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蛙养殖技术

虎纹蛙养殖技术

一、虎纹蛙的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唐韵[1](2021)在《虎纹蛙表型变异的温度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影响及性腺转录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孟立霞,朱秀芳,张文华[2](2021)在《雷山髭蟾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雷山髭蟾(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的营养状况,对雷山髭蟾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80.84%和84.12%、17.09%和13.23%、1.25%和1.01%、0.66%和0.53%、0.25%和0.19%,能量分别为2.64MJ/kg和2.06 MJ/kg。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肌肉中氨基酸组成一致,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占干样的87.659%和87.566%,其中必需氨基酸(EAA)7种,雄性和雌性分别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6.010%和35.86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分别为84.70%和84.46%,接近(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40%和60%);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7.345%和27.367%。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表明,雷山髭蟾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赖氨酸;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88.63和88.13。经卡方检验,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的各营养成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

李兴华,涂军明,陈展鹏,周强,王欢,张盛,蔡星星,陈杰,周楠[3](2020)在《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研究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稻蛙绿色种养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南方稻区及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文采用产业调查,结合试验示范,介绍了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技术特点,如稻田改造、水稻种植、蛙苗繁育与投放和蛙类饲喂与管理等;分析了稻蛙绿色种养模式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稻蛙绿色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规模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重蛙轻稻、蛙药和饲料使用过量等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发展,科学投饲和水肥调控以及模式升级,延长产业链等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为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胡瑞雪[4](2020)在《蛙源伊丽莎白菌的鉴定、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碳青霉烯酶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丽莎白菌是一类具有多重耐药性的条件致病菌,可感染新生儿和免疫缺陷人群,被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被报道可感染蛙类,能导致蛙类发生暴发性歪头症。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治愈率低,是危害我国养殖蛙类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早期人们对伊丽莎白菌的认识较少,其属内物种的鉴定和分类系统比较混乱,基础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尤其在我国养殖蛙类中的流行特点及耐药机制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在对蛙源伊丽莎白菌准确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和分子分型,研究病原米尔伊丽莎白菌种内和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比较流行菌株的克隆关系;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研究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揭示其碳青霉烯酶变异体多样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首次确定米尔伊丽莎白菌为黑斑蛙歪头病的病原。对采自多个养殖区的患歪头病的黑斑蛙进行了系统的病原学诊断,排除了蛙病毒、壶菌和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发现细菌感染的阳性率为190/213,基于16S r DNA和gyr B基因序列,将优势分离株鉴定为米尔伊丽莎白菌;对自然发病蛙脑组织的病理观察和超微结构分析显示,被感染蛙的脑膜增厚,出现炎性病变,神经元细胞受损;人工感染实验表明,米尔伊丽莎白菌通过肌肉注射、浸泡和共居感染均可使健康蛙发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其中浸泡感染的死亡率最高,说明污染的水源和发病个体都可成为传染源。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厘清了伊丽莎白属的分类系统,发现米尔伊丽莎白菌可成为潜在人畜共患病原菌。对代表分离株FL160902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基因组水平上伊丽莎白菌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厘清了该属内传统分类群命名方法与当前命名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提出UBII内的4个不同亚群为不同物种,且UBII:1为按蚊伊丽莎白菌,UBII:2为米尔伊丽莎白菌,修订了当前部分物种的分类学命名;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系统发育研究和毒力基因同源性比对,发现蛙源分离株与人源分离株CSID 3000517120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二者毒力基因相似度较高,说明米尔伊丽莎白菌可成为潜在人畜共患病原菌,为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警示。三,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Rep-PCR两种方法,调查了62株米尔伊丽莎白菌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两种方法都能将部分不同地区来源的分离株区分开来,但是PFGE分型具有更高的分辨率,62株分离株中共有28种PFGE型,8个主要PFGE聚类簇;聚类结果与其感染宿主的种类(黑斑蛙、牛蛙、棘胸蛙)和地理区域(湖南、湖北、福建)有较大的关联性,其中有来自不同养殖区的菌株基因图谱显示为同一型,也有分离自不同养殖品种的菌株为同一型,表明同一克隆可在不同养殖场和不同省市之间大规模传播,而且还能在不同养殖品种间交叉传播,该研究结果为流行病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四,发现了伊丽莎白菌属碳青霉烯酶变异体的高度多样性。从FL160902基因组数据中预测到了27个耐药基因,其中有2个染色体固有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功能验证,将其命名为bla B-16和bla GOB-19;此外,在NCBI公布的伊丽莎白菌基因组数据中又发现了23种新型Bla B变异体和32种新型Bla GOB变异体,经功能验证后发现,天然变异的碳青霉烯酶会使菌株表现出不同的耐药表型;对该属内碳青霉烯酶变异体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根据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和系统发育分析,将39种Bla B和51种Bla GOB分别划分为12种和15种类群,且不同物种会携带其特有的的耐药基因类群;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的比较,发现碳青霉烯酶基因在伊丽莎白菌属内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的现象,为这类耐药基因扩散的防控敲响了警钟。

