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性能分析论文_陶业荣,李博轮,李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输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数据传输,天湖,移动通信,无线网,仰角,通信。

传输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陶业荣,李博轮,李鹏飞[1](2019)在《基于非可信FDR采集能量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通信资源变得紧缺,同时通信业务面临更大的安全威胁。因此,考虑了一个包含非可信中继的协同通信网络,其中进行信息转发的中继和接收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且FDR会对信息进行窃听。为了更加切合下一代通信网络架构"绿色能量消耗"的主题,令FDR以PS方式从所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能量和解码信息。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该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王桂芳[2](2019)在《天湖山微波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湖山传输系统主要将天湖山的雷达及VHF信号传输到福州机场,微波传输是天湖山雷达站与叁明机场之间的空侧传输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天湖山传输系统的微波传输部分进行了研究,对需求分析、传输系统的网络设计、信号的传输质量进行了研究和测试,从而对天湖山微波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郑军[3](2019)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次用户传输性能边界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包括智能电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新型网络不断涌现,使得各种无线设备的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给稀缺的频谱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认知无线电技术因其允许次用户在主用户频谱空洞中进行数据传输,而成为缓解频谱资源不足与需求增大这一矛盾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保障主用户性能的前提下、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次用户性能成为当前认知无线电网络研究的关注点。目前研究成果主要从性能期望值的角度展开,然而网络的随机性会导致次用户性能偏离期望值,因而有文献对次用户性能边界做了探讨,但尚未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以次用户的性能边界研究为核心,对次用户传输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建模,综合分析了主用户状态、频谱感知错误、多址接入、信道衰落和多跳等因素对次用户吞吐率边界和延时边界这两个关键性能参数的影响,最后提出基于延时边界约束的网络参数优化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次用户传输中多址接入机制的性能边界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延时边界的参数优化方法,为次用户传输性能边界分析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次用户的竞争接入和非竞争接入两种典型的接入机制,分析了次用户在主用户频谱空洞中动态接入的随机特征,建立了以服务曲线所表示的边界模型,研究了主用户状态和多址接入机制对次用户延时边界的影响。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本文发现当次用户数增加时,非竞争接入方式的延时边界随之线性增大,而竞争接入方式的延时边界随之指数增大,表明竞争接入方式的延时边界会因为次用户数增加而迅速恶化,由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延时边界的参数优化方法。其次,对次用户多跳传输性能边界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次用户数驱动的多跳策略,提升了端到端延时性能,为优化次用户多跳传输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在已有的边界建模研究中,往往考虑数据与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以简化性能边界分析,而本文则提出了与次用户数据相互独立的有损过程以构建次用户的边界模型,从而得到了更紧致的延时边界。针对多跳传输性能分析中经典的逐跳迭加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串联等效的端到端边界模型,获得更紧致的端到端延时边界。进一步研究端到端延时边界与跳数的关系,发现延时边界与跳数之间满足线性尺度规律。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本文发现主用户状态和竞争次用户数对次用户性能边界的影响比感知错误所产生的影响更强;此外,多跳传输的端到端延时边界与跳数呈线性关系,与竞争次用户数呈指数关系。基于端到端延时边界与次用户数和跳数的不同关系,本文提出了基于次用户数驱动的多跳策略,提升了端到端延时性能。最后,研究了衰落信道中次用户的传输性能边界,提出了基于衰落敏感的多跳策略,降低了端到端延时,为优化次用户在衰落信道中的传输性能提供理论基础。由于无线信道存在衰落,而香农定理则准确表征了衰落信道的服务能力,为了利用香农定理构建次用户在衰落信道中传输的边界模型,本文从变换域角度出发,建立了次用户在主用户频谱空洞中传输的变换域多跳传输边界模型,将主用户状态和信道衰落融入模型中,分析了信道衰落和多跳对端到端延时边界的影响。研究表明端到端延时边界与信道衰落的减弱呈负指数关系,而与跳数呈线性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衰落敏感的多跳策略,降低了端到端延时。综上所述,本文围绕次用户传输的边界模型展开研究,分析了次用户的传输性能边界,提出了基于性能边界的网络参数优化方法,对于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新型网络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9-01)

