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仙红[1]2005年在《玫烟色拟青霉生物学特性及感病菜青虫病理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 (Wize) Brown & Smith地理分布广泛,昆虫寄主多样,是蚜虫、粉虱等主要害虫的重要致病真菌。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概况及玫烟色拟青霉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以玫烟色拟青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该菌对不同昆虫的毒力测定、固体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分生孢子萌发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感病菜青虫营养生理及病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如下: 1.毒力测定 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玫烟色拟青霉对不同害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玫烟色拟青霉对桃蚜和菜粉蝶幼龄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且随菌液浓度的提高,致病力明显增强,但随虫龄的增加,致死率降低。玫烟色拟青霉对桃蚜的致死中浓度为8.707×10~6孢子/ml,对菜青虫2、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9.59×10~6孢子/ml和1.81×10~7孢子/ml。 2.菌株生长特性的研究 通过在不同营养、温度、光照等条件下对玫烟色拟青霉PF9606进行培养,明确了玫烟色拟青霉菌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SDA和SMA;最适pH值为6~7;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2℃,最适温度为25~28℃;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此外光照对菌落生长和产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通过对不同碳源、不同氮源及不同C/N比营养液中玫烟色拟青霉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玫烟色拟青霉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源,蛋白胨为该菌生长的最适氮源,C/N为10∶1~20∶1最适于玫烟色拟青霉菌丝生长和产孢;25℃和24h全光照条件,对该菌的生长和产孢均有利,接种后168h,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分别为31.72mg/ml、24.62孢子/ml,为黑暗条件下的1.5倍和18.3倍;此外,当液体培养至144~168h时,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达到高峰,因此液体发酵终点应选择在接种后144~168为最好。 4.液体发酵代谢特性的研究 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糖含量、酸碱度、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发生明显的变化。接种24~48h,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增长较慢;接种48~120h,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增长最快,接种120h,菌丝生物量达22.43mg/ml,产孢量达11.8×10~7孢子/ml。培养液中PH值和糖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菌丝快速生长和孢子大量繁殖的时期是糖消耗最大的时期;接种72h,营养液的PH值由
徐祥彬[2]2004年在《玫烟色拟青霉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玫烟色拟青霉生物学特性、玫烟色拟青霉对菜青虫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1.玫烟色拟青霉最适生长C 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为27℃;连续光照对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 pH值3~11 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 值为7(自然pH 值)。2.葡萄糖最适于该菌产孢;产孢温度范围是15℃~30℃,产孢最适温度为27℃;连续光照对玫烟色拟青霉产孢有促进作用;产孢初始pH值范围为6~8,最适初始pH 值为7。3. 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20~33℃,最适为27℃;孢子萌发的适宜相对湿度是75%以上;连续光照有利于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孢子萌发初始pH 值为3~6,最适为4~5,适宜在酸性条件下萌发。4.吐温-80 对玫烟色拟青霉孢子萌发率无影响,可以作为玫烟色拟青霉应用时的乳化剂,其适宜浓度范围为0.05~0.3%。5. 玫烟色拟青霉108 溶液浓度适宜侵染且致病速率较快;在相同的浓度下,低龄幼虫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龄幼虫;致死中时(LT50)随着虫龄的增大而增大,相同虫龄下随着浓度增加而减小。6. 玫烟色拟青霉侵染菜青虫后影响菜青虫取食量,相同虫龄下108溶液浓度处理影响比107处理影响大;在菜青虫食物利用率方面,玫烟色拟青霉高浓度处理降低食物利用率效果大于低浓度处理,同等浓度下对低龄幼虫处理效果大于高龄幼虫。7. 菜青虫受到玫烟色拟青霉感染后,其体内CAT、SOD、POD 酶活力发生变化,以抵抗毒害的影响,随着虫龄的增长,耐毒害性越强。玫烟色拟青霉对菜青虫谷胱甘肽转移酶有激活作用,谷胱甘肽转移酶随着时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8. 蛋白质在菜青虫抵抗玫烟色拟青霉侵染过程中变化不大。
