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用于女性的几个词(论文文献综述)
曹英杰[1](2018)在《两晋汉文佛经中的色彩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佛经中的色彩观念首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即佛经中的色彩是如何生成的。佛家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为“四大”,即地、水、火、风,因四大具有能造之功能,而又被称为“四大能造之种”。可以说,佛经中的色彩即产生于“四大”。并遵循这样的生成过程:“四大”生成“色境”,“色境”包含着显色这个概念,而“显色”又包含着被认为是根本显色的“青黄赤白”,四个根本显色通过“差别”的方式,生成更多其它颜色。四本色青、黄、赤、白,是两晋佛经以及整部大藏经中的基础性色彩,它们与其“差别色”绿、苍、缥、碧、绀、红、绛、雪、金、黑、紫,等等,在各种语境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存在状态和观念意义,在性质上,具有装饰性、象征性、自然性、精神性等。佛经中色彩观念的的表达问题,有四个面向,即青黄赤白的连用形式、“以物表色”的颜色词语形态、颜色词语的惯用与颜色的固定运用,以及颜色词对佛教观念的表达参与。四本色的连用形式,实际即是色彩的一种省略性、概括性与列举式的集中运用形态,其所表现出的功能意义有:表示色彩繁驳斑斓之状态、表达不确定的的色彩指向、转喻某种佛教观念、作为某种区分标识等。而“以物表色”这种词语形式,既可以表达具体事物的色彩,也用以对某种空间进行渲染,有时又具有转喻作用和象征意义。颜色词语的惯用性表现为经典翻译者对某种色彩的习惯性使用,这种惯用色一般都是常见的或在佛教中具有特殊意义,或特定运用对象的色彩。如“绀青”、“紫磨金色”、“青瘀”等;颜色的固定表达,即是某种色彩与某种物象成固定搭配关系,而在不同经典中对同一物象用来描述其色彩的颜色词形式可能存在不同。佛经色彩对各种抽象佛教观念的表达,使其自身也具有了某种抽象性,因而多数颜色词仅有颜色之名,而表现着非颜色之义。“五色”是佛经色彩的另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它与和其相关的语词或概念“五正色”、“正色”、“五大色”以及“上色”等,在具体的色彩与功能表达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歧异之处,各种文献在这些词语概念的运用上亦无严格的界限,显示着“五色”运用的不确定性。而在密教经典中,“五色”在运用与表达上则显示出较强的规约性与结构性,具有制度化特征。佛经中的“五色”受到了中土五色之名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隋唐佛教经论,特别是密教经典中尤为明显。以不同佛学根本观念为发源点,经由一种共同的路径而生成的具体而丰富的佛教色彩,作为佛教世界中的一种假名物质以及佛学语言的表达元素,在具体经典的语境中,通过各种表达与运用方式,呈现出复杂的面相与含义,在对佛教种种事物名相以及概念、思想与观念的描写与叙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冬梅[2](2018)在《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研究》文中提出北京方言一般指北京话。狭义的北京方言主要就是指没有进入普通话的那些口语词和土语词,即北京土语(土话),这也是北京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词汇方面的最大不同。我们选取董树人《新编北京方言词典》(2010)中的777个双音节动词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语音方面,我们主要是对双音节动词的轻声现象和特殊的语音现象进行了分析。有将近七成的轻声现象且所有轻声都分布在双音节动词的末尾音节上;特殊的语音现象,普通话中无而北京方言中有的情况要远远多于普通话中有但并不常用的情况。普通话中不存在的语音,约四成不符合音节拼合规律。在语法方面,我们主要是对这些词的语法结构、较之于普通话的同形词、构词特点进行了分析。合成词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单纯词的数量;同形词中,只有一成的同形词与普通话仅存在语音差异;与普通话词性相同的同形词约有七成,与普通话词性不同的同形词约有两成;构词特点上,重叠构词比例极小但是比较齐整。词缀构词约有三成,是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最突出的一类构词现象。在语义方面,我们主要是从单义词、多义词以及特殊语义现象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单义词约有七成,这些单义词中将近八成的词都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多义词约有三成,且大多数的义项数量为两个;各义项之间具有语义相关性的有将近八成;特殊语义现象方面,首先存在大量的一义多词现象。其次,语义更细致。在语用方面,我们主要分析了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用色彩、词缀构词与语用色彩以及特殊的语用现象。很多双音节动词具有幽默调侃、讥讽斥责、劝阻提醒等语用色彩;词缀和语用色彩具有一定关系;特殊语用方面,在这些词中存在着委婉语与讳饰语、詈辞与粗话、儿语、流氓语、命令语怒斥语等。最终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方言的词不等同于普通话的词,他们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北京方言有自己专属的色彩,而这些与普通话不同的专属色彩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朱芸[3](2015)在《湖北建始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湖北省建始县方言的词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列出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建始方言词汇表,并以词汇表为依托,从共时角度对建始方言进行内外比较,从历时角度考察了建始方言中的部分传承词。然后着重分析了建始方言中几类重要的“文化词语”,包括风物词、民俗词和观念词,探寻地域文化对建始方言词汇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系统地梳理了建始方言的称谓词,探讨了建始地名的语言文化特征。