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周圣佑[1](2020)在《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是指为化解地下水采补失衡问题,由相关主体采取措施予以治理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该制度以将地下水超采量恢复到环境可接受水平和推动地下水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以特定地下水超采区为调整对象,以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水源置换、地下水回补等一系列治理行为为主要内容,以多元主体共治为治理手段。完善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加强我国对地下水超采的管理以及完善我国地下水保护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仍存在诸如超采区划分规定不完善、水源置换未进行险管理、地下水回补规定不明确以及法律责任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未来,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应从两方面予以完善。一方面,完善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应该加快《地下水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引入风险规制理念以及明确“综合治理”原则;另一方面,完善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应该完善超采区划定规定、对水源置换活动实施风险管理、明确地下水回补规定以及加强地下水超采法律责任,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魏婷[2](2017)在《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以《人民日报》报道为例》文中提出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当下的中国,环境污染问题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克服的“短板”和“瓶颈”。作为“过来人”的西方发达国家如何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是值得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如何看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关系着中国共产党能否对工业化及发展道路有正确认识,关系着中国共产党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执政党。这一认识历程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实现这种发展”的认识过程,而1970年代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以1970-1979年即1970年代为研究阶段,以这一阶段《人民日报》所刊载的相关文章为文献依据,以"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为研究对象,对1970年代前工业化时代的中国如何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后工业化时代的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喉舌和舆论工具,其刊文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重大事件和世界重大事件的看法和观点。本文选取了 1970年代《人民日报》刊发的与国外环境相关的150篇报道,这是当时国人接受和了解西方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主要信息渠道,同时也能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和治理的认识与态度,基本能够代表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外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除前言和结语外,正文为四章。前言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确了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从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的环境危机和冷战格局下的东西方世界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开始关注国外环境污染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二章介绍了 1970年代《人民日报》国外环境报道的基本情况,并从四个方面全方位尽可能地还原报道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分析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的主要特征,并从两个方面探究了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第四章客观分析了 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的意义,阐述了作者研究中的一些思考和启示,认为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代价,是一个大国崛起的代价之一。在认识环境污染问题上,要防止泛意识形态化。结语部分指出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西方发达工业国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泛意识形态化的问题,导致对环境污染根源的误读。
林荣亮[3](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师丽娟[4](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李家杰[5](2016)在《基于大数据决策支持的城市健康水系统平台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水系泄洪通道和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等原因,导致“暴雨淹城”事故时有发生,城市水环境污染加剧,城市范围内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不和谐,不同区域之间水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城市流域范围内分布着河流湖库、给水厂、污水厂,污水厂排放口、次级河流河口与给水厂取水口相互交错,水系统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城市土地覆盖、水系统结构演变迅速,传统规划建设体系难以系统、全面、快速地对城市健康水系统构建进行决策,通过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为城市健康水系统构建提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大数据的支持下,通过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与城市健康水系统模型库的研究,集成了基于网络化格块的水文响应模型和水体环境模型,开发了城市健康水系统决策支持平台,并在两江新区水系统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中进行应用,为其城市健康水系统的构建提供决策支持,得出两江新区城市健康水系统构建技术方案。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健康水系统构建需求,基于空间大数据进行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气象土壤等基础数据以及流域单元、河流湖库基础资料、水质监测、水的利用与排放等水系统空间及属性数据,形成了海量、多样、复杂、集成的空间大数据支持下的水系统数据库。