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缺血论文_郭浩,任建勋,刘建勋,王晓峰,史跃

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心肌缺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肌,肺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薤白,冠心病,动态。

慢性心肌缺血论文文献综述

郭浩,任建勋,刘建勋,王晓峰,史跃[1](2019)在《芪红胶囊对心肌缺血诱导慢性心衰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该研究考察芪红胶囊对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诱导大鼠心衰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所致大鼠心衰为模型,给予芪红胶囊进行干预,四周后观察芪红胶囊对心脏功能、心重指数、抓力、凝血功能、病理检测及血清相关指标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显着降低,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阳性对照药地高辛组及芪红胶囊各剂量组大鼠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芪红胶囊大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能同时升高模型大鼠射血分数(P<0.05)和短轴缩短率(P<0.01),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芪红胶囊大剂量能显着降低心衰大鼠血清NT-pro BNP和Tn含量,显着升高模型大鼠血清ATP synthase含量。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及间质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心肌横纹消失,肌束断裂,大部分细胞膜不完整,胞浆混浊,间质内炎性渗出明显,心肌纤维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芪红胶囊给药组对以上病理改变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尤其以芪红胶囊大剂量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芪红胶囊对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诱导大鼠心衰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23)

程奇武[2](2019)在《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192例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取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92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了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的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其临床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4期)

连亦田,朱晓阳,张守德,田文建,代菲菲[3](2019)在《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治疗策略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慢性心力缺血治疗中运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接收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血流储备分数检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是否导致心肌缺血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血流储备分数检查对于心肌缺血阳性更加敏感,诊断更加准确,两次检查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价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8期)

乔婧,江守刚[4](2019)在《动态心电图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患者120例,以患者心脏代偿情况差异分为Ⅱ组和Ⅲ组,Ⅱ组为心功能代偿期,Ⅲ组为心功能失代偿期,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Ⅰ组进行对照。采用DCG系统对ST段改变进行筛查,采集Ⅰ组、Ⅱ组、Ⅲ组ST段数据,包括ST抬高、下移的幅度、时长,并计算ST抬高、下移发生率,筛查Ⅰ组、Ⅱ组、Ⅲ组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类型。结果叁组ST段抬高幅度、时长比较,P均>0.05;叁组ST段下移幅度、时长比较,P均<0.05;Ⅰ组和Ⅱ组ST段抬高发生率比较,P>0.05;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ST段抬高发生率比较,P均<0.05;叁组ST段下移发生率比较,P均<0.05。叁组AVB、APB、AIR、AF的发生率比较,P均>0.05;Ⅰ组和Ⅲ组VPB发生率、Ⅰ组和Ⅱ组PVT、SB发生率、Ⅱ组和Ⅲ组PVT发生率比较,P均>0.05;Ⅰ组和Ⅱ组VPB发生率、Ⅱ组和Ⅲ组VPB、SB发生率、Ⅰ组和Ⅲ组PVT、SB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重要途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梁鹏,赵绪幸[5](2019)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观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情况。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患者,患者例数60例,选择时间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分不同组别:心功能代偿期组(30例)、心功能失代偿期组(30例),另同期选择无心血管病症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不同组别的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结果心功能失代偿组的室性期前收缩(60.00%)、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6.67%)、心房颤动(13.33%)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心功能代偿期组、对照组,差异显着,P <0.05。结论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指标可鉴别出慢性肺心病的心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6期)

邱丽[6](2019)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缺失下地尔硫卓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缺失下地尔硫卓治疗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是否使用地尔硫卓,将90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缺失的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地尔硫卓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了冠心病的常规二级预防治疗,地尔硫卓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了地尔硫卓缓释胶囊,随访记录治疗6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及随访结束时6min步行距离(6MW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及6MWD均高于基线水平(P<0.05);随访结束时地尔硫卓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及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静息心率均低于基线水平(P<0.05),但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ALT及血肌酐与各自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地尔硫卓组患者静息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ALT及血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和地尔硫卓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8%比8.9%,P>0.05)。结论地尔硫卓对冠状动脉重建缺失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绞痛及运动耐量的改善疗效显着,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期刊2019-06-01)

