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北京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子豪[1](2019)在《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文中提出“教学理念很难是全新的,历史中总有它的踪迹”。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也总能从学科自身逻辑中发现可以指引学科教学理念的光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本研究是一个学科教学的溯源研究,这个“源”便是学科逻辑。本研究旨在探寻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对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和教学实施的指导作用。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利用学科逻辑指导教学,缓解目前学科教学研究与一般课程和教学论研究相比学科特色不鲜明的困境。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出完整的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咨询专家对初步研究结论的认同度,并进行相应修正。最后以课堂观察的形式阐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研究结论。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一、系统阐述了学科逻辑的内涵和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认识切入点。文章认为,学科逻辑包括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两大内涵。学科知识逻辑指知识的内在关联,学科思维逻辑指思考问题的学科思维方式。“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是总结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两个切入点。从“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从区域视角分析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要从人地关系的视角看待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对人文地理内容核心主题的提炼和主题关联的梳理具有指导作用,据此,可将看似“散乱”的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化:1.从区域研究一般内容维度出发,结合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最终确定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为高中人文地理三大核心主题;2.从“地域系统”形成的角度看,三大核心主题之间存在“格局-过程-机制”的关联。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三个核心主题构成人地协调观素养整体性培养的载体。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为把握高中人文地理总体教学方向和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线提供了指向。总体教学方向与具体教学路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大同”与“小异”。1.对于教学方向,“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指示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高度来把握人文地理教学,将人文地理教学的关注点由“人”转向“人地关系”;2.对于教学路线,“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指明要用区域思想方法指导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教学,文章认为:(1)“形式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切合人类活动“空间分布”教学对分布特点和分布成因的关注;(2)“功能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契合人类活动“空间联系”教学对区际横向联系分析的侧重;(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三个基本研究环节,切合人类活动“空间过程”教学对人文地理过程基本构成单元的重视;3.通过区域视角和人地关系内在联系的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人地关系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人地关系区际联系来认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层级。四、咨询专家对研究结论的认同度较高。通过总结专家意见与进一步咨询,本文认为:1.在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区别,而更应关注二者的联系。强调区域视角,并非忽视人类活动本身的原理和规律。文章指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在于了解人类活动自身,而是以人类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区域思想方法和人地观念等地理素养;2.“形式区”思想方法和“功能区”思想方法在指导核心主题教学时不能截然分开,而要综合考虑,各有侧重。五、阐述了如何在课堂观察中运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此,本研究首次设计了基于学科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量表,核心是利用人文地理核心主题及其教学思路设计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工具,对地理教学课例进行了分析。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定量和定性结合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诊断和评价。展示了课堂教学实验之外,学科教学研究结论的另一种可能的实证方法。

张佳卓[2](2019)在《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水污染使得原本就可用的水资源更少,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由农业生产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水污染的首要来源(张劲等,2009;朱梅,2011;夏军等,2012),农业面源污染将逐渐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方向。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程度以及地表水资源总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鉴于此,本文基于环境经济学视角,以中国大陆三十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外)为研究对象,运用清单分析法测算出2002—2016年各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目的是为了排除各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外在限制条件的情况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分布情况。之后加入与农业面源污染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总值和水资源总量作为外在限制条件,分别以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单位农业生产总值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和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浓度(单位水资源总量容纳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为指标继续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在分析得出2002—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面源污染地区分布呈现较大差异之后,运用泰尔指数分析2002—2016年中国大陆三十个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整体差异程度并将中国大陆三十个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以泰尔指数为基础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东、中、西)差异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及区域差异程度),最后运用2002—2016年中国大陆三十个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的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将为制定因地制宜的高效、合理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围绕以上内容,本研究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就中国各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而言,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在2002—2007年间存在较大的波动,从200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6年,波动幅度一直较小。就地区分布而言,在2002—2016年间,中国不同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强度的区域分布都存在较大差异。(2)就中国各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差异程度而言,根据泰尔指数的测算结果可以发现,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浓度的整体差异程度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整体差异程度在2002—2016年间一直较高,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浓度的整体差异程度高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整体差异程度。通过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的整体差异结构分解并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排放浓度的区域(东、中、西)间泰尔指数进行分析(东、中、西区域间差异是否存在,若存在差异程度以及在总体差异中的占比情况)发现,在2002—2016年间,东、中、西部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排放浓度的区域间差异存在,且排放强度的区域间差异程度高于排放浓度的区域间差异程度。同时也应注意到各区域(东、中、西)内部(各区域本身包括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差异较为明显,也是导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整体差异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3)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本文选择变截距模型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东、中、西部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排放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得出,养殖业规模、种植业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中间消耗五个影响因素各自对东、中、西部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排放浓度在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上存在差异,认为这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以及乡村人口对东、中、西部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排放浓度的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甚至对所有区域(东、中、西)的影响均不显着。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因素是导致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但并不是主要的因素。

