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中共五河县委党校)
摘要:推进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要着力解决现行管理体制障碍、资源配置不合理、党建信息不对称、缺乏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机制等问题,采取强化领导、整合资源、城乡联运、双向流动等措施,推进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城乡党建一体化问题对策
0引言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提出“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局面”。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实现各类基层党组织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也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课题。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工作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突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这条主线,在深化认识、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1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认为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1现行管理体制障碍的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较大,体现在党建方面就是城乡党建工作囿于各自领域,城乡互动较少,在党建手段、组织制度以及组织联动方面出现断层,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在研究和谋划具体工作时,由于传统思维影响,思想不够解放,仍按行政单位管理体制开展党建工作。
1.2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目前,城乡党建资源不能互补,一方面是农村党建资源相对缺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仅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需借助外力,城市优秀人才下不去,农村人才又极度匮乏;另一方面机关和城市社区党建资源相对闲置,人才资源、服务资源、信息资源等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党建一体化的进程。
1.3党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城乡党建信息的互动交流不多,特别是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工作尚未完全推开,信息技术在城乡党组织联谊、党员教育培训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在整合党员教育网络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也碰到诸多因素的束缚,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城乡基层党建结对帮扶工作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待于进行加强。
1.4缺乏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机制的问题。我认为,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是城乡党建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村、社区党组织是城乡党建工作的连结点和主阵地。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如何切实承担起城乡一体党建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优势的辐射平台,需要有政策支持和人力、物力倾斜,从而以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来引领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前很多地方尚未形成这一机制。
2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新格局的对策
针对制约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的主要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新格局的对策:
2.1强化领导抓统筹,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建责任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城乡党建一体化要求的工作机制,引导乡镇、街道、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的观念,切实实现城乡党建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在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在工作成效上相促进。二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着眼于大党建范畴,充分整合组织、纪检、宣传、统战、群团等部门力量,建立城乡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健全乡镇、道街党(工)委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沟通联系,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纵向贯通的党建工作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推行以“农村党组织考评对口帮扶机关党组织、机关党组织考评对口村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党建工作的互评考核机制,适当增加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在考核中权重,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着力整合城乡组织资源,建立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一是探索建立“联建型”党组织。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的原则,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设置模式。引导联建党组织在推进技能培训、医疗服务、社会救助、农业产业化、兴办农产品企业等方面发挥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探索建立“产业型”党组织。探索跨区域产业党组织设置模式,依托特色种植、水产养殖、畜牧生产等优势产业,在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设立产业型党组织,使产业党组织活动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三是探索建立“流动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四是探索建立“网络型”党组织。利用网络资源设立网络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室、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组织流动党员加入流动党员QQ群,为党员提供就业咨询、维权服务,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
2.3建立城乡联动的活动方式,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城乡统筹的功能。一是丰富党组织活动载体。组织机关、社区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合开展活动,鼓励城区党组织把帮扶、带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农村党组织把党员带头向城区转移并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实现组织资源共享。深入开展城乡党员“五个共同”活动,即共同上党课,相互交流;共同组建文艺队伍,丰富文化生活;共同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爱心活动;共同开展劳动力培训、就业服务及扶贫帮困活动,为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提供帮助;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为群众创造优美宜居环境。二是建立城乡党建互帮互促机制。利用城区党组织在工作理念、管理机制、人才资源、资金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村党组织提供党建工作经费,培训党务人才,整合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实现经验、信息城乡互学共享。三是拓宽党组织经费来源渠道。在坚持将党建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同时,探索建立从小区服务性收入、农村土地流转经费、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党建工作经费机制,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四是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在城区党员中深入开展互联互助活动,搭建带动平台,引导城区党员带动农村党员共谋发展;在农民工党员和城区下岗失业党员中开展提供就业岗位活动,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农民工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就业;在流动党员中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外出党员返乡创业,搭建发展平台。
2.4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发挥党员在城乡统筹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机制。实行城乡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党校课堂、广播电视、现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加强党员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实用人才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二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方式。对农村党员广泛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实行岗位管理;对外出务工党员实行双向互动管理,建立县、乡镇、村居三级联动的管理网络,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服务体系。筹集党内互助帮扶资金,建立党员“爱心超市”,着力解决困难党员的民生问题;组织党员开展助学、助老活动,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后的后顾之忧。大力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在乡镇、村和城市社区设立居民服务代办点,通过党员干部义务为群众全程代理行政审批等服务项目的方式,发挥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使群众不用出村(社区)就能办理好行政服务的各个事项,增强党组织的威信。四是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实施基层党员干部关爱工程,切实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建立完善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出台村、社区干部工资保障、养老保险、离任补助制度,逐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解决村、社区干部后顾之忧。提高村、社区干部政治待遇,在评先评优、外出考察、推荐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扩大村、社区干部比例。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
2.5建立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能力不强,实用人才短缺,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之一。一要打破城乡、行业、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的界限,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发挥人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二要逐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提高现有村干部的学历层次,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干事创业。三要大力实施“人才帮扶农村计划”,从科研院所、高校、事业单位等单位选拔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根据农村实际需要,与农村结成帮扶对子,加大对农村科技帮扶力度,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通过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农业技术专家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四要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加大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交流力度。从城市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可以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眼界宽、头脑活、思路广的优势,激发基层新的活力,培值新的增长点,形成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