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咪唑立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咪唑立宾,肾移植,血尿酸,非布司他
咪唑立宾论文文献综述
侯文婧,温爱萍,林俊[1](2019)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咪唑立宾致血尿酸升高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我院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咪唑立宾后血尿酸的变化规律及转归,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肾移植中心术后使用咪唑立宾的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初始免疫抑制方案、咪唑立宾用药原因、血尿酸水平、干预措施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8例患者,因不能耐受霉酚酸类不良反应或需降低免疫抑制强度而应用咪唑立宾。用药期间,13例患者用药后2~3 d即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其中6例因高尿酸血症予以非布司他治疗,治疗3~7 d后血尿酸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结论:血尿酸升高为咪唑立宾的常见不良反应,肾移植术后患者在使用该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尿酸水平,如需治疗咪唑立宾相关的高尿酸血症,可选择非布司他。(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期刊2019年04期)
刘建强[2](2019)在《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观察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观察足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3、比较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单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在治疗IgA肾病中的疗效差别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肾病内科,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包含原发性IgA肾病和继发性IgA肾病HSPN)患者50例。入选标准符合:(1)16~65周岁(2)诊断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1.73m~2)~(-1)(3)诊断时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4)肾组织活检病理Lee分级II-IV级以及HSPN的ISKDC分级II-IV级2、研究方法: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组(MZR组)25例和足量糖皮质激素组(激素组)25例。MZR组患者给予咪唑立宾(50mg/片,日本旭化成公司生产)150 mg/d顿服,同时联合泼尼松治疗,起始剂量为0.5 mg/kg.d顿服,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d,8周后按照每2周减5mg方法,减至20mg后按照每两周减2.5mg速度减至5mg,维持治疗至12个月后停用。激素组给予患者泼尼松的起始剂量为0.8-1.0 mg/kg·d顿服,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8周后按照每2周减5mg方法,减至20mg后按照每两周减2.5mg速度减至5mg,维持治疗至12个月后停用。回顾性收集治疗前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分级等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治疗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变化及临床缓解率情况,同时注意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肾脏病理评分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相对可比性。2、截止至2019年2月,本研究50例患者全部完成6个月的治疗及随访观察,31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观察(MZR组16例,激素组15例),26例患者完成18个月的随访观察(MZR组13例,激素组13例)。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而两组患者血肌酐、eGFR随访期间稳定,较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个月时,MZR组及激素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由基线值(3.49±2.51)g和(3.57±3.11)g下降至(1.81±0.36)g和(1.23±1.03)g,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由基线值(33.46±6.19)g/L和(33.32±7.35)g/L上升至(39.83±4.91)g/L和(39.94±3.40)g/L,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P<0.01)。6个月时,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进一步下降,分别降至(1.10±0.93)g和(0.92±0.71)g,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进一步升高,分别升至(41.42±4.42)g/L和(41.13±2.12)g/L。继续治疗至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降至(0.54±0.29)g和(0.79±0.76)g,而白蛋白水平升至(42.48±3.84)g/L和(42.49±3.18)g/L。停药随访至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降至(0.43±0.27)g和(0.58±0.33)g,白蛋白水平升至(43.35±2.87)g/L和(42.78±3.35)g/L。两组患者血肌酐、eGFR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疗程两组间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肌酐以及eGFR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已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且经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后发现,同疗程时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激素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次多于MZR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中的系膜增生程度是影响IgA肾病患者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低蛋白血症、维持肾功能稳定。2、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MZR组患者达到尿蛋白完全缓解的治疗时间较长,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其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远期疗效显着,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3、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中的系膜增生程度是影响IgA肾病患者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秦福芳,阎磊,李愔,耿娟娟,邵凤民[3](2019)在《咪唑立宾对急性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区Ⅳ型胶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咪唑立宾对急性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区Ⅳ型胶原(COL4)的影响。方法将8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咪唑立宾组,每组27只。