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澄江生物群与关山生物群均为发现于云南东部早寒武世地层中特异埋藏的以软躯体化石为主的多门类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主幕,关山生物群则代表了澄江生物群之后浅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面貌,在生物演化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两个生物群中,疑难类群只占总物种数的约3%,虽不是优势物种,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探讨,有利于呈现和恢复早寒武世海洋生物的完整面貌和生态系统。基于大量有研究价值的标本,系统地描述和探讨了这两个生物群中疑难类群的典型代表:澄江生物群的昆明鱼类动物与关山生物群的开腔骨类动物。其中,昆明鱼类动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和报道了三个属种,建立这些属种所依据的化石标本都是单独保存且保存精美;而在本研究中所采集到的标本却呈现层层叠叠、相互叠覆的保存现象。此外,鱼体表面具有明显的腐烂痕迹,各组成部分脱离鱼体、分散保存。此种保存方式明显不同于该生物群中典型的埋藏方式—“活埋”,而应是鱼体先死亡,再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腐烂、破碎,最后再被沉积物所掩埋。由此可证明澄江生物群事件泥岩层中的埋藏方式不只一种,应为多种埋藏方式所共存。本研究对产于关山生物群中的开腔骨类动物进行了系统地对比研究与形态描述,识别出了一种不同的开腔骨类动物—Allonnia tenuis。此开腔骨类动物个体小且纤细,柄部表面与两侧边缘不存在骨片,且虫体基部收缩为一个点状构造,此种特征与此前所报道的开腔骨类动物均不相同。在该生物群中还识别出了另一种多细胞生物—Nidelric gaoloufangensis,此生物与发现于澄江生物群中的Nidelric pugio在形态上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骨片的细节形态及骨片在虫体上的分布规律存在明显的不同。依据大量精美保存的化石标本,发现开腔骨类动物不仅具有群居生活的习性,还具有局部或整体收缩虫体的能力,而此能力在其取食过程中很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Nidelric在虫体及骨片形态上与开腔骨类的相似性,推测其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开腔骨动物,或是所有开腔骨类动物的原始类型。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赵军
导师: 李国彪
关键词: 昆明鱼,偶鳍,开腔骨,疑难类群,早寒武世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东特提斯晚中生代高精度年代地层格架与全球对比(项目编号:2012CB82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特提斯晚中生代大洋缺氧事件期间的生命-环境协同演化过程(项目编号:4127203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沉积混杂岩形成过程重建(项目编号:XDB03010403)
分类号: Q915;P534.41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168
总页数: 120
文件大小: 9023K
下载量: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