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声音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声音,合成器,火焰,等效电路,时序,电子,低频。
声音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程皓楠,李思佳,刘世光[1](2019)在《深度跨模态环境声音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视频及动画的声音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有方法中存在的算法复杂度高,可扩展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GAN和SampleRNN的深度学习的环境声音合成算法,采用VGG网络模型提取视频深度特征.并将视频深度特征通过一个时序同步网络模型,实现具有更高同步性的视频到音频的跨模态特征转换;通过音色增强网络模型对合成声音的音色进行增强,以提高网络结构的可扩展性,并得到最终与视频同步的、真实感较强的环境声.通过对音视频跨模态数据集中12类不同类别视频进行训练与测试,结果的主观与客观评价表明,文中算法所生成的结果真实感强,提高了现有算法的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峥[2](2019)在《语音合成技术在声音修复上的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对影片声音修复的需要,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本文对音频修复技术中文本转换为自然语音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TTS以及Tacotron 2方法,并提出了结合两种技术进行声音修复的尝试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影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沈朝阳[3](2019)在《声音合成技术在电影声音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合成技术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级的电影当中。随着计算机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中的声音也需要改变,因此,电影声音元素开始进行大胆处理,从而使声音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和具有震撼力。本文从声音技术性改革的各个方面以及改革后声音对电影造成的影响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记者观察》期刊2019年02期)
黄凡[4](2018)在《科幻电影中声音合成技术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幻电影是电影类型中最为大众,且最靠近商业化的一种影视体裁,其对画面效果与声音动效要求颇高,很多画面和声音对现实而言是不存在的,所以需要经过后期高科技的电脑动画制作与声音设计来完成那些虚拟的音画部分。本文笔者将针对这一体裁类型的电影如何通过声音合成技术去完成声音设计的后期制作加以分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尹强,刘世光[5](2018)在《基于高频混合片段匹配的火焰声音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虚拟现实领域火焰声音模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焰声音合成方法。考虑低频声音物理模型的影响,通过基于物理的可视化火焰模型数据合成火焰的低频信号。对于火焰的高频声音细节,采用基于高频混合片段匹配的方法,按照火焰高频信号的特性生成特定的不同频段的高频噪声信号,并分成相同大小的窗口片段,然后与低频信号进行匹配融合,得到最终的声音信号。通过一些不同物质燃烧的例子以及对比试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颂,梁晓晶,崔薇[6](2017)在《笔筒埙的声音分析、建模与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笔筒埙进行音频分析,根据高频湍流噪声的结构,提出了利用圆柱形亥姆霍兹共振腔对笔筒埙进行近似的物理建模。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与实际测量笔筒埙具有相同基音以及相同长宽比的共振腔进行分析,并将前6个共振频率与音频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而验证利用圆柱形亥姆霍兹共振腔对笔筒埙近似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数字波导方法对湍流噪声进行建模并与传统亥姆霍兹共振腔合成相迭加,从而更加准确地对埙的声音进行合成。(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2017年Z4期)
刘明哲[7](2017)在《声音合成技术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若干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声音合成技术创作音乐是电子音乐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创作手段,实际上电子音乐也正是由于声音合成技术而诞生的。如今电子音乐领域涵盖了录音、混音、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等多个分支领域,同时MIDI技术也为传统音乐创作带来很大便利性。而本文所论述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这里所说的电子音乐是指更侧重于依靠声音合成技术、使用电子音乐合成器合成声音的电子音乐。本文从基本声学、声音合成的基本原理开始,到声音合成技术,再到合成具有音乐性的声音及其应用,最后通过对本文作者原创作品的解析来进一步论证前文所阐述的观点。其中具有音乐性的声音合成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文来源于《吉林艺术学院》期刊2017-03-01)
