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近海沉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毒死蜱,重金属,酶,动力学特征
近海沉积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观,李玉,樊杨,柏晓云,吉春慧[1](2019)在《毒死蜱和重金属对近海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连云港近海临洪河口河心浅滩沉积物,采用不同浓度毒死蜱和重金属于室内培养,研究了毒死蜱和重金属对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碱性磷酸酶活性受毒死蜱影响显着,峰值出现在10-200mg/kg浓度区间,培养第叁周时V_(max)显着下降,酶活性抑制作用最显着。2)毒死蜱对过氧化氢酶激活作用的峰值出现在50mg/kg处。培养叁周,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回归正常值。3)Cd处理对沉积物碱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抑制作用显着,明显强于Pb处理以及Cd、Pb复合处理,而Pb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Cd对两种酶的抑制作用。4)酶活性可以用来指示沉积物的早期污染状况。(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田晓荣,于敏,李蓓,杜瑞,张静静[2](2019)在《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中密度感应及密度感应淬灭细菌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细菌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菌利用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相互交流的现象,而密度感应淬灭(Quorumquenching,QQ)是指通过干扰信号分子的产生、释放、积累或应答从而阻抑密度感应通路。【目的】探究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中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海水培养基2216E从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中分离获取可培养细菌,采用平板交互划线和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分别筛选具有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的菌株。【结果】共分离获得83株共54种具有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的细菌,分属于四大细菌门类: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38株(45.8%)可以产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类信号分子,它们分属于变形菌门(37株,15种)和拟杆菌门(1株,1种),优势属为弧菌属和鲁杰氏菌属;能够降解AHL类信号分子的有57株(68.7%),在变形菌门(41株,23种)、拟杆菌门(14株,10种)、厚壁菌门(5株,5种)以及放线菌门(1株,1种)中均有分布。【结论】在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可培养细菌中,具有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现象的菌株具有很高的丰度和多样性,为后续生态学意义的研究与海洋微生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左书华,韩志远,谢华亮,李怀远,黄玉新[3](2018)在《近海沉积物中核素含量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海岸与近海海洋环境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越加重视,近岸环境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污染调查(核素调查)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基于α能谱法、γ能谱法、α/β计数器、质谱法的沉积物中核素测试方法,总结了核素测定技术在沉积物中核素含量、沉积物物源、沉积速率(或沉积测年)以及核素示踪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并给出了核素的测定技术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8年11期)
左书华,韩志远,谢华亮,李怀远,黄玉新[4](2018)在《河口海岸及近海沉积物中核素分析应用研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海岸与近海海洋环境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因此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近岸环境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污染调查(核素调查)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文章总结了基于α能谱法、γ能谱法、α/β计数器、质谱法的沉积物中核素测试方法,总结了核素测定技术在沉积物中核素含量、沉积物物源、沉积速率(或沉积测年)以及核素示踪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并给出了核素的测定技术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11-02)
黎慧,万夕和,沈辉,王李宝,史文军[5](2018)在《两种不同消解方法测定近海沉积物氮磷含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两种不同的消解方法—微波消解法和高压消解法,对近海沉积物中的总氮、总磷进行同时消解,并比较了测定结果.结果表明:高压消解条件下测定样品1和样品2总氮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7%和7.4%,总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3.9%和7.8%;微波消解条件下测定样品1和样品2总氮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4%和10.1%,总磷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9%和8.1%;两种消解条件下的总磷含量相差不大(样品1分别为0.460 mg/kg和0.454 mg/kg,样品2分别为0.449 mg/kg和0.439 mg/kg),但高压消解条件下的总氮含量(样品1为0.114 mg/kg,样品2为0.122 mg/kg)明显高于微波消解(样品1为0.088 mg/kg,样品2为0.092 mg/kg),且相对标准偏差较小.因此可以认为高压消解方法的精密度高于微波消解方法.