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粘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细胞,免疫,补体,受体,稀释液,血液,胆红素。
免疫粘附论文文献综述
尹伟[1](2017)在《猪红细胞免疫粘附及其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兽医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具有免疫粘附功能。然而,目前仅对灵长类动物的红细胞CR1的研究较为清楚,关于其他非灵长类动物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受体的蛋白质特性、红细胞膜上的分布状态、编码基因结构及其染色体定位、免疫功能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缺乏数据。课题组前期研究分离鉴定了猪红细胞免疫粘附分子CR1-like,但是猪红细胞免疫相关分子机制还有一系列基础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影响CR1-like免疫活性的生理性因素有哪些?分布于红细胞表面的锚合特点如何?CR1-like序列在物种水平是否具有同源保守性?猪红细胞CR1-like是否具有分子多态性?鉴于上述背景及依据,本研究以猪红细胞CR1-like为研究靶点,制备猪CR1-like多克隆抗体,深入分析猪红细胞CR1-like连接膜骨架蛋白的脚手架区域类别,解析CR1-like与猪红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从ATP与猪红细胞CR1-like相关性为研究靶向,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阻断技术等探讨ATP调节CR1-like免疫粘附功能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CR1-like介导猪红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数据;应用基因文库构建技术、SNP筛查技术等研究方法初步建立猪红细胞CR1-like免疫粘附功能的遗传学基础,以期为进一步开发猪红细胞CR1-like基因多态性应用于临床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科学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家兔血清免疫法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猪CR1-like膜结合肽段的抗血清,为猪红细胞CR1-like分布研究提供了研究工具;利用真核表达技术获得了能够稳定遗传表达猪红细胞CR1-like活性片段重组CCP片段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表达出重组蛋白CCP,表达量0.945mg/mL;体外活性研究发现重组蛋白CCP具有补体结合活性及类免疫粘附功能。2、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可以看出CR1-like与猪红细胞膜骨架中的FAP-1分子两者的特异性荧光位点分布相同;对253个典型的阳性红细胞进行位点距离的差平方求和,结果为0.2224,表明每组CR1-like、FAP-1的位点距离之差近似为0,即CR1-like、FAP-1分布符合共位关系的特征;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被检测的凝胶中清楚地观测到FAP-1分子。3、CR1-like与稀释度为1:1600的CR1-McAb作用时ATP消耗也因此明显低于其它稀释度组。CR1-like在与抗体结合时消耗了猪红细胞内的ATP,而且根据不同稀释度因素下的ATP浓度水平的差异也可以初步推断出CR1-like免疫活性越强,ATP消耗越多,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当ATP介入浓度由10-14mol/mL、10-13mol/mL、10-12 mol/mL、10-10mol/mL、10-8 mol/mL依次升高时,CR1-like膜表达水平在各组中无统计差异;当 ATP 介入浓度由 10-14mol/mL、10-13 mol/mL、10-12mol/mL、10-10 mol/mL、10-8mol/mL依次升高时,CR1-like免疫粘附荧光颗粒数量也随之增高,粘附细菌的效率也随之增强,当ATP介入浓度为10-10mol/mL时,CR1-like粘附颗粒数量达最高,此后继续提高ATP介入浓度至10-8mol/mL时,CR1-like粘附颗粒数量不再变化。4、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实验进一步构建CR1-like基因文库并对其候选SNP进行了筛查。本研究构建了 41例长白猪CR1-like基因文库,文库序列覆盖率均在95%以上,98%的文库序列reads覆盖率达97%以上;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较,实验在CR1-like基因组水平共筛出159个SNP位点。此外,根据本实验结果参考基因中74513501、74515069两位置的碱基类型应为A、T。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猪红细胞CR1-like并不是直接与红细胞膜骨架蛋白进行结合,而是通过FAP-1蛋白分子铆合结构分布于猪红细胞膜表面。2、CR1-like在与抗体结合时消耗了猪红细胞内的ATP,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猪红细胞表面CR1-like的表达水平是天然恒定的,不因ATP浓度变化而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TP相对CR1-like免疫粘附活性具有剂量调节活性,当粘附体系中ATP剂量越大,CR1-like免疫活性越强。3、构建了 41例长白猪CR1-like基因文库,筛查获得159个候选SNP位点(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小华[2](2017)在《血液透析滤过对血透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氧亲和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氧亲和力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28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2.MHD患者均接受4小时HDF治疗1次,治疗参数如下:均采用前稀释置换法、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置换液流量125-150ml/min。3.采用红细胞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指标,即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指标,即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同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β2-MG)、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磷、血钾等生化指标。4.检测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红细胞2,3-DPG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健康体检者E-C3bRR、E-ICRR。5.比较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红细胞2,3-DPG及血生化指标的差异;比较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1.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2.MHD患者HDF治疗后E-C3bRR较HDF治疗前升高(P<0.05);3.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ICRR及红细胞2,3-DPG无变化(P>0.05);4.与HDF治疗前相比,MHD患者HDF治疗后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P<0.001),血肌酐、尿素氮、β2-MG、血磷均降低(P<0.001)。结论:MHD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识别、粘附、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能力降低,单次HDF治疗能提高MHD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但不改变红细胞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7-06-01)