王成[3]2017年在《玫烟色棒束孢的遗传多态性》文中研究指明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在全球分布广泛,寄主多样,致病力强,是一种已开发为微生物杀虫剂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在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同种内的不同菌株间,通常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通过对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能从本质上揭示物种多样性的起源、变异和进化。本文将从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以及分子水平上对玫烟色棒束孢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不仅对高性能菌株的采集分离、生产育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还为今后利用该菌进行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玫烟色棒束孢的生物学特性11株所试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宏观培养形态特征呈现极大的差异,尤其是在PDA培养基,其菌落特征差别最明显,其中产孢梗束的菌株为H3。此外,玫烟色棒束孢的分生孢子梗、瓶梗、分生孢子等显微特征、产孢量以及萌发率也显示极大差异,产孢量最多的是菌株H5,萌发率最高的是菌株H4。2、玫烟色棒束孢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致病力玫烟色棒束孢全部所试菌株对二斑叶螨均有致死现象,不同菌株在相同浓度条件下对同一种害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死率。其中菌株H4表现出致死时间短、致死率高的特点。产孢量也较大,接近1.08×107个/ml,此外,菌株H8、H9和H11在产孢量与致病率方面也表现不错,半致死时间也较短,产孢量分别为0.958×107个/ml、0.82×107个/ml和0.762×107个/ml。由此看出,产孢量与致病性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3、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与生物特性和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对玫烟色棒束孢进行ITS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全部被试序列都分离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支系,分别为聚在分支I-1中且支持率为98%的菌株和聚在分支II-1内且支持率为81%的菌株;为了确定上述两支系的真正分类地位,对所试玫烟色棒束孢与爪哇棒束孢菌株进行了多态性研究,获得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605,核苷酸多样性Pi=0.04,种群遗传分化指数Fst=0.78,基因流Nm=0.07,以及2个不同的DNA序列保守区等。通过系统发育及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将收集自国内外以及于Genbank下载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看成一个种时,它们无论在种的水平上或假定的种群水平上,其遗传多样性都较大、分化明显,它们的差异已超出了种的边界,分支I-1中的菌株是典型的玫烟色棒束孢,而II-1中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可能是被误定的爪哇棒束孢。对玫烟色棒束孢进行多基因序列聚类树构建,并对所试菌株(H1-H11)间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多基因树间存在一定的分支差异。其中,分支I的菌株来源相同;分支II的多数成员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极厚,菌丝浓密,并且其分生孢子的萌发率都较低;菌株H2、H5和H7对二斑叶螨的致病力较低。而分支III的菌株菌落主要含孢梗束,除了H6外,其余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这些菌株致病性都较好,且H3与H9致病率相当,以100%支持率聚在一起。由此可见,玫烟色棒束孢对二斑叶螨致病性的高低,在分子系统树上通过聚类展示了一定的相关性。分别独立成一个分支的菌株H1、H4也无论从形态特征还是孢子萌发率方面都存在极大差异。
李亚芳[4]2014年在《玫烟色棒束孢Pf9606抗逆性及对黄瓜生理生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玫烟色棒束孙iIsaria fumosoroset是常见的昆虫致病真菌之一。目前,北美和欧洲已有其真菌杀虫剂产品登记注册并用于害虫的防治。本试验以玫烟色棒束孢Pf960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高温、紫外线胁迫对玫烟色棒束孢Pf9606分生孢子的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影响,并对玫烟色棒束孢与4种紫外保护剂及4种杀菌剂的相容性的进行了研究,此外,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与其它3种化学杀虫剂处理黄瓜幼苗后对其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1.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持续及短时高温处理对玫烟色棒束孢Pf9606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处理24h对该菌孢子萌发影响较大,36℃-45℃温度范围内孢子萌发率均低于10%;相同处理时间,萌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显着降低,处理7h时后,36℃时孢子的萌发率为51.91%,附着胞的形成率为4.44%,温度升高至42℃时,萌发率仅为8.73%,附着胞的形成率为0;相同温度下,不同处理时间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的萌发率存在显着差异,45℃处理3h后,孢子的萌发率为56.81%,附着胞的形成率为1.2%,当处理时间延长至7h时,孢子的萌发率和附着胞的形成率均为O。36℃、39℃、42℃、45℃条件下,分生孢子的Lt50分别为8.12h、6.95h、3.72h、3.04h。