(2)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水流方向的基本算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拓扑关系,利用高精度网络化格块模拟实际降雨径流路径,构建了支持大数据算法的城市下垫面水文响应模型,建立了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利用超高精度土地利用栅格对格块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进行水信息挖掘,总结了不同坡度、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土地类型的水文响应径流参数,实现了水文响应模型沿高精度网络化格块建立的径流路径,进行径流流量和污染物浓度的汇流演算。(3)在水文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大数据分析的水体环境模型,模型在空间大数据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水体网格的概化和水系结构的自行编号,采用隐式差分格式离散对水力水质模型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通过土地利用、降雨、水文、水质监测资料对水环境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实现城市流域的水环境模拟。(4)开发了包括水信息大数据管理、水文响应模型子系统、水体环境模型子系统的城市健康水系统决策支持平台,并将决策支持平台应用到基于水环境目标的城市未来健康水系统构建中,可通过“设定情景—平台决策支持—方案构建”的交互模式,模拟不同情景条件下城市水系统健康状况,并进行可视化表达,形成城市健康水系统构建的综合技术。(5)以两江新区为例,建立两江新区城市健康水系统决策支持平台,对现状发展、规划发展、最低保障、严格保护四种情景下两江城市水系统进行模拟分析,预测了四种情景的水系统演变趋势,结合模拟结果和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得出两江新区城市健康水系统构建技术方案。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水文响应和水体环境模型为驱动,决策支持平台为支撑,建立了城市健康水系统构建的综合技术,考虑了水体本身及其流域土地利用的相互耦合作用,将为城市健康水系统的构建、决策、管控提供共性技术和平台支持,具有直接的参考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周嫱[6](2014)在《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理念,自此,“绿色建筑”这一概念逐渐发展起来,到90年代,绿色建筑成为了全球建筑发展的方向。社会对于绿色建筑的高度关注,逐渐影响着建筑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建筑教育体系对于绿色建筑相关内容涉及较少,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国内外各高校根据社会对建筑人才需求的发展逐渐调整和完善建筑教育体系。为了培养全面的、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建筑人才,国内外各高校开始关注绿色建筑教育。由于“绿色建筑”涉及内容广泛,国内外各高校对于“绿色”的解读也各不相同,各高校根据学校特点、现有资源、发展需求等在进行绿色建筑教育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但总体来说,目前所涉及的绿色建筑教育体系较为分散、片面,还未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的绿色建筑教育体系。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教育发展背景、国内外绿色建筑教育理论、国内外各高校建筑学院绿色建筑教育相关内容以及社会相关学者、建筑师等有关绿色建筑教育论着的研读和资料整理,在论文第二章中汇总了目前国内外各高校对于绿色建筑教育改革所采取的课程调整和教学变革等,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选取适合的、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改革方式,对论文后续把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建筑学专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方法。在论文第三章对当前国内外绿色建筑探讨进行了简单介绍,包括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绿色建筑实践探讨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内容。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外绿色建筑当前研究及绿色建筑本身特点,结合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条项,对绿色建筑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并结合当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对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技术课程、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如何把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形成一个初步的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论文第四章对山东建筑大学以“绿色建筑设计”方向为试点的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整合。参考论文第三章中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初步框架,结合“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向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建筑学专业本科当前教学经验,把“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向向“绿色建筑设计”方向拓展,从课程体系、体系内部优化、体系进程梳理三方面对其进行课程体系整合研究。
杜昌建[7](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崔海伟[8](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学会办公室[9](2013)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文中认为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四川省土壤肥料学会、重庆市土壤学会、四川省农业厅、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于2012年8月20-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召开。本次
李涛[10](2012)在《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环境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本文从基本国情、项目数量、典型案例、行业现状四个方面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指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建立综合打分体系;注重考察技术措施,而不是实际性能表现;难以满足不同地域、建筑类型和建筑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从性能表现出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本文对国内外典型的十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和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考察性能表现是今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发展趋势。对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综合评价理论为依据,从评价目的、开发机构、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综合模型、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评价体系——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从框架结构、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机制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并提出按照地域范围、建筑类型、建筑生命周期阶段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工具群的系统开发。