仪小梅[5](2020)在《基于稻蛙生态种养的稻田氮素流失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过量施肥是目前我国水稻种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过高的氮肥投入量以及较低的肥料利用率,一大部分氮素会随着径流和渗漏流失进入到稻田周边的水体环境中,从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爆发赤潮、水华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因此,研发和推广稻田生态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稻蛙生态种养对氮素流失试验研究,以常规水稻种植(CR)为对照,研究了2016和2017两年绿色稻蛙种养(GR)和有机稻蛙种养(OR)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田氮素流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硝化菌)的影响等科学问题,旨在探索稻蛙生态种养条件下,稻田氮素流失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为更加科学合理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减少氮素流失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蛙生态种养能够显着降低氮素的径流和渗漏流失量。常规水稻种植的径流和渗漏TN流失最高,为12.94 kg·hm-2,显着高于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生态种养模式。二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够显着降低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渗漏流失。其渗漏水中无机氮主要以NH4+-N为主,占TN含量的55.07%,其次是可溶性有机氮,约占37.99%。有机稻蛙模式的可溶性有机氮流失量显着高于常规水稻种植和绿色稻蛙模式,说明有机稻蛙模式中可溶性有机氮的比例更高。绿色稻蛙模式能够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可减少化肥施用量,用50%有机肥替代化肥,从而减少氮素流失,有机稻蛙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氮素流失,减少稻田面源污染。(2)相对于常规水稻种植,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均显着提高了土壤全氮(TN)含量,分别提高16.84%和16.53%,同时这二种种养模式均显着降低了土壤NO3–-N含量,其中绿色稻蛙降低了12.93%,有机稻蛙降低了32.67%。此外,有机稻蛙模式降低了土壤NH4+-N含量,两年平均降低了24.69%。土壤TN含量与TN渗漏流失量呈显着负相关,而土壤NH4+-N含量与NH4+-N渗漏流失量及土壤NO3–-N含量与NO3–-N渗漏流失量则均呈显着正相关。结果还显示土壤NO3–-N和NH4+-N含量与常规水稻种植的氮素流失量及土壤速效磷(AP)、TN含量和土壤有机碳(SOC)与有机稻蛙模式的氮素流失量均密切相关。(3)相比常规水稻种植,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种养模式均显着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分别降低43.39%和25.52%。同时显着提高了土壤蛋白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14.22%和33.62%,而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63.09%和35.95%。NH4+-N渗漏流失量和NO3--N渗漏流失量均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而NH4+-N渗漏流失量和TN渗漏流失量均与土壤蛋白酶活性显着负相关。有机稻蛙和绿色稻蛙种养模式均能够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分别提高31.89%和42.65%。NH4+-N的渗漏流失量与S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和SMBC/SMBN比都呈显着负相关,微生物量的增加能显着降低NH4+-N的渗漏流失,NO3–-N的渗漏流失量与SMBC和SMBC/SMBN比呈显着负相关。(4)与常规水稻种植相比,有机稻蛙种养模式显着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古菌和真菌的群落丰富度,而绿色稻蛙种养模式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的群落丰富度,对土壤细菌和古菌的群落丰富度无显着影响。二种种养模式均显着影响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SOC、NH4+-N和NO3–-N含量是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壤NH4+-N和NO3--N含量与氮素渗漏量也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与氮素渗漏流失量密切相关。二种种养模式均能显着增加土壤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富性OTUs,降低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富性OTUs,氮素渗漏流失与硝化作用AOA、AOB丰度密切相关。(5)与常规水稻相比,有机稻蛙显着增加了根际土壤AOA amoA的基因拷贝数,增加690.30%,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二种模式均显着降低了AOB amo A的拷贝数,分别降低了96.16和94.55%。在常规水稻种植中主要以AOB主导硝化作用,而在有机稻蛙模式中主要以AOA主导硝化反应。二种种养模式均显着影响了土壤的AOA和AOB群落结构和组成,相对于常规水稻种植,二种种养模式显着增加了AOA和AOB的物种丰富度指数(ACE指数),绿色稻蛙显着降低了AOA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而有机稻蛙显着增加了AOB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有机稻蛙显着降低了β-变形菌门(Betaproteobacteria)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的相对丰度,却显着增加了Nitrosomonadales科的未分类属的以及Nitrosotalea属的相对丰度。二种种养模式均通过改变SOC、NH4+-N含量驱动AOA和AOB群落的变化,从而减少稻田氮素渗漏水的损失量。综上所述,绿色稻蛙和有机稻蛙二种种养模式能够显着降低稻田氮素的流失,AOA是有机稻蛙模式硝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微生物,AOB是常规水稻种植的硝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微生物,若能控制硝化反应的AOA和AOB的群落丰度,则能降低NO3–-N渗漏流失量。因此,建议在当地确保水稻丰产的前提下,发展稻蛙生态种养技术,如绿色稻蛙种养,以减少稻田生态系统的氮素流失,同时生产优质安全稻米产品。

