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叙事视角或聚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视角,视点,局内人,边城,新闻,小说,小说家。
叙事视角或聚焦论文文献综述
支婷婷[1](2019)在《叙事聚焦视角下的杨宪益夫妇《边城》英译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沈从文的《边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深受读者喜爱。本文拟以杨氏夫妇的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目前较少参与文学翻译批评但值得探究的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聚焦的角度入手,从聚焦的叁个层面(空间、认知、情感)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归纳得出,杨氏夫妇的译本在叙事聚焦方面成功再现了原作的叙事特色。(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朱静波[2](2018)在《内聚焦视角叙事对文章主题表达的影响——以《伤心情歌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习惯于在他的作品中采用内聚焦叙事视角,并常常通过这种限知性的叙事构建语言的迷宫,将第一人称的叙事与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内容拉开距离,从而实现一种不动声色的反讽,使文章主题更引人深思。《伤心情歌手》作为石黑一雄短篇小说集《小夜曲》的其中一篇,旨在体现机械社会环境对人的物化,也鲜明的表现了这一特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2期)
王娟[3](2016)在《试论《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内聚焦叙事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透过内聚焦的叙事视角,设计了范妮的眼与众人的眼来述说庄园一切,在全面立体的刻画人物,推动故事情节上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13期)
曹雅洁[4](2015)在《论非聚焦型叙事视角下的悬疑设置——解析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一文中研究指出推理小说,又称侦探小说,是通俗小说的一种体裁,起源于美国,埃德加·爱伦·坡被公认为西方推理小说的鼻祖;发展于英国,阿瑟·柯南·道尔因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推理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然而,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却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日本。拥有"日本推理小说开山鼻祖"的江户川乱步,将其定义为"运用推理逐次拨开疑云迷雾,去疑解惑,描写侦破犯罪案件的过程,并以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1]。日本推理小说能在世(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5年20期)
段晓磊,彭在钦[5](2013)在《“零度”叙事下的强力说服——浅论鲁迅作品中外聚焦型视角的叙事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存的对鲁迅作品中的外聚焦型视角的叙事的研究多停留在叙事技巧的分析层面,而对外聚焦型视角的叙事所产生的效果研究,如"零度"叙事与强力说服,则很少有人涉猎,为弥补这种研究上的不足,笔者以鲁迅的叁篇作品《示众》、《端午节》和《兄弟》为例对其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3年04期)
何纯,陈丹丹[6](2013)在《如何建构同性恋报道的“真实”与“意义”——基于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与文化现象,目前虽然在法理、医学等方面已被认可,但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简单化、污名化等刻板印象,且具体表现在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选择及由此建构的"真实"与"意义"中。新闻叙事的视角和聚焦选择体现的是对叙述对象的态度,严谨合适的选择不仅能创造新闻报道的文本价值,就同性恋报道而言,同样对社会知识和经验的构建有着进步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周维[7](2012)在《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对陌生化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陌生化效果的手法是多样的,而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影响着新闻框架的构建、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叙事接受等,是陌生化效果产生的首要源泉。本文从新闻叙事视角和聚焦出发,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新闻媒体在新闻事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新闻叙事视角和聚焦产生的不同陌生化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12年10期)
[8](2012)在《小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点、视角与聚焦》一文中研究指出侯素琴撰文《论小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点、视角与聚焦》指出,自西方小说理论诞生以来,对于从什么角度和如何叙述故事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早在1832年李斯特就利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时期的洛克哈特也曾使用这一术语来探讨如何使作者与自己的作品保持恰当的"距离"。进入20世纪,小说文体学得以长足发展,叙事理论在(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2年08期)
侯素琴[9](2012)在《论小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点、视角与聚焦》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是小说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叙述视点即叙述者站在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来叙事,重点解决"谁在说"的问题;叙述视角讨论"谁在看"和"看什么"问题,狭义上的视角受人物等因素限制;在热奈特的聚焦理论中,聚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讨论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及其变化。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这叁个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讨论小说的叙述行为,均涉及叙述者与感知者、小说人物与聚焦对象、叙述技巧与故事内容、现实生活与文学虚构等叙述理论所讨论的本质关系问题。本文旨在说明,叁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等同或对立,它们互相区别,互相依存,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文学研究者对小说文本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2年06期)
王婷[10](2012)在《基于叙事学视角理论的文本透视——评《雪地里的期盼》中的内聚焦视角设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叙事是一个紧密而复杂的系统,对小说文本的视角分析是现代叙事学很热门的一个研究点。《雪地里的期盼》采用了不定点内聚焦的叙述方式达到了独特的叙事效果。本文试从老人的内聚焦视角、狼的内聚焦视角以及内聚焦视角的局限及其弥补叁个方面加以论述这篇小说的叙事特色。(本文来源于《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叙事视角或聚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习惯于在他的作品中采用内聚焦叙事视角,并常常通过这种限知性的叙事构建语言的迷宫,将第一人称的叙事与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内容拉开距离,从而实现一种不动声色的反讽,使文章主题更引人深思。《伤心情歌手》作为石黑一雄短篇小说集《小夜曲》的其中一篇,旨在体现机械社会环境对人的物化,也鲜明的表现了这一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事视角或聚焦论文参考文献
[1].支婷婷.叙事聚焦视角下的杨宪益夫妇《边城》英译本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
[2].朱静波.内聚焦视角叙事对文章主题表达的影响——以《伤心情歌手》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
[3].王娟.试论《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内聚焦叙事视角[J].明日风尚.2016
[4].曹雅洁.论非聚焦型叙事视角下的悬疑设置——解析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J].山花.2015
[5].段晓磊,彭在钦.“零度”叙事下的强力说服——浅论鲁迅作品中外聚焦型视角的叙事效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
[6].何纯,陈丹丹.如何建构同性恋报道的“真实”与“意义”——基于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的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周维.新闻叙事视角与聚焦对陌生化效果的影响[J].现代视听.2012
[8]..小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点、视角与聚焦[J].学术界.2012
[9].侯素琴.论小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点、视角与聚焦[J].求索.2012
[10].王婷.基于叙事学视角理论的文本透视——评《雪地里的期盼》中的内聚焦视角设置[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