本文在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建立了针对天津地区办公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体系。探讨了从性能表现出发的各指标的优化,设计了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评分标准和得分等级,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求得了该指标体系的权重,制定了评分表,并开发了评价软件,最后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试评估。论文指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之间需要知识创新、可靠方法和有效实施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和系统开发可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二、第一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结构和方法 |
第一章 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概念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概念 |
一、地下水的概念 |
二、地下水超采的概念 |
三、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概念 |
四、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概念 |
第二节 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
一、满足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二、满足地下水超采治理策略转换的需要 |
三、满足地下水超采治理主体丰富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
一、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 |
二、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超采区划分规定不完善 |
二、水源置换未进行风险管理 |
三、地下水回补规定不明确 |
四、法律责任覆盖不全面 |
第三章 域外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及启示 |
第一节 域外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 |
一、美国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 |
二、澳大利亚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 |
三、欧盟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 |
第二节 域外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选择专门立法模式 |
二、融入风险规制理念 |
三、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
第四章 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立法的完善 |
一、加快《地下水管理条例》立法进程 |
二、引入风险规制理念 |
三、明确“综合治理”原则 |
第二节 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主要内容的完善 |
一、完善超采区划定规定 |
二、对水源置换进行风险管理 |
三、明确地下水回补规定 |
四、加强地下水超采法律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以《人民日报》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1970年代 |
(二) 环境污染、公害 |
(三) 意识形态、泛意识形态化 |
(四) 发展 |
(五) 生态、生态文明 |
四、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本选题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本选题的研究重点 |
(二) 本选题的研究难点 |
(三)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开始关注国外环境污染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的环境危机 |
(一) 西方工业大国环境污染严重 |
(二) 环境污染成为世界性难题 |
二、冷战格局下的东西方世界 |
(一) 两大阵营对立下的世界 |
(二) 两大阵营对立下的中国 |
第二章 《人民日报》报道国外环境污染的基本情况 |
一、报道的基本概况 |
二、报道的主要内容 |
(一) 国外环境污染的表现 |
(二) 对国外环境污染影响的报道 |
(三) 对国外环境污染原因的评析 |
(四) 对国外治理环境污染的介绍 |
第三章 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的主要特征 |
(一) 正确与错误相互交织 |
(二) 前期和后期认识差别较大 |
二、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特征的原因分析 |
(一) 我国现代化发展处于探索阶段 |
(二) 我国工作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 两大阵营下的交锋 |
第四章 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的意义和当代启示 |
一、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的意义 |
(一) 中国共产党的环境意识逐渐萌芽并发展 |
(二) 有助于开眼看世界,提高国人的环境知识水平 |
二、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认识的当代启示 |
(一) 中国共产党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环境污染问题 |
(二) 工业化时代的中国必须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 |
(三) 中国共产党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但要防止泛意识形态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空间范围 |
1.4.3. 研究时间范围 |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3. 中西对比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创新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山 |
2.1.2. 海 |
2.1.3. 水 |
2.1.4. 城 |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
2.2.1. 概述 |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
2.2.3. 小结 |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
2.4.1. 绿地总量不足 |
2.4.2. 绿地布局不均 |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
2.4.6. 千城一面 |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
3.1.1. 摘要与背景 |
3.1.2. 评价方法综述 |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1.2. 软件技术应用 |
4.1.3. 方法步骤 |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2.2. 软件技术应用 |
4.2.3. 方法步骤 |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
5.1.2. 改造岸线划定 |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
5.2.1. 信号山 |
5.2.2. 小鱼山 |
5.2.3. 薛家岛(窟窿山) |
5.2.4. 奥帆中心 |
5.2.5. 北岭 |
5.2.6. 李村河围子岭 |