李晨曦[3](2019)在《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8.4万吨,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1623.9万吨,增长50305.5万吨,年均递增2.56%。与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相伴的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粮食生产出现“三量齐增”、“三高并存”的局面,粮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配置紊乱等。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20世纪40年代吉林省玉米、大豆、杂粮约各占粮食总产量的1/3。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玉米生产持续增长。2015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所占份额达到7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基本呈现“玉米型”单一格局。当前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粮独大”,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一是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过高。二是吉林省玉米产量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过高。面对这些问题,探究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未来的优化方向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国家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可以为吉林省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提高政策目标瞄准性提供决策借鉴,能够为下一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利用1949-2017年吉林省相关统计资料,梳理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近70年的演变进程,厘清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寻粮食生产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基于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的分析,根据既有的粮食生产结构,对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窥见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探讨未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方向。(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应该坚持在玉米生产优势的客观前提下进行。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是历史演变的过程,目前“玉米独大”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对玉米有最好的适应性。二是玉米的科技进步最显着,取得了高产作物的地位。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为玉米生产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较厚的基础。(2)在市场供求关系下,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生态可持续原则和产业协调发展原则。总体优化思路是以纵向层级优化为主,横向层级优化为辅,将横向层级优化和纵向层级优化相结合。从目前的市场供求看,横向层级优化的空间较为有限。因此,以作物质量、用途以及所连带的产业为优化的突破口,实现纵向层级的优化更能发挥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实质效果。(3)各层级具体优化方向即:横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稳、减、增”的方向。“稳”即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玉米优势区的玉米种植。“减”即适当减少玉米非优势区的种植面积,调减籽粒玉米。“增”即适当增加大豆及其他杂粮的种植。根据区域发展布局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在粮食生产结构中,将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种植面积比重设计调整为6:1.5:1.5:1。纵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优粮、扩经、增饲、促牧”的方向。最主要的就是玉米内部结构要按照三元结构来调整。促进形成主粮、饲草、杂粮三元格局,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结构,推动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农业发展趋势。

王军强,苟天来[4](2019)在《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为了分析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变迁的影响。【方法】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北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从短期看,以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与牧业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而林业与渔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从长期看,农业仍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最大,其次为林业和渔业,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相对较小。【结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对北京市未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李建春[5](2014)在《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人们获取农产品的基础条件。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占用耕地的状况,更加凸显了耕地保护研究的重要性。通过选取西部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银川市作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和GIS,分析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区域耕地变化规律性特点,识别耕地变化关键驱动因子,预测耕地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结合LUCC研究成果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为耕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对银川市耕地数量、空间与质量变化规律分析表明:1989-2009年间,耕地表现出持续快速膨胀式扩张的特点。1999年前,耕地增加主要位于新城区(西夏区),1999年后,耕地增加主要位于东部老城区(兴庆区)和北部郊区县(贺兰县)。从耕地空间和结构变化的特点来看,1999年前,耕地转换主要为市区西部大面积的未利用地开发;1999年后,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城镇用地迅速扩张占用周边耕地,以及农业生产圈外围的土地开发和整个区域内开展的土地整治。全市耕地重心向西北部移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局部稳定性区域,并且城市扩张“贴边建设”占耕比例过高这一现象在1999年后表现得更为显着。全市耕地平均自然质量持续性降低,在1999年前表现的更加明显。结合耕地景观指数分析表明,耕地的破碎化程度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则持续提高。(2)通过乡镇统计面板数据与遥感分类数据相结合,探索1999-2009年间银川市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表明:耕地自然质量以及城镇距离构成了耕地减少的重要驱动因子,从数量关系上证明了耕地减少对于自然与区位条件具有偏好性;移民开发引起的人口总量增加以及快速城市化是这一时期内耕地数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社会经济条件对于耕地数量变化具有两方面作用,利用经济措施调控耕地数量,从宏观上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例,从微观上看,则需要保障农民收益水平;种植粮食作物对于促进耕地面积增加,抑制耕地面积减少具有双重作用,表明银川市作为引黄灌区重要商品粮基地这一战略定位对于保障耕地面积产生了积极影响。(3)在土地利用规划约束下实现了2020年耕地空间布局预测。利用遥感影像反映出的规律性,结合银川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和规划约束性指标的限制,通过CA-Markov模型得出了2020年土地利用图。预测结果分析表明,未来时期内耕地仍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地类,耕地数量将会继续增加。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由于开发生态性用地以及劣质耕地退化,耕地平均质量稳中略有提升。同时过度开发引起的耕地退化现象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在耕地利用中需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协调区域水资源供给平衡,实行优质耕地保护策略是实现区域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在综合银川市耕地变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特点,构建了基于耕地自然质量、经济驱动、规划预测以及生态安全的基本农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同时设置了质量最优、经济最优以及生态最优3种不同的情景模式,通过选取图斑为评价单元,将耕地的质量区位、图斑属性及利用方式相结合,创新提出了基于耕地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划定基本农田的方法,实现了优质耕地的集中连片保护,并通过该模型确定了不同情景模式下基本农田划定的范围。对比分析表明,当前银川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案,统筹考虑了自然质量、经济驱动以及生态环境风险三个不同方面,整体布局具有合理性。