2.采用紫外诱变法,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Pf9606抗紫外照射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孢子的萌发率明显降低,紫外照射50s时,24h后孢子萌发率为55.33%,当紫外照射时间延长为180s时,孢子完全不萌发。紫外诱变分生孢子的半致死时间为52.94s。3.采用凹玻片悬滴法,研究了不同紫外保护剂和玫烟色棒束孢Pf9606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和荧光素钠均对玫烟色棒束孢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抗坏血酸的理想浓度为0.2mg/mL,荧光素钠的理想浓度为0.9mg/mL,而刚果红和氧化锌对玫烟色棒束孢没有保护作用。4.杀菌剂与玫烟色棒束孢Pf9606的相容性的试验表明:4种供试杀菌剂对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很小,但不同杀菌剂的抑制作用不同。常规使用浓度下,农用链霉素、代森联、甲霜灵锰锌这叁种杀菌剂对该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在7%以下,而氟吗·锰锌对其抑制率为13.72%。5.采用叶面喷雾法,研究了供试4种杀虫剂对黄瓜叶片丙二醛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处理后,黄瓜叶片中MDA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喷施玫烟色棒束孢后,1-10d,黄瓜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施用啶虫脒、吡虫啉、溴氰菊酯3种化学杀虫剂均会使叶片丙二醛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药后第6d,溴氰菊酯处理组黄瓜叶片MDA的含量是对照组的1.7倍;此外,施药6d后,3种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会引起黄瓜叶片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10d时,溴氰菊酯处理组叶片蛋白质的含量最低,玫烟色棒束孢组叶片蛋白质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始终没有显着差异。6.室内条件下,测定了4种杀虫剂对黄瓜叶片内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药时间的变化,4种杀虫剂的使用均会引起叶片SOD活性的变化,喷施玫烟色棒束孢后,黄瓜叶片中SOD活力始终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而3种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均会引起叶片SOD活性的显着增加,10d与2d相比,啶虫脒和溴氰菊酯处理组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显着,增加的百分率为分别为41.2%、48.9%。7.不同杀虫剂处理均会诱导黄瓜叶片POD活性升高或降低。喷施玫烟色棒束孢第6d后叶片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无显着差异,喷施溴氰菊酯第6d时,叶片POD活性是对照组的1.22倍,6d后逐渐下降,10d时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啶虫脒和吡虫啉处理组第8d时均显着高于对照组,10d时与对照组无明差异。CAT与POD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汤强[5]2009年在《玫烟色棒束孢毒力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球孢白僵菌高毒力重组菌株的获得》文中研究指明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种子囊菌类虫生真菌,它广布全世界,寄主范围广泛,已记载有25个不同科的昆虫,包括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和烟粉虱Bemisia tabaci等一些重要农业害虫,主要通过分泌多种胞外水解酶降解昆虫体壁从而侵入寄主,其分泌的水解酶主要包括蛋白酶、几丁质酶、脂酶等。在生防菌中,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运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我国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达到每年200万公顷的规模,已成为世界上应用规模最大和最成功的害虫生防项目之一。由于真菌杀虫剂存在杀虫效果慢、受环境影响较大、效果不稳定和杀虫谱过窄等缺点,直接导致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提高菌株毒力,遗传改造获得适合市场需要的真菌杀虫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上述两种昆虫病原真菌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了如下几项研究:1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菌株几丁质酶产酶条件的优化本文通过对本实验室已保存的几十株玫烟色棒束孢进行总结分析,经过不同的寄主与不同的采集地初筛出16株玫烟色棒束孢,再通过测定蛋白酶酶活的方法复筛选出蛋白酶活性较高的一株菌株RCEF3304,并对该菌株产几丁质酶条件与酶学性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适宜条件为:胶体几丁质为2%,NaNO_3为3%,Mg~(2+)为0.05%,培养基初始pH值6.0,接种量12%,100 mL装液量为10 mL,温度25℃,培养时间36 h。2玫烟色棒束孢蛋白酶基因、几丁质酶基因及其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与分析以玫烟色棒束孢RCEF3304作为出发菌株,首次通过SMART RACE法和DNAwalking技术从玫烟色棒束孢中成功克隆得到与其毒力相关的两种重要基因:蛋白酶基因与几丁质酶基因,序列递交国际权威基因数据库GenBank登录,序列号分别为FJ423001和FJ377733。添补了国际权威基因数据库GenBank在玫烟色棒束孢蛋白酶基因与几丁质酶基因这一内容上的空白。