5.2.7. 浮山 |
5.2.8. 小青岛 |
5.3. 小结 |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
6.1.1. 区域规划层面 |
6.1.2. 总体规划层面 |
6.1.3. 专项规划层面 |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基于大数据决策支持的城市健康水系统平台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城市水系统与水循环 |
1.1.1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制用水 |
1.1.2 污水的再生、再利用与再循环 |
1.1.3 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建设 |
1.2 城市水系统信息化 |
1.2.1 大数据的存储处理 |
1.2.2 地理信息系统 |
1.2.3 决策支持平台 |
1.3 流域水环境模型 |
1.3.1 流域水文模型 |
1.3.2 河流湖库水力水质模型 |
1.4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2 城市健康水系统构建理论 |
2.1 城市健康水系统基本理念 |
2.1.1 城市水系统建设状况 |
2.1.2 城市水系统分析 |
2.1.3 健康水系统概念与模型 |
2.2 城市水系统健康评价 |
2.2.1 城市水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2.2.2 城市水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
2.3 新型城镇城市水系统构建模式 |
2.3.1 创新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
2.3.2 新型城镇排水系统模式 |
3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水系统数据库建设 |
3.1 城市水系统的大数据特征 |
3.1.1 大数据的含义 |
3.1.2 大数据的特征 |
3.1.3 城市水系统的大数据特征 |
3.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
3.2.1 数字高程模型的获取与建设 |
3.2.2 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建设 |
3.2.3 气象、土壤数据的获取与建设 |
3.3 城市水循环数据库建设 |
3.3.1 城市流域数据 |
3.3.2 河流湖库调研数据 |
3.3.3 水的利用、排放空间数据 |
3.3.4 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相关数据 |
3.4 小结 |
4 基于网络化格块的城市下垫面水文响应模型构建 |
4.1 基于数据高程模型的城市下垫面格块径流路径构建 |
4.1.1 基于数据高程模型的水流方向计算方法 |
4.1.2 基于几何网络的城市下垫面格块径流路径拓扑关系构建 |
4.2 基于土地利用统一分类转换的网络化格块属性提取 |
4.2.1 基于格块土地利用的土地覆盖分类转换 |
4.2.2 城市网络化格块径流参数确定 |
4.3 基于流域网络化格块的水文响应模型计算 |
4.3.1 水文响应模型汇流计算 |
4.3.2 网络化格块径流水量水质测算 |
4.3.3 格块累积径流流量预测及高风险点位判别 |
4.4 小结 |
5 城市水系统水环境模型构建 |
5.1 城市水系统水体的一维网格概化 |
5.1.1 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水系结构提取 |
5.1.2 基于格块模式的一维水体流体网格建立 |
5.2 水体水环境的一维水力水质模型 |
5.2.1 一维水力水质模型基本方程组 |
5.2.2 一维水力水质模型方程组的求解 |
5.2.3 水体环境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 水体水环境的一维水力水质模型的运行 |
5.3.1 水体一维网格概化 |
5.3.2 水体环境模型网格拓扑化处理 |
5.3.3 水体环境模型模拟 |
5.4 小结 |
6 城市健康水系统决策支持平台 |
6.1 决策支持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
6.1.1 系统设计目标 |
6.1.2 系统功能设计 |
6.2 平台数据库系统建设 |
6.2.1 平台数据集分析 |
6.2.2 平台数据库设计 |
6.3 模型与平台的集成 |
6.3.1 模型库集成方式 |
6.3.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6.4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6.4.1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 |
6.4.2 模型模拟功能模块 |
6.4.3 决策支持功能模块 |
6.5 小结 |
7 城市健康水系统决策支持平台应用——以两江新区为例 |
7.1 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数据库建设 |
7.1.1 两江新区数字高程模型的获取与建设 |
7.1.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两江新区流域单元划分 |
7.1.3 两江新区近年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变化 |
7.1.4 两江新区气象、土壤数据获取与建设 |
7.1.5 两江新区河流湖库调研与监测 |
7.1.6 两江新区水的利用、排放数据建设 |
7.2 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水文响应模型的运行 |
7.3 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水环境模型的运行 |
7.4 两江新区城市健康水系统决策支持 |
7.4.1 基于不同目标生态规划的概念情景方案 |
7.4.2 概念情景方案下两江新区城市水系统健康预测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与获批的专利 |
(6)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绿色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绿色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各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及思路分析 |
2.1 国内各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1.1 国内八所重点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1.2 国内有代表性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2 国外各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2.1 国外高校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教育改革 |
2.2.2 国外高校可持续发展方向课程体系 |
2.3 改革与改良:国内外建筑院校绿色建筑教育变革思路分析 |
2.3.1 注重“系统性构建”的整饬 |
2.3.2 强调“以点带面”的探寻 |
2.3.3 突出“学科优势带动”、整合“地域特色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相关知识体系梳理及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融入 |
3.1 “绿色建筑”的当前探讨 |
3.1.1 “绿色建筑”理论研究 |
3.1.2 “绿色建筑”实践探讨 |
3.1.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3.2 “绿色建筑”相关知识体系梳理 |
3.2.1 基础理论 |
3.2.2 专业本体 |
3.2.3 相关技术学科 |
3.2.4 实践方法体系 |
3.3 绿色建筑理念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融入 |
3.3.1 课程体系 |
3.3.2 设计课程 |
3.3.3 技术课程 |
3.3.4 理论课程 |
3.3.5 实践课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绿色建筑设计”方向为试点的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教育教学探索 |
4.1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教育教学前期经验总结与反思 |
4.1.1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教学试点总结与反思 |