(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6](2018)在《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近海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以海南陵水新村港为例,对新村港近海区域设置取样监测点,分析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d、Pb、As、Cu、Hg和Zn)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Cd、Pb、As、Cu和Zn的含量(μg/L)范围分别为0~0.58μg/L、0~3.85μg/L、0.6~4.15μg/L、0.55~4.7μg/L和0~48μg/L,年均含量分别为0.073μg/L、0.87μg/L、1.67μg/L、1.90μg/L和14.49μg/L,Hg未检出。表层沉积物Cu、Zn、Cd、Pb、As和Hg的年均含量分别为15.37 mg/kg、63.97 mg/kg、0.175 mg/kg、18.32 mg/kg、8.05 mg/kg和0.097 mg/kg。海水中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海水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呈现较高污染状况,主要是由海水养殖和船舶运输造成的。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重金属的危害大小顺序是Hg﹥Cd﹥As﹥Cu﹥Pb﹥Zn。(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俞云鹏[7](2018)在《湛江近海沉积物PCBs对斑马鱼肠组织结构、微生物和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来源广泛,难以降解,可在环境中长久存在,具有多种生物毒性、高脂溶性和生物蓄积性。海洋沉积物中PCBs能通过食物链的蓄积作用逐级放大,蓄积于海洋生物的体内,从而污染鱼粉和海产品,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利用斑马鱼(Danio rerio)肠道从组织学、微生物组学和免疫学叁方面综合测定近海沉积物PCBs毒性的生物学检测尚未见报道。为了揭示近海沉积物中PCBs对斑马鱼肠道以上叁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采集湛江近海沉积物、提取和净化其中的PCBs,进行如下研究:(1)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沉积物中的PCBs,明确其污染状况。(2)观察不同浓度PCBs提取物的处理组(0、5、10、15μg/L)和阳性对照组(PCB81 10μg/L)染毒斑马鱼后在不同时期(1、3、5、7 d)其肠道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探索鱼类消化道病变为主的生物学标识监测方法。(3)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浓度不同时期染毒的斑马鱼肠道微生物的16s rDNA的V4区进行扩增分析,探究海洋沉积物中PCBs对斑马鱼肠道微生物的影响。(4)用不同浓度的PCBs提取物染毒斑马鱼后,于不同时期对斑马鱼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IL-8的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分析,探索沉积物中PCBs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试验使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和硅胶柱净化法相结合来制备沉积物PCBs的提取物,经GC-MS仪器检测分析,湛江近海沉积物中存在PCBs的污染,所选采样点中,滨湖公园附近海域沉积物中PCBs的含量最高,为35μg/kg。(2)将斑马鱼暴露在不同染毒浓度和不同时间的的PCBs提取物后,其肠道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浓度的增加,其肠道组织的病变加剧。(3)高通量测序分析斑马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发现斑马鱼肠道微生物区系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染毒组中,变形菌门平均占比显着降低(P<0.05);梭杆菌门平均占比显着升高(P<0.05),但是第7天比第5天显着降低(P<0.05),这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梭杆菌门的占比开始下降;厚壁菌门各时期无显着变化(P>0.05);拟杆菌门占比呈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然而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组中除拟杆菌空白对照组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外(P<0.05),其余菌门均无显着变化。斑马鱼中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弧菌属和Gemmobacter菌属。鲸杆菌属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状态,但是各时期占比均显着高于第1天(P<0.05);气单胞菌属和Gemmobacter属呈现波动变化;弧菌属各时期占比无显着变化(P>0.05)。在属水平上,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不同处理组各菌属占比无显着差异。这表明在门水平上或者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的占比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暴露时间而不是染毒浓度。(4)不同染毒浓度和不同时期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呈线性关系,IL-1β、IL-8和TNF-α随着浓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显着上升(P<0.05)。综上所述,湛江近海域沉积物确实受到PCBs的污染,相比较而言,湛江近海域沉积物的PCBs的污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提取物中的PCBs能引起斑马鱼肠道的病变,造成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影响肠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PCBs提取物能造成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丰度的改变,本研究显示优势菌门和菌属的变化大多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呈显着变化,与染毒浓度基本无关;沉积物中的PCBs能显着提高IL-1β、IL-8和TNF-αmRNA的相对表达量,“剂量-效应”关系明显,随着口服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染毒浓度的加深,各细胞因子相对表达量显着上升,表明机体肠道炎症反应加剧。(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8-06-01)