崔小年[6](2014)在《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城郊生猪养殖业是在“菜篮子工程”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征鲜明的区域性畜牧业,其存在和发展对保障城市居民肉类消费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城市生猪产品供给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猪主产省区开始替代城郊生猪养殖业成为城市生猪产品的主要供给来源。城市发展与城郊生猪养殖业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集中体现在养殖用地限制和环境治理困难两个方面,由此而来的政府干预也越来越多,一些城市的“禁猪”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制约,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梳理总结,进一步对城市化发展阶段分析探讨,以此为基础研究城郊生猪养殖业的竞争优势及城市化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的作用机理;其次,描述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结构变动,分析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再次,根据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问题成因的理论分析,基于北京郊区养猪场户调研资料,分析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现状和环境治理意愿影响因素,并对典型养猪场户环境治理行为选择及存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分析城市生猪产品供需环境和供给制度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评价北京城郊生猪生产供给、规模结构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干预。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阶段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有明显的一致性;(2)城市化对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竞争优势、生产总量、布局以及饲养方式有重要影响;(3)北京城郊生猪生产以规模猪场为主体,中等规模生猪饲养在成本收益方面相对大规模具备优势,但两种饲养方式相对周边省市均不具备优势;两种饲养方式在生产率方面均呈负增长状态,且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4)北京郊区养猪场户环境治理行为和意愿受饲养模式、政府规制、养殖规模、可消纳土地等多方面因素制约;(5)扶持规模猪场建设是北京市保障猪肉自给率的主要政策措施,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延续该政策不利于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6)北京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治理通过项目带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有效的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的特色和可能的创新在于:(1)立足于北京城市化背景,从城市生猪产品供给、规模结构、环境治理等方面对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调整的政策导向做综合系统的分析探讨,为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郊生猪养殖业提供新的思路;(2)对城郊生猪养殖规模化的研究侧重城郊生产与主产省农区生产对比分析,为发展城郊生猪养殖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更全面的判断依据;(3)对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的研究结合了基于问卷调研的统计及计量分析和基于典型养猪场户访谈的案例分析,比较深入细致地研究养猪场户环境治理问题。

李卫芳[7](2012)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北京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压力。近年来,集生产、生活、生态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看到摆脱这些困境的希望。伴随着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以及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和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系统阐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评析与归纳总结,为后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我国发展中节能减排的客观需求,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等现实需求,深入剖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发展的动力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第三,从实践角度看,本文将前面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分析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变迁与现状。包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并分析其演进过程;从农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组织方式等视角分析其现状特征,从而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与现实基础。第四,从全新方法的视角看,本文首先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全要素分析法以及数据包络模型,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方面的资源配置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姜秋香[8](2011)在《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文中认为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其自然条件较适宜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三江平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结构不合理和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并且严重威胁着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进行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经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利用分析得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而并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与耕地资源的匹配角度,构建了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并对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匹配程度的划分。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整体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江平原区划内,七台河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差,而鹤岗市和穆棱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好。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判断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土地开垦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2、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分别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出发,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差异分析,并对水、土资源的承载力水平进行空间组合。根据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双鸭山市和穆棱市属于水土资源无压力区,七台河市属于水资源无压力-土地资源平衡区,依兰县属于水资源平衡-土地资源无压力区,鹤岗市、佳木斯市和鸡西市属于水土资源平衡区。结合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状况,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保证水土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供给能力。3、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由于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和水土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较差级别,因此,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水土资源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和因果反馈关系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型边界的确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子模块的划分、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确定和模型有效性检验,完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和检验。由模型的构成和检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共包括8个子模块和96个变量,并且模型的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定量反映真实系统的运行特征。同时,甄别出对模型运行结果影响较大的9个敏感参数,后续将根据对敏感参数的调整,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4、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通过对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可知,未来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是制约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此,从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出发,设计了5种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和评价。