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运震论文-李辉

牛运震论文-李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牛运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研味,《诗经》,牛运震,汉广,墉风,君子偕老,艺术手法,卫风,诗总闻,诗所

牛运震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19)在《研味文辞 绎求诗志》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时代思想与文学思潮的变迁,加之科举制艺的需求,《诗经》的文学品评开始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从文学角度解读《诗经》的着作,如孙矿的《批评诗经》、戴君恩的《读风臆评》、钟惺的《批点诗经》、徐光启的《诗经六帖》等。清代牛运震(1706—17(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16)

丁丽琼[2](2019)在《清代儒家思想的践行者——牛运震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不仅是着名的师儒学者,更是被载入《清史稿》的清官循吏。牛运震成长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以及淳良家风教养了他善良、爱人、为民的本性,儒家思想的积累奠定了他的家国情怀、从政的根本。他在甘肃为官期间,革除陋规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农商,振兴一方经济,办学兴教,敦化世风民俗,政绩显着。他的为官"叁字箴言"和为官举措对于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张敏,丁丽琼[3](2018)在《牛运震为政之道及其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1706—1758),字阶平,号真谷,山东滋阳(今济宁市兖州区)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乾隆叁年(1738)六月选授秦安知县。《清史稿》将他的事迹记载于《循吏传》中。当前对于牛运震的研究集中在他的文学造诣方面,对其为政之道梳理较少,文章旨在研究牛运震的为政之道,从牛运震为政之道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和现代价值叁个方面予以分析。(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论坛》期刊2018年01期)

张亚南[4](2018)在《牛运震诗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生活于清代雍乾时期,他从家乡山东兖州跋涉至甘肃秦安为官,在山左及陇右都享有较高声誉,尤其对甘肃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牛运震在诗文创作方面也颇有成就,不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还体现了他作为下层文人官吏的心路历程,其诗风有杜甫“沉郁顿挫”的遗韵,以冲淡萧疏的语言抒写深沉浓郁的情感,其文章题材多样,内容上讲究关注现实,语言上纡徐自然。本文通过将其诗文创作和他的人生经历结合,全面系统地探究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特色。本文通过认真研读牛运震的诗文作品,梳理了牛运震的生平经历、交游概况,并分析了其各时期诗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整理牛运震各体文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概述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第一章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其家学渊源,分阶段叙述其生平经历,通过他的《诗志》、《史记评注》等学术着作概述其学术思想,通过其诗文作品反映其文学主张。第二章主要考述牛运震的交游情况,将其交游对象按地域分为山东文人和陇右文人两大类,并通过分析与他人的交游作品,来反映其性格特征及创作风格。第叁章以《空山堂诗集》为研究对象,将其叁百六十余首诗分为七大类,包括咏史怀古、思乡怀人、酬唱赠答、写景抒情、生活杂感、感怀悼亡和题画言志之作,分析其不同题材的诗歌中所表达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第四章概括牛运震诗歌的艺术特色,通过研究其诗歌的体裁、风格、语言等方面,总结其诗歌的艺术价值。第五章探析《空山堂文集》的题材内容,将其二百六十余篇文章分为书信、序文、传记、祭文及游记五大类,结合其身世经历,主要分析不同人生阶段的书信所表现的不同情感,然后分析其各类文体的艺术特色,主要从文章的语言、感情和表现手法上进行总结。在结语部分,总结牛运震在山东及甘肃等地产生的影响,并对其政治作为及文学成就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冉耀斌[5](2015)在《清代山左诗人牛运震陇右行迹及诗歌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为清代乾隆年间山左着名学者、诗人。他博通经史,精于考证,工诗能文,着作丰厚。牛运震曾长年在陇右为官讲学,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绩卓着。他还兴办学校,培养士人,提倡风雅,推动了陇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兴盛。牛运震在陇右期间,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歌颂陇右河山,悯念生民疾苦,融齐鲁之博雅与北地之雄浑为一体,在清代诗坛独树一帜,值得学界重视。(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李小梅[6](2015)在《牛运震《史记评注》评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史记评注》是继明代《史记》文学评点的又一高峰,专注《史记》文法笔法的研究,同时注重《史记》的抒情性,尤其注意融入司马迁的个人感情,真正将“法”与“情”统一起来,超越了前代学者就事论事的窠臼。《史记评注》继承了前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摸索出了它独特的评点模式:他开创了摘句评点,并模仿《史记评林》评点形式,在篇末汇集了前代学者的评点成果并加以评判。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大体梳理了《史记》研究现状与趋势,以便进一步研究《史记评注》;并阐述了研究《史记评注》的动机目的、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写牛运震的生平着述,创作《史记评注》的政治文化背景,同时还概述了《评注》的评点体例以及梳理了版本流传问题。第叁部分为论文核心部分,重点研究《史记评注》的评点特色。《评注》从语言、叙事、刻画人物叁个大方面切入,主要探讨《史记》语言雅、洁的风格,并涉及字法、句法,字法包括虚词、实词、眼目,句法囊括长句、短句、倒装句;叙事分为章法与笔法两个板块,章法艺术涉及提掇法、收锁法、照应法、夹叙法、补叙法、映衬法、虚实详略法,笔法则包含复笔、闲笔、省笔;《评注》对《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主客法、附传法,并通过人物心理描写、人物语言描写等方面细致剖析人物的性格与形象。第四部分评价牛运震《史记评注》在《史记》评点学上的地位,本章简要介绍了评点学的定义及发展脉络,并切入《史记》评点学;主要通过与吴见思《史记论文》进行全方位比较,总结出牛运震的评点特色以及缺点与不足。(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陈小刚[7](2015)在《牛运震《史记评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的《史记评注》是清人史评中的一部着作。对清人有关《史记》的评论资料加以搜集整理,并对评论、评点着作进行细致研究,有利于《史记》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丰富“史记学”的内涵及价值,引导大家尽可能多角度的对《史记》进行发掘,以利于《史记》的常读常新。牛运震是如何评《史记》的,其评注有何特色,有何不足之处,其评注《史记》与前人的继承批判关系如何,对今人阅读《史记》的读法启示有哪些,都将对《史记》研究起到一个帮助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研究牛运震的《史记评注》。绪论。主要论述牛运震《史记评注》研究综述,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的选题实用价值及研究特色。第一章,牛运震如何评《史记》。一方面,主要从牛运震如何揭示史公之用心方面着手,揣摩史公当时心情,成为牛运震评注《史记》的精华部分。另一方面,牛运震对《史记》叙事法的揭示。对《史记》的繁简法、变化美、画面美加以阐述,使得阅读《史记》的过程变为一个运用联想、想象的再创作过程。对《史记评注》的不足亦展开分析,做到对《史记评注》客观的评价。第二章,牛运震对前人评点《史记》的继承与批判。主要针对牛运震在《史记评注》中引用前人观点为我所用的做法,对其引文来源的一个梳理,并对其频次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史记评注》与前人评点《史记》的关系,尤其是与《史记评林》的继承关系,从中看出牛运震《史记评注》的起点与价值所在。第叁章,《史记评注》的意义。《史记评注》对《史记》经典传播的继续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对《史记》读法研究亦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28)