本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先介绍建始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历史沿革等方面的概况,然后归纳和说明了建始方言的内部分区、总体特征、归属及研究现状,描写了建始方言的语音系统,最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对象、范围、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列出《建始方言分类词表》。根据社科院《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的编排体例,本文共分三十大类记录了建始方言的常用词语,为系统研究奠定了语料基础。第三章比较建始方言词汇的内外差异。在分类词表的基础上,先对建始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进行了整体比较,总结了二者在音节、构词、词义及价值等四个方面的差异,然后对建始方言内部的词汇进行了比较,列举出方言内部词汇差异表,并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第四章探讨建始方言的传承词。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资料,择取出部分建始方言常用而普通话不用或少用的传承词,分为描摹类、动作类及名物类三类分别列举,确定其读音、来源、本字、意义及方言用法。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具体考察了建始方言中的三类“文化词语”第五章讨论了建始方言的风物词,介绍并阐释了大量生产类风物词和生活类风物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地传统和独特的物质文化生活。第六章分析了建始方言的民俗词,主要介绍了当地典型的岁时民俗词和礼仪民俗词,深入挖掘了词语的民俗文化内涵,显示了建始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第七章探讨了建始方言的观念词,着重从自然观念词和文化观念词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剖析,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当地人的自然观及民族民间文化心理在方言词语中的渗透和影响。第八章考察建始方言的称谓词。系统地梳理了亲属称谓词系统及社交称谓词,并着重列举了部分带有地方特色的人物称谓词。第九章探讨建始地名与方俗文化的关系。从整体上分析了建始地名的构成,包括通名与专名的类型、语言特征,并深入挖掘了建始地名的文化意蕴及命名的来由。最后一章为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总体而言,本文是对建始方言词汇的系统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田野调查法、比较法、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考察法,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文化语言学理论和两个“三角”语法理论。本文重在展现建始方言词汇的面貌、特点及历时的发展,深入挖掘建始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人们的思维观念、社交理念等来窥探文化因素对建始方言词汇的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方言词汇的研究及方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
陈森锐[4](2013)在《中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单位。词汇是传递信息的基础,没有词汇便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正确地习得汉语词汇,并顺利地进行交际。汉语中级综合课承担着中级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它关系到能否帮助学生巩固初级阶段的词汇知识和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有机的词汇网络体系,关系到学生在交际中能否正确地使用词汇。因此中级汉语词汇教学具有很大的重要性。本论文结合五本中级汉语综合课教材,重点研究和探讨词汇的功能情景意义、语义场、语素、语义、词汇搭配和词汇蕴含的文化意义等内容,同时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成果,提出中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一些设计原则和课堂操作步骤,并根据中级汉语教材设计词汇教学教案。
白云霜[5](2012)在《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文中认为“新增义位”,简称“新义位”或“新义”,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普通话固有词在固有词义基础之上新增加的相对稳定的义位,它们与固有词义是多义关系。“新增义位词”,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新义位的汉语普通话固有词。通过《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1996年版和第5版的对比,并辅以几部新词语词典和有关专业期刊,共搜集到新增义位762条,新增义位词724个,分三个阶段建立数据库。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现状,界定相关术语,说明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新增义位词进行统计分析。当代汉语新增义位词在音节分布、结构类型、词汇类别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音节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和三音节所占比重较小。结构类型以合成词为主,单纯词很少,合成词中以复合式为主,复合式中偏正型最多,其中定中多于状中。根据词汇来源将当代新增义位词分为普通词语和特殊词语两类,特殊词语包括行业语、外来词和方言词,普通词语多于特殊词语。第三章,对新增义位进行统计分析。新增义位由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部分构成,对三个部分的计量研究,显示出当代新义位的一些量的特征。词汇意义方面,按照一定的关联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指新新义和指旧新义、行业新义和普通新义、方言新义和外来新义。当代新增义位主要为指旧新义,大多数都是普通新义,方言新义和外来新义中有一部分借自地区方言词和外语词。