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浸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酯,分子筛,苯胺,甲酸,氨基,碳酸,复合材料。
热浸渍论文文献综述
彭向聪,王志苗,李红芹,薛伟,李芳[1](2019)在《溶剂热浸渍法制备高稳定性Zn(OAc)_2/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一文中研究指出Zn(OAc)_2对由碳酸二甲酯(DMC)和苯胺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的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存在易失活、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为此,以DMC为溶剂,利用溶剂热浸渍法制备Zn(OAc)_2/SiO_2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XRD、FTIR和TG-DTA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Ac)_2/SiO_2催化剂表面存在Zn(OAc)_2和ZnO,且其在SiO_2表面分散较好;优化了Zn(OAc)_2/SiO_2催化剂的反应条件,当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5h、苯胺与DMC的摩尔比为1∶20、催化剂与苯胺质量比为0.2时,苯胺的转化率为97.2%,MPC的选择性为89.4%。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溶剂热浸渍法制备的Zn(OAc)_2/SiO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7次,苯胺的转化率下降至79.1%,MPC的选择性下降至79.2%。Zn(OAc)_2/SiO_2活性下降的原因是由于ZnO的生成,并对其进行了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与新鲜催化剂接近。(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张越,相珺,孙丽月,刘富,马胜男[2](2018)在《热浸渍法制备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04不锈钢为基体,Al(NO_3)_3溶液为浸渍液,采用热浸渍法制备金属表面陶瓷涂层。通过XRD、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测试,确定不同Al(NO_3)_3溶液浓度、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涂层的成分为Al_2O_3和Al(OH)_3,其硬度显着提高,大约为不锈钢基体的1.13~4.60倍,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期刊2018年03期)
李红芹[3](2017)在《溶剂热浸渍法制备Zn(OAc)_2/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一文中研究指出苯氨基甲酸甲酯(MPC)是合成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重要有机中间体。Zn(OAc)_2对由碳酸二甲酯(DMC)和苯胺(AN)合成MPC的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存在易失活的缺点。为提高Zn(OAc)_2的稳定性,本文利用溶剂热浸渍法制备了Zn(OAc)_2/SiO_2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以DMC为溶剂,当制备温度为160℃、时间为6h时制备得到Zn(OAc)_2/SiO_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5h,AN与DMC的摩尔比为1:20,催化剂与AN质量比为0.2的条件下,AN的转化率为97.2%,MPC的选择性为89.4%。对制备催化剂的过程进行在线红外监测,并利用XRD、FTIR、TG等方法对Zn(OAc)_2/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Ac)_2/SiO_2催化剂表面存在Zn(OAc)_2、ZnO和Zn_4O(O_2CCH_3)_6,其中Zn(OAc)_2和Zn_4O(O_2CCH_3)_6是活性中心;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Zn(OAc)_2/SiO_2重复使用7次,AN的转化率下降为79.1%,MPC的选择性下降为79.2%,较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Zn(OAc)_2/SiO_2催化剂稳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稳定性提高的原因是由于催化剂表面存在的Zn_4O(O_2CCH_3)_6和单层分散的Zn(OAc)_2,由于二者的负载使得活性组分与甲醇之间的反应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受到抑制;Zn(OAc)_2/SiO_2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由于ZnO的生成所致;利用乙酸水溶液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生,再生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新鲜催化剂相差不大。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载体SiO_2和溶液中Zn~(2+)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了热力学参数△G,△S和△H,△G<0,△H>0。表明SiO_2对Zn~(2+)的吸附过程是自发和吸热的。温度的升高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SiO_2对Zn~(2+)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进行描述,相关性都较好,并且利用Langmuir等温式预测了单分子层吸附的最大吸附量。在140℃、150℃、160℃、170℃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046×10~2mg/g、6.345×10~2mg/g、1.049×10~3mg/g、1.810×10~3mg/g。载体SiO_2吸附Zn~(2+)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其中颗粒扩散过程为速率控制步骤。(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郭大鹏,周志辉,吴建雄,金鸽,王金渠[4](2014)在《热浸渍预涂晶种温度对T型分子筛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浸渍法在α-Al2O3载体管表面预涂晶种,进而制备得到T型分子筛膜,通过XRD和S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90%(w)异丙醇-10%(w)水体系中评价了T型分子筛膜的渗透汽化性能,考察了第二次涂晶温度和合成时间对T型分子筛膜的形成和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T型分子筛膜的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两次涂晶温度分别为180℃和100℃以及T型分子筛膜的晶化时间为24 h时,所制备的T型分子筛膜在70℃、90%(w)异丙醇-10%(w)水体系中进行渗透汽化性能测定,渗透通量基本大于1.20 kg/(m2·h)、分离因子为3 000~3 600,具有很高的重复性。通过优化第二次涂晶温度及合成时间,能合成出高通量、高重复性的T型分子筛膜。(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8期)
