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创业资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资本,农民工,职业教育,融资,创投,厦门市,关系。
创业资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玉,朱丽芬[1](2019)在《基于“过程孵化”的大学生创业资本培育模式研究——从学生工作视角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绩效普遍不高的现状,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创业资本理论研究和学生工作实际,提出以"过程孵化"培育大学生创业资本为主要思路,构建一种适合高校学生工作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资本培育模式。即学生工作者在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的组织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整合创业优惠政策、创业课程资源和创业导师资源等各种社会资源,培育大学生创业社会资本;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创业氛围、建立创业人才库和发挥创业"导生"作用,培育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实效。(本文来源于《高校后勤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洪美玲[2](2019)在《创业资本、创业惯习和创业实践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业生态系统作为创业资源提供者、创业企业和客户以及他们之间有机关系的总体,是理解创业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概念框架,也是创造支持新创企业环境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在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和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Stam&Spigel,2016)。创业和创新从2009年开始成为政策热点后,创业生态系统也随之发展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的新兴主题,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缺少相对独立的观点和分析框架,大多停留在“讲故事”阶段,始终没有建立起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应具备的理论框架。场域理论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和分析工具,在不同的管理学研究主题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以场域视角研究创业生态系统是将创业者和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单位,不忽略任何一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但同时也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本研究通过借用场域理论中的资本、惯习和实践叁个变量,建立和分析创业生态系统中,个体持有的创业资本、感知到的创业惯习和表现出的创业实践间的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二分逻辑产生的潜在不足,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辨证的分析框架。场域视角下的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有地理边界的经济集群(Spigel&Harrison,2018),区域内密集的创业实践塑造了创业生态系统及其形态。创业实践受到创业者所持有资本的类型在创业场域的价值高低影响,创业者会应用自身持有的高价值资本来实施创业活动,以积累更多同类型的高价值资本,并维持该资本的价值水平;同时,创业者将其感知到的创业场域中的规则内化为创业惯习,形成一个行为框架,来判断特定的实践模式是否符合一系列的规则,因此创业实践也受到创业惯习的影响。为了识别创业资本、创业惯习和创业实践的内涵及变量关系,本研究以深圳创业生态系统为案例研究,完成了51份半结构访谈,并使用编码方法对定性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和提炼了关键变量的内容和维度,提出研究假设;通过180份有效问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方法通过定量数据来修正研究变量的维度和内容;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创业资本的内容与研究情境产生高度联系,同一种表现形式的创业资本可能会随着研究情境不同而属于不同类型。第二,创业惯习是创业者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解和感知,主要分为相对利己的市场惯习和相对利他的社群惯习两种类型。第叁,个体持有的创业资本与其产生的创业实践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个体持有的创业资本越多时,相应地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创业实践。第四,个体感知到的创业惯习与其产生的创业实践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个体对创业惯习的感知程度越高时,相应地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创业实践。第五,创业惯习中的市场惯习和社群惯习对创业资本与创业实践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叁点:第一,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引入场域视角和研究范式,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将主体和环境进行对立分析导致的研究缺陷,建立了一个整体研究框架。第二,开发了创业生态系统定量研究工具。通过分析访谈和公开资料等文本材料,提炼创业生态系统中创业资本、创业惯习和创业实践的维度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问卷数据对以上叁个变量测量内容和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和验证。第叁,以创业者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建立创业者是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这一学术主张,明确了创业生态系统与其他经济集群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覃家琦,李泽广,邵新建[3](2019)在《创业资本如何影响负债融资?——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9年)与中国投中集团CVSource数据库相匹配,以受到创业资本支持的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创业资本在介入企业后如何影响企业的负债融资。