色彩意义方面,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当代新义位的实际,补充提出行业色彩和风格色彩,并对各种色彩类型与词汇意义的关系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出当代新义位在色彩意义方面的特点。新义位的色彩意义丰富多样,感情、语体、形象、行业、外来、地方、时代、风格“八色俱全”;除了地方色彩、行业色彩、风格色彩以外,其他五种之间经常叠加。形象色彩数量惊人,行业色彩、语体色彩、时代色彩较多,感情色彩较少,外来、地方、风格三种色彩所占比重不高,但都值得关注。语法意义方面,实词义占绝大多数,名词义和动词义基本持平,二者的数量明显高于形容词义,虚词义只有介词和语气词两类。第四章,从词汇意义方面研究新旧义位关系。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出已为人类认知的事物关系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义位关系模式”构想:义位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五种,即相含、相关、相合、相似、辗转。对当代汉语新旧义位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统计结果显示:辗转为数不多,相合与相似的数量多于相含与相关的数量。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选取部分词例,验证义位关系模式对汉语的解释力。第五章,从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方面研究新旧义位关系。新旧义位的色彩或一致,或不一致,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分为:变彩、加彩、减彩及综合转换。从色彩类聚的视角出发,归纳出各类色彩意义的变化规律,深入分析色彩意义关系与词汇意义关系之联系。语法意义方面,新旧义位词性一致的是主流,词性不一致即兼类的情形所占比例并不高,但却集中反映了语法意义的变化规律。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探究词性兼类背后的认知原因、结构原因。联系义位关系模式,分析词汇意义关系与语法意义关系之联系。第六章,从语用角度出发,由搭配入手,考察新义位产生、识解、传播、定型的全过程,借鉴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提出混搭引申、同素替换、语境干预、语义重组等概念,探析新义位形成背后的语言原因、现实原因及认知原因。本文创新点:一,从词义构成的三个方面(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考察当代汉语新增义位,分析新旧义位关系,总结三个方面义位关系之联系,对新义位的全貌和变化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二,总结已为人类认知的事物关系,提出义位关系模式构想;三,运用语用学、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由搭配入手,考察新义位产生、识解、定型的全过程。
王芳[6](2012)在《重叠多功能模式的类型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重叠多功能关联模式的类型学考察。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重叠功能已有的类型学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对本文的指导理论做了简要介绍,界定本研究的具体范围,最后是对材料的说明。第二章考察了重叠跨语言复现的多功能模式。在尽量区分重叠形式能产度的前提下,本章分别考察了跨语言中名词重叠(包括数量短语重叠)、动词重叠、形容词重叠和副词重叠的各种功能,各种功能均以不同的语言材料例示。在材料调查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概括出了重叠操作的两条性质:一是重叠语法手段的跨语类性(cross-categoriality),一是重叠手段在负载数量、性状程度和时体意义上呈现出的蕴含性倾向。第三章主要构建了以“复数”和“反复”义为核心的重叠式的功能图。在数量(及相关)空间中,依据重叠跨语言的表现及其他数量形式的功能,本章构建了重叠式负载的“复数”、“集体性全量”、“逐指性全量”、“多量”、“各种各样”、“集体”、“状态”、“次第”等功能间的关联;在时体(及相关)空间中,本章构建了“反复”、“持续”、“进行”、“惯常”、“将来”、“去及物化”、“背景化”、“方式”、“状态”等功能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本章对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叠获得了两点认识:一是部分汉语方言中可能同时存在区别于次生重叠的原生重叠模式,一是部分汉语方言中,次生的动词重叠开始出现功能的扩张,向原生重叠靠拢。背景化功能(backgrounding)是实现这一功能扩张的促发点,重新分析中的无标化机制是实现次生重叠向原生重叠功能靠拢的动因。第四章主要考察重叠式负载的“反身”与“相互”,“极处”、“程度增强”与“原型/典型”,“话题”、“条件”和“让步”等功能间的联系。在民族语调查的基础上,本章认为,“反身”和“相互”功能是与重叠的“复数(或反复)”义相关;“极处”是“程度增强”的一种,“程度增强”与“典型/原型”是一组常见的多义模式,在程度副词上也有同形负载的现象;最后,本章在重叠式经常充当话题、条件小句和让步小句事实的基础上,指出这三种功能的可能来源:话题与重叠强调性的语义特点相符;充当条件分句,可能是重叠话题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能由动词重叠式经常具有的时间背景功能发展而来;充当让步分句,可能是重叠式强调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第五章主要讨论基于儿语模拟的重叠式的众多功能之间的联系。基于一些旁证,本章推测对儿语的模拟是重叠产生的另一动因,儿语重叠获得指小功能依靠的是“主体感染”的认知机制。依据前人研究和汉语方言中小称形式的功能表现,建构了小称功能图,并将具体语言中重叠式的表现在该图上加以验证。发现,一些语言中重叠表达的“只有/限量”、“假装”、“专指”、“名物化”、“程度减弱”、“动量减小”等功能与形体小功能之间呈现出蕴含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章指出,至少一部分偏离象似的重叠式的功能,是小称功能引申发展的结果。第六章讨论重叠式的缩减,即去重叠化的过程。本章首先列举汉语方言及其他语言中重叠式的缩减现象,并简要考察了重叠缩减操作带来的语义后果。