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叉鞭金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氧化,饵料,生长,可溶性,多糖,胡萝卜素,毒性。
叉鞭金藻论文文献综述
马雷斯[1](2017)在《光暗环境下不同波长UV-光催化对叉鞭金藻抑活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富营养化问题的加剧,赤潮事件的频发,以及船舶压载水处理公约的履行,越多越多的水处理领域面临藻类处理问题,如远洋航行运输为避免空载带来的安全隐患,常常需要装载压载水,当到异地港口排放时,就会使这些生物排入异地海域中,从而造成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到当地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的入侵。本文采用UV-光催化分别对光暗环境培养的叉鞭金藻抑活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波段紫外辐照在不同介质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衰减规律,确定了有效紫外辐照区域。紫外光辐照强度会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显着降低。辐照强度受不同介质的影响较大,辐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空气>海水>高悬浮物海水>高藻密度海水。本文利用FDA染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丙酮萃取法和叶绿素荧光仪等方法分别对在光照培养和暗培养条件下的叉鞭金藻进行测量,得到光暗条件下叉鞭金藻抑活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不同处理方法下的藻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对叉鞭金藻细胞内部结构的损伤程度。UVC与光催化剂结合后处理能力增强,对藻细胞内部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对光合活性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双波紫外-光催化方法不仅通过紫外辐照对藻细胞外部结构、内部组织造成伤害,同时也通过双波UV激发光催化剂能够加大催化剂对藻细胞光合能力造成的伤害,从而更加深度地破坏藻细胞的活性,抑制其繁殖能力。使得双波UV-光催化获得比单波长UV-光催化更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12-01)
于延珍,张丽,曹为,郑立,孙承君[2](2016)在《四溴双酚A(TBBPA)对叉鞭金藻的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污染下微藻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TBBPA较低质量浓度(0.5和2.0mg/L)污染条件下,叉鞭金藻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c(Chl-c)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含量第24小时达最大值;较高质量浓度(4.0和8.0mg/L)污染条件下,3种色素含量则显着低于对照组,其含量在第24小时达最小值。实验期间各实验组叉鞭金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主要被诱导;4.0mg/L的TBBPA作用叉鞭金藻96h后,藻细胞表面形态和内部亚显微结构均发生变化,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相一致。(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周妍,王凌,孙利芹,王长海[3](2010)在《叉鞭金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叉鞭金藻多糖(DAP)经琼脂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级,得到了DAP-1和DAP-22个组分,分别对这2个组分进行了纯度和分子质量的测定,并考察了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效果,以及对H2O2诱发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两个组份的组成相对均一,能显着或极显着清除OH.、O2-.,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并能显着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产生,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DAP-2的抗氧化活性较DAP-1好,其对OH.、O2-.的清除率最高可达85.2%和76.0%,对小鼠红细胞的溶血抑制率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可达83.6%和89.3%.(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0年04期)
方少华,吕小梅,钟婧[4](2008)在《远红外纳米陶瓷对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细胞藻类是鱼、虾、贝类等苗种生产的重要基础性活饵料.探索单细胞藻的培育新技术对于解决饵料藻类生产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远红外纳米陶瓷具有改变水分子团簇结构诱发生物效应的功能.本试验在叉鞭金藻(Dicrateria sp.)培养瓶中放入远红外纳米陶瓷材料一枚,其他培养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在培养结束时,置入纳米陶瓷的试验组的最高藻密度为345.3×104~397.8×104cells/cm3,而所有对照组在平台期能达到的最高藻密度为293.8×104~323.0×104cells/cm3,平均增长约20%,试验组达到最大密度的时间比对照组达到最高密度的时间提前了2~4d,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表明远红外纳米陶瓷可促进叉鞭金藻的生长,具有生产应用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08年04期)
曾鸣,林志芬,尹大强,殷克东[5](2008)在《卤代苯对湛江叉鞭金藻联合毒性的QSA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混合有机化合物对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的联合毒性效应,探讨了混合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mix)的理论计算模型用于表征藻类联合毒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有机化合物对藻类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采用QSAR模型:log1/EC50M=0.723logKowmix+0.740(n=48,r 2=0.860,SE=0.134,F=283.054,P<0.001)定量描述以卤代苯为代表的非极性麻醉型混合有机化合物对湛江叉鞭金藻的联合毒性,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08年10期)
钟婧,吕小梅,李光,方少华,王义权[6](2006)在《几种环境因子对叉鞭金藻种群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海产动物重要饵料生物———叉鞭金藻(Dicrateriasp.)在室内大量培养的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营养盐浓度对叉鞭金藻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以1倍浓度的F/2培养基最佳;水温21~27℃的范围都适合叉鞭金藻的培养,27℃下的生长速度和种群最终密度都高于其他温度;在实际应用中,接种密度以10×104~30×104个mL为最佳;在收获方式上,一次性培养与半连续培养的最终收获量没有显着差别,但半连续培养较一次性培养更有利于操作和减轻工作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期刊2006年06期)
