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震源,海底,张掖,算法,宜宾,电缆,卷积。
地震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曾宪伟,闻学泽,龙锋[1](2019)在《由初至P震相重新定位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的主震与M_L≥3.0余震并分析发震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利用区域台站和流动台站(近台)的记录,基于初至P震相重新测定了2017年九寨沟序列M_S7.0主震和M_L≥3.0余震的震源位置,并利用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分析余震分布与地震构造的关系,解释发震断裂带的结构.获得的新认识有:(1)九寨沟主震震源深度为16km,位于余震带中段的南缘;余震主要分布深度为4~17km.(2)沿余震带的走向,余震分布与主震同震位错大小的分布明显相关.余震带中段8~16km深度存在的余震稀疏区与同震位错的高值区相吻合,应是发震断裂带主凹凸体的部位,也是主震时应变释放较充分的部位;余震带南东段10~18km深度的余震密集区对应了同震位错的亏损区之一,叁次M_L≥5.0余震都发生于此;余震带西北段在5~10km之下既缺少余震,又属同震位错的亏损区,可能与那里多条断裂的交汇或合并造成的构造复杂性有关;余震带中-北西段3~5km深度的也缺少余震,也对应了浅部的同震位错亏损区.(3)证实了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虎牙断裂带北段,同时新揭示出发震断裂带表现为由主断裂和分支断裂构成的、向上分叉的花状结构,尺度约为4.5km宽(最大)、35km长,主断裂朝SW陡倾.这些反映主震破裂可能不只受控于单一的断裂,而有可能是沿主断裂发生主破裂,而沿分支断裂发生次要破裂.另外,本文对发震断裂带结构的分段解释,是遵循构造地质学原理去综合震源排列、震源机制解、地表断层已知位置、相邻剖面断层解释结果等信息的分析结果,而不仅仅依据余震的密集分布进行推断.(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唐凤[2](2019)在《海底电缆不光用来打电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构成全球海底通信网络的光纤电缆,有一天可能会帮助科学家研究海底地震和隐藏在海洋深处的地质结构。地球表面大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几乎所有的地震探测器都设置在陆地上,地震学家很难监测那些波及海底并可能引发海啸的地震。不过,海底光纤电缆有望填补这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02)
鲁兵,陈宇雄[3](2019)在《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的地震预警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S-变换和全卷积神经网络,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构建了6台站地震预警定位神经网络。选取了台湾地区2012至2018年间的272例地震事件,以台湾岛上固定的6个台站叁分向波形记录经变换后的时频数据作为网络训练样本,使用训练后的网络对测试震例进行定位,结果显示:震中定位平均误差约为19. 8km,震源深度平均误差约为4. 4km。研究表明:无需已知地壳波速结构和P波精确到时,时频域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可获取较高地震预警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鞠慧超,张元生,刘旭宙[4](2019)在《2019年甘肃张掖M5.0地震余震序列重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祁连山主动源台网和甘肃省数字测震台网记录到的地震资料,应用双差定位方法和遗传算法对2019年甘肃张掖M5.0地震及其余震进行重定位,获得了30个地震事件的重定位结果,双差定位显示主震位置为38.502°N,100.254°E,震源深度14.7 km。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分布在昌马—俄博断裂,较为集中,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5~15 km范围内,余震序列沿SW—NE向空间分布。(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波,张炳,隆爱军,韩成成,周冬瑞[5](2019)在《模拟退火算法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在地震定位中的原理,以震相观测到时与理论到时之差(到时残差)为目标函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以获得地震的震源参数。在模拟退火算法的地震定位中根据震相的可靠程度对不同震相设置了相应的定位权重;对震相的走时误差设置了3组不同的值,以分析走时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对随机生成的1 000个模拟地震进行模拟退火算法再定位。结果表明,走时误差越小,定位结果越准确。最后,通过地震震例进一步验证了模拟退火算法在地震定位中的可用性。(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宫悦,赵敏,龙锋,傅莺[6](2019)在《2018年12月16日兴文5.7级地震序列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阶段定位"法对2018年12月16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发生的M5.7地震序列进行定位,结果显示,序列不是由简单的一次性破裂形成,发震构造较为复杂;深度统计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发生于上地壳浅层的破裂事件。(本文来源于《四川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刘磊,宋维琪,尹陈[7](2019)在《地层各向异性微地震事件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压裂作为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已应用到油田生产当中,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评价的有效手段。微地震事件定位作为该技术的核心之一,前人对此已经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然而众多定位方法讨论重点多在于目标函数及其收敛性问题,极少考虑地层各向异性性质对微地震事件定位的影响。