冯斌[6](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点功能区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正在推动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的改变。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在变化的环境中优化管理,有效配置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价值。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f Bilogical Diversity,CBD)第十次缔约国会议明确提出了“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发展适应性管理和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解决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就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选取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和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5种两栖动物,基于当前和2050年的19个环境变量,使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对其在广西范围内适宜分布区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5种两栖动物2050年适宜分布区面积均较当前有大幅度增加,适宜分布区面积平均变化率为78.36%,适宜分布区平均海拔升高7.76m;模型计算贡献率平均值最大的3个环境变量依次为最暖季平均温(26%)、最暖月最高温(17.32%)和气温年范围(12.08%),温度变化较降水变化对5种两栖动物影响更显着;右江河谷地带是两栖动物迁移、扩散的重要区域,需要关注这些物种的保护,而且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对策。基于问卷调查对广西原林业系统的4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表明,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均感受到了温度、降水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升高的事实;降水量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范围、程度和持久性最为显着;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冰冻雨雪、洪涝和台风是损毁基础设施最主要的3种极端气候类型,受影响对象与极端气候类型直接相关;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计影响较大的极端气候事件类型包括冰冻雨雪、洪涝、干旱和台风,主要受影响的生产活动包括养殖、种植和捕捞;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需求差异显着,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基础设施需求强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注重适应技术提升。(2)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基于39个动植物物种和39类优先保护植被类型分布数据使用Marxan模型识别了桂东北、大瑶山-大桂山区、桂西北、九万山、桂西南、大明山和十万大山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9.01万km2,约为广西国土面积(23.76万km2)的37.9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以喀斯特,喀斯特向土山过渡地貌为主,气候变化影响下脆弱性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自然保护区65处1.12万km2,仅占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的12.43%,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空缺,难以满足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需要。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适宜生境将发生变化并突破现有自然保护区边界的范畴,仅依靠现有自然保护区在将来难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群、自然保护区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方法。(3)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基于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WCPA)评估框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Tool of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on Climate Change,MEATMACC),并使用该工具和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racking tool,METT)对5个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GEF)项目和作为参照的7个典型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估。GEF项目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得分(76.4分)明显高于非项目自然保护区得分(49.7分),实施GEF项目自然保护区与未实施GEF项目的自然保护区6年得分存在显着差异(p=0.003),初始时间管理有效性非6年后管理有效性决定性因素(F=56.585,P=0);METT中规划(P=0.003)和过程(P=0)两个要素首末两个时间点得分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资金充足且管理科学的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可以在短期(≤6年)内显着提升,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优先开展规划和过程两个要素的管理活动;自然保护区MEATMACC平均分(63分)明显高于METT(52.8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TT得分无显着差异(t=2.202,df=10,P=0.052),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ATMACC得分差异极显着(t=4.747,df=10,P=0.001),说明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较常规管理有效性低,常规管理有效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在减缓和适应气候管理方面也可能存在短板。两评估工具得分率呈线性相关且差异不显着(r=0.668,P=0.018);两评估工具背景(P=0)、规划(P=0)与影响(P=0)3要素得分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自然保护区常规管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相似性高,但加强背景、规划和影响3个要素的管理活动有助于自然保护区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