田君[4](2019)在《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高新人才如春笋般萌发,这极大的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中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对人们的生活有了根本性改变,而其传输性能,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体验,包括上网速度和上网体验。本文通过对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规律展开详细的总结,通过总结将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传输性能,提升人们的体验感,优化质量与服务的同时,促进无线网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1期)

王志刚,李恒武,王辰阳[5](2019)在《复杂环境下时变信道下的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方法存在的运行时间长,分析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时变信道下的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方法,首先对当前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方法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找到当前运行时间长,分析精度低的原因,然后分析光网络信道中激光传输的衰减特点,并建立了一种时变信道下的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方法,最后进行了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提高的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精度,对时变信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时间短。(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袁硕[6](2019)在《基于扩散分子通信的中继传输性能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扩散分子通信是一种使用信息分子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方式,然而随着信息分子在流体介质中自由扩散,接收端接收的信息分子数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显着减少,从而限制了扩散分子通信的通信范围。受传统无线通信中继启发,在扩散分子通信中采用收发器作为中继,进而扩大通信范围成为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对扩散分子通信的中继传输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解决长距离分子通信可靠性的问题,还对构建纳米通信网络的研究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实现长距离分子通信的中继方案,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论文的具体工作包括:首先,为了减轻扩散分子通信信道衰落特性对通信距离的限制,提升系统的通信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放置中继进行解码转发方案,并在此方案下设计了两种信息分子接收模式,进而构建了相应的中继分子通信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基于该系统模型未来可能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多跳通信,纳米机器路由传输等。其次,本文构建了基于完全吸收接收模式的解码转发扩散分子通信中继模型,推导出其在叁维流体环境下通信误比特率公式。为了提升中继通信性能,本文对该模型下的接收器判决阂值进行了优化。此外,针对本模型提出了一个模拟信息分子整个通信过程的仿真框架,并进一步的分析了中继位置和分子数配给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在完全吸收接收模式下,中继辅助传输能够显着提升通信性能。另外,针对自然界存在的配受体结合信息分子接收模式,本文构建了基于可逆联结接收器的解码转发分子通信中继模型,推导出叁维流体环境下该模型的信息分子时变空间分布,并使用Skellam分布近似被可逆接收器接收的信息分子数。进一步的,本文推导出该模型下的误比特率公式,并构建了基于可逆接收器的仿真框架。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基于可逆联结接收器的通信系统,添加中继相对于直接传输能够提升通信性能,并且通过对中继位置及分子数配给方案进行优化能够带来性能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0)