阮美丹[7](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的瓜蒌—薤白药对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慢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瓜蒌-薤白药对以及瓜蒌、薤白单用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探讨瓜蒌-薤白药对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瓜蒌组、薤白组、瓜蒌-薤白组、模型组、正常组,每组6只。采用小剂量长时间给予大鼠ISO造成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瓜蒌组、薤白组、瓜蒌-薤白组和模型组分别连续腹腔注射6天ISO 0.04 mg/kg制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4 mg/kg。造模完成后,分别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以及ST段电压变化情况。瓜蒌组、薤白组、瓜蒌-薤白组分别给与相应中药煎液,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与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天后,取大鼠血液和心脏组织,进行心脏组织病理学光镜观察,通过~1H NMR技术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脏中代谢物,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根据生物标志物寻找相关通路,代谢物的含量变化反应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1)造模后,可以看到模型组以及各给药组心电图的波动非常明显,ST段电压明显抬高,提示造模成功。(2)将大鼠心脏进行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正常组细胞结构都比较清晰,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细胞结构模糊,排列紊乱,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且细胞内可见大量空泡,细胞排列紧密,可见明显水肿情况。给药后各组细胞水肿和炎症情况均有一定改善,但是瓜蒌-薤白组较其它组细胞结构更加清晰,心肌纤维排列整齐,与正常组非常接近,与模型组相比有较大差异,说明瓜蒌-薤白药对较单用效果更好。(3)根据~1H NMR谱图,结合文献和相应的谱库,在心脏组织中发现了7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肌氨酸,肌苷,肌苷酸,甘油,葡萄糖,二磷酸腺苷,叁磷酸腺苷。对其代谢通路的分析发现,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在心脏中主要影响的代谢通路有:嘌呤代谢和半乳糖代谢。而瓜蒌-薤白组通过下调肌苷的含量和上调叁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磷酸腺苷、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含量,从而调节嘌呤代谢通路来达到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目的,效果非常显着(P<0.01)。(4)对大鼠血清的数据处理分析,共发现了8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缬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酰胺、3-羟基丁酸。对其代谢通路的分析发现,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在血液中主要影响的代谢通路有:氨酰tRNA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而瓜蒌-薤白组通过上调酮异已酸、3-羟基丁酸、谷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琥珀酸、牛磺酸、缬氨酸的含量,从而通过调节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酰胺代谢代谢通路来达到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目的,效果显着(P<0.05)。结论:瓜蒌-薤白药对及其单味药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均有治疗作用,与单味药相比,瓜蒌-薤白药对的治疗作用更明显。瓜蒌-薤白药对在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大鼠过程中,大鼠体内发生了许多代谢通路的变化。瓜蒌-薤白药对主要通过调节嘌呤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酰胺代谢等代谢通路达到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27)

孙华[8](2019)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按照患者心脏代偿情况将其分为心功能失代偿组(n=49)与心功能代偿组(n=49),分别对两组患者予以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24 h连续不间断,观察两组患者ST段下移与抬高发生率、位移幅度、位移持续时间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ST段下移中,心功能失代偿组的发生率为93.88%,明显高于心功能代偿组的38.78%,位移幅度明显较大,位移持续时间明显较长;ST段抬高中,心功能失代偿组的发生率为46.94%,明显高于心功能代偿组的10.20%,位移幅度明显较大;心功能失代偿组的室性期前收缩(VP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窦性心动过缓(SB)与心房颤动(AF)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ST段抬高中的位移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具有不同特征,VPB、PVT与AF可作为鉴别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慢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望庐山,梁凤霞,李佳,吴松,刘建民[9](2019)在《标本配穴电针干预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与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将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注射制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LY294002组和IGF-1组分别加注LY294002和IGF-1溶液,所有针刺组在造模前进行电针针刺预处理。最后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Bcl-2的表达及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相比正常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且心肌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标本配穴组Caspase-3、Caspase-9、Bax均有明显下降(P<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经电针治疗后,标本配穴组与IGF-1组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一致明显改善,且优于内关组。结论:"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可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减轻心肌线粒体结构损伤,其调节过程及机制有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其保护心肌细胞的腧穴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朱竟赫,刘驰,刘禾,武晓琳,乔菊久[10](2019)在《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标准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颈部皮下注射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小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比较确定最佳造模剂量,寻求较为客观可靠的指标,为相关模型制备及药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3个模型组分别皮下注射ISO 32 mg/kg、16 mg/kg和8 mg/kg体质量,连续3 d,描记造模后24 h、8d和15 d心电图(ECG);第8天和第15天时分别检测各组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并心脏取材,观察各组心肌形态学病理变化。结果 ISO 32 mg/kg和ISO 16 mg/kg剂量组在造模后的8 d及15 d心电图T波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心肌损伤标志物显着改变(P<0.05或P<0.01),其中ISO 32 mg/kg组产生病理改变,死亡率为42.5%,较适用于抗慢性心肌缺血药物较长期治疗给药的药效评价。ISO 16 mg/kg的剂量死亡率为25%,相对较低,并且未导致心肌病理性损伤。结论可根据不同试验预期选择性地采用ISO 16或32 mg/kg造模剂量建立小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慢性心肌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取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92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了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的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其临床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心肌缺血论文参考文献

[1].郭浩,任建勋,刘建勋,王晓峰,史跃.芪红胶囊对心肌缺血诱导慢性心衰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C].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与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2].程奇武.桃红四物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冠心病心肌缺血192例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连亦田,朱晓阳,张守德,田文建,代菲菲.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治疗策略的应用[J].名医.2019

[4].乔婧,江守刚.动态心电图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9

[5].梁鹏,赵绪幸.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邱丽.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缺失下地尔硫卓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研究[D].江汉大学.2019

[7].阮美丹.基于代谢组学的瓜蒌—薤白药对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

[8].孙华.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征[J].慢性病学杂志.2019

[9].望庐山,梁凤霞,李佳,吴松,刘建民.标本配穴电针干预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与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10].朱竟赫,刘驰,刘禾,武晓琳,乔菊久.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标准的建立[J].实验动物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建模5周后心...慢性心肌缺血-图5-5 慢性心肌缺血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建模5周后冠...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建模后5周环...慢性心肌缺血左室支结扎点示意图慢性心肌缺血-图4-3 慢性心...

标签:;  ;  ;  ;  ;  ;  ;  

慢性心肌缺血论文_郭浩,任建勋,刘建勋,王晓峰,史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