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论文_介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巨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巨细胞,脊索,术后,桡骨,卷积,微血管,胫骨。

骨巨细胞瘤论文文献综述

介瑞[1](2019)在《中轴骨脊索瘤、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中应用MR动态增强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轴骨脊索瘤、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中应用MR动态增强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轴骨脊索瘤、骨巨细胞瘤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联合MR T1WI动态增强扫描确诊,比较MR T1WI动态增强扫描对两种疾病的速率常数、转运常数、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类型。结果①3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中速升速降型曲线20例(66.67%),平台型曲线10例(33.33%);30例脊索瘤患者中持续上升型曲线19例(63.33%),平台型曲线11例(36.67%);骨巨细胞瘤的转运常数(0.13±0.08)/min、速率常数(0.67±0.23)/min明显高于脊索瘤(0.06±0.04)/min、(0.16±0.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转运常数为0.078/min,速率常数为0.434/min作为诊断骨巨细胞瘤阈值时,特异度、敏感度高。结论中轴骨脊索瘤、骨巨细胞瘤在MR T1WI动态增强扫描时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动态增强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准确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金渊涵,周光新[2](2019)在《骨巨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部分类型具有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倾向。近年来,骨巨细胞瘤的肿瘤发生机制以及发展过程亟待探知,许多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分子被纳入研究中,其中包括核酸、蛋白质等,这些分子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有关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分子以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苏郁,张建芳,张子安,朱建福,李婷[3](2019)在《TGF-β轴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GF-β轴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12月治疗的骨巨细胞瘤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术中取病灶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病灶组织>3c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不同病灶组织中TGF-β轴表达水平;查阅病理资料,记录骨巨细胞瘤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影像学分期、病理学分级、复发、是否存在组织浸润、肿瘤部位,分析不同病理条件下TGF-β轴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TGF-β轴影响因素。[结果]骨巨细胞瘤病灶组织中TGF-β轴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GF-β轴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主要定位于单核间质细胞的细胞核中,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或不表达。不同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TGF-β轴阳性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肿瘤直径、影像学分期、病理学分级、是否复发和是否存在组织浸润其骨巨细胞瘤病灶组织中TGF-β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巨细胞瘤病灶组织中TGF-β轴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影像学分期、病理学分级、复发、是否存在组织浸润密切相关(P<0.05)。[结论] TGF-β轴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能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加强对其水平测定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Y.F.He,J.P.Guo,X.Y.Ding,P.M.A.van,Ooijen,Y.P.Zhang[4](2019)在《基于术前MRI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使用基于术前MR和临床特征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GCTB)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收集56例经刮除术后组织病理(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亚强,杨成伟,陈显侠,封国超,李旭升[5](2019)在《桡骨骨巨细胞瘤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是一种交界性骨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的溶骨性肿瘤,好发于年轻人,发病率较低。目前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包括髓腔填充(自体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水泥)、人工腕关节置换术,目前这两种术式的疗效存在很大争议,这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很少报道腕关节(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刘凡,杨勇志,张德宝,谷贵山[6](2019)在《多中心骨巨细胞瘤伴肝肺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中心骨巨细胞瘤(multicentric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CGCT)指同一患者发生的多于一处、并被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多为单发病灶,作为其中一种类型,多中心骨巨细胞瘤极为罕见,其发病率不足骨巨细胞瘤患者的1%。目前关于多中心骨巨细胞瘤文献资料均以个案报道为主,缺少多中心大样本数据。笔者曾于2017年12月收治1例多中心骨巨细胞瘤合并肝肺转移患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刘文博,李晓菊[7](2019)在《MyD88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学特征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骨巨细胞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的瘤组织标本与瘤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MyD88表达情况,记录MVD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yD88在瘤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 9%,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 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瘤组织中,MyD88阳性表达与临床分级、分化情况、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肝转移都有显着相关性(P <0. 05)。瘤组织中的CD31-MVD与CD34-MVD值都显着高于瘤旁组织(P <0. 05)。在瘤组织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yD88的阳性表达率与CD31-MVD、CD34-MVD值都呈显着正相关性(P <0. 05)。结论 MyD88在骨巨细胞瘤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与MVD有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静,崔久法,高传平,刘桢,和福[8](2019)在《骶尾部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骶尾部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影像学表现差异,提高对这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骨巨细胞瘤11例和脊索瘤18例,其中10例骨巨细胞瘤和15例脊索瘤病人行CT检查,9例骨巨细胞瘤和13例脊索瘤病人行MRI检查。对两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巨细胞瘤病人的年龄低于脊索瘤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3,P<0.05)。骨巨细胞瘤位于S1~S3者10例、位于S3以下者1例,脊索瘤全部位于S3以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76,P<0.05)。骨巨细胞瘤10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1例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脊索瘤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76,P<0.05)。骨巨细胞瘤6例在椎管外形成软组织包块,脊索瘤全部在椎管外形成软组织包块,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6,P<0.05)。骨巨细胞瘤9例累及单椎体、2例累及多椎体,脊索瘤全部累及多椎体,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5,P<0.05)。骨巨细胞瘤8例累及椎间隙,脊索瘤5例累及椎间隙,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8,P<0.05)。行CT检查的10例骨巨细胞瘤中1例骨性包壳不完整,15例脊索瘤骨性包壳均不完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94,P<0.05)。结论骶尾部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在发病年龄、发病部位、肿瘤的生长方式、椎旁有无软组织包块、病变累及椎体、病变是否累及椎间隙、骨壳的完整性方面存在差异,这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董浩,张静,张君[9](2019)在《叁种手术方式及术后放疗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种手术方式及术后放疗治疗对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我院骨肿瘤科收治的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叁组,Ⅰ组18例采用病灶刮除植骨术;Ⅱ组20例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Ⅲ组17例采用瘤段切除联合肿瘤假体重建术;叁组患者术后均联合放疗治疗,比较叁组患者的结果:对比叁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Ⅲ组研究组明显小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瘤段切除联合肿瘤假体重建术进行手术治疗,复发率较低,是根治四肢骨巨细胞瘤的首选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80期)

