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大散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散文,文化,秋雨,白帝城,白帝,公孙,苦旅。
文化大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马新亚[1](2019)在《文化大散文的结构创新与话语建构——以张雄文《白帝,赤帝》为例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发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经由余秋雨、韩少功、张承志等人的助推臻于完善的文化大散文走入新世纪,逐渐落入了俗套。这固然与新世纪以来散文文体乃至文学、文化的整体式微有关,更与散文作家的文化视野、才情识见、文体意识的局限性息息相关。介于以上因素,再加上楚文化所固有的封闭性与排他性,我们很难在新世纪以来的湖南散文创作现场(本文来源于《湖南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彭翠,刘新杨[2](2018)在《文化大散文的跨域传播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以保定市的“四则运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大散文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概念,因其拥有跨域传播的文化建构功能,故而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文体,其纪实功能对日常生活的重现,真情实感对读者的感召,以及文化之思对生活的介入等一系列功能,为不同地域的文化名城提供了文化建设的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永权[3](2016)在《在寻访、研究和书写中与史同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力于滇缅抗战历史研究的学者、作家蔡雯新近创作出版了历史文化大散文《远征国殇·不能忘却——滇缅抗战历史的追踪故事》。改革开放以来,以滇西抗战和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战的各类文艺作品以及对这段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虽然不少,但像蔡雯这样集滇缅抗战史的研究学(本文来源于《云南日报》期刊2016-11-26)
幽谷幽兰[4](2016)在《余秋雨对文化大散文的贡献和局限——试解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悲苦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散文的崛起是在上个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散文(亦为小品文)以独特的语言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以说,仅仅就语言而论,当时的散文成就远远超过了小说和诗歌。时光荏苒,到了叁十年代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散文创作要符合战争时期的特殊需要,散文的本来淡定之气被渐渐冲垮。1949年以降",十七年文学"中,除了杨朔的诗意散文给散文带来一时的清新外,大部分时间处在低靡状态。进入新时期文学的头十年,散文创作长时间只看得(本文来源于《岁月》期刊2016年08期)
李德南[5](2012)在《另一种文化大散文——以熊育群的作品为例,兼谈文化大散文的写作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两个基本的写作路向:知识论的和生存论的。知识论的写作路向意味着写作是概念化的、公式化的、先验的,多以现成的知识观念(认识)作为演绎对象,与生活世界、心灵世界相隔绝。生存论的写作路向则意味着这种写作试图抵达知识得以形成的更具本源性的生存领域,和具体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是互通的,因此其性质是非概念化的、非公式化的、经验的。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文化大散文,大多是走知识论的写作路向,熊育群的散文集《奢华的乡土》、《路上的祖先》却处在从知识论到生存论的转变旅程中。它们立足于鲜活的文化现场,敢于远离现成的文化结论;它们坚持回到生活世界本身,让文化如其所是地显现;它们坚守的是生存论的写作伦理,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文化大散文。(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李刚[6](2012)在《从“立法者”到“阐释者”——1990年代文化大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990年代,文化大散文以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向包括非知识分子群体在内的社会人群传达和阐释知识分子话语,并将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言说方式印证了齐格蒙.鲍曼所谓知识分子在现代向后现代转型过程中,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身份转变。"阐释者"身份的确立标志着知识分子群体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分化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初步实现了自我身份认同。(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马平川[7](2010)在《文化大散文为何没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大散文作为新的散文创作力量,在上世纪 90年代初勃然兴起,一时蔚为大观。这种散文以文化视角观照社会人生,交融着文化寻根和历史反思,丰富和拓展了散文的审美空间。一大批优秀的散文作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奉献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本文来源于《宝鸡日报》期刊2010-07-09)
郝雨[8](2010)在《《醉眼看李白》:文化大散文的佳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散文在10年前曾一度盛行,后来就渐渐冷落。大致原因除了网络以及新媒体的视像化阅读冲击之外,文化散文本身的创新力不足也是更为内在的症结。10年后的今天,文化大散文似乎又在开始聚集人气。我的理由是两本比较看好的书的出(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0年05期)
张扬[9](2008)在《“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苦旅》的走红、“文化大散文”热和“余秋雨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史中一场引人注目的连环戏,而90年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是这些热点现象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所谓文学生产机制,指的是文学生产各部分、各环节的内在工作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当中国社会从一个以生产为主导的传统社会步入了消费型的现代商业社会的时候,上述现象恰恰可以从文学生产机制的角度为这次转型提供一份症候性的解读。本文试图从这几个鲜活具体又彼此关联的个案入手,考察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对作者、读者、出版界、批评界和文化市场的深刻影响。《文化苦旅》在90年代初所获得的空前成功,不但得益于自身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与图书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和以消费性为特征的现代都市文化的逐步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90年代中后期东方出版中心《文化大散文系列》丛书的推出,则是一场选题、制作、营销一气呵成的精彩的出版策划行为,充分体现出出版社在新的竞争机制下的成长。通过利用“明星效应”、评奖机制和以命名行为“广而告之”,“文化大散文”成为一个被精心打造的出版品牌。而当“文化大散文热”因为模式化、批量化生产的倾向而逐步落潮的时候,其“行走”、“文化”、“剧场化”等元素却随着视觉文化的兴起被市场再度利用,不再以文字而以图象、电视等为媒介而重新走红。从90年代延续至今的“余秋雨现象”,更是传媒、作者与批评者围绕“市场”这一要素进行互动而结出的光怪陆离的果实。在文化市场形成,大众文化兴起,大众传播发展的新语境下,新兴的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机制、读者接受的消费机制和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遗留力量——如通过期刊走向出版的发表机制和国家/官方评奖的引导机制等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转型过程中的复杂形态,也促成了这一时期乱花迷眼的文学格局。(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10-01)
金永辉[10](2007)在《悲悯的入世情怀和雄健的军人气质——从“文化大散文”看李存葆的文化心理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悲悯的入世情怀和雄健的军人气质是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使他具有悲悯的入世情怀;雄健、刚劲、慷慨悲壮的军人气质深入到他的血液中,使他的散文有一种大气磅礴、阳刚勃郁的"力之美"。(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文化大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大散文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概念,因其拥有跨域传播的文化建构功能,故而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文体,其纪实功能对日常生活的重现,真情实感对读者的感召,以及文化之思对生活的介入等一系列功能,为不同地域的文化名城提供了文化建设的诸多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大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1].马新亚.文化大散文的结构创新与话语建构——以张雄文《白帝,赤帝》为例的考察[J].湖南文学.2019
[2].彭翠,刘新杨.文化大散文的跨域传播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以保定市的“四则运算”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3].张永权.在寻访、研究和书写中与史同行[N].云南日报.2016
[4].幽谷幽兰.余秋雨对文化大散文的贡献和局限——试解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悲苦情结[J].岁月.2016
[5].李德南.另一种文化大散文——以熊育群的作品为例,兼谈文化大散文的写作伦理[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6].李刚.从“立法者”到“阐释者”——1990年代文化大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建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马平川.文化大散文为何没文化[N].宝鸡日报.2010
[8].郝雨.《醉眼看李白》:文化大散文的佳作[J].博览群书.2010
[9].张扬.“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金永辉.悲悯的入世情怀和雄健的军人气质——从“文化大散文”看李存葆的文化心理结构[J].潍坊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