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军[1]2004年在《电子磁谱仪的研制与超热电子温度的测量》文中认为本文首先介绍了超热电子磁谱仪的研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由于受到洛沦兹力的作用而做圆周运动。在等离子体物理中还应考虑其它作用力的影响。因此在谱仪的设计中考虑了重力漂移及磁场的梯度漂移和曲率漂移的影响。为了消除它们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选的方向竖直向上,这样(?)×(?)=0,重力漂移速度为0,以消除重力漂移的影响;为了消除磁场的梯度漂移和曲率漂移的影响,采取加大磁场区高度及横向尺度,且采用磁场均匀化技术使在一定高度的局部区域为匀强磁场,不存在磁场梯度及磁力线弯曲。此外,要求电子垂直入射进入磁场区,这样就可以保证入射电子在进入磁场后经磁场的色散运动轨迹仍然在一平面内以便于探测。原则上,小的磁场强度有利于电子能量分辨,由于受到靶室体积大小限制,这里选择B=0.037T。由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超热电子产额不是很大,谱仪的立体角很小,再加之进入谱仪的超热电子经磁场色散后相对于每一能量的超热电子数就更少了,为此选用能够剂量累积的LiF热释光(TLD)测器作为谱仪的探测器。利用~(137)Cs-γ标准源采用同心向场的方法测量了探测器的离散性、重复性、线吸收系数和灵敏度因子并对探测器的质量阻止本领进行了修正,获得等效质量阻止本领,便于实验数据处理时使用;并使用~(90)Sr-β源对谱仪进行了标定。 在中等强度(10~(17)W/cm~2)超短脉冲(440fs)紫外(248nm)激光与固体靶(Cu)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实验中,无预脉冲、P极化光以45°辐照铜靶,电子磁谱仪在靶法线方向测到超热电子能谱呈双温Maxwellian分布,超热电子温度为81KeV。根据超热电子的定标率,产生超热电子的主导机制应为真空吸收。根据Doppler效应对紫外激光光谱频移进行了测量,发现激光光谱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有质动力压缩等离子体在此实验条件下已不能忽略,能够抵消热压力造成的向真空热膨胀。使L/λ<0.1成为可能,超热电子的产生主导机制为真空吸收。由于有质动力压缩的不均匀性,共振吸收可能也起一定的作用。本实验对于研究紫外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快点火提供一些实验数据。
李业军, 单玉生, 张骥, 张海峰, 王雷剑[2]2005年在《电子磁谱仪法测量超热电子温度》文中认为利用超热电子磁谱仪测量了紫外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在无预脉冲、激光强度为1017 W/cm2 条件下,紫外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Cu)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呈双温麦克斯韦分布,超热电子温度为81 keV,激光吸收的主导机制为真空吸收。
李业军, 陶业争, 程友见, 张海峰, 单玉生[3]2005年在《超热电子磁谱仪的研制及标定》文中提出研制了超热电子磁谱仪,介绍了谱仪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用137Csγ标准源对LiF热释光探测器(TLD)的离散性、重复性、灵敏度因子及线性吸收系数进行了测量。使用90Srβ源对谱仪进行了标定。
李业军, 单玉生, 陶业争, 程友见, 张海峰[4]2003年在《超热电子磁谱仪的研制及标定》文中研究指明超热电子磁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由于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做圆周运动,同时考虑了重力漂移、磁场梯度漂移和曲率漂移的影响,采用轭铁均化技术消除磁场梯度和磁力线弯曲并使磁场与重力场方向处于同一条线上,以达到消除重力漂移、磁场梯度漂移和曲率漂移对电
蔡涓涓, 黄文忠, 谷渝秋, 董克攻, 吴玉迟[5]2011年在《双荧光层靶Kα线强度比诊断靶内超热电子温度》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诊断了靶内超热电子的温度,即通过实验测量复合靶中两种不同材料荧光层辐射出的Kα特征线强度比,结合ITS3.0程序模拟结果,对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实验中利用电子磁谱仪测量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荧光层靶厚,可以利用双荧光层复合靶产生的Kα特征线强度比对靶内的超热电子温度进行诊断。
