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梯形四角法,针刺
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论文文献综述
周青[1](2019)在《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_4~S_1神经根受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S1神经根受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4~S1神经根受压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可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林承宇,张清,谢瑞,李凯明,刘蔚翔[2](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的诊疗:NASS循证医学指南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是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2013年北美脊柱协会(NASS)发布了新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的临床指南,该指南通过对文献的系统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分析来确定不同的推荐强度,着重讨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问题,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临床诊疗方案。本文在全面解读最新版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实践,提出临床和研究建议。(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朱妹妹,盛海兵[3](2019)在《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运用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对照组采取温针灸治疗,疗程均为两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腰部和腿部疼痛改善情况,评估即刻镇痛效果。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观察两组患者一个疗程结束后的腰椎关节功能障碍(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和日常活动受限度)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首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部和腿部VAS评分分别为(3.04±0.80)分、(3.45±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9±0.50)分、(6.06±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个疗程结束后的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分值、临床体征分值、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为(6.78±2.09)分、(4.60±1.20)分、(9.66±2.9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2.02)分、(3.02±1.17)分、(7.13±2.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为8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快速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唐劲,向兴胜[4](2019)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及对筋膜代偿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及对筋膜代偿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经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疗效及术后筋膜代偿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94.44%(5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但研究组患者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隐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术前,但研究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隐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双下肢神经功能,提高筋膜代偿能力。(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在青,陈波[5](2019)在《X线引导硬膜外腔神经根松解联合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一种因椎间盘退变和损伤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节段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常见症状为腰腿疼痛,发病率约为20%~30%[1]。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有机械压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和自身免疫学说,其中炎症反应是LDH引起腰腿痛最重要的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武永富,付强,庞江娜,赵欣,赵林芳[6](2019)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核心力量训练与神经根封闭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进行神经根封闭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神经根封闭治疗,研究组术后第2天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术后第2天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VAS和JOA评分,对术后12个月的2组患者进行评分和疗效分级,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JOA评分较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JOA评分较高(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的训练联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满意,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复发。(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17期)
章征源[7](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怎样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89岁,患有颈椎病,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我吃了不少西药、中药,也进行过针灸、按摩。这些保守治疗未有明显疗效。现在我病情越来越严重,右下肢大腿酸痛,小腿麻木。我行走100米左右就得停下来休息几分钟,坐着、躺着时,腿部酸麻感会减轻一些。我听说,治疗这种病只能做脊椎微创手术。请问:我这么大年纪的人能否做脊椎微创手术?(本文来源于《老友》期刊2019年08期)
张全金[8](2019)在《小针刀神经根管外口松解配合拨针松解多裂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使用小针刀神经根管外口松解配合拔针松解多裂肌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随机抽取,96例患者皆收治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通过抽签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使用针灸治疗,B组使用小针刀神经根管外口松解配合拨针松解多裂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予以比较。结果: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比A组高,上述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经对比十分显着(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小针刀神经根管外口松解配合拨针松解多裂肌治疗,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7期)
罗思进,黄煜朗,卢长巍,梁仁,汪慧[9](2019)在《TESSYS手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根阻滞在减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TESSYS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13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ESSYS技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JOA评分均获得显着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吴镭[10](2019)在《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5例,接受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与对照组(45例,接受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显着(P<0.05)。结论予以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22期)
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是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2013年北美脊柱协会(NASS)发布了新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的临床指南,该指南通过对文献的系统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分析来确定不同的推荐强度,着重讨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问题,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临床诊疗方案。本文在全面解读最新版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实践,提出临床和研究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论文参考文献
[1].周青.梯形四角法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_4~S_1神经根受压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2].林承宇,张清,谢瑞,李凯明,刘蔚翔.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的诊疗:NASS循证医学指南解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
[3].朱妹妹,盛海兵.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9
[4].唐劲,向兴胜.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及对筋膜代偿能力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9
[5].张在青,陈波.X线引导硬膜外腔神经根松解联合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
[6].武永富,付强,庞江娜,赵欣,赵林芳.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9
[7].章征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怎样治疗[J].老友.2019
[8].张全金.小针刀神经根管外口松解配合拨针松解多裂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名医.2019
[9].罗思进,黄煜朗,卢长巍,梁仁,汪慧.TESSYS手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9
[10].吴镭.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