通过对序列进一步的分析表明:1)玫烟色棒束孢蛋白酶cDNA基因序列全长为1704bp,编码阅读框由128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了428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5′-UTR)与3'非翻译区(3'-UTR)分别为233个核苷酸和198个核苷酸,其信号肽长度为16个氨基酸。成熟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46.3kDa,理论等电点为7.37。428个氨基酸中含强碱氨基酸50个(K,R),强酸氨基酸52个(D,E),疏水氨基酸146个(A,I,L,F,W,V),极性氨基酸105个(N,C,Q,S,T,Y),分别占总氨基酸的11.8%,12.2%,34.3%和24.7%。利用生物分析软件DNAman将7种不同来源的真菌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蛋白酶属于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并且和粉棒束孢Isaria farinosa(AAY87460),里氏木霉Hypocrea lixii(ABI84117),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ABG57252),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anisopliae(CAD13274)同源性分别为88%、71%、71%和70%。2)玫烟色棒束孢几丁质酶cDNA基因序列全长为1542bp,编码阅读框由127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了425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5′-UTR)与3′非翻译区(3′-UTR)分别为33个核苷酸和234个核苷酸,其信号肽长度为24个氨基酸。成熟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47.6kDa,理论等电点为4.89。425个氨基酸中含强碱氨基酸39个(K,R),强酸氨基酸54个(D,E),疏水氨基酸139个(A,I,L,F,W,V),极性氨基酸118个(N,C,Q,S,T,Y),分别占总氨基酸的9.2%,12.7%,32.6%和27.8%,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一些真菌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和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lecanii(AAX56960),里氏木霉Hypocrea lixii(DAA05855),绿木霉Hypocrea virens(AAL78814),爪哇束孢Isaria javanicus(AAZ83728),同源性分别为90%、71%、71%和70%。通过Blast对保守区进行预测,这些几丁质酶都属于糖基水解酶18家族,并包含许多保守序列,其中2个高度保守序列SIGG和DGIDVDWE是糖基水解酶18家族水解活性中心位点。3)对玫烟色棒束孢蛋白酶Ifuprl结构基因及上游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其结构基因中未有内含子的出现,该序列不仅包含启动子的核心结构序列CAAT框,亦包含一些特异的反应元件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包括GATA-1、GATA-2、CdxA等)。CAAT框是调控转录速率的元件,而其他一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包括GATA-1、GATA-2、CdxA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则可能具有特异性调节基因转录的功能。多个GATA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共同调控会显着增加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但也有研究表明GATA会抑制基因的表达。CdxA元件一般位于基因的5′-端,作为启动子的一部分起作用,在表达CdxA蛋白的报告基因表达系统中,载体中含有的CdxA元件能够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4)获得了玫烟色棒束孢几丁质酶Ifuchil结构基因和上游启动子序列,其结构基因中含有2个内含子,上游启动子序列没有明显的TATA框和CAAT框。但包含了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GATA-1等。该上游序列还含多个富集嘧啶和富集嘌呤相连的序列,可能是葡萄糖抑制元件Mig1和Mig2的结合位点。Mig1和Mig2受到葡萄糖的直接或间接激活,从而抑制Ifuchila的表达。启动子序列Ifuprlb和Ifuchilb均含有可能的压力反应元件STREs(CCCCT)。这可能是因为玫烟色棒束孢寄生生活的基因转录或表达受到昆虫营养的诱导获得毒力基因。3玫烟色棒束孢蛋白酶与几丁质酶转基因球孢白僵菌菌株的获得及其对马尾松毛虫毒力增效作用本实验选用了制备芽生孢子遗传转化方法对球孢白僵菌生产菌株Bb13进行遗传改造,获得了单价工程菌株Bb13-Ifuprl和Bb13-Ifuchil,通过对其酶活的测定表明,转基因中的酶活相对于野生型菌株得到显着的提高,分别为野生型菌株酶活的2.65倍和1.73倍。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测定中,在孢子浓度为1×10~7个/ml时,与野生型菌株Bb13相比,重组菌株Bb13-Ifuprl的LT_(50)平均缩短了平均缩短了33.7%,而重组菌株Bb13-Ifuchil的LT_(50)平均缩短了平均缩短了29%;同时相对于野生型菌株Bb13,重组菌株Bb13-Ifuprl的LC_(50)降低了4.2倍的孢子用量,而重组菌株Bb13-Ifuchil的LC_(50)降低了1.7倍的孢子用量,大大降低了生物防治的经济成本。4玫烟色棒束孢蛋白酶基因Ifuprl和几丁质酶基因Ifuchil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带有EcoRI和NotI双酶切位点的Ifuprl和Ifuchil结构基因,经序列证实后,将该结构基因引入载体pPIC9K中,将重组质粒pPIC9K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细胞,质粒提取后分别采用菌落PCR扩增、双酶切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了验证,将正确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细胞,得到酵母工程菌株。