4.1.2 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总结与反思 |
4.2 以“绿色建筑设计”方向为试点的课程体系整合 |
4.2.1 课程体系 |
4.2.2 体系内部优化 |
4.2.3 体系进程梳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附表 |
图片附录 |
表格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学术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
二、 实施绿色工程 |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成都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第十一届六次常务理事会 |
2开幕式 |
3大会报告 |
4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5专题报告 |
(1) 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2) 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3) 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4) 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5) 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6) 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7) 盐碱土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8) 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9) 土壤-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11) 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12) 土壤地质分专业委员会专题报告 |
6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7第十二届一次理事会 |
8第十二届一次常务理事会 |
9闭幕式 |
(10)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绿色建筑及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1.1.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
1.1.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调查 |
2.1 概述 |
2.2 发展绿色建筑的基本国情分析 |
2.2.1 资源与环境 |
2.2.2 社会与经济 |
2.2.3 建筑业现状 |
2.3 绿色建筑项目统计分析 |
2.3.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
2.3.2 LEED 在中国项目 |
2.3.3 比较与结论 |
2.4 绿色建筑案例调研分析 |
2.4.1 调研案例 |
2.4.2 调研的启示 |
2.5 绿色建筑行业调查分析 |
2.5.1 调查结果分析 |
2.5.2 调研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
3.1 概述 |
3.2 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
3.2.1 绿色建筑评分体系(LEED) |
3.2.2 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 |
3.2.3 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
3.2.4 可持续建筑工具(SBTool) |
3.2.5 可持续建筑认证体系(DGNB) |
3.3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
3.3.1 《绿色生态住宅评估手册》(CEHRS) |
3.3.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 |
3.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SGB) |
3.3.4 台湾的绿建筑标章(EEWH) |
3.3.5 香港建筑环境评估法(HKBEAM)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合比较 |
4.1 概述 |
4.2 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成要素综合比较 |
4.2.1 评价目的 |
4.2.2 开发机构 |
4.2.3 评价对象 |
4.2.4 评价指标 |
4.2.5 权重体系 |
4.2.6 综合模型 |
4.2.7 评价结果 |
4.2.8 其他因素 |
4.3 LEED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深入比较 |
4.3.1 框架结构 |
4.3.2 评价内容 |
4.3.3 评价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理论模型与系统开发 |
5.1 概述 |
5.2 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提出 |
5.2.1 理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特征 |
5.2.2 PBGBAS 的提出 |
5.3 PBGBAS 理论模型 |
5.3.1 模块构成 |
5.3.2 指标体系 |
5.3.3 系统规则 |
5.3.4 评价结果 |
5.4 PBGBAS 系统开发 |
5.4.1 按地域范围开发 |
5.4.2 按建筑类型开发 |
5.4.3 按建筑生命周期阶段开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构——以天津地区办公建筑设计阶段为例 |
6.1 概述 |
6.2 评价体系总体设计 |
6.3 评价内容与评分标准 |
6.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6.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6.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6.3.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6.3.5 室内环境质量 |
6.3.6 设计与创新 |
6.4 权重研究 |
6.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6.4.2 研究结果分析 |
6.5 评价结果 |
6.5.1 得分与等级 |
6.5.2 评分表 |
6.6 试评价 |
6.6.1 案例一 |
6.6.2 案例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 |
7.4 PBGBAS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第一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地下水超采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 周圣佑.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197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外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以《人民日报》报道为例[D]. 魏婷. 武汉大学, 2017(06)
- [3]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4]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5]基于大数据决策支持的城市健康水系统平台构建及应用[D]. 李家杰. 重庆大学, 2016(03)
- [6]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 周嫱.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
- [7]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成都召开[J]. 学会办公室. 土壤通报, 2013(01)
- [10]基于性能表现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 李涛. 天津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