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丹七软胶囊,侧枝循环重建,中成药疗法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论文文献综述
陆燕,刘沙[1](2019)在《丹七软胶囊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丹七软胶囊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梗死区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七软胶囊,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前循环区脑血流量变化及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流速(Vs)和峰流速(Vd)明显高于对照组,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和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可显着减轻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损伤程度,升高血清VEGF水平,增加局部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重建。(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9年20期)
吴琼,赵明,赵荟,张晶,付旷[2](2019)在《节段性中重度基底动脉狭窄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狭窄情况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之间的关系,寻找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将入组的50例接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价的基底动脉节段性中重度狭窄患者按照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情况及基底动脉狭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底动脉狭窄的部位、长度、程度、管壁增厚模式以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信号强度特征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后循环供血区无梗死灶的病例狭窄位置全部位于中段且狭窄长度均不大于全长的叁分之一。中上段为节段性中重度基底动脉狭窄的好发位置。基底动脉狭窄长度、管壁增厚模式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信号强度与后循环供血区有无新发梗死灶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5)。基底动脉狭窄管壁增厚模式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信号强度与后循环供血区梗死灶新旧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长范围及(或)同心性基底动脉狭窄及基底动脉高信号强度粥样硬化斑块是节段性中重度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锦华,金星,陈毅刚,郝永岗,郑伟良[3](2019)在《BGC在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取栓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近端血流控制是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机械取栓术获得技术成功的关键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球囊指引导管(balloon guide catheter, BGC)在此方面的优势。基于血流动力学理论,相对于大脑中动脉(MCA)闭塞,BGC可能更适用于颈内动脉(ICA)闭塞的取栓。本研究旨在评价BGC在ICA闭塞与MCA闭(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2019-第15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4)
李青松,陈珑,刘一之,李波,马圆[4](2019)在《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统计血管成功再通率,并观察术后24 h内脑出血、脑梗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对比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与不良(mRS评分3~6分)患者间基线资料及治疗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对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血管,血管成功再通率100%(15/15)。术后24 h内1例发生脑出血,5例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术后3个月9例患者预后良好,5例预后不良,1例死亡。与预后不良患者比较,预后良好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更短(t=-2.435,P=0.030),入院时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c-ASPECTS)更高(t=5.925,P<0.001),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t=3.053,P=0.009)。结论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术前NIHSS评分及pc-ASPECTS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06期)
伊婷婷,郑越昌,张佳月,程春凤[5](2019)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案治疗,尤瑞克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连续治疗14 d。入院时及治疗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NHI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尤瑞克林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尤瑞克林组有效率86.4%(51/59)高于对照组66.1%(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P<0. 05)。结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尤瑞克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陈新,李晓久,王健,陈晓虹[6](2019)在《急性重症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诊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39例重症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血管内治疗组(n=24)与标准药物治疗组(n=15)。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血管内治疗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1.7%(22/24),显着高于标准药物治疗组的26.7%(4/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8.3%(14/24),显着高于标准药物治疗组的26.7%(4/1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药物治疗比较,血管内治疗急性重症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更为显着,可降低患者严重致残率。(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东旭,王雪静,王庆海[7](2019)在《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和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和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68例疑似发生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依据进行检查的结果,将其中56例未发生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56例发生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患者设为观察A组,将其中56例发生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患者设为观察B组。然后,比较叁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A组患者相比,观察B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更高,P <0.05。结论:与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患者相比,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患者更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吕丹,梁爽,王一沙[8](2019)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PC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6例PCIS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阿司匹林)和观察组(63例,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阿尔茨海默症评估量表(ADAS-Cog)评分、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并在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ADAS-Cog评分、PLT、FIB水平及全血黏度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总不良预后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提高PCIS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具有良好安全性,临床可推荐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03期)
柯先金,蔡志荣,孙波,王强[9](2018)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酸水平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酸是否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7-03入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滨医院)神经内科的1 84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不同梗死部位分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组(658例)和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组(1 185例)。采集前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空腹血糖、尿酸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组空腹血糖(OR=1.070,P=0.030,95%CI 1.009~1.136)和尿酸(OR=1.299,P=0.034,95%CI 1.198~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腹血糖高和高尿酸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24期)
白焕芳[10](2018)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32例短、中期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神经缺损状况(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24h、14d后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总有效率(93.75%)显着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12.50%)显着低于对照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能提高短期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脑卒中复发。(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19期)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狭窄情况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之间的关系,寻找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将入组的50例接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价的基底动脉节段性中重度狭窄患者按照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情况及基底动脉狭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底动脉狭窄的部位、长度、程度、管壁增厚模式以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信号强度特征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后循环供血区无梗死灶的病例狭窄位置全部位于中段且狭窄长度均不大于全长的叁分之一。中上段为节段性中重度基底动脉狭窄的好发位置。基底动脉狭窄长度、管壁增厚模式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信号强度与后循环供血区有无新发梗死灶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5)。基底动脉狭窄管壁增厚模式及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信号强度与后循环供血区梗死灶新旧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长范围及(或)同心性基底动脉狭窄及基底动脉高信号强度粥样硬化斑块是节段性中重度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论文参考文献
[1].陆燕,刘沙.丹七软胶囊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侧枝循环重建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2].吴琼,赵明,赵荟,张晶,付旷.节段性中重度基底动脉狭窄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9
[3].张锦华,金星,陈毅刚,郝永岗,郑伟良.BGC在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取栓术中的应用[C].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2019-第15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汇编.2019
[4].李青松,陈珑,刘一之,李波,马圆.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9
[5].伊婷婷,郑越昌,张佳月,程春凤.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
[6].陈新,李晓久,王健,陈晓虹.急性重症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
[7].李东旭,王雪静,王庆海.完全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和部分胚胎型大脑后循环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
[8].吕丹,梁爽,王一沙.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
[9].柯先金,蔡志荣,孙波,王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酸水平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
[10].白焕芳.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32例短、中期随访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