在酵母α-Factor及AOX1基因启动子和终止信号的调控下,Ifuprl和Ifuchil在甲醇酵母中大量表达并分泌到胞外,该两种酶的表达受甲醇的严格调控和诱导,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增加,在培养基上清液中的单位体积酶活力相应上升,GS115-Ifuprl在诱导培养48h后酶活力达到最大值40.5U/mL;GS115-Ifuchil在诱导培养72h后酶活力达到最大值25.5U/mL.SDS-PAGE分析显示:1两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大小约为47kD。该研究为构建可大量生产蛋白降解酶和几丁质降解酶的酵母工程菌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梁丽, 田晶, 马瑞燕[6]2013年在《玫烟色棒束孢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应用于害虫防治,其生长发育受多种生态因子影响,对寄主昆虫的致病过程复杂,并涉及多种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实践应用防效不稳定,限制了其应用。菌株改良虽可提高毒力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但仍存在很多待解决或未知的问题。为了解目前国内外玫烟色棒束孢的研究现状,就其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及致病影响因子、致病过程及机理、菌株改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韩燕峰[7]2007年在《中国拟青霉属的系统学及部分菌株的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拟青霉Paecilomyces Bain.的许多种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其中一些种是虫草(Cordyceps)的无性型(anamorph)。作为一类寄生于昆虫的真菌资源,它们不仅在有害生物的控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医药卫生、功能食品、环境污染和治理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对我国拟青霉属真菌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有新意的研究结果:1.中国拟青霉资源调查及经典分类鉴定结果[1]通过对全世界已发表的125种拟青霉进行研究整理,作者认定拟青霉属现仅包含64个有效分类单元,寄生昆虫的种为34个,占了该属成员的53.1%。[2]研编了以微观特征和培养性状为主的拟青霉属已知种Access检索数据库。实践结果表明,这个数据库对待定种的初步鉴定方便、快捷和有效。[3]对我国拟青霉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研究。从全国32个省市采集的975份土样和164份罹病昆虫标本中分离到大量真菌菌株,经初步鉴定,共获得298株拟青霉,加上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保存的标本和菌种,作者共观察研究了313株拟青霉。在以表型特征为主的基础上,描述我国拟青霉39种,占了全球拟青霉总数的63%,这表明我国拟青霉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这39种拟青霉中,包括已知种20个,新纪录种3个,新组合1个和新种15个。此外还分离到拟青霉相近属的4个中国新纪录种:丽玛利亚霉鲜红变种Mariannaea elegans(Corda)Samson var.punicea Samson、印度金孢Chrysosporium indicum(H.S.Randhawa& R.S.Sandhu)Garg、裂叶金孢Chrysosporium lobatum Scharapov和高山弯颈霉Tolypocladium nubicola Bissett。对分离得到的一些拟青霉和相近属的中间类型菌株如P.sp A7-1、P. sp A17-2、P. spA18-1、P. sp A19-3、P. sp A40-1、P. sp A43、P. sp A62-1、P. sp DH3-1、P. sp LN2-9、P. sp 3'29-1和P. sp D23-1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分类鉴定。[4]初步统计显示,中国拟青霉的地理分布面非常广。其生存范围涉及各种土壤、植物和多种罹病昆虫。寄主昆虫范围有鳞翅目、膜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的成虫、若虫和蛹,还可寄生其他动物如线虫、蜘蛛等。但不同种的分布范围有明显差异。如淡紫拟青霉和马昆德拟青霉几乎能从各个省市土样中分离到;而念珠藻状拟青霉和一些耐热的单瓶梗拟青霉的出现频率较低,分布面较窄。以秦岭——淮河为南北方划分界线发现,南方拟青霉菌株的检出率比北方要高,尤其是罹病昆虫上拟青霉的数量更为明显。从采集的各种生境和寄主看,土样中发现拟青霉的频率和种类最多,大多数拟青霉新种(23.9%)都来自土壤。2.Delta专家分类系统在我国虫生拟青霉种间的应用研究[1]在以经典分类时建立的Access检索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24种虫生拟青霉种的DELTA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实现如下功能扩展的基础。[2]中国虫生拟青霉种检索表的自动生成;中国虫生拟青霉的自然语言描述;中国虫生拟青霉种的距离矩阵及聚类树系图(Phenetic tree)和拟青霉种间的交互式自动鉴定。3.中国拟青霉的分子系统学研究[1]部分拟青霉菌株的分子鉴定。用测得的ITS区域rDNA序列,在GenBank经Blast比对后,下载与其相似性最大的一些近缘种和表型特征相近的种共同建树进行分析。在表型特征鉴定的基础上,得到分子系统发育树支持作为新种成立的拟青霉有:纤姿拟青霉P. tenuis;紫拟青霉P. purpurseus;轮生拟青霉P. verticillatus;柱孢拟青霉P. cylindricosporus;花溪拟青霉P.huaxiensis和小孢拟青霉P.parvosporus。[2]一些单瓶梗拟青霉分类地位的确定——戴氏霉新属的建立。基于ITS1-5.8S-ITS2 rDNA和18S rRNA序列拟青霉和一些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8个单瓶梗拟青霉与粪壳菌目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表型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综合分析,支持这些单瓶梗种作为一个新属成立。