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切除术论文_杨孝军,叶丽丽,党维玲,沈世斌,马建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椎板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切除术,椎管,肿瘤,腰椎,胸椎,脊髓,微创。

椎板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孝军,叶丽丽,党维玲,沈世斌,马建林[1](2019)在《保留关节突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管内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保留关节突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胸椎管内肿瘤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本科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例胸椎管内肿瘤患者,诊断明确且均接受后路手术治疗,5例患者均行保留关节突2/3以上的椎板切除术,在此基础上行胸椎管内肿瘤摘除。手术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随访得分-术前得分)/(17分-术前得分)]×100%,根据脊柱Cobb角有无增大,判断脊柱稳定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7.52±1.24)分(5~10分)提高至术后的(16.54±1.74)分(16~17分),平均改善率为94.70%。所有患者未出现Cobb角增大。脊柱矢状位力线无明显改变,未出现脊柱不稳,随访时脊柱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保留关节突的椎板切除术能够在保留脊柱稳定性的情况下实现胸椎管内肿瘤的摘除,是胸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的可靠手术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唐怀波,代垠[2](2019)在《经半椎板切除术与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脊髓肿瘤采用经半椎板切除术与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脊髓肿瘤患者,时间在2013年02月至2019年02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50)采用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经半椎板切除术治疗,分析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脊髓肿瘤采用经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8期)

巴哈德尔·阿布力米提[3](2019)在《微创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微创半椎板切除术在椎管内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半椎板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肿瘤完全切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中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半椎板切除术在椎管内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60期)

吴家文,曹勇,黄玉良,段春岳,王德加[4](2019)在《弧度显微剪应用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弧度显微剪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TOLF)并硬膜粘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多节段TOLF并硬膜粘连的病人30例,分为尖刀片组(15例)和弧度显微剪组(1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及其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尖刀片组和弧度显微剪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13.2±1.4)个月、(12.8±2.4)个月。尖刀片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1±45)min、(563±201)ml,显着高于弧度显微剪组的(203±38)min、(493±139)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61,P<0.001;t=6.817,P<0.001)。尖刀片组发生脑脊液渗漏6例,弧度显微剪组脑脊液渗漏1例,两组的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31)。两组病人的末次随访JOA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提高,但两组病人术前JOA、末次随访JOA及神经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弧度显微剪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多节段TOLF并硬膜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与尖刀片分离的手术方式相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脑脊液漏发生率。(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4期)

王群涛,赵晓生,杨恬甜,桂志勇[5](2019)在《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3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行椎板切除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01至2017-03-01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改善率为87.5%(14/16),高于对照组的56.2%(9/16)(χ~2=18.876,P<0.05)。两组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部疼痛、感染、脑脊液漏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12个月行X线检查,对照组各出现1例患者脊柱失稳现象,研究组的脊柱稳定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行半椎板切除术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维护脊柱稳定性,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S1期)