刘莹,李颂,徐思蕊,燕菲[10](2019)在《86例原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手术治疗对原发性骨巨细胞瘤(GC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GCT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6例首次确诊的GCT患者,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不同临床特征GCT患者的术后3年无病生存期(DFS)。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导致GCT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GCT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年龄≥40岁、肿瘤长径≥4 cm的GCT患者术后DFS﹤3年的比例分别高于年龄﹤40岁、肿瘤长径﹤4 cm的患者(P﹤0.05);Campanacci分级高的GCT患者术后DFS﹤3年的比例高于Campanacci分级低的患者(P﹤0.05)。CampanacciⅡ级和CampanacciⅢ级GCT患者术后3年内的复发风险分别是CampanacciⅠ级患者的1.38、3.26倍;肿瘤长径≥4 cm GCT患者术后3年内的复发风险是肿瘤长径﹤4 cm患者的2.85倍。结论手术可以明显改善GCT患者的生活质量,而Campanacci分级高、肿瘤长径≥4 cm是GCT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8期)

骨巨细胞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部分类型具有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倾向。近年来,骨巨细胞瘤的肿瘤发生机制以及发展过程亟待探知,许多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分子被纳入研究中,其中包括核酸、蛋白质等,这些分子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有关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分子以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巨细胞瘤论文参考文献

[1].介瑞.中轴骨脊索瘤、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中应用MR动态增强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金渊涵,周光新.骨巨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19

[3].苏郁,张建芳,张子安,朱建福,李婷.TGF-β轴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4].Y.F.He,J.P.Guo,X.Y.Ding,P.M.A.van,Ooijen,Y.P.Zhang.基于术前MRI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5].张亚强,杨成伟,陈显侠,封国超,李旭升.桡骨骨巨细胞瘤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1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6].刘凡,杨勇志,张德宝,谷贵山.多中心骨巨细胞瘤伴肝肺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J].实用骨科杂志.2019

[7].刘文博,李晓菊.MyD88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9

[8].张静,崔久法,高传平,刘桢,和福.骶尾部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影像学鉴别诊断[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9].董浩,张静,张君.叁种手术方式及术后放疗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10].刘莹,李颂,徐思蕊,燕菲.86例原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分析[J].癌症进展.2019

论文知识图

1 骨巨细胞瘤主要由多核巨细胞和...骨巨细胞瘤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组织病检结果(病...患者男,16岁,骨巨细胞瘤SABC ...1例骨巨细胞瘤的TDC形状腓骨移植治疗肱骨上段骨巨细胞瘤

标签:;  ;  ;  ;  ;  ;  ;  

骨巨细胞瘤论文_介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