刘文舒,陈彦良,郭小泽,唐艳强,肖海红,李思明[7](2020)在《虎纹蛙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虎纹蛙前肠、中肠和后肠微生物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虎纹蛙(Rana rugulosa)肠道核心菌群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Romboutsia属、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是绝对优势菌属。肠道中存在弧菌(Vibro)、邻单胞菌(Plesiomonas)、气单胞菌(Aeromonas)、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等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芽孢杆菌(Bacill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潜在益生菌。比较发现,前肠和中肠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显着高于后肠,且在门和属水平菌群结构差异明显;前肠和中肠微生物功能相似,与能量代谢、维生素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外源物质降解和代谢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而后肠中与核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前肠和中肠中与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转运和分解等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后肠中与信号分子互作、细胞过程与信号、增殖与修复、免疫系统、翻译、转录、酶家族、环境适应、膜转运等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本研究解析了虎纹蛙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为虎纹蛙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潘锦仙[8](2020)在《泰国虎纹蛙健康养殖技术浅析》文中指出泰国虎纹蛙是一种生活在泰国的大型青蛙,于1996年引进我国海南。现阶段,我国泰国虎纹蛙健康养殖存在诸多问题,养殖方法有待改进和完善,而提高泰国虎纹蛙养殖技术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对于泰国虎纹蛙的健康生长影响颇大。基于此,简要分析泰国虎纹蛙的特征及其健康养殖技术。