刘磊[6](2019)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效果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湘雅常德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气管插管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随访时间)及术前、术后2周、术后9个月感觉和运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ASIA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2周、术后9个月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ASI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感觉和运动ASIA评分高于术前、术后2周(P<0.05)。两组患者ASI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均能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后路全椎板切除术可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和呼吸肌使用时间。(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王军辉[7](2019)在《半椎板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半椎板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使用计算机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半椎板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相关文章,按照标准纳入文章,并由两位作者独立挑选。所纳入文章的质量评价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排除评分低于5分的低质量文章后提取纳入文章的数据,运用Re 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Meta分析总共纳入14篇相关研究,共纳入1047例患者,其中半椎板组528例,全椎板组519例,研究表明半椎板组的手术时间[MD=-62.14,95%CI(-79.74,-44.54),P<0.00001]、术中出血量[MD=-257.51,95%CI(-344.77,-170.26),P<0.00001]、住院时间[MD=-6.69,95%CI(-8.03,-5.36),P<0.00001]、术后下床时间[MD=-18.61,95%CI(-21.49,-15.74),P<0.00001]、总并发症发生率[OR=0.26,95%CI(0.16,0.43),P<0.00001]、脑脊液漏发生率[OR=0.38,95%CI(0.17,0.88),P=0.02]、脊柱后突不稳发生率[OR=0.19,95%CI(0.05,0.65),P=0.009]、局部疼痛发生率[OR=0.22,95%CI(0.05,0.88),P=0.03]、脊柱不稳定发生率[OR=0.08,95%CI(0.03,0.19),P<0.00001]要低于全椎板组;半椎板组肿瘤全切率[OR=2.70,95%CI(1.16,6.25),P=0.02]、临床症状改善率[OR=3.21,95%CI(1.96,5.28),P<0.00001]要优于全椎板组,术后感染发生率[OR=0.59,95%CI(0.30,1.19),P=0.14]和肌无力发生率[OR=0.37,95%CI(0.09,1.62),P=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椎板组和全椎板组术后近期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半椎板因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损伤小,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较快,相应的住院时间缩短,降低了治疗费用,能及早的下床活动,并且降低了院内感染,压疮,血栓的风险,脊柱稳定性较高,但在临床上仍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江华,陈磊,戴毅,曹成彰,蒋雯[8](2018)在《微创手术与开放椎板切除术治疗LSS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微创手术与开放椎弓根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8期),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8月。查找主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RCT,11个回顾性队列研究,共1 5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满意度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方面,微创手术组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OR=1.76,95%CI:1.15~2.68,P<0.05;MD=-2.11,95%CI:-2.62~-1.60,P<0.05);同时微创手术组具有更短的住院时间(MD=-3.09,95%CI:-4.19~-1.19,P<0.05)和更少的术中失血量(MD=-85.55,95%CI:-150.87~-20.23,P=0.01);但开放手术组具有更低的再次手术率(OR=0.32,95%CI:0.14~0.75,P<0.05)和更短的手术时间(MD=8.66,95%CI:3.33~13.99,P<0.05)。二者在硬脊膜受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0,95%CI:0.41~1.22,P=0.21;OR=0.78,95%CI:0.31~1.96,P=0.60)。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治疗LSS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开放手术具有更低的再次手术率和更短的手术时间。(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31期)

陈琛,张平安[9](2018)在《超声骨刀下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疾患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腰椎疾患治疗中应用超声骨刀下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腰椎疾患随机分为常规组(56例,常规操作器械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与超声骨刀组(56例,行超声骨刀下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术前与术后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结果超声骨刀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椎板切除耗时以及硬脊膜损伤率均显着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超声骨刀组显着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超声骨刀组显着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疾患治疗中应用超声骨刀下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可缩短椎板切除耗时,减少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降低硬脊膜损伤率,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22期)

胡要锋[10](2018)在《椎板成形术与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椎板成形术与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椎板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肿瘤全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管腔最窄处的截面积大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发现,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脑脊液漏、脊柱不稳以及脊柱成角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成形术较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且患者长期预后好,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低,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椎板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脊髓肿瘤采用经半椎板切除术与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脊髓肿瘤患者,时间在2013年02月至2019年02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50)采用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0)采用经半椎板切除术治疗,分析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脊髓肿瘤采用经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椎板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杨孝军,叶丽丽,党维玲,沈世斌,马建林.保留关节突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管内肿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2].唐怀波,代垠.经半椎板切除术与经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脊髓肿瘤效果分析[J].名医.2019

[3].巴哈德尔·阿布力米提.微创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吴家文,曹勇,黄玉良,段春岳,王德加.弧度显微剪应用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的疗效分析[J].骨科.2019

[5].王群涛,赵晓生,杨恬甜,桂志勇.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及对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6].刘磊.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7].王军辉.半椎板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9

[8].李江华,陈磊,戴毅,曹成彰,蒋雯.微创手术与开放椎板切除术治疗LSS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8

[9].陈琛,张平安.超声骨刀下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疾患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10].胡要锋.椎板成形术与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8

论文知识图

全椎板切除术患者MRI示颈脊髓向...兔腰椎板后移回植术与全椎板切除术弧度显微剪“分段揭盖式”全椎板切除椎板切除术病例4 椎板切除术-图4.4.3 椎板切除术...

标签:;  ;  ;  ;  ;  ;  ;  

椎板切除术论文_杨孝军,叶丽丽,党维玲,沈世斌,马建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