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深度脱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深度,燃料油,陕西,催化剂,噻吩,硝酸银,石油。
超深度脱硫论文文献综述
范铭晨,马校彬,刘树,汪月,刘华彦[1](2019)在《Keggin结构磷钼钨杂多酸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种新型简便的低温酸化-醚萃取法制备了一系列Keggin结构磷钼钨杂多酸催化剂,其结构和组成经FT-IR, XRD和XRF表征,并对其进行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酸化溶液pH、采用低的滴加温度是实现钼钨比可控、合成具备Keggin结构的磷钼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关键。以双氧水为氧化剂,考察磷钼钨杂多酸催化剂对模拟汽油中的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氧化性能。研究发现,随着杂多酸钼钨比的增加,催化氧化脱硫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H_3PMo_(6.1)W_(5.9)O_(40)杂多酸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最优,对废机油裂解得到的汽柴油中噻吩类有机硫的完全转化时间为12 h。(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2](2018)在《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再获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研究团队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催化汽油固定床催化反应吸附脱硫工艺(YD-CADS),近日在牡丹江首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催化汽油固定床催化吸附脱硫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生产符合国V标准汽油。这是继山东恒源石化40万吨/年重汽油深度脱硫工业化后,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的又一次成功应用。该项目于2017年5月开工建设,2018年初建成中交,6(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宋丽娟[3](2018)在《超深度脱硫吸附剂有效吸附位的构筑与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催化裂化(FCC)汽油中ppm级噻吩类硫化物(尤其是噻吩及短链烷基噻吩)的超深度脱除一直是困扰汽油进一步清洁化的难题。相比众多脱硫技术而言,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FCC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然而,目前脱硫吸附剂的吸附选择性差和吸附硫容量低依然是制约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深入理论基础研究,证实了该技术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是抑制吸附剂B酸位,构筑有效吸附位,因此,(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20)
张铭,朱文帅,李华明[4](2018)在《离子液体负载型叁维大孔硅材料用于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油超深度脱硫是控制汽车尾气产生环境污染的重要方法。本文以[C_(16)mim]_6H_2W_(12)O_(40)为活性中心,TEOS为硅源,PMMA为模板剂,通过等体积浸渍再焙烧的方法制备了离子液体负载型叁维大孔硅材料IL-3DOM SiO_2。通过XRD, XPS, IR, SEM,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金属离子液体能够高度分散在叁维有序大孔硅上。脱硫实验以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吸附耦合催化氧化脱硫体系的脱硫效果。反应过程中,IL-3DOM SiO_2既能吸附有机硫又能催化H_2O_2氧化有机硫,且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其它有机溶剂。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催化剂用量为0.01g,O/S=3,60℃),30 min内可以将500 ppm DBT完全脱除,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对于其它几种含硫化合物(4,6-DMDBT,4-MDBT,3-MBT)也有很好的脱除效果。循环实验表明脱硫反应体系循环使用17次后,脱硫率没有明显的降低。(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20)
李佳[5](2017)在《汽油超深度脱硫用Ag吸附剂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以及国五汽油标准的颁布,炼油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因此汽油脱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氢脱硫技术是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的脱硫技术,但对于汽油超深度脱硫,此技术操作条件较苛刻,投入成本较高,因此我公司想要开发一种替代加氢脱硫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近年来,汽油吸附脱硫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氢气参与等优点吸引着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本论文以吸附脱硫技术为基点,研制了一系列负载银吸附剂,并研究其脱硫性能。结合我公司生产的脱硫前汽油,验证吸附脱硫在我公司油品上运用的可行性,为公司类似技术的引进提供基础依据。首先,本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以氧化锌、氧化镍和氧化铝作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好脱硫性能的Ag吸附剂,考察了吸附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银负载量等制备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比表面积测试仪、微库仑滴定仪等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金属氧化物负载银离子制备的吸附剂,最佳吸附剂的制备条件有所不同;其中最佳氧化锌类吸附剂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3 h,活性组分负载量5%;最佳氧化镍类吸附剂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 h,活性组分负载量7%;最佳氧化铝类吸附剂的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4 h,活性组分负载量11%;在合适的制备条件下,氧化锌类吸附剂对噻吩的最大吸附量为:18.42 mg S/g吸附剂;氧化镍类吸附剂对噻吩的最大吸附量为:22.48 mg S/g吸附剂;氧化铝类吸附剂对噻吩的最大吸附量为:28.76 mg S/g吸附剂。