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功能恢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功能,张量,神经,磁共振,精神分裂症,阳极,长时间。
长期功能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陈秀丽,姚晴雨,邓颖颖,纪翠芳[1](2018)在《早期运用DTI技术对脑梗死经长期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预测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初期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中的FA值和ADC值的改变判断其长期康复治疗之后相关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对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于急性期实施DTI扫描,于其双侧的CST走行区和脑梗死灶选取不同的兴趣区予以测量获得FA值和ADC值。在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之前予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康复治疗叁个月之后再次予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康复治疗六个月后再予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分析其临床评分和FA值、ACD值之间的相关性,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患侧病灶处、大脑脚的FA值、ACD值比较于健侧对应数值,相关数据出现P<0.05的统计意义;患者治疗叁个月后、治疗六个月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于治疗之前,相关数据出现P<0.05的统计意义;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呈负相关,和ACD值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区的FA值以及ADC值测量,可判断相关变性程度,并预测患者相关运动功能的转归情况。患者急性期的FA值越高,其变性程度则越轻,运动功能的恢复越好;患者急性期的ADC值越低,运动功能的恢复越好。(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柳向[2](2018)在《直立床训练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直立床训练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康复部2017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直立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FMA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直立床训练可有效促进其步行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黄艳芳,张建荣,赵静,郑玉玲,吴玉娥[3](2015)在《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着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让长期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增加,每天活动度增加,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个人尊严。(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5年19期)
杨凤玲,范真,肖端偶,王宏伟,黄锦霞[4](2014)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肌肉萎缩1例,关节痉挛2例,肌力4~5级的比例为89.36%(52/47);对照组患者肌肉萎缩4例,关节痉挛8例,肌力4~5级的比例为55.32%(2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显着改善长期卧床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肌力的恢复速度和避免肌肉萎缩情况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韩臻[5](2012)在《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力与叁级视功能恢复的长期随访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视觉重建的相关因素,为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寻找一条提高视力及视觉质量的规范化通路。方法1.连续性收集1994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并行手术治疗,年龄小于14岁患儿的临床资料。2.分组:(1)按发病眼别分为2组:单眼患病、双眼患病;(2)按截止至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为2组:视力良好组BCVA>0.3视力损伤组BCVA≤0.3。(3)根据白内障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致密型白内障(包括全白型、致密核型等)和非致密型白内障(包括点状、板层状、毛玻璃状、缝状、雪花型、前极型、后极型等)。(4)按手术时年龄的不同分为4组:婴儿组(年龄<1岁)、幼儿组(1岁≤年龄<3岁)、学龄前组(3岁≤年龄<7岁)、学龄组(7岁≤年龄<14岁)。3.分别记录手术年龄、白内障类型、眼部合并症、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最佳矫正视力、双眼融合功能及立体视情况,并根据患儿实际进行弱视治疗的时间与医生弱视训练处方时间的百分比,来评估弱视训练依从性。4.分别在视力、双眼同时视及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叁个层次上,分析以上各因素对患儿视力及叁级视功能的影响。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视力随访的519例患儿中有369例患儿在末次随访时能配合完成视力检查。(1)双眼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单眼白内障患儿(χ2=50.303,P=0.000)。(2)非致密型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力恢复较致密型好。(3)双眼学龄组患儿的手术年龄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r=0.175,P=0.031),单眼学龄前组患儿的手术年龄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r=-0.258,P=0.040),其他年龄组患儿,手术年龄与术后视力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P>0.05)。(4)Ⅰ期植入人工晶体的双眼白内障患儿视力恢复情况要显着优于Ⅱ期植入人工晶体的双眼患儿(χ2=55.491,P=0.000),而在单眼患儿中这种差异并不显着。