在介绍目前学界对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间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提及汉语方言中形容词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七章讨论重叠、对称和并列之间的关系。本章从句法和功能两个角度分析强制性对称结构与重叠之间的联系,认为强制性的对称结构可以看作是加缀重叠的一种,与短语重叠距离很近。而非强制性的对称结构自由度更高,名词倾向具有指称性,整个结构多表示具体的事件,更接近并列。重叠和并列结构间也具有语义上的近邻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叠音>(语素和词)重叠>短语重叠>对称结构>并列结构”的层级模式。第八章总结全文,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冯雪冬[7](2012)在《汉语“衣”“裳”“裙”“裤”之历史演变》文中指出汉语的"衣""裳""裙""裤"发展至今天的"衣裳""衣服""裙子""裤子"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文章在描写这一过程的同时,分析了早期的"衣""裤"的所指和义位,对"裳""裙""裤"之间的关系和"裙""裳"的历时演变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衣裳""衣服""裙子""裤子"的产生时间,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在相应词条释义上作了商榷,在二典词条引例的基础上将其首现时代提前。
胡茜[8](2011)在《现代汉语中“女”族同义词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同义词词林》将"女人、女子、女性、女士、妇女"收为一组同义词。根据这组词的释义和现代汉语中的实际用例我们发现,这组词同中有异。文章对这组词从语义和语法层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廖金波[9](2008)在《《红楼梦》中的人称代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红楼梦》的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研究《红楼梦》的人称代词的功能和用法以及表义特征等,争取能对《红楼梦》中人称代词有个全面详尽的认识,能揭示《红楼梦》中代词的特色。《红楼梦》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和不定指代词,各种人称代词在句子中通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兼语等成分,这些人称代词在句子中的语义关系及语用表达比较复杂,并且很有特色,值得研究,特别是人称代词的词汇语义,及人称代词要表达“复数”的时候涉及到的语素“们”。历来就对“们”有很多的研究,那么在《红楼梦》中“们”又呈现出哪些特点,这都很值得探索。另外我们在本文中也谈到了谦敬词的使用情况,关于谦敬词是否为人称代词,一直以来都有争议,我们也在这里不讨论它们的归属,只讨论谦敬词的用法。最后,我们还探讨了人称代词的照应功能。本文主要从句法功能、语义、表达等几个方面对《红楼梦》中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刻的研究。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概括的阐述了人称代词的分类及《红楼梦》中的人称代词;研究现状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句法功能方面,本文研究了各个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及句法分布规律。人称代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兼语等成分。第三章语义方面,本文研究了人称代词的词汇语义、句法语义还有“们”的语法意义以及人称代词的语义结构。第四章表达方面,研究了“们”的使用规律,敬称和谦称的使用机制、“我”“你”组合规律以及人称代词的照应功能。
吴宝安[10](2007)在《西汉核心词研究》文中提出“核心词”是词汇学研究的中心,“西汉”又是汉语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对“西汉的核心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对汉语词汇史的建设有重要价值,而且还能给汉藏语系的比较提供一份新的材料。前修时贤虽非常重视西汉词汇的研究,但成果多集中于专书专类词,对西汉的核心词鲜有系统的论述。本文采用语义场理论,应用数理统计和典型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汉核心词进行封闭的、穷尽式的研究,这对系统了解西汉核心词汇的面貌、对深入认识西汉词汇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约23万字,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全面介绍了“西汉核心词”的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研究《百词表》中的“身体词”,分“头部、躯干、四肢、内脏、其它”五节对20个身体义场的204个词进行逐一研究。研究发现,“身体词”最显着的特征是代表词的变化非常大。第三章研究《百词表》中的“生物类词”,分“与人有关、动物、植物”三节对15个义场的197个词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生物类词”代表词发生变化较少,“与人有关”的词深受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第四章研究《百词表》中的“自然现象类词”,分“天文、地理、其它”三节对14个义场的165个词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发现,“自然现象类词”代表词更稳定、有些义场语义分割较细、词目成分中多楚语词。第五章对数词“一”、“二”进行了研究。较之现在汉语,西汉的数词“一”、“二”义项更多、语法功能更强。第六章专门研究《百词表》中的核心动词,分“进食行为、知觉行为、肢体行为、状态行为、其它”五节对19个核心动词义场的280个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发现,西汉核心动词代表词的更替很频繁,但很少受双音化机制的规约,语义分割也较细,词目中也多楚语词。