仿真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延续方案、开源方案和节流方案下未来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仍然存在;综合方案下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工农业生产规模、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均为五种方案中最高,但该方案将造成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严重浪费,有悖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方案不仅可以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目标,该方案为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方案的确定,可为佳木斯市乃至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5、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在分析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借鉴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策略,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政策支持。综上所述,通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格局、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研究,可全面了解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土资源协调发展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对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进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和优选,可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为实现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张天懿[9](2011)在《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曾是促使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第一次文明的最重要推动力。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较快,并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天津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潜力的城市区域之一。就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和农业总产出量而言,天津不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2%,在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比重排名靠后。但就农业经济技术水平和单位效率比较,天津却称得上我国的农业强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均位居全国前例,天津市农业的许多现代发展理念、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等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天津市现代农业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是众多学者和研究者面前的又一个需要研究的急迫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其开展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从农业发展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概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为下文进一步讨论天津市农业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在回顾天津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的统计数据,从大农业的主要农产品的角度,分析了天津市各区县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指出天津市农业的产业布局:城市农业观光圈,近郊特色农业发展圈,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第三,本文基于前面的研究基础,运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对天津市农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近10年十多个城市在小麦,粳稻,玉米,大棚黄瓜和西红柿,大规模生猪,中等规模奶牛,大规模蛋鸡以及淡水鱼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天津市农业中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农产品的技术效率,指出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农业的发展中,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源于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科技创新在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以比从前少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数量相同的产品,或以从前数量相同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效率的提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天津市农业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都在逐年改善,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强。在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方面,在这十年间,天津市对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关注程度较高,而对生态功能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不够,科技创新和技术效率有待加强。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研究,本文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农业发展状况奠定基础,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改善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为推动天津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服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挥重点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效应;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特别提出并分析了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内容和定位以及社会和环境效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天津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蒋舟文[10](2008)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且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西北地区农业用水占经济用水85%以上,严重挤占工业、生活乃至生态用水,阻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冲突的基础上,指出为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调整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结构: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节水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农业节水转移可以改善水资源利用现状;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探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途径,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激励模式,并指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全文共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本章在描述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二者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及非农用水。并进一步对冲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西北地区人口承载能力估算。通过建立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人口承载能力预测模型,对不同农业节水转移方案下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探讨。分析表明通过一定比例农业节水转移是可以承载起未来人口预估数的,今后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尤其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充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并通过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加快农业节水有偿转移的步伐。第四章:水约束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引入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极低,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今后应当加强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第五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分析。在指出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农业用水结构与农业产值结构的相关关系及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程度等方面探讨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第六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激励模式。为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自觉参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使得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能够符合水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本章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三元市场驱动的激励模式。第七章:水资源约束下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本章提出如下相关对策建议:大力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努力构建流域统一管理体制、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建设等等。