林迁[7](2005)在《叉鞭金藻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波长350~750nm范围内扫描用传统丙酮低温萃取法提取的叉鞭金藻色素吸收光谱,结果表明:提取液在440nm处存在β-胡萝卜素的典型吸收峰。分别用10种有机溶剂提取,结果95%乙醇效果最佳,此法较传统丙酮法具有操作萃取完全、低毒害等优点。提取工艺为:95%乙醇50℃恒温浸提24h。(本文来源于《福建轻纺》期刊2005年10期)
吴垠,孙建明,孙培海,张德明[8](2004)在《CO_2浓度对光生物反应器高效培养的湛江叉鞭金藻和盐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effects of CO_2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Dicrateria zhangjiangensis and Dunaliella sp.in 100 liter air lift photobiore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mass of both alga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igh CO_2 concentration (above 700μL·L~(-1) ) compared to low CO_2 concentration(350μL·L~(-1)),and the culture periods were shorter.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observed in growth rate when the alga cultured in CO_2 concentration of 700μL·L~(-1) and 1000μL·L~(-1), respectively. These for the maximum photosynthetic rate(Pm) and saturating irradiance level(Ik) of the two species remarkably raised with the elevated CO_2 concentration, so was the initial slope(α)of Dunaliella sp.(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李英敏,杨海波,吕福荣,张欣华,刘艳[9](2004)在《叉鞭金藻对微量锌、镉的吸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叉鞭金藻对微量 Zn2 +、Cd2 +的生物吸附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叉鞭金藻对 Zn2 +、Cd2 +的生物吸附主要经历了快速的吸附和缓慢的吸附两个步骤。 p H为 6~ 7时 ,叉鞭金藻对 Zn2 + 、Cd2 + 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且死体藻细胞比活体藻细胞能富集更多的 Zn2 +、Cd2 +。吸附符合 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04年05期)
李梅,徐瑾,刘志礼,徐俊[10](2004)在《锶诱导的氧化胁迫对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浓度的锶胁迫方法研究了叉鞭金藻生长、叶绿素、MDA含量及叁种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实验设计的各种Sr2 +浓度内叉鞭金藻均能生长 ,但Sr2 +浓度较高时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 1 5 .9%和 5 1 .0 % ;叉鞭金藻中叶绿素含量随着Sr2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呈负相关关系 ;叉鞭金藻中MDA含量在较低Sr2 +浓度下稍呈下降趋势 ,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着差异 ,而在 2 3.0 4mmol/LSr2 +浓度时是对照的 1 .2 3倍 ;低Sr2 +浓度时 ,叉鞭金藻中蛋白质含量没有大的变化 ,当浓度超过 5 .76mmol/L时则引起蛋白质含量下降 ;叉鞭金藻中抗氧化酶SOD在低Sr2 +时分别降低 1 2 .5 %、7.5 %和 9.5 % ,高Sr2 +时显着升高 ,为对照组的 85 .7% ;CAT、GPX活性在低Sr2 +浓度时差别不大 ,但当浓度为 2 3.0 4mmol/L时升高显着 ,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1 9.8%和 74.4%。(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04年05期)
叉鞭金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污染下微藻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TBBPA较低质量浓度(0.5和2.0mg/L)污染条件下,叉鞭金藻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c(Chl-c)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含量第24小时达最大值;较高质量浓度(4.0和8.0mg/L)污染条件下,3种色素含量则显着低于对照组,其含量在第24小时达最小值。实验期间各实验组叉鞭金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主要被诱导;4.0mg/L的TBBPA作用叉鞭金藻96h后,藻细胞表面形态和内部亚显微结构均发生变化,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相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叉鞭金藻论文参考文献
[1].马雷斯.光暗环境下不同波长UV-光催化对叉鞭金藻抑活效果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2].于延珍,张丽,曹为,郑立,孙承君.四溴双酚A(TBBPA)对叉鞭金藻的毒性效应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6
[3].周妍,王凌,孙利芹,王长海.叉鞭金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0
[4].方少华,吕小梅,钟婧.远红外纳米陶瓷对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8
[5].曾鸣,林志芬,尹大强,殷克东.卤代苯对湛江叉鞭金藻联合毒性的QSAR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
[6].钟婧,吕小梅,李光,方少华,王义权.几种环境因子对叉鞭金藻种群增长的影响[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
[7].林迁.叉鞭金藻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测定[J].福建轻纺.2005
[8].吴垠,孙建明,孙培海,张德明.CO_2浓度对光生物反应器高效培养的湛江叉鞭金藻和盐藻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4
[9].李英敏,杨海波,吕福荣,张欣华,刘艳.叉鞭金藻对微量锌、镉的吸附效应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
[10].李梅,徐瑾,刘志礼,徐俊.锶诱导的氧化胁迫对叉鞭金藻(Dicrateriainornata)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