卢伟[7](2019)在《面向未来异构多路径流媒体传输性能的分析及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如WiFi,4G,蓝牙等)的大规模普及,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设备开始配备多种不同标准的网络接口(即多宿主终端),用户通过多宿主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内容丰富、实时性强的流媒体服务。虽然,这些多宿主终端设备理论上已经可以利用多网络接口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并行化。但是,传统的传输控制协议(TCP)目前只能支持单一路径传输,无法利用终端的多宿主特性来实现流媒体数据的并行传输。为解决此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基于兼容传统TCP协议的设计思想下,推出了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它通过聚合多宿主移动终端多条链路的带宽资源,把数据流分发到多条链路上,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多路径并行传输,有效提高了流媒体的传输性能。虽然,MPTCP协议的部署为流媒体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随着流媒体业务的飞速增长,用户对流媒体的传输速率和网络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表明,在多路径流媒体传输服务中,支持具有高带宽和低延迟的流服务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再加之,具有高误码率、易移动等特性的无线网络正趋向于复杂化,流媒体应用需要请求各种类型的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对应用问题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这些动态因素都将严重影响多路径流媒体的服务体验质量。因此,如何准确的获取多路径流媒体传输协议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的传输需求,是实现MPTCP协议在未来异构流媒体服务中提供高质量用户体验的关键所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标准的MPTCP协议为基础,结合现有的MPTCP优化策略,对当前多路径流媒体传输服务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面向优先级感知的多路径流媒体数据传输机制(PO-MPTCP),优化了MPTCP在流媒体传输服务中的性能,为MPTCP在未来异构多路径流媒体传输服务中的实际部署提供有益的指导。具体做法是:(1)针对当前MPTCP相关研究在具有动态变化的流媒体传输服务分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网络背景流及主动队列管理算法(AQM)的分析策略对异构多路径流媒体数据传输性能进行分析;(2)针对流媒体应用中,因不同类型的数据对应用的重要性不同而导致的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优先级感知的多路径流媒体数据传输机制,它允许应用程序区分数据的相对重要性,保证高优先级的数据在质量最好的路径上传输,从而有效的增强了流媒体应用的整体传输性能,给多路径流媒体数据传输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晨[8](2019)在《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上网质量和上网体验。本文将针对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优化途径,以便于保障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程光,钱德鑫,吴桦[9](2018)在《MPTCP传输性能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CP,MPTCP)是一种新型的传输层多径协议,它在兼容TCP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多条路径进行数据传输。随着MPTCP在多宿主主机和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影响其性能的因素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探究不同因素对MPTCP传输性能的影响,对MPTCP多路径传输实际吞吐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路径特征和缓存设置对MPTCP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子流数目的增加可能会导致MPTCP性能的下降。(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2-14)

徐军,王忠,张更新[10](2018)在《基于高仰角的宽带LEO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及传输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LEO卫星相比传统的GEO卫星具有低时延、低传播损耗等优点,宽带LEO星座卫星通信系统逐渐成为当前卫星通信领域的发展热点之一。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卫星通信公司都在制定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针对我国的现实需求,通过链路计算,比较不同通信仰角下为满足终端速率要求所需的卫星实现复杂度,提出了建设高仰角的宽带LEO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设想,利用STK和Matlab模拟软件,仿真了One Web系统星座的传输特性,相关成果对建设我国自主的宽带LEO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传输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湖山传输系统主要将天湖山的雷达及VHF信号传输到福州机场,微波传输是天湖山雷达站与叁明机场之间的空侧传输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天湖山传输系统的微波传输部分进行了研究,对需求分析、传输系统的网络设计、信号的传输质量进行了研究和测试,从而对天湖山微波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输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陶业荣,李博轮,李鹏飞.基于非可信FDR采集能量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分析[J].通信技术.2019

[2].王桂芳.天湖山微波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J].数码世界.2019

[3].郑军.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次用户传输性能边界建模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

[4].田君.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J].科技风.2019

[5].王志刚,李恒武,王辰阳.复杂环境下时变信道下的激光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J].激光杂志.2019

[6].袁硕.基于扩散分子通信的中继传输性能分析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9

[7].卢伟.面向未来异构多路径流媒体传输性能的分析及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8].刘晨.无线网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J].通讯世界.2019

[9].程光,钱德鑫,吴桦.MPTCP传输性能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C].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摘要集.2018

[10].徐军,王忠,张更新.基于高仰角的宽带LEO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及传输性能分析[J].通信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瑞利分布表达式及概率密度瑞利分布是...基于不同电子传输层器件的效率曲线滤波器仿真分析(a)S2=0.2mm及(b)S2=...5-7 基于结构 A 和结构 C 滤波器性能比...滤波器仿真结果及(a)缝隙Sc和(b)抽头...绿光器件(DeviceG1和DeviceG2)的曲...

标签:;  ;  ;  ;  ;  ;  ;  

传输性能分析论文_陶业荣,李博轮,李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