二、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地理学科逻辑梳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课题
        (二)学科逻辑是使学科教学研究从经验向理论提升的立足点
        (三)学科逻辑向学科教学转化是改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主题
        (二)具体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可以实现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结构化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教材内容取舍和学科体系完整性之间的关系
        (三)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路径的把握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科学指向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为设计具有学科针对性的课堂观察量表提供了依据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学科逻辑的研究
        (二)目前高中人文地理教材结构分析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学科逻辑的内涵辨析-研究的前提
        (二)人文地理
    六、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起点
        一、国内外地理学家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特点的认识
        二、国内外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对分析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启示
        三、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起点认识人文地理学科逻辑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
        一、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提炼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二、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
        一、指向“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总体研究方向及其对教学的指引
        二、基于区域思想方法的人文地理思维方式及其对教学路径的指导
    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结构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认同度调查
    第一节 专家咨询的调查工具设计与调查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咨询专家的遴选与问卷发放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分析的结果
        三、对研究结论的修正
第三章 学科知识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
    第一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一、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的常见思路
        二、从学科知识逻辑出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第二节 利用学科知识逻辑确定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一、区域研究内容维度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二、“空间”的内涵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三、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四、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确定: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第三节 从学科知识逻辑看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一、利用“格局-过程-机制”建立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二、从人地协调观整体性的角度认识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结构化
    第四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一、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梳理结果
        二、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教学价值
第四章 学科思维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
    第一节 “空间分布”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分布”教学目标
        二、“形式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分布”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二节 “空间联系”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联系”教学目标
        二、“功能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联系”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三节 “空间过程”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过程”教学目标
        二、基于构成单元的“空间过程”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四节 “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对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指向
        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在总体方向上的常见偏差
        二、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应把握的总体目标
        三、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方向:从关注“人”到关注“人地关系”
        四、“大同”与“小异”:总体教学方向与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径的关系
    第五节 以“区域”为立足点认识人地关系
        一、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合理性
        二、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三个基本维度
        三、区域视角下人地协调观素养内涵的结构
        四、从区域特征到区际联系-初高中人地协调观培养要求级差
第五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实践运用-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第一节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设计
        一、根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确定一级指标
        二、依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设计二级指标
    第二节 水平层级的拟定
        一、不同水平层级的划分和表述
        二、水平层级赋值方法
    第三节 课堂观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内容效度
        二、校标效度
        三、信度
    第四节 学科逻辑视角下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过程
        二、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结果分析及讨论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提供了两个切入点
        (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建立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把握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可作为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基础
    二、研究展望
        (一)学科逻辑指导人文地理教学的效果需要实验进一步检验
        (二)基于学科逻辑的教学研究应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认同度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咨询专家相关信息
    附录三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二级指标水平层级说明
    附录四 :课堂观察量表信效度检验所用的课例素材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一、污染类型划分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四、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环境公平性理论
        三、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理论
        四、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第三章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定量测算及其地区分布状况
    第一节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定量测算
        一、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核算方法的确定
        二、农业面源污染单元的确定
        三、污染单元产排污系数的确定
        四、中国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测算
    第二节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分布状况
        一、当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地区分布情况
        二、2002—2015 年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地区分布的变动情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性分析方法介绍
    第二节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性分析
        一、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差异程度分析
