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兴利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绿地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有效的帮助城市构建绿色空间,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并研究了绿地功能在城市规划建中应用的几点原则。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绿地;城市空间结构;景观生态规划
引言
城市绿地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比较突出的经济效益、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本文陈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功能,系统分析了城市的绿地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指出了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用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重新构建绿地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运用,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中绿地系统的发展规划和研究新思路。
1城市绿地功能的具体内涵
城市绿地具备较高的社会功能,其涵盖了美学、文化、社会、思想以及经济效益等,其具体作用为美化城市生活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等。
1.1城市绿地具备较高的生态功能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工程,以及调控城市生态平衡的主要方式,都是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方式来实现的。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区域气候,净化城市空气,减少城市污染,为城市的生态多样性提供了保护等等,使得生态环境效益更为持续和稳定。
1.2城市绿地具备较高的社会功能
通过城市绿地的构建,提升了城市在视觉因素上的自然美,使得城市四周的景色更具美感,对建筑有遮挡和衬托作用,使得城市景观得到较大程度的美化;城市绿地的大规模建设,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地,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城市居民在城市绿地所构建的场所中,开展娱乐活动,为增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加深了城市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社区凝聚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城市绿地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
2当前城市绿地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城市绿地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主要应用提升城市的绿地覆盖率,以及提升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水平等方面。
2.1城市绿地数量水平及所暴露的问题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绿的主要特征,包含了城市的绿地率、绿地覆盖率以及人均绿地面积等,同时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相关指标。当前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均绿地面积多在30m2左右,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人均绿地面积方面有巨大的差距,《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规定,人均绿地面积应为≧10.0m2/人,但实际人均绿地面积仅为6~8m2,绿地率以及绿地覆盖率普遍在30%左右。
所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首先,对于城市绿地空间的布置,没有与城市相关的区域功能有效搭配。城市绿地中所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植物,在吸收净化环境污染物,减少粉尘以及噪音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其次,城市绿地在公共绿地方面的分配,相对不均匀,这是由于城市绿地的建设,更多的追求数量指标,没有综合考虑空间分配问题;再次,城市绿地在建设过程中,其内部的功能结构,无法有效地对人均绿地面积以及功能进行反馈,在城市绿地的植物类型方面,造成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最后,城市绿地对于数量指标的追求,致使对生态系统在服务功能方面的分析力度达不到标准,没有起到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的作用。
2.2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水平及所暴露的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主要以城市规划为工作依据,设定绿地面积,明确绿地功能等。传统形式上,更多的追求城市绿地在空间配置和数量指标的建设,没有体现城市绿地的立体性和系统性。
所暴露的问题:对于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的构建,以及总体布局的配置,没有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传统形式上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在指导内部结构建设方面的水平相对较低;传統形式上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水平,将郊区林地也纳入了城市绿地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对于真实的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无法客观的体现[2]。
3绿地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3.1城市空间结构基于城市绿地完成构建
首先,传统形式上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由大片的绿地,变为大片郊野绿地,再到块状的公园绿地,最终到零星的街区绿地。
需要在这一形式中,融入生态学理论,沿交通干线,建成城市绿地廊道,并向外部扩展。城市规划建设需要结合绿地廊道,建成自然廊道与人工廊道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有效地遏制生态恶化速度。除了通过这一绿地方式来引导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外,还可以通过在城市的外围,建设绿带,控制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速度,更好的显示城市绿地的多种功能。
其次,对城市的用地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城市绿地规模的大量提升,在增多数量指标的同时,增强城区与郊区的绿地联系,使得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更为完整合理。
3.2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建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融合生态学理念,完成城市的斑块、基质、廊道等具体景观的结构布置,优化城市绿地功能。
首先,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规划做概念性阐述,体现绿地景观的整体性,使得城市绿地景观生态的规划与传统形式相比,更加具备完整性,发挥更明显的效益。
其次,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过程中,对于单因子的控制规划,需要以个体景观要素为研究对象,使得生态廊道的建立能够有效联结绿地斑块,完成生态网络的构建。
最后,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如GIS技术和RS技术等,完成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建成,通过对数量模型的建立,完成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与效益价值的评估回归模型的建立。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GIS技术,深入研究当前城市绿地景观的结构,以当前城市绿地存在的三维特征和遥感技术为基础,完成“绿量”模型的建立,定量城市绿地所发挥的生态效应,并据此完成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构建[3]。
4结束语
对当前城市绿地功能的主要应用方向进行研究,其体现更多的是对数量指标的追求,以及在传统意义上的,更多的侧重对点、线、面绿地空间配置。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提出绿地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需要以生态学为指导理论,与现存绿地数量指标项结合,优化城市绿地空间配置,完善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水平,更好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进,陈爽,姚士谋.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功能应用研究新思路[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06):99-103.
[2]季华琴.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功能应用的新思路探究[J].科技资讯,2016,(17):2-3.
[3]胡忠行.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