包怡红,王芳,孙义玄,刘冉,段伟丽[5](2014)在《热浸渍-酶法提高蓝莓果浆出汁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热浸渍与酶解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蓝莓果浆出汁率的工艺条件。[方法]蓝莓浆热浸渍后果胶酶解,分别考察了热浸渍的温度、时间以及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蓝莓果浆出汁率和果汁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果浆出汁率为响应值,对蓝莓浆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试验得出,在温度60℃下热浸渍30 min后进行酶解,酶添加量0.21%、酶解时间2.38 h、酶解温度44.72℃为最优酶解条件,其预测出汁率为81.50%,实测出汁率为79.91%,两者基本相符。热浸渍和果胶酶共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蓝莓果浆出汁率,比单独进行酶解蓝莓果浆出汁率提高了9.59%。[结论]研究可为蓝莓饮品及蓝莓果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3期)
刘红,罗钢元,周志辉,罗益韦,王金渠[6](2012)在《热浸渍晶种法制备高重复性NaA分子筛膜》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浸渍法和打磨法引入晶种合成NaA分子筛膜,将合成的NaA分子筛膜应用于乙醇/水混合体系,研究进料温度、进料侧压力及进料流量等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温度升高,渗透通量和分离因数呈增大趋势;进料侧压力增大,渗透通量增加,分离因数减小;进料流量增大,渗透通量明显增大,分离因数未发生明显变化。进料温度为75℃、进料侧压力为100kPa、相对真空度接近-0.1MPa、进料流量为16L/h时,所得NaA分子筛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数分别为1.08kg.m-2.h-1和3 338,此时用于乙醇/水混合体系分离效果最佳。NaA分子筛膜的重复性高达80%。(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朱佳,黄剑锋,曹丽云,王雅琴,吴建鹏[7](2012)在《溶剂热浸渍时间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溶剂热浸渍法,利用硼溶胶和B2O3微粉对炭/炭(C/C)复合材料进行基体和表面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后C/C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溶剂热处理时间对改性后C/C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溶剂热改性处理后,C/C复合材料的表面缺陷被B2O3保护层所覆盖,同时基体内部缺陷也被B2O3所填充。延长溶剂热改性时间,B2O3覆盖层的平滑度和致密度不断上升,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不断提高。经48h溶剂热改性后的C/C复合材料在静态空气中600℃恒温氧化17h后的质量损失仅为2.13%。(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2年01期)
弭群,曹丽云,黄剑锋[8](2010)在《C/C复合材料微波水热浸渍H_3PO_4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磷酸为填充液与改性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对碳/碳(C/C)复合材料进行了抗氧化改性。主要研究了微波水热反应温度、时间对改性C/C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浸渍磷酸后材料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微波水热改性是提高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在120~210℃的水热改性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经4h水热处理后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达最佳;在210℃/4h微波水热处理后的C/C复合材料在700℃的空气气氛中氧化10h后的质量损失为9.47%,相对未改性的C/C复合材料抗氧化效果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王豪,范煜,石冈,刘海燕,鲍晓军[9](2006)在《水热沉积法和水热浸渍法制备NiW-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传统浸渍法、沉淀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颗粒大、分散度低的缺点,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高分散负载型催化剂的水热沉积制备方法,即在水热条件下利用液相均匀沉积反应生成活性组分纳米颗粒,同时利用亚临界水的高反应活性和强渗透能力,使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得以高分散地沉积.本文分别采用水热沉积法和水热分步浸渍法制备了NiW/Al2O3加氢脱硫(HDS)催化剂,并比较了二者对模型化合物二苯并噻吩(DBT)的HDS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9-01)
王华,张莉,刘拉平[10](2006)在《热浸渍处理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热浸渍处理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了经3个不同工艺酿造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并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对葡萄原料进行热浸渍处理,可以显着提高葡萄酒中1-戊醇含量;3-羟基丁酸乙酯、癸酸乙酯和丁二酸二乙酯极有可能是构成60℃浸渍24h处理所得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特殊香味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热浸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304不锈钢为基体,Al(NO_3)_3溶液为浸渍液,采用热浸渍法制备金属表面陶瓷涂层。通过XRD、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测试,确定不同Al(NO_3)_3溶液浓度、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涂层的成分为Al_2O_3和Al(OH)_3,其硬度显着提高,大约为不锈钢基体的1.13~4.60倍,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浸渍论文参考文献
[1].彭向聪,王志苗,李红芹,薛伟,李芳.溶剂热浸渍法制备高稳定性Zn(OAc)_2/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J].化工进展.2019
[2].张越,相珺,孙丽月,刘富,马胜男.热浸渍法制备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8
[3].李红芹.溶剂热浸渍法制备Zn(OAc)_2/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D].河北工业大学.2017
[4].郭大鹏,周志辉,吴建雄,金鸽,王金渠.热浸渍预涂晶种温度对T型分子筛膜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2014
[5].包怡红,王芳,孙义玄,刘冉,段伟丽.热浸渍-酶法提高蓝莓果浆出汁率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6].刘红,罗钢元,周志辉,罗益韦,王金渠.热浸渍晶种法制备高重复性NaA分子筛膜[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2
[7].朱佳,黄剑锋,曹丽云,王雅琴,吴建鹏.溶剂热浸渍时间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
[8].弭群,曹丽云,黄剑锋.C/C复合材料微波水热浸渍H_3PO_4改性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0
[9].王豪,范煜,石冈,刘海燕,鲍晓军.水热沉积法和水热浸渍法制备NiW-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C].第十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10].王华,张莉,刘拉平.热浸渍处理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