        二、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确定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数据来源
        一、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三节 数据相关检验以及实证模型确定
        一、平稳性检验
        二、实证模型的确定
    第四节 实证结果
        一、全国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二、东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中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分布情况分析结论
        二、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情况分析结论
        三、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政策建议
        一、优化农业结构,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二、发展区域经济,增加环保投资力度
        三、加速农业技术进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四、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五、加强生态治理程度,增强各区域的污染物自净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
    2.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进程
    2.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的因素分析
    3.1 自然条件
    3.2 市场因素
    3.3 科技因素
    3.4 政策因素
第四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
    4.1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依据
    4.2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指标
    4.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及优化方向
    5.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
    5.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原则
    5.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方向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现状
    1.1 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1.2 北京市农民收入现状
2 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1 数据来源和相关性检验
    2.2 单位根检验
    2.3 协整检验
    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2.5 方差分解模型分析
3 政策建议
    3.1 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3.2 大力发展林业, 促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3.3 合理发展牧业, 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3.4 完善渔业发展政策,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5)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研究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收集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区农业生产历史规律特点
    3.3 研究数据收集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耕地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4.1 遥感影像分类解译
    4.2 耕地总量变化特点分析
    4.3 耕地数量转换关系分析
    4.4 耕地空间变化特点分析
    4.5 耕地自然质量变化特点分析
    4.6 耕地景观指数变化特点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变化驱动力的数理分析
    5.1 耕地变化信息提取与驱动因子选择
    5.2 耕地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5.3 银川市耕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耕地变化规律预测
    6.1 研究模型和数据准备
    6.2 CA-Markov模型参数调试
    6.3 2009-2020年耕地变化规律预测分析
    6.4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图斑综合排序模型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7.1 基于耕地变化规律的基本农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及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结果分析
    7.3 银川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基本结论和创新点
    8.2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8.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6)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
    3.2 北京市城郊生猪养殖业现状
    3.3 城郊生猪养殖业主要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4.1 我国及北京市城市化概况
    4.2 城市化背景下城郊生猪养殖业竞争优势分析
    4.3 城市化对城郊生猪养殖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模化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5.1 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概况
    5.2 不同饲养规模成本收益比较
    5.3 不同饲养规模生产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境治理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6.1 环境问题成因及调研基本情况
    6.2 养猪场户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6.3 养猪场户环境治理意愿分析
    6.4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干预与城郊生猪养殖业
    7.1 城市生猪产品供需环境与供给制度
    7.2 城郊生猪生产供给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7.3 城郊生猪养殖业规模结构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7.4 城郊生猪养殖业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干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综述
        2.1.1 都市农业的理论渊源
        2.1.2 都市农业概念的界定
        2.1.3 都市农业的功能
        2.1.4 都市农业评价研究状况
    2.2 理论基础
        2.2.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界定
        2.2.2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征
        2.2.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3 北京市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3.1 北京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3.2.1 北京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3.2.2 北京各区县农林牧渔业内部优势产业分析
    3.3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组织形式
    3.4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3.4.1 设施农业
        3.4.2 农业科技园区
        3.4.3 都市休闲旅游农业
        3.4.4 创意农业
        3.4.5 籽种农业
        3.4.6 循环农业
        3.4.7 都市低碳农业
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条件分析
    4.1 北京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
        4.1.1 首都优势
        4.1.2 区位优势
        4.1.3 文化与科技优势
        4.1.4 经济优势
    4.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4.2.1 北京市水资源分析
        4.2.2 北京市土地资源分析
        4.2.3 缺少有效的资金支持
    4.3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机会分析
        4.3.1 巨大的市场需求
        4.3.2 合理的总体规划
    4.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威胁分析
        4.4.1 劳动力成本较高
        4.4.2 生态环境较脆弱
5 低碳经济时代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5.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动力
    5.2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发展动力
        5.2.1 城市化进程
        5.2.2 低碳农业科技创新
    5.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资源与环境发展动力
        5.3.1 城市的发展需要减物质化提高生态效率
        5.3.2 农业的负外部性需要节能减排来调节
        5.3.3 农业循环经济是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6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6.1 效率评价的研究进展
    6.2 DEA的基础理论及MALMQUJIST指数模型
        6.2.1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分析
        6.2.2 CRS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含义
        6.2.3 VRS模型(规模报酬可变)与规模效率的测算
        6.2.4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
    6.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6.3.3 北京市都市农业全要素增长率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6.4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7 案例分析——以密云县为例