张浩[9](2019)在《大鲵虹彩病毒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大鲵虹彩病毒病是由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感染引起的恶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很快,致死率极高,给大鲵养殖行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现有的检测方法大多依赖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操作,严重制约了日常养殖中对大鲵虹彩病毒的监控和防治。本研究利用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技术(Single Crossing Priming Amplification,SCPA)和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结合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建立了两种简单快速、肉眼可视化的GSIV现场检测方法,为大鲵虹彩病毒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大鲵虹彩病毒的单交叉引物GSIV-SCPA可视化检测方法针对GSIV基因组保守区的核衣壳蛋白MCP基因,设计并筛选用于SCPA的引物,并对SCPA基础反应体系的各组分浓度以及反应温度、时间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交叉引物2R1F的浓度为1.0μmol/L,特异引物(检测引物)2R(2R-Bio)和3R(3R-FAM)的浓度分别为0.5μmol/L,剥离引物4F和5R的浓度分别为0.6μmol/L,Mg2+浓度为8 mmol/L,d NTPs浓度为1.2 mmol/L,甜菜碱浓度为0.7 mol/L时,在63℃下恒温扩增40 min效果最佳,将SCPA扩增产物与核酸快速检测试纸相结合,建立用于大鲵虹彩病毒现场检测的GSIV-SCPA方法。使用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IV);虎纹蛙虹彩病毒(Tiger Frog Virus,TFV)以及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 disease,KHVD)等相近种属病毒和水产养殖中常见病的病原检测基因的重组质粒对GSIV-SCPA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SIV-SCPA方法可特异性扩增GSIV的MCP基因,特异性良好;对GSIV-SC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表明,GSIV-SCPA方法检测的检测极限为104拷贝数的标准质粒,PCR方法的检测极限为105拷贝数的标准质粒,证明GSIV-SCPA法的灵敏度高于PCR 10倍,可以检出微量的病毒DNA;在对送检的54份大鲵样品进行检测时,GSIV-SCPA方法的阳性率为72.22%(39/54),PCR方法的阳性率为74.07%(40/54),经统计学分析,GSIV-SCPA检测的敏感性为97.50%(39/40),特异性为92.86%(13/14),符合率为94.44%(51/54)。Kappa值为0.870,P<0.0001,证明本研究建立的GSIV-SCPA方法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新建立的GSIV-SCPA方法可作为GSIV的现场检测方法。2.建立大鲵虹彩病毒的重组酶聚合酶GSIV-RPA可视化检测方法针对GSIV基因组的保守区核衣壳蛋白MCP基因,设计用于RPA扩增的引物,经引物筛选后又对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将RPA扩增产物与核酸快速检测试纸相结合,建立用于大鲵虹彩病毒现场检测的GSIV-RPA方法。使用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真鲷虹彩病毒ISKNV;虎纹蛙虹彩病毒TFV以及锦鲤疱疹病毒等相近种属病毒的基因组DNA重组质粒对新建立的GSIV-RPA方法进行特异性评价,结果显示GSIV-RPA方法可特异性扩增GSIV的MCP基因,特异性良好;对GSIV-R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表明,GSIV-RPA方法检测的检测极限为104拷贝数的标准质粒,PCR方法的检测极限为105拷贝数的标准质粒,证明GSIV-RPA法的灵敏度高于PCR 10倍,可以检出微量的病毒DNA;采集的54份大鲵样品诊断结果显示,GSIV-RPA方法的阳性率为72.22%(39/54),PCR方法的阳性率为74.07%(40/54),经统计学分析,GSIV-RPA检测的敏感性为97.50%(39/40),特异性为92.86%(13/14),符合率为94.44%(51/54)。Kappa值为0.870,P<0.0001,证明本研究建立的GSIV-RPA方法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新建立的GSIV-RPA方法可作为GSIV的现场检测方法。GSIV-SCPA检测方法和GSIV-RPA检测方法摆脱了昂贵的热循环设备和高标准实验室条件的束缚,扩增时间短,扩增产物量大,反应条件易于达到,在地域偏僻和资源欠发达地区也可完成大鲵虹彩病毒的快速检测,提高日常养殖和引种过程中对大鲵虹彩病毒得监控效率,为大鲵虹彩病毒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

翁民钦[10](2019)在《稻蛙种养模式技术》文中认为1基本理论1.1生态学理论在稻田中划出2%~7%左右的田块,挖深30~50cm,通过养殖既可摄饵又可吃虫的杂交虎纹蛙建立生态种养模式。一方面,利用稻田浅水位和稻株蔽荫的生态环境作为杂交虎纹蛙良好的栖息地,同时,稻田害虫又为其提供优良的食料;另一方面,虎纹蛙的排泄物和残饵又为水稻提供有机养分。因此,稻田养殖杂交虎纹蛙,建立"虎纹蛙-水

二、虎纹蛙的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虎纹蛙的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雷山髭蟾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测定方法
    1.3 氨基酸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营养成分
    2.2 氨基酸组成、含量及蛋白质营养评价
    2.3 雄性和雌性雷山髭蟾营养成分的差异
3 讨论
4 结论

(3)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研究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技术特点
    1.1 稻田改造
    1.2 品种选择
    1.3 水稻种植
    1.4 蛙苗繁育和投放
    1.5 蛙类饲喂和管理
2 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发展效益
    2.1 经济效益
    2.2 生态效益
        2.2.1 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2.2.2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2.2.3 改善土壤理化质量
        2.2.4 促进水稻生长和改善稻米品质
    2.3 社会效益
3 稻蛙绿色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3.2 规模化程度较低
    3.3 产品附加值低
    3.4 重蛙轻稻
    3.5 蛙药和饲料使用过量
4 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4.1 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发展
    4.2 科学投饲和水肥调控
    4.3 模式升级,延长产业链

