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帝内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帝内经,新安,方法论,理论,系统论,医家,脾胃。
黄帝内经论文文献综述
冯文林[1](2019)在《试论《黄帝内经》中的“形劳”》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形劳"的发病、治疗和预防,这些理论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囊括了目前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形式的"疲劳",另一方面又倡导人们应"形劳而不倦",用休息来恢复体力和精力,并提示适当运用甘味健脾益气药物对治疗"形劳"有效。(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王洪弘,张其成[2](2019)在《从天文实践角度看《黄帝内经》之数》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内经》含有大量贯通天地人的特殊数字,数是法则,是媒介。笔者通过整理与研究发现,《内经》之数分叁才,人之数应于天地之数,天地之数多与当时的天文实践活动相关。《内经》天人一体的术数化模型具有一定的自然与人文依据,既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应客观看待,扬长避短。(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王璇,刘陆阳,刘刃,郑雅峰,张其成[3](2019)在《《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内在联系与共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我国医学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贯通医学与哲学的经典,并且将人文科学与生命科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其思想吸收了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比较分析《黄帝内经》的生命哲学思想,从"生命起源观""生命发展观"和"生命理想追求观"3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思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与统一性。探究《黄帝内经》的生命哲学内涵,找到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共性,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发展,并使之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黄莉,尹志勇,杨勤军,纵艳平,郭锦晨[4](2019)在《基于《黄帝内经》四时六气理论探讨新安医家程玠论治四时咳嗽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年有四季,每季所主六气不同,如春多风气、夏多火热之邪、秋亦有燥湿之分、冬有寒邪侵袭,据此用药亦有不同。程玠作为新安名医,治疗咳嗽有着独特的理论思想。文章通过《黄帝内经》四时六气理论探究新安医家程玠论治四时咳嗽的经验和思想,即疗春咳以袪风平肝、治夏咳以袪火敛津、治秋咳以清肺除湿、治冬咳以解表散寒。(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心平,杨美霞,张守中,郑红斌[5](2019)在《《黄帝内经》不寐证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成为了临床高发疾病。睡眠一旦发生异常,可以导致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失眠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寐",文章在挖掘《黄帝内经》不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后世医家的发挥和临床实践,系统论述《黄帝内经》不寐理论的临床应用,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黄帝内经》不寐相关理论及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促进不寐理论在中医药诊疗中的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莫曦雅,徐振华[6](2019)在《浅析《黄帝内经》的针刺深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针具、刺法、"叁刺至谷气"等方面分析《黄帝内经》中的针刺深度。文章研究认为九针中44.4%的针具作用于体表,刺入体内的针具中,66.7%的针刺深度不超过八分;在18种刺法中,按照浅、中、深3种针刺深度分类,分别占比50.0%、38.9%、11.1%,依皮、脉、筋、肉、骨5种针刺部位分类,分别占53.33%、6.67%、13.33%、13.33%、13.33%,且针刺深度及部位与疾病病位相对应;《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的经脉针刺深度在六分以内;影响针刺深度的主要因素有岁时季节、患者自身状态、疾病病性;"叁刺至谷气"表明《黄帝内经》时期针刺深度一般不超过分肉间。(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高嘉骏,林平[7](2019)在《《黄帝内经》“脾胃为本”理论内涵概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黄帝内经》,从"脾胃为本"的释名、理论外延与内涵的界定着手,明确"脾胃为本"的理论内涵,即有关脾胃的基本理论(本体论)及调节脾胃的方法(方法论)。其理念是以中医学理论特点,研究脾胃在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摄生中作为"本"的核心意义,有关脾胃知识、理论的认识形式和规律(认识论)可归纳为脾胃文化理论体系,作为"脾胃为本"的理论外延。"脾胃为本"属专题研究范畴,其研究方向主要为藏象、病证和摄生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张淼,潘玥宏,李莉[8](2019)在《元话语视域下中医典籍英译中主体间性意识的建构——以《黄帝内经》英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李本和威本两位译者对于元话语方法的运用以及译文中主体间性意识的体现进行了分析,李本擅长运交互式元话语如篇章连接词、语码注释语、言语标记词等,可以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的意图,而威本擅长运用互动式元语,如人际元语、态度语、模糊语等,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与读者进行互动,使作者和译者融为一体。元话语在语篇构建中具有组织语篇、引导主旨等功能,灵活运用元话语可以使不同主体间性达到融合的状态,如此才有助于译文的质量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玉玲,谈勇[9](2019)在《《黄帝内经》“女子不月”之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其中有关妇产科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医妇产科之源,应是中医学子重点研习之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内经》中有关"女子不月"的条文得出其病机的根本为肾虚,气血关系失常为直接因素,同时涉及心、肝、脾脏腑功能失常所致。治疗上不仅为后世补肾活血法治疗闭经开创了先河,更突出强调了天人相应的学术特色。深入探究《内经》论述"女子不月"的相关条文,总结其学术特点,对今后临床诊治该病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飞春[10](2019)在《痔病中医诊疗观演变背景下的《黄帝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痔病中医诊疗观最重要的模式变化是"辨病"向"辨病辨证结合"的转变,这种模式变化的确切机制是中医肛肠病学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时代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痔病的论述看,造成痔病诊疗模式转变的原因与中医痔病名逐渐增多和中医外科医事制度(疡医掌肿疡、溃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关,表现为痔病名的多样性(牡痔、牝痔、脉痔、血痔)和痔病程演变规律(痔演变瘘)惟一性之间的矛盾。《内经》作者建立了基于痈疽类病传变病机的《内经》痔病学术思想,为构建基于"辨病辨证结合"模式的痔病中医诊疗观奠定了理论基础。痔病观演变背景下的《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研究,对中医肛肠病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黄帝内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帝内经》含有大量贯通天地人的特殊数字,数是法则,是媒介。笔者通过整理与研究发现,《内经》之数分叁才,人之数应于天地之数,天地之数多与当时的天文实践活动相关。《内经》天人一体的术数化模型具有一定的自然与人文依据,既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应客观看待,扬长避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帝内经论文参考文献
[1].冯文林.试论《黄帝内经》中的“形劳”[J].吉林中医药.2019
[2].王洪弘,张其成.从天文实践角度看《黄帝内经》之数[J].陕西中医.2019
[3].王璇,刘陆阳,刘刃,郑雅峰,张其成.《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内在联系与共性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4].黄莉,尹志勇,杨勤军,纵艳平,郭锦晨.基于《黄帝内经》四时六气理论探讨新安医家程玠论治四时咳嗽特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5].张心平,杨美霞,张守中,郑红斌.《黄帝内经》不寐证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6].莫曦雅,徐振华.浅析《黄帝内经》的针刺深度[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7].高嘉骏,林平.《黄帝内经》“脾胃为本”理论内涵概论[J].福建中医药.2019
[8].张淼,潘玥宏,李莉.元话语视域下中医典籍英译中主体间性意识的建构——以《黄帝内经》英译为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9].李玉玲,谈勇.《黄帝内经》“女子不月”之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10].张飞春.痔病中医诊疗观演变背景下的《黄帝内经》痔病学术思想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