    7.1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7.1.1 自然资源
        7.1.2 旅游资源
        7.1.3 社会经济
    7.2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7.2.1 第一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呈现出多种形式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7.2.2 休闲旅游农业带动了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7.3 密云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途径
        7.3.1 政策和服务优势
        7.3.2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生态资源优势凸显
        7.3.3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7.3.4 高效合理的区划
        7.3.5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8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8.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8.1.1 功能定位
        8.1.2 总体目标
    8.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
    8.3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强政策引导,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8.3.2 以合理规划布局为重要抓手,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8.3.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8.3.4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助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3.5 创新农业科技,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与小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8)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4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
1.5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
    1.5.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1.5.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资源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与植被
    2.1.6 矿产资源
    2.1.7 湿地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水资源总量
    2.3.2 用水结构
    2.3.3 水利工程现状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5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4 农业生产概况
2.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3.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3.1.1 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2 土地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3 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3.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
    3.2.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3.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
3.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
    3.3.1 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
    3.3.2 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特征
    3.3.3 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差异
3.4 本章小结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
4.1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
    4.1.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4.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4.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4.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4.3.1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3.2 粒子群优化方法
    4.3.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4.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4.2 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4.5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5.1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
    4.5.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3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5.4 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4.5.5 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4.6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及区域差异
4.7 本章小结 5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1 佳木斯市概况
    5.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5.1.2 地形地貌
    5.1.3 土壤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5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6 农业生产概况
    5.1.7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2 系统动力学简介
    5.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2.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5.2.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5.2.4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简介
5.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3.1 模型边界的确定
    5.3.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5.3.3 模型的构建
5.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1 模型的直观和运行检验
    5.4.2 模型的历史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
6.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
    6.1.1 水资源供需结构动态仿真
    6.1.2 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仿真
6.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
6.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
    6.3.1 水资源供需动态仿真
    6.3.2 农业生产能力动态仿真
    6.3.3 国民经济动态仿真
    6.3.4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动态仿真
6.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评价及优选
6.5 本章小结 7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展望
7.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7.1.1 开源节流并重
    7.1.2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7.1.3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
    7.1.4 健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发展的度量与评价
    2.1.1 发展的内涵
    2.1.2 常用的计量发展的方式
2.2 比较优势理论
    2.2.1 理论概述
    2.2.2 三个比较优势测定指标解释
2.3 农业区位论
2.4 技术效率
2.5 外部性理论 3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3.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3.1.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状况
    3.1.2 农业投入和现代化水平
    3.1.3 天津市农业示范区的发展
    3.1.4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应用
    3.1.5 天津市农业的效益和效率
    3.1.6 天津市滨海设施农业发展
3.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
    3.2.1 农业科技园区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3.2.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分析
    3.2.3 天津市各农业园区发展
3.3 天津市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
    3.3.1 天津市的名胜古迹和食文化
    3.3.2 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
    3.3.3 休闲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4 休闲农业对消费者的影响 4 天津市各区县农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4.1 天津市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
4.2 天津市各区县3种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4.3 天津市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3.1 天津市各区县蔬菜的比较优势分析