第5天,比较3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PAS染色评估3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增殖情况,采用PCR检测3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COL4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COL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平均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系膜区基质与肾小球面积比值(ECM/GA)、系膜区COL4 mRNA表达水平、系膜区COL4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咪唑立宾组,咪唑立宾组以上各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咪唑立宾抑制系膜增生的机制可能是下调COL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丁娟娟,栾江威,戚畅,潘德华[4](2019)在《咪唑立宾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咪唑立宾(mizoribine,MZR)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33例紫癜性肾炎(Ⅱb级)患儿,按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给予口服咪唑立宾片治疗(剂量2.5~3 mg·kg~(-1)·d~(-1)),治疗3个月后逐渐减量。对照组15例给予口服泼尼松片(1 mg·kg~(-1)·d~(-1))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片(剂量20~30 mg·kg~(-1)·d~(-1)),治疗3个月后逐渐减量。两组疗程均为9~12个月,观察两组血常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数率相当。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丙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血尿酸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2例在治疗初期出现轻微皮疹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3例,白细胞下降3例,腹泻1例,恶心、呕吐1例。结论 MZR治疗临床表现为中度蛋白尿的紫癜性肾炎患儿,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其疗效与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片相当,但其治疗更为简单经济、不良反应少,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本文来源于《临床肾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树忠,高武[5](2018)在《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对高蛋白尿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咪唑立宾对高蛋白尿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60例。患者均给予优质蛋白质、低盐低脂饮食,并予降压、抗凝、调脂等药物和咪唑立宾,中小剂量组加用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4~0.8 mg/(kg·d),8周后逐渐减量],大剂量组起始剂量为1 mg/(kg·d),8周后逐渐减量。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根据病情变化酌情减量至停药。结果中小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着高于大剂量组的71.67%(P<0.05);治疗2周及6周时,中小剂量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水平显着高于大剂量组,白蛋白水平显着低于大剂量组(P<0.05);治疗6个月时,中小剂量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水平显着低于大剂量组(P<0.05);治疗后,中小剂量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46.01±5.97)U/L和(35.61±5.43)U/L,显着低于大剂量组的(58.73±8.28)U/L和(42.5±6.37)U/L(P<0.05);两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中小剂量组面红症状、皮肤瘙痒、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3%,50.00%和56.67%,显着低于大剂量组的76.67%,68.33%和75.00%(P<0.05)。结论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咪唑立宾治疗高蛋白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大剂量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并减少肝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8年16期)
李纳,汤姝,朱振峰,鲁憬莉,张晓坚[6](2018)在《肾移植术后应用咪唑立宾和吗替麦考酚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应用咪唑立宾(MZR)和吗替麦考酚酯(MM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纳入肾移植术后应用MZR与MM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6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MZR组与MMF组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受者存活率、移植肾存活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 0.88~1.65,P=0.25;RR=1.00,95%CI 0.96~1.04,P=0.97;RR=1.00,95%CI0.96~1.04,P=0.99)。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2,95%CI 0.61~1.10,P=0.18),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MZR较少引起胃肠道反应和肺部感染(RR=0.36,95%CI 0.19~0.71,P=0.003;RR=0.49,95%CI 0.29~0.84,P=0.009),但更易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RR=2.17,95%CI 1.69~2.78,P<0.05)。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2组无显着差异(RR=0.59,95%CI 0.30~1.19,P=0.14;RR=1.42,95%CI 0.79~2.54,P=0.24;RR=0.58,95%CI 0.3~1.12,P=0.1)。结论:肾移植术后应用MZR预防排斥反应的疗效与MMF无显着差异,且较少引起胃肠道反应和肺部感染,但更易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与MMF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李宁,王明君,郭文萍,宁媛,刘婷婷[7](2018)在《咪唑立宾在肾移植后BK病毒感染防治中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BK病毒(BK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缺少特效的抗病毒药物,部分肾移植受者可发展为BKV相关性肾病(BK virus-associated nephropathy,BKVAN)。随着临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肾移植术后BKVAN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该病可以直接影响移植肾功能,50%的BKVAN患者最终会发展为不可逆的移植肾功能衰竭[1],对免疫抑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3期)