研究发现,当基于纵向视角并以创业资本介入前的情况为参照系时,企业负债融资额和负债比例在创业资本介入后均下降,且这种下降来自短期负债;当基于横向视角并以无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为参照系时,受到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具有更高的负债融资额但具有更低的负债比例,后者源于短期负债。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检验中,纵向视角和横向视角的结果仍然成立。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创业企业债务融资、创业资本家与债权人关系等问题的理解。(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王晓明[4](2018)在《基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资本困境的职业教育支持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是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条件下的一种人口流动新趋势,充分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效果。返乡农民工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也面临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存量及积累不足的问题。基于此,职业教育需要从宏观上打造以县域为基础的普惠性职教培训体系,中观上按照不同群体的资本特征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微观上按照返乡农民工创业需求的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精准培训内容支持。(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8年21期)
林露虹,杜明华,甘炜苹[5](2018)在《30场对接会成绩单出炉 企业获投融资超1.6亿元》一文中研究指出昨天,“123对接会”迎来第30期活动,“成绩单”随之出炉:在30期不同主题的专场对接会上,路演项目共计133个,参会机构累计超600家次,与会人数累计超3000人,路演企业通过对接会获得投融资金额超过1.6亿元。中小企业带着项目,与投资人面对(本文来源于《厦门日报》期刊2018-09-19)
覃家琦,李泽广[6](2017)在《创业资本与企业创新:情怀何处安放?——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1998—2009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的CVSource数据库相匹配,考察中国创业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而检验甄别效应与增值效应。研究发现,与无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相比,有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与更优的投资质量;与创业资本介入之前相比,企业在创业资本介入之后具有更高的创新投入,但在创新产出、创新效率和投资质量方面则没有显着差异。在控制了样本选择偏差之后,干预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与差中差估计法均表明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获得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其创新水平在创业资本介入之前已经显着高于无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创业资本的介入并没有引起创新与投资质量的显着动态变化;对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已投资本回报率较高的企业,其引进创业资本的概率更大。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创业资本的甄别效应远大于增值效应,创新优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创业资本优先假设。(本文来源于《中国会计评论》期刊2017年04期)
谢惠茜[7](2017)在《深圳将推50亿天使母基金》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商报讯】(记者 谢惠茜)由深圳市金融办指导、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联合证券时报主办的“第十九届高交会创业投资高峰论坛”,11月17日在圣庭苑酒店举行。论坛以“中国创业投资2.0:模式创新与价值创造”为主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张小(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7-11-18)
葛菲,贺小刚[8](2017)在《生产制造还是资本投资?中国工业企业国际创业资本的流向——基于制度距离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制造和资本投资是国民经济两大关键部门,近几年国内企业资本表现出强烈的资本投资偏好,其国际创业资本流向如何,是坚守生产制造的本位还是选择资本投资领域?资本流向的受制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研究指出,中国生产型企业"走出去"主要是为了销售国内生产的货物,本文则尝试突破销售领域的边界,探索在其掩盖下所隐藏的国际创业资本流向偏好。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制度距离顺差的增加,工业企业的国际创业资本倾向于流入资本投资领域,而制度逆差的国家不具备良好的制度保护和健全的资本市场,以至于进行资本投资的动机并不强烈;(2)在企业所有制性质的调节下,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随着制度顺差增加会有着更加强烈的资本投资倾向;(3)在冗余资源的鼓励下,相比国有企业,制度顺差是一种动力,促使民营企业对于资本投资领域有着更弱的偏好。(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7年11期)
马建富,吕莉敏[9](2017)在《返乡农民工创业资本积累的职业教育支持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现象、新趋势。当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新的特征:创业意愿虽有一定的被动性,但理性基础上的主动性趋势愈益明显;创业动机既是理性经济行为的表现,更是主体意识增强的表征;创业行为既受外在因素推动,更是内在因素共振作用的结果。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创业资本不足的问题。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资本不足的一个重要路径是职业教育培训,其支持策略主要是:基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县域性特点,构建具有区域性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支持体系;区别返乡农民工个体存量资本特点,锁定职业教育培训重点支持人群;把握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需求的差异性,实施分类的多层次的精准培训。(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7年21期)