(4)蛙源伊丽莎白菌的鉴定、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碳青霉烯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伊丽莎白菌概况
        1.1.1 伊丽莎白菌的分类学及其历史溯源
        1.1.2 伊丽莎白菌的生物学特性
    1.2 伊丽莎白菌的鉴定方法
        1.2.1 生理生化的鉴定方法
        1.2.2 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
        1.2.2.1 基于管家基因的物种鉴定
        1.2.2.2 基于PCR及其衍生技术的物种鉴定
        1.2.2.3 基于全基因序列的物种鉴定
        1.2.3 MALDI-TOF MS
    1.3 伊丽莎白菌分型方法
        1.3.1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1.3.2 基于PCR反应的分型技术
        1.3.3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分型技术
    1.4 伊丽莎白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1.4.1 耐药性
        1.4.2 耐药机制
    1.5 伊丽莎白菌的致病性
        1.5.1 伊丽莎白菌与人类临床感染
        1.5.2 伊丽莎白菌与动物疫病
        1.5.3 伊丽莎白菌的致病机理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样品信息
    2.3 方法
        2.3.1 样品的处理及病原检测
        2.3.2 优势菌的鉴定
        2.3.3 代表菌株的回归感染实验
        2.3.4 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2.4 结果
        2.4.1 采样情况和患病蛙症状观察
        2.4.2 病原检测结果统计
        2.4.3 优势菌的鉴定
        2.4.4 人工感染结果
        2.4.5 组织病理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分析
    2.5 讨论
        2.5.1 蛙歪头病病原的鉴定
        2.5.2 米尔伊丽莎白菌对蛙的致病性
第三章 米尔伊丽莎白菌FL160902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方法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3.2.2 全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序列组装
        3.2.3 FL160902完整基因组注释与分析
        3.2.4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伊丽莎白菌分类学研究
        3.2.5 不同来源E.miricola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3.3 结果
        3.3.1 E.miricolaFL160902 全基因组测序
        3.3.2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伊丽莎白菌属分类学研究
        3.3.3 不同来源E.miricola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3.4 讨论
        3.4.1 FL160902基因组特性
        3.4.2 伊丽莎白菌分类学研究
        3.4.3 不同来源E.miricola菌株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第四章 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菌株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PFGE分型
        4.3.2 Rep-PCR分型
    4.4 结果
        4.4.1 PFGE分型
        4.4.2 Rep-PCR分型
    4.5 讨论
第五章 两种新型碳青霉烯酶变异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菌株及质粒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5.3.2 两个新型碳青霉烯酶功能的验证
    5.4 结果
        5.4.1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5.4.2 两个新型碳青霉烯酶功能的验证结果
    5.5 讨论
第六章 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酶的分子多样性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原始报道中菌株的溯源与重鉴定
        6.3.2 序列的提取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6.3.3 代表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功能验证
        6.3.4 碳青霉烯酶等位基因名称的获取和序列上传
    6.4 结果
        6.4.1 原始报道中菌株的溯源与重鉴定
        6.4.2 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酶的多样性研究
        6.4.3 代表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耐药功能验证
        6.4.4 BlaB和 BlaGOB进化树与物种树的比较
    6.5 讨论
        6.5.1 伊丽莎白菌碳青霉烯酶多样性
        6.5.2 碳青霉烯酶变异体在伊丽莎白菌不同物种中的分布
        6.5.3 碳青霉烯酶基因在伊丽莎白菌中的水平转移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I 补充实验材料和数据
附录 II 研究生期间成果
致谢