第七章结论,对西汉核心词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与核心词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贡献及主要创新点有:1)首次对西汉的核心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共收集到核心词目865个,对这些词目在西汉的共时表现以及重要词目在汉语史中的历时演变做了细致的探讨,总结出了西汉核心词“语义分割较细、双音词已很普遍、代表词的变化特点鲜明”等特征;认为将西汉置于上古汉语末期基本合适,但是它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这些成果对构建科学的汉语词汇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系统的整理了在汉语史中发生了变化的核心词,对这些词发生变化的方式、原因、特点、机制等进行了有力的探讨,指出:(1)变化的方式主要是词汇更替和双音化;(2)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语义负荷过重”,也有因为“同音”和“避讳”而产生的例子;(3)变化的特点是核心词中的高频词或者说在语言中地位更高的词更容易变化;(4)变化的终极动力是经济原则和交际原则的交互作用。这些规则有些是首次提出,为常用词演变理论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3)有“普方古民”的视野,注意与现代汉语及现代方言相结合,有时也注意与民族语文相结合。为某些方言的来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为民族语文的比较提供了新的材料。如“脰”在两汉是齐、青、徐一带的方言词,而现在却只存于闽方言中,这为闽方言的来源提供一条很有价值的材料;又如表示鸟尾的“苏*snaa”和“帑*naa”其实是一个词,能和藏语“尾”rna-ma比较,“苏*snaa”跟藏文更近。4)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大批量的调查语料,对核心词目进行相对封闭的、穷尽式的研究。在分析词汇时,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并重,尤其重视语音,科学的考订一些常用词的词义,如:“胸、膺”王凤阳先生认为是来源不同,“臆”是“意”的后期分化字,我们认为“胸*qbon、膺*q(?)、臆*q(?)/*ql(?)g”同族;“颈*ke(?)”在先秦西汉并不表示脖子前部,而是与“领*gre(?)”同族,文献中也同义;“目、眼”在先秦就是同义词,都可以表示“眼睛和眼珠”等。对《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始出例证做了较多的补充,如:指赤着脚的“雪足”最早见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的“雪足杖矛”,而不是《汉语大字典》所引的唐吴融《寄尚颜师》诗:“临风翘雪足”。
二、多用于女性的几个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用于女性的几个词(论文提纲范文)
(1)两晋汉文佛经中的色彩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佛经色彩研究的现状与文献 |
三、本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构建 |
四、佛经传译与色彩呈现 |
第一章 佛经中色彩的发生观念与“色”的展开 |
第一节 佛教中“色”的基本阐述 |
第二节 “色境”所含的概念及其内涵 |
一、“色境”在不同经论中的概念形态 |
二、色境所含概念的内涵 |
第三节 显色与“余显” |
一、显色及“青黄赤白”的“差别”特性 |
二、“青黄赤白”差别生成“余显”的方式 |
第四节 作为本色的“青黄赤白”及其相关问题 |
一、“青黄赤白”“差别”生色的机制 |
二、佛经中色彩生成的相关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晋佛经中的四本色——青黄赤白 |
第一节 青 |
一、含“青”词语 |
二、经文中“青”的意义与功能 |
第二节 黄 |
一、含“黄”词语 |
二、经文中“黄”的意义与功能 |
第三节 赤 |
一、含“赤”词语 |
二、经文中“赤”的意义与功能 |
第四节 白 |
一、含“白”词语 |
二、经文中“白”的意义与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晋佛经中的差别色 |
第一节 青的差别色 |
一、青色系色名 |
二、青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 |
第二节 黄的差别色 |
一、黄色系色名 |
二、黄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 |
第三节 赤的差别色 |
一、赤色系色名 |
二、赤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 |
第四节 白的差别色 |
一、白色系色名 |
二、白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 |
第五节 差别色之黑、紫、褐 |
一、黑色及表“黑”色义的色名 |
二、含“紫”词语及紫的功能意义 |
三、含“褐”词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晋佛经中色彩观念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青黄赤白”的连用 |
一、四本色“青黄赤白”的连用 |
二、本色、差别色混合连用 |
第二节 “以物表色”及其它表色词语 |
一、“以物表色”的词语形式 |
二、其它色彩词语形式 |
第三节 颜色词语的惯用与颜色的固定表达 |
一、颜色词语的惯用 |
二、颜色的固定表达 |
第四节 颜色在佛教观念表述中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佛经中的“五色” |
第一节 “五色”之名的表达方式 |
第二节 经文语境中的“五色”义解 |
一、五色绳与五色水 |
二、“五色”的非颜色义 |
第三节 “五色”与“五正色”及“正色” |
一、“五色”与“五正色” |
二、“五色”与“正色” |
第四节 密教经典中的“五色” |
一、密教“五色”的运用方式 |
二、密教“五色”的制度性表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重申北京方言的地位 |
1.1.2 保护北京方言 |
1.2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3 北京方言的整体情况概述 |
1.3.1 北京方言的界定 |
1.3.2 北京方言的发展历史 |
1.4 研究现状 |
1.4.1 主要研究观点 |
1.4.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5 研究方法 |
1.5.1 数据统计法 |
1.5.2 对比分析法 |
1.6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音分析 |
2.1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轻声 |
2.1.1 轻声现象 |