实际地层一般呈现弱各向异性性质,油气藏目标地层裂缝孔隙发育各向异性性质更为明显往往不能被忽略。本文研究了各向异性对微地震事件各类波形的走时及定位影响、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研究,并进行了实际微地震资料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和微地震事件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祁玉萍,龙锋,肖本夫[8](2019)在《马边—永善地震带地震精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边—永善地震带位于地质历史上相对稳定的扬子地台内,北起四川马边向南至云南永善一带,属于青藏高原东侧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和其他构造带相比,马边—永善地震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整个地震带不存在一条贯通的大型活动断裂带,而是由多条沿NS—NNW向展布的纵向断裂和沿NE向的横向断裂组合而成,其中包括:峨边—金阳断裂、玛瑙断裂、中都断裂、大(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张致伟,龙锋,王世元,宫悦,吴朋[9](2019)在《四川宜宾地区地震定位及速度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基于2008年1月—2015年5月四川、云南区域台网及宜宾地方台网记录的地震观测资料,对四川宜宾的地震密集区开展了地震定位和速度结构反演工作,研究该区域地震活动的叁维空间分布和不同深度的速度结构特征。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宜宾地区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丛集性,主要集中分布在长宁—珙县和珙县—筠连,2个地震密集区均呈现不对称的共轭分布,地震活动在密集区最东段出现相向扩展的现象。长宁—珙县的地震活动区位于长宁背斜核部,在珙县附近存在稀疏段,其东南侧的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明显高于西北侧,且震级较大的地震震源深度相对较深,远离珙县的地震震源深度逐渐变浅。P波速度结果显示,地震密集区在10km的优势深度范围内均表现出相对较高的P波速度,尤其在珙县北西侧和筠连以东地区,珙县东南侧的P波速度呈现随深度增大逐渐增加的特征,特别是在深6km处呈现相对较高的波速。这些高速区一般与地下较脆、较强的岩体有关,往往是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高、低速过渡的区域,速度结构的不均匀性可能是控制该区地震分布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姜金钟,陈棋福,李姣[10](2019)在《中国东北的深源地震波形匹配检测及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北珲春周边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也是中国唯一存在的深源地震带.较大地震发生后常会有若干震级较小的余震发生,但在相同的地震震级情况下深源地震的余震一般比浅源地震的余震数量要少1~3个数量级,且在全球不同深震区的深震余震数量也存在显着差异.针对国际地震中心(ISC)2010年7月至2014年12月目录中给出的中国东北附近27次震源深度超过300km的深源地震,我们首先利用区域固定地震台及NECsaids流动地震台阵的连续波形数据,选取已知地震事件作为模板,采用Match&Locate及Matched Filter方法进行波形互相关迭加分析来检测微小深震事件;然后对1966至2017年ISC目录中的东北地区深源地震进行双差重定位以提高震源位置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深震活动与俯冲板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除ISC目录中给出的深震事件,我们未能检测出作为模板的深源地震的前震或余震活动,证明东北深源地震余震活动较少并不是由于台站分布有限而造成的漏检结果;重定位后震源延伸的角度与西太平洋板片在410~660km地幔转换带内的俯冲角度较为一致,并且大部分深震震源位置位于俯冲板片中的亚稳态橄榄岩楔形区内部.结合双差定位结果、b值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东北深源地震应不属于与俯冲非直接相关的"孤立地震",而是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直接相关.(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地震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构成全球海底通信网络的光纤电缆,有一天可能会帮助科学家研究海底地震和隐藏在海洋深处的地质结构。地球表面大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几乎所有的地震探测器都设置在陆地上,地震学家很难监测那些波及海底并可能引发海啸的地震。不过,海底光纤电缆有望填补这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曾宪伟,闻学泽,龙锋.由初至P震相重新定位2017年九寨沟地震序列的主震与M_L≥3.0余震并分析发震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唐凤.海底电缆不光用来打电话[N].中国科学报.2019
[3].鲁兵,陈宇雄.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的地震预警定位[J].莆田学院学报.2019
[4].鞠慧超,张元生,刘旭宙.2019年甘肃张掖M5.0地震余震序列重定位[J].地震工程学报.2019
[5].杨波,张炳,隆爱军,韩成成,周冬瑞.模拟退火算法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2019
[6].宫悦,赵敏,龙锋,傅莺.2018年12月16日兴文5.7级地震序列定位[J].四川地震.2019
[7].刘磊,宋维琪,尹陈.地层各向异性微地震事件定位[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8].祁玉萍,龙锋,肖本夫.马边—永善地震带地震精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9].张致伟,龙锋,王世元,宫悦,吴朋.四川宜宾地区地震定位及速度结构[J].地震地质.2019
[10].姜金钟,陈棋福,李姣.中国东北的深源地震波形匹配检测及定位[J].地球物理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