(5)基于稻蛙生态种养的稻田氮素流失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氮素径流和渗漏流失
        1.2.2 稻田生态种养控制氮素流失
        1.2.3 稻田氮素转化的微生物过程
        1.2.4 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驱动因子
    1.3 提出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假设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蛙生态种养对稻田氮素流失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稻蛙生态种养对水稻田面水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2.3.2 稻蛙生态种养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2.3.3 稻蛙生态种养对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的影响
        2.3.4 稻蛙生态种养对水稻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2.4 讨论
        2.4.1 稻蛙生态种养对水稻田面水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2.4.2 稻蛙生态种养对稻田径流水氮素流失的影响
        2.4.3 稻蛙生态种养对稻田渗漏水氮素流失的影响
        2.4.4 稻蛙生态种养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含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影响氮素渗漏流失的土壤环境因子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样品的采集及相关指标测定
        3.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稻田氮素变化
        3.3.2 稻田土壤含氮量与氮素渗漏流失量的线性关系
        3.3.3 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3.4 稻田环境因子与氮素流失综合性分析
    3.4 讨论
        3.4.1 土壤氮素含量对氮素渗漏流失的影响
        3.4.2 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氮素渗漏流失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稻蛙生态种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样本的采集及相关指标测定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酶活性
        4.3.2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4.4 讨论
        4.4.1 稻蛙生态种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2 稻蛙生态种养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氮素渗漏流失之间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材料
        5.2.3 试验设计
        5.2.4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5.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相对丰度的影响
        5.3.2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5.3.3 根际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主坐标分析
        5.3.4 稻田环境因子对根际土壤细菌、古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3.5 网络分析OTU与根际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
    5.4 讨论
        5.4.1 稻蛙生态种养对稻田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5.4.2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类丰度的影响
        5.4.3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材料
        6.2.3 试验设计
        6.2.4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6.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AOA和 AOB丰度的影响
        6.3.2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α多样性影响
        6.3.3 稻蛙生态种养对根际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影响
        6.3.4 稻蛙生态种养对AOA和 AOB富集性和消弭性OTUs的影响
        6.3.5 稻田环境因子对土壤AOA和 AOB群落结构的影响
    6.4 讨论
        6.4.1 稻蛙生态种养对土壤AOA和 AOB的绝对定量的影响
        6.4.2 稻蛙生态种养对土壤AOA和 AOB的群落结构的影响
        6.4.3 稻蛙生态种养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AOA和 AOB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1.4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1.5 广西基本情况
        1.5.1 地形地貌
        1.5.2 气候概况
        1.5.3 气候变化事实
        1.5.4 水文
        1.5.5 生物多样性
        1.5.6 自然保护区
        1.5.7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科学问题
    1.8 技术路线
    1.9 创新点
2 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
    2.1 数据与方法
        2.1.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1.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2.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3 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
    3.1 数据与方法
        3.1.1 基础数据
        3.1.2 优先保护植被类型
        3.1.3 焦点物种选择及其潜在分布
        3.1.4 优先区域评价
        3.1.5 不可替代性指数计算
        3.1.6 优先区边界核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概况
    3.3 结论与讨论
4 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
        4.2.2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
    4.3 结论与讨论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虎纹蛙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DNA提取
    1.3 PCR扩增及回收
    1.4 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1.5 测序数据分析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虎纹蛙肠道菌群整体结构分析
        2.1.1 门水平结构分析
        2.1.2 属水平结构分析
        2.1.3 属水平系统进化树分析
    2.2 不同肠道部位菌群差异分析
        2.2.1 α多样性分析
        2.2.2 降维分析
        2.2.3 门水平上结构差异分析
        2.2.4 属水平结构差异分析
    2.3 肠道菌群功能预测
3 讨论
    3.1 虎纹蛙肠道菌群结构
    3.2 虎纹蛙不同肠道部位菌群结构与功能差异

(8)泰国虎纹蛙健康养殖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泰国虎纹蛙概述
2 泰国虎纹蛙健康养殖技术
    2.1 养殖方法及养殖环境
    2.2 泰国虎纹蛙过冬养殖技术
    2.3 养殖技术要点
3 结语

