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正岩山东省青岛第二十一中学266042
摘要:运动技能是我们体育教学上在新旧课改中争论不休的一个术语。在《课标》中,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可见,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方面。提高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体育教师、学生、体育课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运动技能有效性体育教师
有效教学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标而自觉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并通过综合利用一切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使这种教学理想转化为能使师生协调发展、不断超越的教学形态的过程”。可见定义中有效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那么体育教师如何在运动技能上进行有效教学呢?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体育教师层面
体育课堂的主导是体育教师,虽然主体是学生,但是在运动技能初学时体育教师是决定因素。当前,导致体育课堂运动技能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在新体育课改下产生的一对相对矛盾体。旧体育大纲中运动技能教学追求竞技化水平,学生很难掌握,鲜有成功体验。新课改教师过分淡化技能,体育课堂技能教学“蜻蜓点水”,学生忙了一节课,收获甚微。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教学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读书,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体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以运动技能教学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会技能的过程中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好习惯。
2.积累深厚的知识技能。课堂上,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除教学中必须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包含人体科学理论、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以及应用科学理论等。包括熟练使用多媒体,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易于被学生接受,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可以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加以展现和再现,就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动作、掌握技术要领。
3.不断反思自我。体育教师们在实践过程中还必须掌握一定教学反思方法,教学理论支撑的“学习反思”、观摩他人的体育教学的“观摩反思”、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等等。反思的进行就是体育教师进步过程,反思自己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是否运用恰当,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层面
运动技能的掌握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真正有效地掌握了,才是真正的有效提高。学生与运动技能掌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关系到自身体质的提高以及终身体育的水平上就是成功的。深层次的追寻其实都是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结果。课堂中学生是主体,但我们教师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所以学生层面在提高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中是一个被动因素,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兴趣有了,运动技能学习的有效性就会大幅提高。而态度有学生自身因素,兴趣的高低自然会影响态度的好坏,可见学生层面的原因是被动因素。
三、体育课堂教学层面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运动技能的有效提高其实就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要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其实效性。
1.有效的课前准备。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一堂成功体育课的关键,进行一定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课前准备更是重要的,从教师的备课到学生的准备活动都要做到充分准备。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能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提高教学效果。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性(清晰、简明)、内容的有效性(适量、适度)、教法的有效性(灵活、恰当)。学生的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就会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有效的课堂组织。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体育课无论采用何种结构模式,学生要掌握某项运动技能都离不开热身活动、教师讲解示范活动、学生反复练习活动等。而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也就直接决定了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快慢。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运动技能要注意以下环节:
(1)紧扣关键,注意学练的针对性。(2)循序渐进,注意练习的层次性。(3)启发思维,注意练习的多元性。(4)因人而异,注意练习的实效性。
3.有效的课后练习。这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是不容易做到的,体育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去做。因为它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进一步掌握运动技能,又可以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教师则可通过对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思考、探究、习得。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邵伟德等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含义与例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0,(6)。
[3]张玲玲提高体育课动作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