樊英民[8](2015)在《清代学者牛运震及其学术成就》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是入《清史稿·循吏传》的着名廉吏,又是颇有成就的学者。文章介绍了其人及其学术成就,较详细地介绍了他的诗集和文集,指出诗文集对于研究了解其人的重要意义和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石风,马志林[9](2014)在《牛运震《史记评注》纠驳旧注辨析——以司马贞《史记索隐》为主》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史记评注》作为一部点评《史记》的着作,在清代《史记》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其书对说解《史记》的旧注批驳甚多,多言之有理,内容涉及到体例、文字校勘、典章故实、词语训释等多个方面,形式上有批驳其讹误之处者、有辨司马氏之未明者、有可两说并存者、有个别司马氏不误而牛氏误者等四种情况。本文以其书对司马贞《史记索隐》的点评为对象,辨析其纠驳内容与形式,总结其学术特点,以期对清代《史记》学研究发展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8期)

侯江波[10](2014)在《牛运震学术渊源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运震是清代山东地区的着名学者,一生着述等身,博涉经学、史学、文学以及金石学。他继承家学传统,且幼时以韩退之为师,受其影响颇深;又受到乡贤王、陈二先生的启蒙,后来业师于彭维新、杨锡绂、刘吴龙等先生,深得他们为学之道。在其学术生涯中,又与董淑昌、颜崇政以及沈敬亭存在着学术上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牛运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牛运震不仅是着名的师儒学者,更是被载入《清史稿》的清官循吏。牛运震成长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以及淳良家风教养了他善良、爱人、为民的本性,儒家思想的积累奠定了他的家国情怀、从政的根本。他在甘肃为官期间,革除陋规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农商,振兴一方经济,办学兴教,敦化世风民俗,政绩显着。他的为官"叁字箴言"和为官举措对于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运震论文参考文献

[1].李辉.研味文辞绎求诗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丁丽琼.清代儒家思想的践行者——牛运震述评[J].西部学刊.2019

[3].张敏,丁丽琼.牛运震为政之道及其现代价值[J].领导科学论坛.2018

[4].张亚南.牛运震诗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5].冉耀斌.清代山左诗人牛运震陇右行迹及诗歌创作[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李小梅.牛运震《史记评注》评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7].陈小刚.牛运震《史记评注》研究[D].西南大学.2015

[8].樊英民.清代学者牛运震及其学术成就[J].济宁学院学报.2015

[9].石风,马志林.牛运震《史记评注》纠驳旧注辨析——以司马贞《史记索隐》为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

[10].侯江波.牛运震学术渊源考述[J].德州学院学报.2014

标签:;  ;  ;  ;  ;  ;  ;  ;  ;  ;  

牛运震论文-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