此属包括11个成员,其中3个新种,8个新组合。[3]环链拟青霉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作者对收集到的16个菌株测定了ITS1-5.8S-ITS2 rDNA序列和从Genbank得到的3株共19株环链拟青霉序列进行比对,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9株环链拟青霉表现出了极高的遗传多样性,ITS1-5.8S-ITS2序列能较好地反应种内遗传差异。环链拟青霉菌株间遗传差异与地域有一定相关性。[4]中国拟青霉菌株间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基于61株拟青霉和相关菌的ITS1-5.8S-ITS2 rDNA序列构建的中国拟青霉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拟青霉属的种类在演化上是多源发生的,交叉于肉座菌目和散囊菌目,涉及了其中多个科。[5]中间类型种的分子鉴定。用93株拟青霉以及属于散囊菌目中青霉属Penicillium,篮状霉属Talaromyces,衣丝霉属Byssochlamys和隐囊菌属Aphanoascus中的相关菌株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了之前已报道的3个新种的成立;发现待定菌株A18.1应是拟青霉的一个新种;菌株A62.1应是青霉属中的一个成员。待定菌株LN2.9,A40.1,A19.3和H3.1与所用的4个青霉都能明显区分开,与拟青霉聚在一起,且各自为一小分支,作者暂时把它们作为拟青霉属中的新分类单元。4.部分拟青霉菌株对小菜蛾致病性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采用从土壤和罹病昆虫得到的部分拟青霉菌株和白僵菌共30株14种采用浸液法进行试验,得到如下结果:[1]感染症状表现。小菜蛾幼虫受所试白僵菌JYT12感染后,皮肤逐渐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而受拟青霉菌株感染,死亡时虫体颜色不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受感染死虫若继续在25℃下保湿培养,整个虫体被白色菌丝和孢子粉覆盖;[2]不同供试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所试的25个菌株(83.33%)对小菜蛾有致病性。玫烟色拟青霉、环链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是感染致死小菜蛾效果较好的叁种昆虫病原真菌。拟青霉同种不同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性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如环链拟青霉中的SL.8、SL.7、XS.1和XS.2四个菌株的效果最好,在所试条件下达到了100%的致死率;环链拟青霉8.02菌株效果最差,死亡率小于<10%。来自土壤的菌株对小菜蛾无致病性或仅具微弱致病性。[3]不同菌株的环链拟青霉产孢量差别非常大。产孢量最高的环链拟青霉XS-1菌株(4.91×10~8/cm~2)比产孢量最低的环链拟青霉XSXY-4菌株(0.45×10~8/cm~2)高出11倍之多。产孢量与致病性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产孢量高的致病性相对较高,而产孢量低的其对小菜蛾的致病率也较低。[4]环链拟青霉不同菌株的菌落形态大致可归纳为叁大类:[1]菌落隆起;[2]菌落表面花瓣状;和[3]菌落平展。初步观察说明各菌株间培养性状差异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不同菌株的菌落形态与产孢量有一定关系,菌落花瓣状,产孢量最大;对小菜蛾致病效果最好。菌落隆起次之;菌落平展的为最少。[5]菌落特征、产孢量和对小菜蛾的致病性在基于ITS1-5.8S-ITS2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能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田晶[8]2014年在《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及对烟粉虱致病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idius属同翅目Homoptrea粉虱科Aleyrodidae,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昆虫。它刺吸植物汁液,造成营养缺失,分泌蜜露,影响光合作用,传播植物病毒,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烟粉虱已经对大多数化学农药产生抗性,同时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生物防治因其自身的优点成为未来烟粉虱持续控制的发展方向。以菌治虫是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种全球分布的常见昆虫病原真菌。本论文研究了一株高致病力的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粉虱的致病力、侵染过程、侵染后对烟粉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了该菌株的安全性,为今后利用该菌株进行烟粉虱生物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玫烟色棒束孢的生物学特性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分别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固体培养采用平皿法,测量菌落直径和产孢量;液体培养采用摇瓶培养,测量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固体培养最适条件是PDA培养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产孢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全光照条件适合菌丝生长,全黑暗条件适合产孢,不封口培养菌丝生长快、产孢多。液体培养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蔗糖和蛋白胨,当其含量分别为4%和0.5%时最适产孢,在20℃到30℃范围内,该菌均可产生菌丝和孢子,最适温度为25℃,全光照适合菌丝生长,全黑暗适合产孢,当转速为150 r/min、接种量为15%时产孢量最大。