尹强[8](2016)在《交互式流体真实感声音合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声音合成是虚拟现实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近期的研究中,实时的声音合成已经成为可能,但大多数声音合成方法聚焦于物体碰撞产生的声音,而对流体声音研究偏少,尤其是基于交互式流体声音合成的研究更是少有涉及。然而不同流体的物理模型和形态存在差别,并且声音合成的物理机制也存在不同,提出一种通用的算法模拟所有的流体声音合成效果是不现实的。因此,本文分别针对火焰以及水的交互式声音合成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不同燃烧介质提出了一种新的交互式火焰声音合成方法。对于火焰的交互式声音,目前的方法一般将火焰声音分为低频以及高频分别进行合成,但大多数研究普遍采用直接燃烧噪声合成低频声音而忽视了湍流旋涡噪声的影响。在高频部分,则普遍采用固定频率的噪声对高频声音进行模拟,产生的火焰声音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频混合片段匹配的火焰声音合成方法。其次,针对于不同介质的火焰燃烧的物理特性以及对真实火焰声音信号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声特征的不同燃烧介质的火焰声音生成方法,解决了交互声与高低频火焰信号融合过程中的声音同步问题,使得最终产生的火焰信号与动画同步,并且合成的不同燃烧介质的火焰声音具有差异性。其次,本文根据不同的碰撞固体材质提出了一种新的交互式水声音合成方法。对于水的交互式声音,大部分方法采用气泡谐波对气泡声音进行模拟。在气泡声音模拟过程中,会从气泡的不同形态以及位置对气泡进行模拟。这样做会产生巨大的时间消耗,也没有考虑液体与固体碰撞产生的加速度噪声。同时,不同介质与水的交互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交互式水声音真实感模拟方法。对于气泡的形态及位置问题,本文将气泡的形态由原来的球形及非球形气泡修改为了新的叁种状态:气泡、泡沫以及喷雾。通过对这叁种状态声音的模拟来合成最后的气泡声音。对于水与不同介质的固体交互的问题,本文将不同材质的固体与水的交互声引入水声中,增强了水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真实感。(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旷玮,姬培锋,Philip,Leistner,Judit,Angster,杨军[9](2016)在《传统笙的物理模型及声音合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传统笙的物理结构与音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传统笙的物理模型及声音合成方法。在簧舌振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指孔和音窗的传输矩阵计算方法,建立了笙管的等效电路,并将二者结合,得到笙的完整物理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设计了一套笙的实验系统,实现了对笙管发声过程中特征量的多通道同步测量。通过对比实验和模型仿真结果的时频域特点以及与音色相关的特征量,分析了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传统笙管的发声过程,合成笙样本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真实笙样本的音色特征。(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石丰恺[10](2015)在《数字声音合成环境下仿真式管弦乐写作的配器技术藩篱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在数字声音合成环境下进行严格的管弦乐配器写作,在形式和内容上已呈主流趋势。配器法理论须随理论基点和理论实践环境的变化进行进化革新。文章在乐队建制规划和乐队MIDI音序写作技术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技术总结和理论探索。(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5年09期)
声音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满足对影片声音修复的需要,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本文对音频修复技术中文本转换为自然语音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TTS以及Tacotron 2方法,并提出了结合两种技术进行声音修复的尝试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声音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程皓楠,李思佳,刘世光.深度跨模态环境声音合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
[2].王峥.语音合成技术在声音修复上的尝试[J].现代电影技术.2019
[3].沈朝阳.声音合成技术在电影声音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记者观察.2019
[4].黄凡.科幻电影中声音合成技术研究初探[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
[5].尹强,刘世光.基于高频混合片段匹配的火焰声音合成[J].系统仿真学报.2018
[6].王颂,梁晓晶,崔薇.笔筒埙的声音分析、建模与合成[J].电声技术.2017
[7].刘明哲.声音合成技术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若干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7
[8].尹强.交互式流体真实感声音合成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6
[9].旷玮,姬培锋,Philip,Leistner,Judit,Angster,杨军.传统笙的物理模型及声音合成方法[J].声学学报.2016
[10].石丰恺.数字声音合成环境下仿真式管弦乐写作的配器技术藩篱探究[J].音乐创作.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