行性,提出了底柱回采前的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超前注浆造顶、打长锚索加强支护、留设护顶层。在此护顶层控制下,上覆充填体的下沉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底柱得以安全回收。(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09年06期)
王新民,曹刚,张钦礼,龚正国[6](2007)在《护顶层保护下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护顶措施控制下采场的结构参数优化,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康家湾矿深部典型采场顶板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结果对当前采矿方案提出修正和调整建议,以便更清楚地掌握深部地压发展变化规律,有效进行地压管理,实现深部顶板不稳固矿体的安全开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山工程》期刊2007年06期)
徐必根,黄英华,刘小林[7](2007)在《护顶层对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石膏矿山采用房柱法开采,通过在采场中保留一定厚度的石膏层来维护顶板的稳定性,护顶层是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石膏矿采场护顶层破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以湖南常德某矿山的实测数据为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护顶矿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根据该石膏矿开采结构参数,提出了合理的护顶层厚度,为石膏矿山采场护顶层厚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07年05期)
刘成飞[8](2005)在《分层崩落法采矿护顶层的补充》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层崩落法采矿,首采分层厚度不小于4-6m崩落岩石垫层,随着分层的下降覆盖缓冲层厚度应在8 -9m,其覆盖层厚度不小于20m。当达不到上述值时,直接给采矿带来很大的安全威胁。针对这一情况,从药室爆破放顶充填采空区,从而达到分层崩落法采矿的护顶层要求。为此进行全面论述。(本文来源于《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论文集》期刊2005-06-30)
护顶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房柱法开采石膏矿体,将石膏矿柱简化为满足西原模型的黏弹塑性体流变模型,采空区上部留设的护顶层简化为弹性矩形薄板,建立了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流变力学体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矿柱支撑下采空区护顶层受流变作用的挠度微分方程,并根据其在不同阶段的边界条件采用伽辽金方法对该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当作用在矿柱上的应力σ大于极限摩阻力σ_s时,石膏矿柱的塑性流变大变形将随时间逐渐增大,极易导致石膏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破裂直至坍塌;所建立的考虑矿柱流变特性的石膏矿采空区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力学模型,可以对支撑体系的稳定时间进行预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护顶层论文参考文献
[1].夏开宗,陈从新,宋许根,刘秀敏,周意超.相对湿度作用下的石膏矿护顶层突变破坏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8
[2].夏开宗,陈从新,刘秀敏,宋许根,蒋玄苇.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流变力学模型分析[J].岩土力学.2017
[3].夏开宗,陈从新,刘秀敏,周意超,蒋玄苇.基于突变理论的石膏矿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的破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
[4].廖文景,徐必根,唐绍辉.基于伏萨尔梁概念的石膏护顶层稳定性正交试验分析[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9
[5].文志杰,朱永鹏.高中段大面积矿房底柱回收护顶层留设研究[J].金属矿山.2009
[6].王新民,曹刚,张钦礼,龚正国.护顶层保护下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J].中国矿山工程.2007
[7].徐必根,黄英华,刘小林.护顶层对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
[8].刘成飞.分层崩落法采矿护顶层的补充[C].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