(9)大鲵虹彩病毒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鲵虹彩病毒病研究进展
        1.1 虹彩病毒简介
        1.2 虹彩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1.3 虹彩病毒的检测方法
    2 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2.1 核酸序列依赖等温扩增技术
        2.2 滚环扩增技术
        2.3 单引物等温扩增技术
        2.4 链置换等温扩增技术
        2.5 依赖解旋酶的等温扩增
        2.6 环介导等温扩増技术
    3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CPA)技术原理及应用
        3.1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技术概述
        3.2 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SCPA)技术的扩增原理
        3.3 SCPA的引物设计原则
        3.4 SCPA扩增结果的分析方法
        3.5 SCPA技术的特点
        3.6 CPA技术的应用
    4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原理及应用
        4.1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的扩增原理
        4.2 RPA的引物设计原则
        4.3 RPA扩增结果的分析方法
        4.4 RPA技术的特点
        4.5 RPA技术的应用
    5 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原理及应用
        5.1 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原理
        5.2 核酸快速检测试纸应用
第二章 大鲵虹彩病毒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主要试剂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质粒提取方法
        2.3.2 PCR方法
        2.3.3 PCR产物和单交叉引物等温扩增产物检测方法
        2.4 引物设计
        2.5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2.5.1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鉴定
        2.5.2 交叉引物浓度优化
        2.5.3 Mg~(2+)浓度优化
        2.5.4 dNTPs浓度优化
        2.5.5 Betaine浓度优化
        2.5.6 反应时间的优化
        2.5.7 反应温度的优化
        2.6 GSIV-SC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2.7 GSIV-SC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2.8 GSIV-SCPA方法用于患病大鲵样品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3.1.1 GSIV-SC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鉴定
        3.1.2 交叉引物浓度优化
        3.1.3 Mg~(2+)浓度优化
        3.1.4 dNTPs浓度优化
        3.1.5 Betaine浓度优化
        3.1.6 反应时间的优化
        3.1.7 反应温度的优化
        3.2 GSIV-SC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3 GSIV-SC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3.4 GSIV-SCPA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4 讨论
第三章 大鲵虹彩病毒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主要试剂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病样组织总 DNA 提取
        2.3.2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2.3.3 DNA胶回收
        2.4 引物设计
        2.5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2.5.1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
        2.5.2 GSIV-RPA扩增时间的优化
        2.6 GSIV-R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2.7 GSIV-R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2.8 GSIV-RPA方法用于患病大鲵样品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及条件优化
        3.1.1 GSIV-RPA检测体系建立和引物筛选
        3.1.2 GSIV-RPA扩增时间的优化
        3.2 GSIV-RPA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3 GSIV-RPA方法的灵敏度评价
        3.4 GSIV-RPA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稻蛙种养模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本理论
    1.1生态学理论
    1.2经济系统
2种养技术
    2.1做好田间准备
        2.1.1稻田选择:
        2.1.2夯实田埂,架设防逃网:
        2.1.3开蛙沟、设置食台,铺设防鸟网:
    2.2选择适养苗种
        2.2.1虎纹蛙品种选择:
        2.2.2水稻品种的选择:
    2.3把好运输放养
        2.3.1抓好运输环节:
        2.3.2选好放养时间:
        2.3.3投放大规格蛙苗:
    2.4抓好田间管理
        2.4.1选好料、投喂足:
        2.4.2勤巡田、常检查:
        2.4.3抓好蛙病防治:
        2.4.4蛙的轮捕:

四、虎纹蛙的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虎纹蛙表型变异的温度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影响及性腺转录组学分析[D]. 唐韵.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雷山髭蟾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孟立霞,朱秀芳,张文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1(10)
  • [3]稻蛙绿色种养模式研究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 李兴华,涂军明,陈展鹏,周强,王欢,张盛,蔡星星,陈杰,周楠. 农学学报, 2020(12)
  • [4]蛙源伊丽莎白菌的鉴定、分子流行病学及其碳青霉烯酶多样性研究[D]. 胡瑞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稻蛙生态种养的稻田氮素流失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仪小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6]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D]. 冯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虎纹蛙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分析[J]. 刘文舒,陈彦良,郭小泽,唐艳强,肖海红,李思明. 野生动物学报, 2020(01)
  • [8]泰国虎纹蛙健康养殖技术浅析[J]. 潘锦仙. 南方农业, 2020(02)
  • [9]大鲵虹彩病毒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浩.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10]稻蛙种养模式技术[J]. 翁民钦. 渔业致富指南, 2019(20)

标签:;  ;  ;  ;  ;  

虎纹蛙养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