矫金龙, 贺书凯, 邓志刚, 卢峰, 张镱[6]2017年在《超强激光与固体气体复合靶作用产生高能氦离子》文中认为激光氦离子源产生的MeV能量的氦离子因有望用于聚变反应堆材料辐照损伤的模拟研究而得到关注.目前激光驱动氦离子源的主要方案是采用相对论激光与氦气射流作用加速高能氦离子,但这种方案在实验上难以产生具有前向性和准单能性、数MeV能量、高产额的氦离子束,而这些氦离子束特性是材料辐照损伤研究中十分关注的.不同于上述激光氦离子产生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强激光与固体-气体复合靶作用产生氦离子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在实验上,采用功率密度5×10~(18)W/cm~2的皮秒脉宽的激光脉冲与铜-氦气复合靶作用,产生了前向发射的2.7 MeV的准单能氦离子束,能量超过0.5 MeV的氦离子产额约为10~(13)/sr.二维粒子模拟显示,氦离子在靶背鞘场加速和类无碰撞冲击波加速两种加速机理共同作用下得到加速.同时粒子模拟还显示氦离子截止能量与超热电子温度成正比.
陈黎明, 张杰, 梁天骄, 李玉同, 王龙[7]2000年在《超短脉冲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较详尽地描述了能对激光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超热电子进行直接测量的电子磁谱仪的建造及其相应的参量,并利用这台磁谱仪测量了超短脉冲强激光与靶物质相互作用后出射的超热电子的能谱,在5×1015W/cm2的激光强度下,超热电子的最大能量大于500keV,能谱结构呈双温Maxwell分布,能谱的峰值出现在50keV附近,超热电子的数量在相同的能量范围内远大于γ射线的数量
马春生, 王光昶, 陈涛, 张婷, 郑志坚[8]2008年在《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输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报道了在100TW超短脉冲掺钛宝石激光装置上,完成的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在靶内输运的实验研究结果.获得了超热电子的产额、注量和总能量.结果表明,超热电子的注量和总能量随靶厚的增加而减少,超热电子约80%的能量主要沉积在靶内的前10μm,对以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是由于静电场对超热电子输运影响所致.
蔡达锋, 谷渝秋, 郑志坚, 崔高显, 温天舒[9]2003年在《用于电子能谱测量的LiF热释光探测器标定》文中认为用γ标准源对LiF热释光探测器 (TLD)的灵敏度因子、线性吸收系数、离散性、重复性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子质量阻止本领的修正模型 ,理论上计算出电子等效质量阻止本领 ,给出单能电子的注量。由LiFTLD阵列可测量激光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发射的超热电子能谱 (能量 注量关系 )。
参考文献:
[1]. 电子磁谱仪的研制与超热电子温度的测量[D]. 李业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4
[2]. 电子磁谱仪法测量超热电子温度[J]. 李业军, 单玉生, 张骥, 张海峰, 王雷剑.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5
[3]. 超热电子磁谱仪的研制及标定[J]. 李业军, 陶业争, 程友见, 张海峰, 单玉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5
[4]. 超热电子磁谱仪的研制及标定[J]. 李业军, 单玉生, 陶业争, 程友见, 张海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3
[5]. 双荧光层靶Kα线强度比诊断靶内超热电子温度[J]. 蔡涓涓, 黄文忠, 谷渝秋, 董克攻, 吴玉迟.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6]. 超强激光与固体气体复合靶作用产生高能氦离子[J]. 矫金龙, 贺书凯, 邓志刚, 卢峰, 张镱. 物理学报. 2017
[7]. 超短脉冲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研究[J]. 陈黎明, 张杰, 梁天骄, 李玉同, 王龙. 物理学报. 2000
[8]. 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输运的实验研究[J]. 马春生, 王光昶, 陈涛, 张婷, 郑志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8
[9]. 用于电子能谱测量的LiF热释光探测器标定[J]. 蔡达锋, 谷渝秋, 郑志坚, 崔高显, 温天舒.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