2.1.2 轻声在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体现 |
2.2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特殊语音现象 |
2.2.1 普通话中无而北京方言中有的语音 |
2.2.2 普通话中存在但不常用的语音 |
2.3 小结 |
第三章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法分析 |
3.1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法结构分析及其占比 |
3.1.1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结构类型及其占比 |
3.1.2 北京方言双音节纯动词与兼类动词的结构类型比较 |
3.2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与普通话中同形词的对比分析 |
3.2.1 与普通话仅存在语音差异的同形词分析 |
3.2.2 与普通话词性相同的同形词分析 |
3.2.3 与普通话词性不同的同形词分析 |
3.3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构词特点分析 |
3.3.1 重叠构词 |
3.3.2 词缀构词 |
3.3.3 “了”“着”构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义分析 |
4.1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单义词分析 |
4.1.1 单义词在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占比 |
4.1.2 单义词的透明度分析 |
4.2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多义词分析 |
4.2.1 多义词在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占比 |
4.2.2 多义词的义项数量 |
4.2.3 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 |
4.3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特殊语义现象 |
4.3.1 存在大量的一义多词现象 |
4.3.2 比普通话的语义更细致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用分析 |
5.1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的语用色彩 |
5.1.1 幽默调侃 |
5.1.2 讥讽斥责 |
5.1.3 劝阻提醒 |
5.2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词缀构词与语用色彩分析 |
5.2.1 “巴”的语用色彩 |
5.2.2 “哧(嗤)”的语用色彩 |
5.2.3 “搭(嗒)”的语用色彩 |
5.2.4 “棱(楞)”的语用色彩 |
5.2.5 “腾”的语用色彩 |
5.2.6 “咕(古)”的语用色彩 |
5.2.7 “拉(搂)”的语用色彩 |
5.2.8 “弄”的语用色彩 |
5.3 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中的特殊语用现象 |
5.3.1 委婉语与讳饰语 |
5.3.2 詈辞与粗话 |
5.3.3 其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湖北建始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建始县概况 |
一、地理与区划 |
二、人口与民族 |
三、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建始方言及其研究 |
一、内部分区及基本特征 |
二、建始方言研究概述 |
三、建始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三节 本项研究 |
一、目的和意义 |
二、对象和范围 |
三、理论和方法 |
四、语料来源及发音合作人 |
第二章 建始方言分类词表 |
一、天文 |
二、地理 |
三、时令、时间 |
四、农业 |
五、植物 |
六、动物 |
七、房舍 |
八、器具、用品 |
九、称谓 |
十、亲属 |
十一、身体 |
十二、疾病、医疗 |
十三、衣服、穿戴 |
十四、饮食 |
十五、红白大事 |
十六、日常生活 |
十七、讼事 |
十八、交际 |
十九、商业、交通 |
二十、文化教育 |
二十一、文体活动 |
二十二、动作 |
二十三、位置 |
二十四、代词等 |
二十五、形容词 |
二十六、副词、介词 |
二十七、量词 |
二十八、附加成分 |
二十九、数字等 |
三十、成语等 |
第三章 建始方言的词汇比较 |
第一节 普方对比 |
一、音节差异 |
二、构词差异 |
三、意义差异 |
四、价值差异 |
第二节 内部比较 |
一、内部差异 |
二、差异分析 |
第四章 建始方言的传承词 |
第一节 描摹类传承词 |
第二节 动作类传承词 |
第三节 名物类传承词 |
第五章 建始方言的风物词 |
第一节 生产类风物词 |
一、农业生产 |
二、手工业生产 |
第二节 生活类风物词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居住 |
四、交通出行 |
五、生活器具 |
第六章 建始方言的民俗词 |
第一节 岁时民俗词 |
第二节 礼仪民俗词 |
一、生育礼俗 |
二、婚俗 |
三、寿礼 |
四、丧礼 |
第七章 建始方言的观念词 |
第一节 自然观念词 |
第二节 文化观念词 |
一、儒家文化观念词 |
二、乡土文化观念词 |
三、民族文化观念词 |
四、禁忌语和避讳语 |
第八章 建始方言的称谓词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词 |
一、建始方言亲属称谓系统 |
二、建始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称谓词 |
一、通用称谓 |
二、职衔称谓 |
三、一些特殊的人物称谓 |
第九章 建始地名与方俗文化 |
第一节 建始方言的地名系统 |
一、建始地名的通名 |
二、建始地名的专名 |
第二节 建始地名的语言印记 |
一、建始地名中的土家语成分 |
二、建始地名中的方言成分 |
第三节 建始地名的文化意蕴 |
一、建始地名与地形地貌 |
二、建始地名与自然资源 |
三、建始地名与居民生活 |
四、建始地名与历史 |
五、建始地名与移民 |
第十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巩固强化学生初级阶段的词汇 |
1.2.2 使学生的词汇结构系统化 |
1.2.3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语料收集 |