(5)双眼白内障患儿的弱视训练依从性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r=-0.330,P=0.000),可能是由反向的因果关系导致,即视力不佳的双眼患儿可能更倾向于坚持进行弱视训练,但较差的弱视训练依从性可导致双眼白内障患儿发生屈光参差性弱视。单眼白内障患儿的弱视训练依从性与最佳矫正视力呈正相关(r=0.387,P=0.000)。(6)术前能配合视力检查的患儿146名患儿(218只眼)中,188只眼与术前相比最佳矫正视力提高(86.2%),2只眼降低(0.9%,均为弱视训练依从性差导致的屈光参差性弱视),28只眼无变化(12.8%),所有患眼平均视力提高量为0.254±0.246。2.双眼同时视及融合功能截止末次随访,有69例患儿能配合完成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存在双眼同时视及融合功能的患儿64例,其中18例患儿双眼融合范围正常。(1)不同白内障类型患儿术后双眼同时视及融合功能的恢复无显着性差异。(2)不同手术年龄的白内障患儿术后双眼同时视及融合功能的恢复无显着性差异。(3)Ⅰ期植入人工晶体的双眼白内障患儿术后双眼融合功能的恢复较Ⅱ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患儿好(t=4.426,P=0.000),术后经检查具有双眼融合功能的单眼白内障患儿均于Ⅰ期植入人工晶体。(4)术后弱视训练与单眼白内障患儿的双眼融合功能的恢复显着相关(r=0.523,P=0.004),而与双眼白内障患儿的双眼融合功能相关性不显着(r=-0.188,P=0.245)。3.双眼立体视功能截止末次随访,69例能配合完成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的患儿中,存在双眼立体视功能的患儿64例,其中5例患儿双眼立体视功能正常。(1)在单眼白内障患儿中,非致密型患儿较致密型患儿立体视功能恢复好(t=-3.805, P=0.000),而在双眼患儿中,这一差异不显着(t=-1.657, P=0.107)。(2)双眼白内障患儿手术年龄与立体视锐度的恢复情况相关性不显着。单眼白内障患儿手术年龄与立体视锐度的恢复情况呈负相关(r=-0.782,P=0.000)。(3)双眼患儿中Ⅰ期与Ⅱ期植入人工晶体对术后立体视锐度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术后有立体视功能的患儿均于Ⅰ期植入IOL。(4)双眼白内障患儿的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与弱视训练依从性呈负相关(r=-0.549,P=0.001),分析可能是由反向的因果关系导致,即视力不佳的双眼患儿可能更倾向于坚持进行弱视训练;单白内障患儿的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与弱视训练依从性相关性不显着(P>0.05)。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恢复与发病眼别、白内障类型有关。良好的弱视训练依从性有利于单眼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和融合功能的恢复,较差的弱视训练依从性可导致双眼白内障患儿发生屈光参差性弱视。Ⅰ期植入人工晶体的双眼白内障患儿的视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要显着优于Ⅱ期植入人工晶体的双眼患儿。(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2-06-01)
王潇然[6](2011)在《长期骶神经前根阳极阴滞电刺激对兔完全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长期阳极阻滞电刺激骶神经根对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作用,探讨其恢复膀胱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兔子经尿流动力学检查无异常后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10只)和脊髓损伤组(B组,40只),采用脊髓完全夹闭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术后2周进行尿动力检查,以出现逼尿肌亢进及逼尿肌一括约肌协同失调作为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标准,根据是否植入电极将B组分为C组(神经源性膀胱组)与D组(阳极阻滞电刺激组)。对电刺激组进行长期电刺激,每次刺激时间30分钟,每天刺激6次,共4周,4周后再次行尿动力学检测,评估膀胱功能。采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神经递质受体、神经生长因子在3组兔子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电刺激改善膀胱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1.动物模型存活及尿动力学检查:A组死亡2只,存活8只;B组40只兔子,术后因尿路感染等原因死亡6只,模型筛选后排除3只,共剩余31只;再次随机分组后,C组16只,D组15只,C组饲养过程中死亡7只,存活9只;D组死亡1只,植入电极过程中损伤神经根5只,电刺激过程中,1只因反应较弱排除;A组8只、C组9只、D组8只兔进入下一步实验。A组手术前后膀胱充盈期压力曲线均平滑,无逼尿肌收缩,排尿期反射存在,尿动力参数各项指标无差异;B组术后2周尿动力主要特点为膀胱静息压升高,膀胱逼尿肌漏点压升高,膀胱充盈过程中逼尿肌活动亢进,多为无效收缩,排尿过程中出现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排尿量减少,残余尿量增多,膀胱体积减少,排尿效率降低,膀胱顺应性降低;电刺激组长期电刺激后尿流动力学特点为膀胱静息压升高,膀胱逼尿肌漏点压降低,膀胱充盈过程中逼尿肌无效收缩减少,排尿过程中括约肌肌电图稳定,排尿量增多,残余尿量减少,膀胱体积增大,排尿效率增高,膀胱顺应性增高。2.电镜:正常组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核呈椭圆形,异染色质位于核膜下,核仁清晰,肌质内可见较多密斑、密体,细胞内可见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肌细胞间可见大量中间连接,间质中偶见胶原及弹性纤维,细胞连接、平滑肌、中间连接未见异常;损伤组表现为逼尿肌排列紊乱,大小不一,凋亡细胞增多,染色质浓缩,核膜表面不平,出现核固缩,平滑肌细胞内细胞器增多,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及粗面内质网水肿,细胞间间隙增宽,胶原纤维增多,胞突连接、桥粒及缝隙连接增多,平滑肌细胞内肌丝排列紊乱,细胞膜周围有高电子密度物质堆积;与损伤组相比,电刺激组平滑肌较规则,大小均匀,凋亡细胞少见,染色质轻度着色,核固缩消失,平滑肌胞内细胞器肿胀减轻,肌细胞间间隙缩短,胶原纤维减少,胞突连接及缝隙连接减少。3.免疫组化:M2受体在损伤组表达增高,主要位于突触前、平滑肌及上皮中,电刺激后能够使其降低;M3受体在长期损伤后肌细胞中染色减弱,但在间质中表达仍较强,长期电刺激后肌细胞中染色增强,间质中减少恢复至正常水平;β2-AR主要位于膀胱上皮细胞及逼尿肌细胞,长期损伤后表达降低,电刺激能使其表达增多;P2X3受体在损伤后上皮下及间质增多明显,电刺激组膀胱顶增多明显,其余部位则减轻;NGF主要位于膀胱上皮细胞膜及逼尿肌胞浆中,在损伤组增高,电刺激组降低。结论及创新点:1.长期阳极阻断电刺激骶神经前根可以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排尿效率,增大膀胱体积,降低膀胱静息压、逼尿肌漏点压、最大逼尿肌压,恢复膀胱顺应性,改善逼尿肌活动亢进及外括约肌病理活动,保护上尿路,有效避免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并发症,可以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排尿功能,延长截瘫兔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长时间阳极阻滞电刺激兔骶神经前根,可以保护膀胱超微结构,对膀胱内神经递质受体及神经生长因子有恢复作用,通过恢复神经递质受体及神经生长因子来稳定膀胱内环境。本研究创新点为使用阳极阻滞技术对脊髓损伤兔骶神经前根进行长时间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后尿流动力学改变,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电刺激对膀胱超微结构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分析电刺激后膀胱内神经递质受体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长期阳极阻滞电刺激恢复膀胱功能具体机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4-01)
