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烧蚀磨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磨损,火炮,弹道,电弧,灰色,模型,组合。
烧蚀磨损论文文献综述
金文奇,宁金贵,王剑,邓波[1](2019)在《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烧蚀火炮内弹道仿真精度,在文献[1]火炮烧蚀内弹道理论基础上,保持火药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燃速定律和体现起始部膛线烧蚀的弹丸起动压力方程不变,通过对变炮膛截面积、变药室容积、弹后烧蚀容积增量等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体现全膛烧蚀的弹丸运动方程和内弹道基本方程,从而建立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借鉴经典内弹道诸元解算方法,导出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解算方法。以某火炮试验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烧蚀磨损内弹道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初速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0. 9%,能够满足火炮工程实践3%的仿真误差要求;仿真精度优于文献[1]的火炮烧蚀内弹道方法,证明了所建立的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和诸元解算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烧蚀磨损火炮身管寿命预测。(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薛剑博[2](2016)在《关于火炮身管烧蚀磨损与寿命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火炮寿命的众多制约因素当中,身管的内膛烧蚀是十分主要的一个制约因素,同时,身管的内膛烧蚀还会对火炮的战斗作用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火炮身管烧蚀磨损与寿命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多种理论技术,对实际的火炮发射过程当中,造成的身管烧蚀磨损与寿命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6年07期)
周培勇,陈光雄,董丙杰,胡艳,高国强[3](2016)在《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及电弧烧蚀磨损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行研制的弓网电弧试验系统,研究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提出一种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在线测量方法,通过试验研究电压、电流对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的影响以及滑板电弧烧蚀磨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弓网离线起弧和熄弧距离随着电压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地增大;滑板电弧烧蚀磨损量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增大而显着增大;电弧烧蚀磨损量与电弧能量密切相关,随着电弧能量增大,滑板磨损量也随之增大。(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6年02期)
易怀军[4](2016)在《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炮身管的内膛烧蚀磨损直接影响火炮的内弹道性能的高低,是判断身管寿命、分析火炮射击精度的重要依据。所以有必要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深入研究不同烧蚀磨损量后的弹带受力以及内弹道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身管烧蚀磨损量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研究身管烧蚀磨损机理和一般烧蚀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经典的内弹道学理论和定量分析原理,计算出身管径向磨损量对内弹道诸元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2)根据弹丸在膛内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建立了考虑内膛烧蚀磨损的弹丸挤进阻力和弹带导转侧受力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分析弹带梯形、削光的形成过程,得到考虑内膛磨损的弹带挤压应力的变化规律。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内膛烧蚀磨损结构对挤进过程的影响。(3)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和理论,建立不同磨损程度的身管的弹炮耦合模型,并对弹带挤进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不同的内膛烧蚀磨损结构对弹带挤进过程的影响,最后利用仿真结果总结出内膛烧蚀磨损对弹带挤进过程的影响规律。(4)分析了现行的身管寿命判决方法,总结出以身管烧蚀磨损量作为身管寿命的判决标准。接着利用等效全装药计算公式和实验得到标准条件下的磨损量和射弹发数的实验数据。最后根据炮膛磨损规律和采集数据的特点,建立了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身管内膛烧蚀磨损量和寿命进行预测。又考虑到实际的试验统计的数据,往往是非等间隔、小样本和贫信息的,又建立了改进的非等间隔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非等间隔数据又能有较高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1-01)
易怀军,张相炎,丁传俊,孙明亮[5](2015)在《基于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趋势复杂,难以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问题,在采用灰色动态模型对身管烧蚀磨损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构造了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通过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得出较单一模型预测更加准确的预测值,能更好地反映内膛烧蚀磨损量的发展规律。(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周培勇[6](2015)在《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及电弧烧蚀磨损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弓网受流作为电气化铁路中主要受流方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弓网受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弓网离线电弧现象是影响弓网受流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弓网离线电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弓网离线电弧试验系统,真实模拟弓网离线过程,分析弓网离线电弧电气特性,研究弓网离线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提出了一种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在线测量方法,试验研究了电压、电流对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的影响以及滑板电弧烧蚀磨耗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弓网电压为AC 36V、电流为70A时,弓网电弧起弧距离d1=153.2μm,弓网电弧熄弧距离d2=1244.6μ.m。(2)随着电压的增大,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也随之增大,且存在近似线性的关系;而电流对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的影响不大,但从整体表现来看,随着电流的增大,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都略为增大。(3)电弧烧蚀磨损量与电弧能量密切相关,电弧能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弧烧蚀磨损程度,随着电弧能量的增大,滑板烧蚀程度加剧,滑板烧蚀磨损量也随之增大。(4)弓网电弧所产生的热力作用使弓网之间的材料发生转移,且主要是从受电弓滑板转移到接触网导线上,电压越大,材料转移越严重,导致碳滑板材料烧蚀磨损越严重,比较低电压和高电压情况,材料转移情况相差很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6-01)