陶琳,尤冠巧,顾玥,阎磊,邵凤民[8](2017)在《咪唑立宾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nephr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咪唑立宾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周后,干预组给予咪唑立宾20mg/(kg·d)灌胃,1次/d,连续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末,检测3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取肾脏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phrin和TGF-β_1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ephrin和TGF-β_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334.2±79.8)、(150.8±61.2)mg]、叁酰甘油[(4.98±2.23)、(1.78±1.04)mmol/L]和总胆固醇[(6.28±2.89)、(4.99±1.98)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4±4.2)mg、(0.28±0.12)mmol/L、(1.54±0.53)mmol/L)(P<0.05),血白蛋白水平[(22.80±1.11)、(26.22±1.68)g/L]低于对照组[(32.50±0.78)g/L](P<0.05),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和叁酰甘油水平高于干预组(P<0.05),血白蛋白水平低于干预组(P<0.05),总胆固醇水平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肾小球neph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7%、0.11±0.02)低于干预组(24%、0.49±0.06)和对照组(43%、0.79±0.08),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肾脏TGF-β_1蛋白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94%、1.03±0.08)高于干预组(78%、0.75±0.07)和对照组(45%、0.36±0.04)(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唑立宾可增加肾小球nephrin表达,从而减轻足细胞损伤,抑制TGF-β_1表达,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减轻及延缓肾小球硬化。(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邢志文[9](2017)在《咪唑立宾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性观察咪唑立宾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单纯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中大量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的疗效,进一步评价咪唑立宾在IgA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期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肾病内科并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包括原发性IgA肾病和继发性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24例。入选患者均符合:(1)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 g/l;(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60 ml/min;(3)病理分级为Lee分级II-IV级,紫癜性肾炎ISKDC分级II-IV级。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咪唑立宾联合中小剂量激素组(MZR组)12例和足量激素组(激素组)12例。收集治疗前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分级等临床资料和治疗4周、8周、12周及24周时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的相应结果变化,并收集患者治疗24周以内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未缓解,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病例数/总病例数×10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病例数)/总病例数×100%。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最后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分析影响IgA肾病患者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肾脏病理评分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相对可比性。基线24小时尿蛋白定量MZR组与激素组分别为3.82±1.83 g和2.75±1.17 g,治疗4周时分别为2.81±1.67 g和1.74±1.13 g,且呈持续下降趋势,至治疗24周时分别为0.88±0.59 g和0.67±0.32 g,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基线白蛋白水平MZR组与激素组分别为32.79±5.33 g/l和33.74±8.02 g/l,治疗后4周时分别为36.41±5.20 g/l和37.95±5.54 g/l,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治疗24周时分别为41.87±4.28 g/l和42.87±2.89 g/l,较治疗前均显着上升(P<0.01)。基线血肌酐水平MZR组及激素组分别为84.89±27.19 umol/l和80.37±21.68umol/l,治疗24周时分别为83.83±28.69 umol/l和81.28±16.06 umol/l,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同疗程两组间在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已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且经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后发现,同疗程时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MZR组出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多于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受损、空腹血糖受损的发生率上,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且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基线肌酐水平、高血压是影响IgA肾病患者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咪唑立宾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表现为中大量蛋白尿的IgA肾病,可有效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维持肾功能稳定,与单纯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的疗效相当。2、咪唑立宾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除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外,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3、基线血肌酐水平、高血压是影响IgA肾病患者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3-01)
周昱,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高春林[10](2016)在《咪唑立宾治疗儿童IgA肾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分析应用咪唑立宾(mizoribine,MZR)治疗儿童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34例中等水平以上蛋白尿的IgA肾病患儿为观察对象,给予MZR+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总疗程12个月,随访观察患儿第1、3、6、9、12个月时24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葡萄糖苷(NAG)酶、尿沉渣计数、血清白蛋白、血胆固醇、复发频次以及平均泼尼松用量,并比较该患儿加用MZR前12(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7-21)