第2章 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从汉语词汇本体角度探究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
2.2 汉语词汇教学设计研究 |
第3章 中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原则 |
3.1 以词汇功能情景为中心,推进其他相关词汇学习 |
3.2 以语义场为基点,运用词汇的上下义场来加强同类词汇学习 |
3.3 强化多义词的教学 |
3.4 强化词汇语素教学 |
3.5 强化近义词辨析 |
3.6 注重词汇的搭配 |
3.7 注重兼类词的教学 |
3.8 培养学生的隐喻转喻意识,强化词汇蕴含的文化意义 |
第4章 中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案设计 |
4.1 词汇教学模式的设计框架 |
4.2 设计基础 |
4.3 中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的教案示例 |
第5章 汉语中级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5.1 扩展的词汇必须具有较强的交际性 |
5.2 扩展的词汇必须注意词汇等级的控制 |
5.3 词汇练习设计应该区分领会式和复用式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术语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5 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当代汉语新增义位词统计分析 |
2.1 增义词音节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
2.1.1 基本情况 |
2.1.2 统计分析 |
2.2 增义词的结构类型 |
2.2.1 汉语词的结构类型 |
2.2.2 增义词结构类型的基本情况 |
2.2.3 增义词结构类型的统计分析 |
2.3 增义词的词汇类别 |
2.3.1 普通词语与特殊词语 |
2.3.2 普通词语 |
2.3.3 特殊词语 |
第3章 当代汉语新增义位统计分析 |
3.1 词义构成 |
3.1.1 词汇意义 |
3.1.2 色彩意义 |
3.1.3 语法意义 |
3.2 新增义位的词汇意义 |
3.2.1 指新新义-指旧新义 |
3.2.2 行业新义-普通新义 |
3.2.3 方言新义、外来新义 |
3.3 新增义位的色彩意义 |
3.3.1 各种色彩意义的界定 |
3.3.2 当代新增义位在色彩意义方面的特点 |
3.4 新增义位的语法意义 |
3.4.1 基本情况 |
3.4.2 统计分析 |
第4章 新旧义位关系(上) |
4.1 义位关系研究现状 |
4.2 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
4.3 新旧义位在词汇意义方面的关系 |
4.3.1 事物关系认知模式 |
4.3.2 义位关系模式构想 |
4.3.3 当代汉语新旧义位(词汇意义)关系考察 |
4.3.4 义位关系模式对汉语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
4.4 义位关系模式与词义演变及其他相关词义问题 |
4.4.1 义位关系模式与词义演变模式 |
4.4.2 义位关系模式与其他相关词义问题 |
第5章 新旧义位关系(下) |
5.1 新旧义位在色彩意义方面的关系 |
5.1.1 新旧色彩意义关系的两种情况 |
5.1.2 各类色彩意义在新旧义位间的变化规律 |
5.1.3 当代语用色彩的去二值化倾向 |
5.1.4 增义词的色彩意义与词汇意义之关系 |
5.2 新旧义位在语法意义方面的关系 |
5.2.1 词性一致 |
5.2.2 词性不一致 |
5.2.3 语法意义关系与词汇意义关系之联系 |
第6章 混搭引申 |
6.1 混搭引申的界定 |
6.1.1 混搭 |
6.1.2 混搭引申 |
6.2 混搭引申的过程和机制 |
6.2.1 第一阶段 |
6.2.2 第二阶段 |
6.2.3 第三阶段 |
6.3 混搭引申的语言原因、现实原因和认知原因 |
6.3.1 语言原因 |
6.3.2 现实原因 |
6.3.3 认知原因 |
6.4 搭配应用 |
6.4.1 搭配释义 |
6.4.2 搭配在语料库词义识别方面的作用 |
6.5 混搭与语用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当代汉语新增义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重叠多功能模式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重叠的界定和本文的讨论范围 |
1.1.1 对“重叠”概念的已有认识 |
1.1.2 重叠的形式分类 |
1.1.3 对普通话中不同类重叠现象性质的认识 |
1.1.4 本文的讨论范围 |
第二节 重叠的已有研究成果 |
1.2.1 跨语言中重叠式功能的考察 |
1.2.2 重叠语义模式的解释 |
1.2.3 国内关于重叠式功能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指导 |
1.3.1 语义地图模型 |
1.3.2 重叠这一研究对象的独特之处 |
1.3.3 语言库藏类型学理论 |
第四节 本文的材料来源 |
第二章 重叠式跨语言的多功能模式 |
第一节 名词性成分重叠跨语言的表义功能 |
2.1.1 名词(包括代词)重叠式的表义功能 |
2.1.2 量词重叠式的表义功能 |
2.1.3 数词重叠的表义功能 |
2.1.4 数量词组重叠的表义功能 |
第二节 动词重叠式跨语言的表义功能 |
第三节 形容词和副词重叠式跨语言的表义功能 |
2.3.1 形容词重叠式的表义功能 |
2.3.2 副词重叠式的表义功能 |
第四节 重叠带来的词类范畴转换 |
2.4.1 名词重叠带来的词类范畴转换 |
2.4.2 动词重叠带来的词类范畴转换 |
2.4.3 形容词重叠带来的词类范畴转换 |
第五节 对以上材料的两点思考 |
2.5.1 重叠操作的跨语类性(cross‐ categoriality) |
2.5.2 重叠式在负载数量、性状程度和时体义上的倾向性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复数”和“反复”为核心的重叠式的功能图 |
第一节 以“复数”义为核心的重叠式的功能图 |
3.1.1 功能点的确立 |
3.1.2 重叠式负载的数量功能 |
3.1.3 “各种各样”、“集体”、“同类事物”与“复数”义之间的关系 |
3.1.4 性状义和复数、次第义和逐指性全量之间的概念联系 |
3.1.5 以复数义为核心的重叠式的功能图 |
第二节 与时体义有关的重叠式的功能图 |
3.2.1 一些功能点的界定 |
3.2.2 几组语义联系 |
3.2.3 对汉语方言中动词重叠的反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象似动因的其他功能之间的语义联系 |
第一节 重叠式负载的“反身”和“相互”功能 |
4.1.1 反身和相互之间的语义联系 |