赵瑞芹,付海燕,张丽霞,徐梅先,王凤英[3](2015)在《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CR1基因多态性对危重型手足口病的预警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基因多态性对危重型手足口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期间111例住院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情预后不同,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危重组及对照组,留取3组患儿外周静脉血,进行红细胞免疫粘附率测定,并采用PCR及HindⅢ内切酶技术进行CR1基因多态性分析,将所得数据采用Pearson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3组之间患儿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P=0.947)。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及危重组患儿月龄小于对照组(P=0.0001)。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以死亡组患儿最低(18.33±7.50),其次为危重组(22.45±8.50)、对照组(35.761±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死亡组患儿CR1基因高表达型(HH)为33.33%,中表达型(HL)为50.00%,低表达型为16.67%;危重组HH型为77.19%,HL型为14.04%,LL型为8.78%;对照组HH型为77.08%,HL型为18.75%,LL型为4.17%,3组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结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对危重手足口病患儿具有预警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5年24期)
崔姣艳[4](2015)在《猪红细胞免疫粘附受体的鉴定与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深入研究动物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分子基础,本试验以猪红细胞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对猪红细胞免疫粘附受体进行鉴定分析,以期为课题组后期试验提供理论数据。方法:运用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猪CR1-like分子;运用猪细胞免疫粘附新鲜血清或EDTA血清致敏的GFP-E.coli和乳胶颗粒复合物,及抗猪CR1-like单抗阻断免疫粘附的方法验证猪红细胞免疫粘附分子CR1-Like的存在;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纯化猪CR1-like抗原,利用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电泳及WB实验,得出猪红细胞CR1-Like的分子大小及二硫键数量。结果: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猪CR1-like分子实验可观察到猪红细胞与抗猪CR1-like McAb及Goat anti-mouse IgG-FITC发生免疫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猪红细胞可以粘附新鲜血清致敏的GFP-E.coli;猪红细胞不粘附EDTA血清致敏和未致敏的GFP-E.coli;抗猪CR1-like单抗预孵育猪红细胞不粘附致敏的GFP-E. coli;同型抗体预孵育猪红细胞粘附致敏的GFP-E.coli。猪红细胞免疫粘附致敏乳胶颗粒及单抗阻断免疫粘附结果同GFP-E.coli实验结果一致。免疫共沉淀洗脱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及WB实验结果表明,猪红细胞CR1-like以135KD和200KD两种形式存在,CR1-like分子内部含有2或3个二硫键,二硫键断裂后裂解为70KD、50KD、15KD叁种支链蛋白,其中以50KD和15KD的支链蛋白发挥免疫反应。结论:猪红细胞表面存在起免疫粘附作用的CR1-like分子;猪红细胞表面CR1-like以135KD和200KD两种形式存在,在还原条件下,CR1-like裂解为70KD、50KD、15KD叁种小分子蛋白,CRl-like分子内部含有2或3个二硫键,在免疫反应中主要以50KD和15KD两个支链蛋白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姜仙姣[5](2013)在《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补体受体在良性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良性妇科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红细胞粘附活性以及红细胞补体受体的变化。方法:良性妇科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检测两组CD35、RBC-C3bRR、RBC-ICR以及其他免疫指标。结果:两组CD35、RBC-ICR术前及术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C3bRR两组术后24 h均有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与术前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2 h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24h外周血白细胞、IL-6、TNF-α均明显升高(P<0.01),但外周血白细胞、IL-6对照组较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良性妇科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补体受体的影响弱于开腹手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王旭贞,李宏全[6](2013)在《黄芪多糖对接种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oharin,APS)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多聚体,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本试验将APS与鸡法氏囊病冻干苗(IBDV)以肌肉注射、点眼滴鼻的不同方式配合使用,为APS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发现APS可用作鸡疫苗的免疫佐剂,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疫苗保护率。大量研究表明,APS可作为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业》期刊2013年07期)
魏静,张小萍,孙丽娜,于林田,乔彦涛[7](2012)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斑点叉尾鮰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荧光标记的致敏酵母及未致敏酵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斑点叉尾鮰全血体系与洗涤红细胞体系下红细胞C3b受体(erythrocyte C3breceptors,E-C3bR)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erythrocyte immune complexes,E-IC)花环率,同时检测未灭活血清与灭活血清(58℃处理30min)对洗涤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红细胞能有效粘附致敏酵母及未致敏酵母,其灭活血清组E-C3bR与E-IC花环率(分别为16.78%和13.51%)明显高于未灭活血清组(分别为5.99%和6.99%)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8.59%和8.30%);未灭活血清组E-C3bR与E-IC花环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红细胞具有免疫粘附功能,并且血清中存在促进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热稳定因子及抑制其免疫粘附功能的热不稳定因子.该试验不仅从技术上促进了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而且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鱼类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为鱼类的病害监测及其防治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8期)