成知献[10](2017)在《将个体信用转化为创业资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贷款难,没有抵押贷款更难,但在江西省宜丰县,没有抵押、光靠信用如今也能贷款了!据了解,宜丰县的做法是:依托“星级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评议标准”,由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农商银行、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行业商会代表、个体工商户代表组成公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工商报》期刊2017-06-16)
创业资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业生态系统作为创业资源提供者、创业企业和客户以及他们之间有机关系的总体,是理解创业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概念框架,也是创造支持新创企业环境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在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和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Stam&Spigel,2016)。创业和创新从2009年开始成为政策热点后,创业生态系统也随之发展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的新兴主题,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缺少相对独立的观点和分析框架,大多停留在“讲故事”阶段,始终没有建立起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应具备的理论框架。场域理论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和分析工具,在不同的管理学研究主题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以场域视角研究创业生态系统是将创业者和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单位,不忽略任何一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但同时也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本研究通过借用场域理论中的资本、惯习和实践叁个变量,建立和分析创业生态系统中,个体持有的创业资本、感知到的创业惯习和表现出的创业实践间的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二分逻辑产生的潜在不足,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辨证的分析框架。场域视角下的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有地理边界的经济集群(Spigel&Harrison,2018),区域内密集的创业实践塑造了创业生态系统及其形态。创业实践受到创业者所持有资本的类型在创业场域的价值高低影响,创业者会应用自身持有的高价值资本来实施创业活动,以积累更多同类型的高价值资本,并维持该资本的价值水平;同时,创业者将其感知到的创业场域中的规则内化为创业惯习,形成一个行为框架,来判断特定的实践模式是否符合一系列的规则,因此创业实践也受到创业惯习的影响。为了识别创业资本、创业惯习和创业实践的内涵及变量关系,本研究以深圳创业生态系统为案例研究,完成了51份半结构访谈,并使用编码方法对定性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和提炼了关键变量的内容和维度,提出研究假设;通过180份有效问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方法通过定量数据来修正研究变量的维度和内容;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创业资本的内容与研究情境产生高度联系,同一种表现形式的创业资本可能会随着研究情境不同而属于不同类型。第二,创业惯习是创业者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解和感知,主要分为相对利己的市场惯习和相对利他的社群惯习两种类型。第叁,个体持有的创业资本与其产生的创业实践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个体持有的创业资本越多时,相应地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创业实践。第四,个体感知到的创业惯习与其产生的创业实践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个体对创业惯习的感知程度越高时,相应地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创业实践。第五,创业惯习中的市场惯习和社群惯习对创业资本与创业实践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叁点:第一,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引入场域视角和研究范式,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将主体和环境进行对立分析导致的研究缺陷,建立了一个整体研究框架。第二,开发了创业生态系统定量研究工具。通过分析访谈和公开资料等文本材料,提炼创业生态系统中创业资本、创业惯习和创业实践的维度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问卷数据对以上叁个变量测量内容和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和验证。第叁,以创业者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建立创业者是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这一学术主张,明确了创业生态系统与其他经济集群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业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玉,朱丽芬.基于“过程孵化”的大学生创业资本培育模式研究——从学生工作视角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9
[2].洪美玲.创业资本、创业惯习和创业实践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覃家琦,李泽广,邵新建.创业资本如何影响负债融资?——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经济评论.2019
[4].王晓明.基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资本困境的职业教育支持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
[5].林露虹,杜明华,甘炜苹.30场对接会成绩单出炉企业获投融资超1.6亿元[N].厦门日报.2018
[6].覃家琦,李泽广.创业资本与企业创新:情怀何处安放?——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7
[7].谢惠茜.深圳将推50亿天使母基金[N].深圳商报.2017
[8].葛菲,贺小刚.生产制造还是资本投资?中国工业企业国际创业资本的流向——基于制度距离的解释[J].管理世界.2017
[9].马建富,吕莉敏.返乡农民工创业资本积累的职业教育支持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7
[10].成知献.将个体信用转化为创业资本[N].中国工商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