王伟[7](2015)在《舰炮身管热响应与烧蚀磨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身管的发热是影响身管力学性能和烧蚀磨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某舰炮身管为研究对象,以经典内弹道学和工程传热学等理论为基础,结合烧蚀磨损计算模型和烧蚀内弹道模型,对发射过程中身管传热、应力状态和烧蚀磨损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射速条件下身管的温度场和烧蚀磨损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经典内弹道理论为基础,通过编程计算得到膛内气体温度、密度、压力和温度场分析所需的边界条件;建立身管传热计算模型,对身管沿径向和轴向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以PYTHON语言为基础,定制开发了身管传热分析系统,提高了身管传热计算的效率。(2)采用直接耦合法对身管进行热—弹耦合分析,对非自紧身管的热应力和等效应力进行了仿真计算,用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的自紧残余应力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对自紧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自紧身管的热应力和等效应力进行了计算。(3)建立身管熔化烧蚀模型和烧蚀磨损内弹道模型,在传热分析的基础上计算身管烧蚀磨损量及烧蚀磨损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4)以传热和烧蚀磨损模型为基础,对不同射速条件下的身管发热和烧蚀磨损情况进行仿真,研究射速对身管发热和烧蚀磨损的影响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5-04-10)
梁文凯[8](2015)在《身管烧蚀磨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身管的烧蚀磨损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难题,会降低身管武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在武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科研工作者们很少从身管的失效机理角度进行考虑,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试验数据和经验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身管的烧蚀机理和摩擦磨损角度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对身管的烧蚀机理从化学、热和机械叁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防治烧蚀磨损的各种技术措施。(2)运用相变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身管的熔化烧蚀磨损模型,推导出了身管的熔化烧蚀量的计算公式,运用该模型对某火炮身管的熔化烧蚀量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3)将摩擦学理论运用到身管与弹丸的相互作用中,建立了身管与弹丸的熔融磨损模型,推导出了相关的摩擦学参数计算公式。以两种不同口径的火炮为例,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与现有的摩擦学理论符合较好。(4)建立了身管烧蚀磨损后的内弹道计算模型,编程计算了某火炮身管烧蚀磨损后的膛压、初速变化情况。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身管烧蚀磨损机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1)
龚长红,杨云飞,黄林昊[9](2014)在《现代火炮炮膛烧蚀磨损机理及控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型火炮身管烧蚀磨损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身管烧蚀磨损形成机理(主要包括热作用、机械磨损和化学反应),采取了更新炮钢材料,增加内膛涂层和采用缓蚀添加剂等控制措施。实验研究表明,这些措施有效地克服了该型火炮烧蚀磨损的难题。(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孟翔飞,王昌明,何博侠,陆建山,胡伟伟[10](2013)在《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的灰色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地获得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变化情况,根据火炮在发射过程中的膛内特性,分析了火炮身管的烧蚀磨损规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灰色Verhulst模型特性,提出了一种火炮身管的烧蚀磨损量的预测模型,并在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基础上进行了预测模型的优化。通过对某型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的数据验证及对比,证明了优化灰色Verhulst模型的准确性,为火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身管烧蚀磨损的准确预测及火炮身管寿命的判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求解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烧蚀磨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火炮寿命的众多制约因素当中,身管的内膛烧蚀是十分主要的一个制约因素,同时,身管的内膛烧蚀还会对火炮的战斗作用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火炮身管烧蚀磨损与寿命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多种理论技术,对实际的火炮发射过程当中,造成的身管烧蚀磨损与寿命问题进行了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烧蚀磨损论文参考文献
[1].金文奇,宁金贵,王剑,邓波.基于全膛烧蚀磨损特征的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J].兵工学报.2019
[2].薛剑博.关于火炮身管烧蚀磨损与寿命问题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
[3].周培勇,陈光雄,董丙杰,胡艳,高国强.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及电弧烧蚀磨损的试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6
[4].易怀军.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5].易怀军,张相炎,丁传俊,孙明亮.基于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预测[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5
[6].周培勇.弓网电弧起弧和熄弧距离及电弧烧蚀磨损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7].王伟.舰炮身管热响应与烧蚀磨损分析[D].中北大学.2015
[8].梁文凯.身管烧蚀磨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9].龚长红,杨云飞,黄林昊.现代火炮炮膛烧蚀磨损机理及控制措施[J].四川兵工学报.2014
[10].孟翔飞,王昌明,何博侠,陆建山,胡伟伟.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的灰色预测模型[J].四川兵工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