    4.3.2 天津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同建设及科技推广
    4.3.3 天津农业中水果的比较优势
4.4 天津市畜牧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 天津市渔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1 各区县水产品产量分析
    4.5.2 天津市滨海新区循环水养殖基地
    4.5.3 天津市水产示范园的发展
    4.5.4 鲤鲫鱼遗传育种中心的发展 5 天津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5.1 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2 粳稻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3 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4 大棚西红柿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5 大棚黄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5.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5.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5.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 天津市养殖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6.1 大规模生猪养殖的随机前沿分析
    6.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2 大规模蛋鸡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3 中等规模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4 农业中淡水鱼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7 天津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7.1 资源稀缺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7.1.1 天津市农业土地亟需保护
    7.1.2 化肥施用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
    7.1.3 天津市农药的过量使用
    7.1.4 天津市农业用水紧张
    7.1.5 渤海湾天津海区生态环境状况
7.2 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高效和多样化有待提高
7.3 政府管理与经营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
    7.3.1 农业规划滞后未形成体系
    7.3.2 生态农业园的管理有待加强
    7.3.3 天津市农业经营方式需要向多元化转变
7.4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7.4.1 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2 化肥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3 农产品加工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7.4.4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峻
    7.4.5 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7.5 生产者知识水平制约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8 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现代农业装备
8.2 优化结构发挥重点园区的示范效应
    8.2.1 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结构调整
    8.2.2 加强畜牧业科技支撑和园区建设
    8.2.3 加强渔政管理优化水产养殖
8.3 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8.4 加强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环境安全监管
8.5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8.5.1 筹建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
    8.5.2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性
    8.5.3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容和定位
    8.5.4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参与情况
    8.5.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2.1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1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2.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现状
        2.2.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3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的冲突
    2.4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冲突成因分析
        2.4.1 独特的气候环境是冲突的客观成因
        2.4.2 以种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是冲突的内在成因
        2.4.3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是冲突的外部成因
第三章 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西北地区人口承载能力估算
    3.1 农业节水转移及其可能性
    3.2 评价思路及模型设定
        3.2.1 评价思路
        3.2.2 模型设定
    3.3 参数分析与估算
        3.3.1 农业节水潜力参数
        3.3.2 用水定额参数
        3.3.3 社会经济参数
    3.4 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预测
    3.5 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第四章 水约束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4.1 评价的理论依据
        4.1.1 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规律
        4.1.2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4.2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4.2.2 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
        4.3.1 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4.3.2 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4.4 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分析
    5.1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5.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5.3.1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与农业用水结构的相关分析
        5.3.2 分省区农业结构与农业用水结构的相关分析
        5.3.3 西北地区未来农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确定
    5.4 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经济分析
    5.5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激励模式
    6.1 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6.1.1 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6.1.2 农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6.2 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激励模式
        6.2.1 激励因素选择
        6.2.2 三元市场驱动模式
第七章 水资源约束下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7.1 大力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7.1.1 农用水权初始分配
        7.1.2 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7.2 努力构建流域统一管理体制
    7.3 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建设
    7.4 理顺土地利用结构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
    7.5 积极推行虚拟水战略
    7.6 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D]. 欧阳子豪.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张佳卓.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3]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D]. 李晨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 王军强,苟天来.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01)
  • [5]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建春.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6]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崔小年.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7]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李卫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8]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 姜秋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 [9]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D]. 张天懿.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10]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蒋舟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北京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