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弥散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复合材料,氧化物,纳米,质点,组织,静压。
弥散强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红,申景园,孙宇,胡连喜[1](2019)在《挤压致密超细WC/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Al_2O_3颗粒、超细WC粉末、工业纯Cu粉末为原料,通过热挤压致密获得了超细WC/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WC-Al_2O_3/Cu)复合材料,研究了挤压态WC-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分为5%WC-2%Al_2O_3/Cu和10%WC-2%Al_2O_3/Cu(质量分数)的两种原料粉末,经机械球磨、冷压、真空烧结和热挤压后,其相对密度均达到了99%以上,超细WC和纳米Al_2O_3强化相颗粒呈均匀弥散分布,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其中,5%WC-2%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更佳,其抗拉强度达到235.06 MPa,延伸率为15.47%,导电率可达85.28%IACS,软化温度不低于900℃。(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小红,申景园,李超,胡连喜[2](2019)在《超细WC/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粉末制备及其压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超细WC-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Cu基复合材料粉末的机械球磨制备工艺。采用XRD、SEM、ED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机械球磨过程WC/Al_2O_3/Cu粉末形貌、强化相WC与Al_2O_3分布形态、Cu基体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通过室温压制试验,研究了所制备粉末的压制特性。结果表明:在球磨转速300 r/min、球料比10:1(质量比)的条件下,经过100 min球磨,可获得WC、Al_2O_3颗粒均匀分布的Cu基复合材料粉末,Cu基体晶粒尺寸细化到约0.4μm。机械球磨WC/Al_2O_3/Cu复合材料粉末具有较好的压制成形性,其压制特性可用黄培云双对数压制方程描述。(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宋丹,葛熔熔,陈建清,倪世展,江静华[3](2019)在《原位合成TiC弥散强化铜合金工艺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力学计算分析了在Cu-Ti-C体系中原位合成TiC弥散强化Cu合金的可行性;采用直接熔炼法原位合成了含1wt%TiC的弥散强化Cu合金,优化了工艺参数。采用XRD、SEM和EDS分析了合金的相结构及显微形貌。结果表明,TiC颗粒呈微团聚状分布(粒径0.5~1μm),分布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制备的Cu-1wt%TiC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分别为258.5 MPa和76.5%IACS;与重熔态纯铜相比,合金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而导电性能下降。(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22期)
王一甲,燕青芝[4](2019)在《碳化钛弥散强化钾钨合金的制备、力学性能及其抗瞬态热冲击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和热轧加工,制备出变形量为70%的碳化钛弥散强化钾钨(KW–TiC)合金。相比纯钾钨(KW)合金,KW–TiC合金的晶粒尺寸显着降低,力学性能显着提高,具有2500MPa的抗弯强度和更高的变形能力。KW–TiC和KW都具有低于250°C的韧脆转变温度(DBTT)。经过真空下1800°C、1h退火后,KW–TiC具有与KW类似的搭晶状组织,但晶粒尺寸比KW更细小。在电子束热冲击装置上,对KW–TiC和KW进行0.44~0.88GW/m~2的瞬态热冲击测试。在此能量密度下,KW–TiC与KW呈现出不同的开裂形貌,但由于TiC的存在降低了合金热导率,导致KW–TiC表面出现局部熔化现象。(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19期)
闫志巧,陈峰,刘咏,汪涛[5](2019)在《扩散法制备Al_2O_3弥散强化铜-锡合金粉末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简称"弥散铜")粉和雾化锡粉为原料,经600,700和800℃扩散处理制备弥散铜-锡合金粉末,研究扩散温度对合金粉末物相组成、组织形貌、松装密度、流动性、显微硬度和粒度分布等性能的影响,并考察合金粉末的成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700℃和800℃扩散处理后,可获得锡分布均匀的弥散铜-锡合金粉末;该合金粉末整体呈不规则形状,局部呈近球形。于700℃扩散处理制备的弥散铜-锡合金粉末具有最佳的综合粉末特性,其松装密度、流动性、显微硬度(HV0.05)和中位粒径分别为2.74 g/cm3,35.1 s/(50 g),140.2和38.8μm;扩散法制备的弥散铜-锡合金粉末具有松装密度低、流动性好、显微硬度高和粒度细小等特点,并且成形稳定性良好,可用于规模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谢锐,吕铮,刘春明,王晴[6](2019)在《不同工艺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工艺制备了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s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透射电镜和小角度X射线衍射技术等观察了两种工艺制备的ODS钢的微观结构特征,分析了HIP和SPS工艺对ODS钢中析出相种类及分布密度的影响,测试了两种工艺制备的ODS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HIP工艺制备的ODS钢的晶粒尺寸更加均匀,而SPS工艺制备的ODS钢的晶粒存在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两种工艺制备的ODS钢中均发现了大量均匀弥散分布的纳米团簇和少量Y_2Ti_2O_7相的存在; HIP和SPS工艺制备的ODS钢中纳米团簇的分布密度分别为1.33×10~(23)个/m~3和4.72×10~(22)个/m~3; HIP制备的ODS钢具有更加优异的拉伸性能。(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罗晔[7](2019)在《汽车配件用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拓展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DS)的应用,向常规钢中添加了机械合金化ODS钢粉末,由此制备了一种复合材料,并在显微组织方面和磨损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进行比较,同时对一种商用汽车配件材料也进行了测试。初始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证实,添加了ODS钢的复合材料含(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08-27)