综合分析比较,氧化铝类吸附剂在吸附脱硫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吸附脱硫过程中对不同含硫化合物的吸附脱硫难易程度为:噻吩>二丙硫醚>2-丙基噻吩>2-正丁噻吩。其次,对氧化铝基吸附剂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并探讨了此吸附剂用于替代我公司现有的加氢脱硫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氧化铝基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吸附剂循环再生几次之后仍具有较好的活性,再生循环效果不错,是一种性能较佳的吸附剂;在深度脱硫方面,吸附剂能够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即≤10 ppmw);另外对其机理的探讨发现:Ag/Al_2O_3吸附剂在吸附脱除含硫化合物时,其主要作用有π-络合效应和S-M作用力,其中π-络合占据主要的作用力;但由于吸附剂的选择性不佳,且制备脱硫成本远远高于公司目前所采用的脱硫技术,目前在公司油品的验证上效果不理想,类似的技术不适合公司的后续引进和使用。(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11-01)
张伟,李鑫,童靖予,胡雨,李翠清[6](2016)在《吸附法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加氢脱硫工艺能耗高且难以超深度脱硫,而吸附脱硫成本相对较低,可超深度脱硫。综述了吸附法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进展。吸附脱硫技术分为物理吸附脱硫和反应吸附脱硫。物理吸附脱硫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燃油中相对大量的芳烃和烯烃等组分会与有机硫化物形成强烈的竞争吸附,导致吸附剂脱硫选择性及脱硫量较低;反应吸附脱硫技术由于在吸附剂表面将有机硫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更易吸附的硫化物,然后再吸附脱除,因而吸附脱硫选择性较高。目前,还原型反应吸附脱硫技术S-Zorb工艺已投产,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氧化型反应吸附脱硫技术由于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且不消耗氢气,极具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6年11期)
佘惠敏[7](2016)在《国产催化剂可将柴油超深度脱硫》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开发的新型催化剂及工业化应用成果在北京通过成果鉴定。这种新型催化剂名为“层状多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由李灿院士团队研发,可应用于柴油超深度脱硫,已申请发明专利12件,已授权5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6-09-26)
郑宁来[8](2016)在《我国研发YD-CADS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3月下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与延长石油集团合作研发的YD-CADS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在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并开车成功。截至目前,装置各项运行指标稳定,所产汽油可满足国Ⅴ排放标准要求。固定床汽油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YDCADS)已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6年07期)
王波[9](2016)在《我国研发层状多金属柴油超深度脱硫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柴油超深度脱硫的层状多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工业化应用成果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用于柴油超深度脱硫的层状多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属国际领先水平.层状多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可以应用于直馏柴油、直馏柴油与催化柴油混合柴油及催化柴油的超深(本文来源于《能源研究与信息》期刊2016年02期)
佘惠敏[10](2016)在《国产催化剂给柴油超深度脱硫》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合作开发的新型催化剂及工业化应用成果在北京通过成果鉴定。这种新型催化剂名为“层状多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由李灿院士团队研发,可应用于柴油超深度脱硫,已申请发明专利12件,已授权5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6-06-14)
超深度脱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研究团队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催化汽油固定床催化反应吸附脱硫工艺(YD-CADS),近日在牡丹江首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催化汽油固定床催化吸附脱硫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生产符合国V标准汽油。这是继山东恒源石化40万吨/年重汽油深度脱硫工业化后,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的又一次成功应用。该项目于2017年5月开工建设,2018年初建成中交,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深度脱硫论文参考文献
[1].范铭晨,马校彬,刘树,汪月,刘华彦.Keggin结构磷钼钨杂多酸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J].合成化学.2019
[2]..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再获应用[J].乙醛醋酸化工.2018
[3].宋丽娟.超深度脱硫吸附剂有效吸附位的构筑与调控[C].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4].张铭,朱文帅,李华明.离子液体负载型叁维大孔硅材料用于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5].李佳.汽油超深度脱硫用Ag吸附剂制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6].张伟,李鑫,童靖予,胡雨,李翠清.吸附法燃油超深度脱硫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6
[7].佘惠敏.国产催化剂可将柴油超深度脱硫[N].经济日报.2016
[8].郑宁来.我国研发YD-CADS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6
[9].王波.我国研发层状多金属柴油超深度脱硫催化剂[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6
[10].佘惠敏.国产催化剂给柴油超深度脱硫[N].经济日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