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6℃左右,适温为23-32℃,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低于75%分生孢子不萌发。黑暗促进孢子萌发,光照抑制孢子萌发,但光暗交替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升高。孢子萌发最适pH为5-7,用0.05-0.1%的吐温-80配制孢子悬浮液。经过50℃高温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的萌发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2.玫烟色棒束孢对烟粉虱的致病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可侵染烟粉虱的各个虫态,其中烟粉虱2龄若虫对玫烟色棒束孢最敏感,处理7d后烟粉虱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83.05%。不同浓度(1.0×107、5.0×106、1.0×106、5.0×105和1.0×105孢子/m1)的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处理烟粉虱2龄若虫后,随着浓度的增加,烟粉虱的死亡率从60.60%增加到83.05%,致死中时LT50值从5.86d减小到4.47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中浓度LC50值减小,第7d的LC50值为2.61×104孢子/m1。对不同温度(20、23、26、29、32℃)、不同湿度(53%、65%、75%、85%、95%)下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对烟粉虱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6℃时,烟粉虱2龄若虫的累计死亡率最高。随着相对湿度增大,病菌的致病力增强,当相对湿度为53-95%时,烟粉虱2龄若虫累计死亡率从54.55%增加到88.89%。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侵染烟粉虱的最佳条件是温度26℃和相对湿度大于85%。通过测定黄瓜、茄子、番茄和豆角4种寄主植物上不同浓度(1.0×107、5.0×106、1.0×106、5.0×105和1.0×105孢子/m1)的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悬浮液对烟粉虱的的致病力,评价寄主植物对玫烟色棒束孢致病力的影响。烟粉虱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析结果表明:同种昆虫病原真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对同种害虫的致病力有时也会表现出差异。在同一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下,4种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累计校正死亡率的有所差异,茄子上的LT50值最小,番茄的最大。比较LC50值,豆角上的最小,番茄上的最大,说明在茄子和豆角上的应用效果比在黄瓜和番茄上好。3.玫烟色棒束孢对烟粉虱的侵染过程及生理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玫烟色棒束孢的分生孢子在烟粉虱若虫表皮表面附着6 h,孢子已出现突起,24 h时分生孢子大多已萌发,并形成芽管和附着胞,并紧紧附着于寄主表皮生长。随着时间延长,到48 h时,芽管继续在表皮上伸长生长,菌丝开始穿透寄主表皮。接种72 h后,有的菌丝已从寄主体内穿出,并形成分生孢子梗,开始产生新的孢子和菌丝,接种120 h后,菌丝大量产生,并形成网状结构,最后整个若虫都被菌丝包围。玻片观察附着在体表的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芽管向表皮内部生长,穿透表皮后逐步形成菌丝体进入血腔内,然后在血腔内大量繁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粉虱血腔内的菌丝体越来越多,破坏寄主的组织,消耗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整个虫体被菌丝段充满,再从体内长出。对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成虫和3龄若虫后,烟粉虱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后,烟粉虱体内SOD、POD、CAT、GSTs和CarE活力都受到明显影响。SOD、POD、CAT、 GSTs和CarE活力在感病前期均有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在接菌48-60 h时酶活力达到最大,然后酶活力开始下降,至84 h时均显着低于对照。可见玫烟色棒束孢的侵染严重干扰了烟粉虱正常的生理活动。4.玫烟色棒束孢的安全性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对玫烟色棒束孢菌粉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眼刺激试验和致敏(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1;急性经皮LD50 (4h)>2000 mg·kg-1;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C50 (2h)>2000mg·m-3;对试验兔眼平均刺激指数为0;试验兔皮肤斑贴部位未出现红斑、水肿,致敏率为0%。因此,玫烟色棒束孢的急性经口毒性为微毒性,急性经皮及急性吸入毒性均属低毒性,对实验兔皮肤及眼无刺激性;致敏实验属Ⅰ级弱致敏物。综上所述,玫烟色棒束孢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防治烟粉虱的生防作用物。已明确其最佳培养方式及作用于烟粉虱的最适条件,初步了解了其对烟粉虱的侵染过程,对其致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奂, 张仙红, 张未仲, 张亚丽[9]2007年在《玫烟色拟青霉对菜青虫的侵染及致病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对3龄菜青虫的侵染和致病作用。结果表明:玫烟色拟青霉可通过体壁侵染虫体。3龄菜青虫在接菌8h后,附着在虫体表面的孢子开始萌发,24h后菌丝即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48h后可见虫体内有部分菌丝体。侵入虫体内的菌丝对寄主组织没有选择性。菌丝首先在入侵的血腔中生长,然后侵入邻近的脂肪体和肌肉,随菌丝在虫体内的增殖,中肠、丝腺等相继被侵染。受侵的各组织器官均发生明显的病变,如体壁分离、脂肪体变形、溶解,肌纤维排列松散,中肠上皮细胞脱落并出现许多空泡等。