李文甫[8](2019)在《Al_2O_3弥散强化铜合金轧制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模拟试验机对Al_2O_3弥散强化铜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相同变形量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分析了Al_2O_3弥散强化铜合金应力-应变关系,依据动态材料理论和试验数据绘制弥散铜热加工图,并选取了3组试验温度进行热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应变速率变形机制不一致,分别通过不连续屈服和动态再结晶实现塑性变形;轧制试验验证了该合金最佳变形区温度为750~850℃、应变速率为1~10 s~(-1)。(本文来源于《材料开发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李凤,杨晓亮,唐会毅,吴保安,程小利[9](2019)在《弥散强化Pt-10Rh合金高温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测普通Pt-10Rh合金和弥散强化Pt-10Rh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普通Pt-10Rh合金在高温下晶粒长大趋势明显,且高温持久性低,而弥散强化Pt-10Rh合金中有强化颗粒氧化锆的存在,能减少晶界缺陷,提高晶界结合力,降低晶界的扩散速度,减缓位错攀移,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和晶界的滑移,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倪自飞,薛烽[10](2019)在《原位微米/纳米Ti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的高温蠕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04SS不锈钢为母合金采用原位合成工艺制备微米/纳米Ti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TiC-304SS强化钢),研究了强化钢和母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TiC颗粒大多呈多边形,在母合金中均匀分布且与其良好结合。TiC颗粒的加入对强化钢的母合金晶粒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在700/100 MPa蠕变条件下母合金304SS蠕变后晶粒明显长大,且沿应力方向拉长。而TiC颗粒的加入抑制了母合金晶粒的长大,阻止了蠕变变形。显微组织和蠕变性能的结果表明,在强化钢和母合金的蠕变过程中位错的运动符合位错攀移机制。但是与304SS母合金相比,T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TiC-304SS强化钢的蠕变表观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门槛应力、载荷传递和微结构的增强,是Ti C-304SS强化钢的蠕变增强特征。(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弥散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研究了超细WC-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Cu基复合材料粉末的机械球磨制备工艺。采用XRD、SEM、ED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机械球磨过程WC/Al_2O_3/Cu粉末形貌、强化相WC与Al_2O_3分布形态、Cu基体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通过室温压制试验,研究了所制备粉末的压制特性。结果表明:在球磨转速300 r/min、球料比10:1(质量比)的条件下,经过100 min球磨,可获得WC、Al_2O_3颗粒均匀分布的Cu基复合材料粉末,Cu基体晶粒尺寸细化到约0.4μm。机械球磨WC/Al_2O_3/Cu复合材料粉末具有较好的压制成形性,其压制特性可用黄培云双对数压制方程描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弥散强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红,申景园,孙宇,胡连喜.挤压致密超细WC/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19
[2].张小红,申景园,李超,胡连喜.超细WC/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粉末制备及其压制特性[J].粉末冶金工业.2019
[3].宋丹,葛熔熔,陈建清,倪世展,江静华.原位合成TiC弥散强化铜合金工艺与性能[J].热加工工艺.2019
[4].王一甲,燕青芝.碳化钛弥散强化钾钨合金的制备、力学性能及其抗瞬态热冲击能力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9
[5].闫志巧,陈峰,刘咏,汪涛.扩散法制备Al_2O_3弥散强化铜-锡合金粉末及其表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谢锐,吕铮,刘春明,王晴.不同工艺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7].罗晔.汽车配件用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磨损性能[N].世界金属导报.2019
[8].李文甫.Al_2O_3弥散强化铜合金轧制性能试验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9
[9].李凤,杨晓亮,唐会毅,吴保安,程小利.弥散强化Pt-10Rh合金高温微观组织结构研究[J].功能材料.2019
[10].倪自飞,薛烽.原位微米/纳米Ti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的高温蠕变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