宋国英,顾岚,李军,张洁,马岩[8](2012)在《高胆红素血症及感染对新生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感染因素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35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220.6μmol/L。按照TBIL浓度和有无感染因素分为两组,同时选择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花环法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E-C3bRR较正常新生儿低,但只有当TBIL>342.0μmol/L时,其E-C3bRR(9.64±2.89)与正常对照组(11.12±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4,P<0.05),并且与TBIL值之间呈负相关(r=-0.363,P<0.05);有感染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E-C3bRR(9.58±3.0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5);在TBIL浓度相当时,TBIL在220.6~342.0μmol/L时有感染组的E-C3bRR(9.67±3.20)较无感染组(10.93±3.01)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6,P<0.05);而TBIL>342.0μmol/L时有感染组的E-C3bRR(8.21±2.95)与无感染组(9.78±2.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2,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新生儿感染时,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也下降。合并感染的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更差。(本文来源于《儿科药学杂志》期刊2012年07期)
张继万,罗丽莎,周建丽,张晓芳,隆莉[9](2012)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RNIAF)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清HCV RNA大于103copies/ml的38例肝功能正常、40例肝功能异常及26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实验,对104例研究对象及30例正常人的RNIAF进行测定,并检测CHE、PTA数值。结果: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RNIAF与正常人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RNIAF低于肝功正常的患者及正常人群(P<0.05)。肝硬化患者RNIAF均显着低于肝功正常的患者及正常人群(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RNIAF的变化与其疾病的不同时期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该类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罗丽莎,张继万,周建丽,何鹏飞,隆莉[10](2011)在《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red cell nature immune adhesion function,RNIAF)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清HBV DNA大于106 IU/ml的60例肝功能正常、32例初次出现肝功异常及26例反复肝功异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实验,对118例研究对象及30例正常人的RNIAF进行测定。结果:肝功能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RNIAF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初次出现肝功异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RNIAF显着高于肝功正常的HBeAg阳性患者及正常人群(P<0.01);反复出现肝功异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RNIAF则显着低于肝功正常的患者及正常人群(P<0.01)。持续肝功异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RNIAF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下降,肝功能恢复后其RNIAF有所回升。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RNIAF的变化与其疾病的不同时期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该类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1年08期)
免疫粘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氧亲和力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28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2.MHD患者均接受4小时HDF治疗1次,治疗参数如下:均采用前稀释置换法、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置换液流量125-150ml/min。3.采用红细胞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指标,即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指标,即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同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β2-MG)、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磷、血钾等生化指标。4.检测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红细胞2,3-DPG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健康体检者E-C3bRR、E-ICRR。5.比较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红细胞2,3-DPG及血生化指标的差异;比较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1.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C3bRR、E-ICRR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2.MHD患者HDF治疗后E-C3bRR较HDF治疗前升高(P<0.05);3.MHD患者HDF治疗前、后E-ICRR及红细胞2,3-DPG无变化(P>0.05);4.与HDF治疗前相比,MHD患者HDF治疗后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P<0.001),血肌酐、尿素氮、β2-MG、血磷均降低(P<0.001)。结论:MHD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识别、粘附、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能力降低,单次HDF治疗能提高MHD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但不改变红细胞血红蛋白氧亲和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粘附论文参考文献
[1].尹伟.猪红细胞免疫粘附及其受体[D].山西农业大学.2017
[2].李小华.血液透析滤过对血透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氧亲和力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
[3].赵瑞芹,付海燕,张丽霞,徐梅先,王凤英.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CR1基因多态性对危重型手足口病的预警作用[J].河北医药.2015
[4].崔姣艳.猪红细胞免疫粘附受体的鉴定与检测[D].山西农业大学.2015
[5].姜仙姣.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补体受体在良性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变化[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
[6].王旭贞,李宏全.黄芪多糖对接种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业.2013
[7].魏静,张小萍,孙丽娜,于林田,乔彦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斑点叉尾鮰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宋国英,顾岚,李军,张洁,马岩.高胆红素血症及感染对新生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2
[9].张继万,罗丽莎,周建丽,张晓芳,隆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
[10].罗丽莎,张继万,周建丽,何鹏飞,隆莉.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