李会平[10]2007年在《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黄粉虫诱集法从土壤中采集并筛选到了对桑天牛幼虫具有较高毒性的球孢白僵菌Bb00菌株,并系统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对桑天牛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子、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入侵和致病过程、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入侵和致病的防御反应、桑天牛幼虫染病后的病理学变化,及主要化学杀虫剂与该菌株的相容性等内容。结果如下:利用黄粉虫诱集法从不同土壤中分离到球孢白僵菌9株,分离率为45%,并对桑天牛幼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以Bb00菌株的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100%和86.3%,致死中时LT_(50)为4.13 d,致死中浓度LC_(50)为3.05x10~6 mL~(-1)。该菌株营养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PDA,最适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5℃和100%。紫外线照射对其营养生长无显着影响。该菌产孢的最适培养基为察氏培养基,2%葡萄糖+1%蛋白胨的混合营养液最利于孢子萌发。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紫外线对孢子的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光照对其影响不显着。白僵菌Bb00菌株不能侵染桑天牛卵,对成虫有一定的侵染力,但侵染率不高,仅为24.0%。Bb00菌株对桑天牛幼虫产生致病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察氏培养基上传代,会导致菌株致病力的降低,而通过桑天牛幼虫传代培养可以提高菌株的致病力。桑天牛幼虫接菌后20~24h,孢子即可穿透体壁,之后进入血腔并大量繁殖,逐渐侵染体腔内的组织与器官,直至寄主死亡。寄主在遭受真菌入侵时受到一定的损伤,其免疫互作使酚氧化酶活性先迅速上升,但随后因菌株的适应性增强而使酚氧化酶活性开始下降。白僵菌经过数次在普通察氏培养基上传代比在桑天牛幼虫上传代可引起染病桑天牛幼虫血淋巴内更高的酚氧化酶活性,各菌株引起的天牛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出现高峰的时间与其LT_(50)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反应了不同的侵染速度;同时各菌株酚氧化酶活性高峰值也与LC_(50)高度相关。桑天牛幼虫的血细胞对侵入体内的白僵菌的菌丝段具有黏附、吞噬、囊包、聚集及形成结节等反应,高峰期发生在接种后2~2.50d,参与防御反应的血细胞主要是粒细胞和浆细胞。但由于菌丝段在血液中大量增殖,最终血细胞对白僵菌只起暂时的阻碍和抑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白僵菌的发展。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其取食量、平均体重增加量和食物利用率均比健康虫体降低。呼吸强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上升而后迅速下降。但氨基酸总量的变化则出现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不一致。桑天牛幼虫被白僵菌侵染后,为抵御外界干扰,其机体内SOD、POD和CAT活性在接种后初期迅速提高,但在接种后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淋巴主要解毒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而后又逐渐下降。而白僵菌对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则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再激活再抑制。白僵菌侵入昆虫血腔后,随着菌丝在体腔内大量繁殖,受侵的各器官和组织均发生明显的病变,如皮细胞层和表皮分离、脂肪体松散、消化道被解体、肌肉组织出现裂缝、气管组织被解体破坏等。灭幼脲对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最低,而其在低浓度下对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也较弱,认为是菌药混用的最佳杀虫剂。
参考文献:
[1]. 玫烟色拟青霉生物学特性及感病菜青虫病理变化的研究[D]. 张仙红. 山西农业大学. 2005
[2]. 玫烟色拟青霉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研究[D]. 徐祥彬. 山西农业大学. 2004
[3]. 玫烟色棒束孢的遗传多态性[D]. 王成. 贵州大学. 2017
[4]. 玫烟色棒束孢Pf9606抗逆性及对黄瓜生理生化的研究[D]. 李亚芳. 山西农业大学. 2014
[5]. 玫烟色棒束孢毒力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球孢白僵菌高毒力重组菌株的获得[D]. 汤强. 安徽农业大学. 2009
[6]. 玫烟色棒束孢研究进展[J]. 梁丽, 田晶, 马瑞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7]. 中国拟青霉属的系统学及部分菌株的致病性研究[D]. 韩燕峰. 贵州大学. 2007
[8]. 玫烟色棒束孢生物学特性及对烟粉虱致病作用研究[D]. 田晶. 山西农业大学. 2014
[9]. 玫烟色拟青霉对菜青虫的侵染及致病作用[J]. 张奂, 张仙红, 张未仲, 张亚丽. 植物保护. 2007
[10]. 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李会平. 河北农业大学. 2007
标签:植物保护论文; 烟粉虱论文; 真菌孢子论文; 孢子植物论文; α-氨基酸论文; 酸性氨基酸论文; 孢子论文; 菜青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