田成静,李明坤[8](2016)在《磁性地层学定年在中国近海及海域沉积物中的应用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极倒转具有全球同步变化的特征,其在沉积物中的记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建立海洋及海岸带沉积物的定年。近年来发展起来具有全球一致的地磁场长期变化(PSV)曲线,为短时间尺度的沉积物定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磁性地层学定年在中国近海和海域沉积物中的应用广泛,对基本年代框架的厘定,以及与年代学相关的不同区域间的沉积速率对比、珊瑚礁生长与发育和海底扩张时间的确定等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沉积间断识别,可能存在的还原成岩作用对磁性矿物的溶解等。(本文来源于《南海地质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张骄[9](2018)在《浅析中国东部近海表层沉积物金属元素赋存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的海洋发展体系中,近海环保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海底表层沉积物金属元素是造成海洋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者结合我国东部近海沉积物金属元素来源与危害,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得出实验结论,为我国海洋环保发展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06期)
李金铎,虞理鹏,贺智能,余海俊[10](2018)在《象山近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省象山东部的开阔海域接纳沉积了长江和浙北沿岸经济发达地区包括重金属污染物在内的入海物质.为全面了解象山近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基于2017年夏季5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测试资料,分析其中Cr、Cu、Zn、Pb、Hg、As、Cd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和主要来源,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Cr、Cu、Zn、Pb、Hg、As、Cd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89. 860、36. 890、108. 740、32. 150、0. 041、6. 090和0. 134μg/g,研究区中部和韭山西北侧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近岸区域和东南部外海区域含量较低. Cr、Cu、Zn、Pb、Cd受控于粒度和有机质分布,均以陆源输入为主; Hg、As以其他物质来源为主.主成分分析法将全部因子概括为3个主成分.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象山近海表层沉积物中Cu和Cd属轻度污染;研究区中部大片区域具有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主要生态风险因子为Hg和Cd.研究显示,象山近海仍以陆源输入型重金属污染物为主,同时受到海洋水动力、理化条件以及人类用海活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近海沉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细菌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菌利用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相互交流的现象,而密度感应淬灭(Quorumquenching,QQ)是指通过干扰信号分子的产生、释放、积累或应答从而阻抑密度感应通路。【目的】探究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中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海水培养基2216E从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中分离获取可培养细菌,采用平板交互划线和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分别筛选具有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的菌株。【结果】共分离获得83株共54种具有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的细菌,分属于四大细菌门类: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38株(45.8%)可以产生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类信号分子,它们分属于变形菌门(37株,15种)和拟杆菌门(1株,1种),优势属为弧菌属和鲁杰氏菌属;能够降解AHL类信号分子的有57株(68.7%),在变形菌门(41株,23种)、拟杆菌门(14株,10种)、厚壁菌门(5株,5种)以及放线菌门(1株,1种)中均有分布。【结论】在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可培养细菌中,具有密度感应和密度感应淬灭现象的菌株具有很高的丰度和多样性,为后续生态学意义的研究与海洋微生物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海沉积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宏观,李玉,樊杨,柏晓云,吉春慧.毒死蜱和重金属对近海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9
[2].田晓荣,于敏,李蓓,杜瑞,张静静.青岛近海沉积物生物被膜中密度感应及密度感应淬灭细菌多样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9
[3].左书华,韩志远,谢华亮,李怀远,黄玉新.近海沉积物中核素含量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
[4].左书华,韩志远,谢华亮,李怀远,黄玉新.河口海岸及近海沉积物中核素分析应用研究与进展[C].海洋开发与管理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5].黎慧,万夕和,沈辉,王李宝,史文军.两种不同消解方法测定近海沉积物氮磷含量的比较[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7].俞云鹏.湛江近海沉积物PCBs对斑马鱼肠组织结构、微生物和细胞因子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8
[8].田成静,李明坤.磁性地层学定年在中国近海及海域沉积物中的应用与进展[J].南海地质研究.2016
[9].张骄.浅析中国东部近海表层沉积物金属元素赋存形态[J].世界有色金属.2018
[10].李金铎,虞理鹏,贺智能,余海俊.象山近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