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红外探测论文-唐祎俊,何衡湘,邓洪峰

被动红外探测论文-唐祎俊,何衡湘,邓洪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被动红外探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外被动探测,多目标定位,虚假目标,数据融合

被动红外探测论文文献综述

唐祎俊,何衡湘,邓洪峰[1](2019)在《一种基于红外被动探测的多目标定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目标红外被动探测定位技术应用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被动探测的多目标定位方法。研究了叁站联合定位算法,解决了多目标情况下虚假目标干扰、数据匹配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定位精度、虚假目标剔除效果数学仿真。仿真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剔除虚假目标,实现多目标红外被动探测定位功能,定位精度满足应用需要。(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郝振兴,罗继勋,胡朝晖,李文超[2](2016)在《红外探测与追踪的双机被动定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载红外探测与追踪(IRST)被动定位的精度低和解算速度慢及多机间信息大容量实时传输问题,提出了两种应用激光数据链传输信息的IRST双机被动定位模型。模型均基于测向交叉定位原理构建,模型一的基线距离已知,两机坐标未知;模型二的两机坐标已知,基线距离未知;并对比了两种模型的特性。仿真表明,测角误差减小,两机距离增大,会提高定位精度;模型二的计算速度优于模型一,但目标高度大于1km时,模型二失效;双机与目标构成等腰叁角形且两载机的交角为110°时,定位的精度最高。(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张晓瑜,欧阳中辉,刘智,滕华栋[3](2012)在《被动微波/红外双模复合制导联合探测概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抗干扰能力评价方式没有给出定量的情况,建立了复合制导系统联合探测概率与虚警率的模型。以被动雷达/红外复合制导对目标检测基本原理与流程为基础,利用似然比准则计算双模寻的系统的理论检测阈值,实现了复合制导抗干扰能力的定量评价,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单模制导相比较,复合制导较单一制导体制具有很强的优势。理论分析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对复合制导系统探测门限及其它有关参数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战术导弹技术》期刊2012年01期)

尤晓明,李志豪,郑为建[4](2011)在《被动红外技术用于易制毒化学品蒸气团的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部分易制毒化学品在毒品制备过程中都会产生挥发性的蒸气团,其光谱特征都在远红外大气窗口内。由此,被动红外探测技术能够在远距离实现对易制毒化学品蒸气团的监测,可以有效解决禁毒任务中隐藏制毒窝点的遥测问题。(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1年11期)

纪成勇,张胜发,韩振铎[5](2011)在《一种基于红外被动探测的车辆制动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防撞装置的可靠性、有效性,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红外被动探测技术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判断接收红外辐射信号的变化,利用定时功能按时间顺序依次触发光报警、语音报警以及启动刹车.红外被动探测器的使用改变了现有车辆防撞装置的设计思路,省去了发射部分,简化了设计;依时间先后触发报警信号避免了测距,提高了信号处理的速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辆防撞装置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空军雷达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李佳[6](2009)在《被动红外探测技术在报警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安防系统中探测非法入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就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应用,以及一些发展情况和不足之处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安防》期刊2009年07期)

陈振飞[7](2007)在《红外探测系统双站被动测距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外探测系统测距需要,给出了双站被动测距的几何算法。该算法利用双观测站获得的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来测量目标的距离。结合实际情况对该算法进行了定位精度分析,并通过仿真给出了该算法适用的实际有效测距范围。(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7年05期)

[8](2004)在《用于探测跨越边界线者的被动红外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专利US2004/0129883 (2004年7月8日公布) 产生热量的物体如人体,也产生红外辐射。虽然红外辐射的波长比可见光的长,但人们可以通过红外探测装置来探测它.而热释电传感器就是用于探测红外(本文来源于《红外》期刊2004年10期)

吴向宇,李宏,刘晓辉,林敏,何焰兰[9](2003)在《基于红外被动探测遥传的地面遥感侦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被动的红外探测方式 ,通过无线电扩展红外系统的作用距离 ,提供了一种地面侦察的手段 .实验证明 ,该系统精确度高 ,实用性强 ,并可作为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03年04期)

孙克立[10](1999)在《提高微波/被动红外双鉴器探测可靠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 被动红外双鉴器由于比微波或被动红外单技术探测器的误报率要低得多, 因而, 目前在技防领域的报警系统中,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探测的准确性, 降低误报, 在近期生产的双鉴器中采用了多种新的技术措施, 特别是采用了微处理器智能分析技术, 并增加了很多特殊的信号处理电路, 使得在原双鉴器的基础上又构成了叁鉴器、四鉴器等产品, 从而大大增加了双鉴器工作的可靠性, 也为技防工作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3期)

被动红外探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机载红外探测与追踪(IRST)被动定位的精度低和解算速度慢及多机间信息大容量实时传输问题,提出了两种应用激光数据链传输信息的IRST双机被动定位模型。模型均基于测向交叉定位原理构建,模型一的基线距离已知,两机坐标未知;模型二的两机坐标已知,基线距离未知;并对比了两种模型的特性。仿真表明,测角误差减小,两机距离增大,会提高定位精度;模型二的计算速度优于模型一,但目标高度大于1km时,模型二失效;双机与目标构成等腰叁角形且两载机的交角为110°时,定位的精度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被动红外探测论文参考文献

[1].唐祎俊,何衡湘,邓洪峰.一种基于红外被动探测的多目标定位方法研究[J].红外技术.2019

[2].郝振兴,罗继勋,胡朝晖,李文超.红外探测与追踪的双机被动定位模型[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6

[3].张晓瑜,欧阳中辉,刘智,滕华栋.被动微波/红外双模复合制导联合探测概率分析[J].战术导弹技术.2012

[4].尤晓明,李志豪,郑为建.被动红外技术用于易制毒化学品蒸气团的探测[J].红外技术.2011

[5].纪成勇,张胜发,韩振铎.一种基于红外被动探测的车辆制动方法研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

[6].李佳.被动红外探测技术在报警领域的应用[J].中国安防.2009

[7].陈振飞.红外探测系统双站被动测距精度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8].高.用于探测跨越边界线者的被动红外装置[J].红外.2004

[9].吴向宇,李宏,刘晓辉,林敏,何焰兰.基于红外被动探测遥传的地面遥感侦察[J].物理实验.2003

[10].孙克立.提高微波/被动红外双鉴器探测可靠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标签:;  ;  ;  ;  

被动红外探测论文-唐祎俊,何衡湘,邓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