咪唑立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1、观察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观察足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3、比较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单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在治疗IgA肾病中的疗效差别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肾病内科,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包含原发性IgA肾病和继发性IgA肾病HSPN)患者50例。入选标准符合:(1)16~65周岁(2)诊断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1.73m~2)~(-1)(3)诊断时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4)肾组织活检病理Lee分级II-IV级以及HSPN的ISKDC分级II-IV级2、研究方法: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组(MZR组)25例和足量糖皮质激素组(激素组)25例。MZR组患者给予咪唑立宾(50mg/片,日本旭化成公司生产)150 mg/d顿服,同时联合泼尼松治疗,起始剂量为0.5 mg/kg.d顿服,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d,8周后按照每2周减5mg方法,减至20mg后按照每两周减2.5mg速度减至5mg,维持治疗至12个月后停用。激素组给予患者泼尼松的起始剂量为0.8-1.0 mg/kg·d顿服,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8周后按照每2周减5mg方法,减至20mg后按照每两周减2.5mg速度减至5mg,维持治疗至12个月后停用。回顾性收集治疗前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分级等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治疗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变化及临床缓解率情况,同时注意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肾脏病理评分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相对可比性。2、截止至2019年2月,本研究50例患者全部完成6个月的治疗及随访观察,31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观察(MZR组16例,激素组15例),26例患者完成18个月的随访观察(MZR组13例,激素组13例)。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而两组患者血肌酐、eGFR随访期间稳定,较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个月时,MZR组及激素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由基线值(3.49±2.51)g和(3.57±3.11)g下降至(1.81±0.36)g和(1.23±1.03)g,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由基线值(33.46±6.19)g/L和(33.32±7.35)g/L上升至(39.83±4.91)g/L和(39.94±3.40)g/L,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P<0.01)。6个月时,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进一步下降,分别降至(1.10±0.93)g和(0.92±0.71)g,血清白蛋白水平则进一步升高,分别升至(41.42±4.42)g/L和(41.13±2.12)g/L。继续治疗至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降至(0.54±0.29)g和(0.79±0.76)g,而白蛋白水平升至(42.48±3.84)g/L和(42.49±3.18)g/L。停药随访至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降至(0.43±0.27)g和(0.58±0.33)g,白蛋白水平升至(43.35±2.87)g/L和(42.78±3.35)g/L。两组患者血肌酐、eGFR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疗程两组间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肌酐以及eGFR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已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且经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后发现,同疗程时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激素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次多于MZR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中的系膜增生程度是影响IgA肾病患者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低蛋白血症、维持肾功能稳定。2、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MZR组患者达到尿蛋白完全缓解的治疗时间较长,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其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远期疗效显着,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3、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中的系膜增生程度是影响IgA肾病患者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咪唑立宾论文参考文献
[1].侯文婧,温爱萍,林俊.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咪唑立宾致血尿酸升高的相关研究[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
[2].刘建强.咪唑立宾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9
[3].秦福芳,阎磊,李愔,耿娟娟,邵凤民.咪唑立宾对急性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区Ⅳ型胶原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
[4].丁娟娟,栾江威,戚畅,潘德华.咪唑立宾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
[5].王树忠,高武.泼尼松联合咪唑立宾对高蛋白尿IgA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8
[6].李纳,汤姝,朱振峰,鲁憬莉,张晓坚.肾移植术后应用咪唑立宾和吗替麦考酚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
[7].李宁,王明君,郭文萍,宁媛,刘婷婷.咪唑立宾在肾移植后BK病毒感染防治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8].陶琳,尤冠巧,顾玥,阎磊,邵凤民.咪唑立宾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nephr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
[9].邢志文.咪唑立宾联合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回顾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0].周昱,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高春林.咪唑立宾治疗儿童IgA肾病的疗效观察[C].第十叁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