4.1.2 民族语中重叠式负载反身和相互义的情况 |
4.1.3 “反身”、“相互”与复数、反复义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极处”、“典型/原型”与“程度增强” |
4.2.1 “极处”也是“典型/原型” |
4.2.2 (属性/程度)增强——典型/原型 |
第三节 重叠与话题、条件和让步 |
4.3.1 重叠式充当话题 |
4.3.2 重叠式充当条件小句 |
4.3.3 重叠式充当让步小句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儿语模拟的重叠式的功能图 |
第一节 重叠式产生的又一动因:对儿语的模仿 |
5.1.1 语音学的一些研究 |
5.1.2 儿语习得上的表现 |
5.1.3 与其他小称形式功能的一致性 |
5.1.4 儿童语言可以进入成人语言 |
5.1.5 “主体感染”的认知机制 |
第二节 小称范畴的功能图 |
5.2.1 小称范畴的已有研究 |
5.2.2 汉语方言中小称形式的功能图 |
第三节 重叠式的相关表现 |
5.3.1 几种与小有关的重叠式的功能 |
5.3.2 两种语言中重叠式的表现 |
5.3.3 重叠式与儿化的紧密联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叠式的逆向操作——去重叠化 |
第一节 一些语言实例 |
6.1.1 汉语方言举例 |
6.1.2 藏缅语举例:哈尼语中的重叠缩减 |
第二节 重叠缩减操作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重叠缩减的存在范围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重叠、对称与并列 |
第一节 对称结构的表义功能 |
第二节 对称:位于重叠和并列结构之间 |
7.2.1 一端:更接近重叠 |
7.2.2 另一端:更接近并列 |
第三节 重叠和并列之间的联系 |
7.3.1 从形态重叠论的角度看 |
7.3.2 “一 Cl 一 Cl”与“一 Cl 又一 Cl” |
第四节 汉藏语言中的四音格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从叠音到并列 |
第八章 结论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汉语“衣”“裳”“裙”“裤”之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衣 |
二、“裳 (常) ”“裙 (裠) (帬) ”“裤 (绔) (袴) ” |
三、结语 |
(9)《红楼梦》中的人称代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称代词的分类及《红楼梦》中的人称代词 |
1.2 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红楼梦》中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2.1 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2.2 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2.3 第三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2.4 反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
2.5 不定指代词的句法功能 |
2.6 人称代词的句法分布规律 |
第三章 《红楼梦》中人称代词的语义 |
3.1 人称代词的词汇语义 |
3.2 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 |
3.3 “们”的语法意义 |
3.4 人称代词的语义结构 |
第四章 《红楼梦》中人称代词的表达 |
4.1 “们”的使用规律 |
4.2 尊称和谦称的使用机制 |
4.3 “我”与“你”的组合规律 |
4.4 人称代词的照应功能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汉核心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
2 名词一:身体类词 |
2.1 头部 |
2.2 躯干 |
2.3 四肢 |
2.4 内脏 |
2.5 其它 |
2.6 西汉身体类核心词的特征 |
3 名词二:生物类词 |
3.1 与人有关 |
3.2 动物 |
3.3 植物 |
3.4 西汉生物类核心词的特征 |
4 名词三:自然现象类词 |
4.1 天文 |
4.2 地理 |
4.3 其它 |
4.4 西汉自然现象类核心词的特征 |
5 数词 |
5.1 “一” |
5.2 “二” |
5.3 西汉核心数词的特征 |
6 动词 |
6.1 进食行为 |
6.2 知觉行为 |
6.3 肢体行为 |
6.4 状态行为 |
6.5 其它 |
6.6 西汉核心动词的特征 |
7 结语 |
7.1 西汉核心词的特征 |
7.2 与核心词研究相关的一些问题 |
7.3 尚待改进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引用书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多用于女性的几个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晋汉文佛经中的色彩观念研究[D]. 曹英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2]北京方言双音节动词研究[D]. 任冬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3]湖北建始方言词汇研究[D]. 朱芸.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4]中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研究[D]. 陈森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11)
- [5]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D]. 白云霜. 河北大学, 2012(05)
- [6]重叠多功能模式的类型学研究[D]. 王芳. 南开大学, 2012(06)
- [7]汉语“衣”“裳”“裙”“裤”之历史演变[J]. 冯雪冬. 理论界, 2012(01)
- [8]现代汉语中“女”族同义词的比较研究[J]. 胡茜.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 [9]《红楼梦》中的人称代词研究[D]. 廖金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0)
- [10]西汉核心词研究[D]. 吴宝安.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