钱志萍,徐政红,梁锋,刘永明,刘得乐[7](2011)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社会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大体评定量表(GAS)、Krawiecka症状量表评分。按GAS评分分为高GAS组(≥61分),低GAS组(≤60分)。结果长期住院原因:疾病31.75%、社会因素68.25%。高GAS组Krawiecka及因子分受年龄、性格、假出院、工娱、做事影响明显,低GAS组受年龄、性格及探视影响明显。结论家庭及社会环境的支持、关心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应加强非住院化的社会康复工作。(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1年02期)
冯云霞[8](2011)在《肺功能恢复与长期氧疗的最新指南》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的肺功能恢复和长期氧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的生命质量,节约医疗费用,因此必须重视肺功能恢复的普及化和长期氧疗的规范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1年01期)
[9](2009)在《怎样指导居民防治骨关节病》一文中研究指出于长隆 北京大学第叁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曾任北京奥组委顾问、第29届北京奥运会首席康复和物理治疗师。兼任美国匹兹堡大学骨科和运动医学中心名誉教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09-12-03)
申强[10](2009)在《高强度、高频率、长时间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长期制动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强度、高频率、长时间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长期制动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8例膝关节长期制动(5—6月)并关节活动受限(主被动屈曲≤10°)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例)改进组(9例),对照组在康复治疗士指导下应用常规功能锻炼+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蜡疗;改进组在康复治疗士指导下应用高强度、高频率、长时间功能锻炼+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蜡疗。分析比较康复前后膝关节屈伸主动活动范围(ROM)被动活动范围(ROM);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结果:改进组康复前后膝关节屈伸主动ROM、被动ROM;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可动范围内)。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行差异(P<0.01)。结论:高强度、高频率、长时间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长期制动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常规功能锻炼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运动疗法大会暨“5·12”康复医学国际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9-08-20)
长期功能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直立床训练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康复部2017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直立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FMA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直立床训练可有效促进其步行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功能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1].陈秀丽,姚晴雨,邓颖颖,纪翠芳.早期运用DTI技术对脑梗死经长期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预测性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2].柳向.直立床训练对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
[3].黄艳芳,张建荣,赵静,郑玉玲,吴玉娥.长期卧床患者基于功能恢复的系统化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5
[4].杨凤玲,范真,肖端偶,王宏伟,黄锦霞.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
[5].韩臻.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力与叁级视功能恢复的长期随访观察[D].济南大学.2012
[6].王潇然.长期骶神经前根阳极阴滞电刺激对兔完全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1
[7].钱志萍,徐政红,梁锋,刘永明,刘得乐.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社会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J].江西医药.2011
[8].冯云霞.肺功能恢复与长期氧疗的最新指南[J].内蒙古中医药.2011
[9]..怎样指导居民防治骨关节病[N].健康报.2009
[10].申强.高强度、高频率、长时间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长期制动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运动疗法大会暨“5·12”康复医学国际论坛论文汇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