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大小论文_成欣,李云龙,刘璠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大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小,卵巢,大鼠,骨质疏松,腕骨,基因组,合金。

骨大小论文文献综述

成欣,李云龙,刘璠[1](2012)在《腕舟骨、大、小多角骨的叁维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量新型舟、大、小多角骨(scaphoid-trapezium-trapezoid,STT)融合器螺钉进钉的参考方向,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腕标本行CT断层扫描并叁维重建腕关节;利用计算机叁维软件分别寻找并测量舟、大、小多角骨通过其进钉点的长轴,并测量其空间方向。结果:在腕关节中立位时,(1)大多角骨进钉方向在与腕关节掌侧冠状面成角约为34.2°,尺偏角约为31.7°;(2)小多角骨进钉方向在与腕关节掌侧冠状面成角约为20.6°,尺偏角约为30.9°;(3)舟骨进钉方向在与腕关节背侧冠状面成角约为3.8°,呈向近侧的尺偏角约为42.3°。结论:运用腕关节CT图像计算机叁维重建测量STT融合器进钉方向是一种定量、精确且可行的方法,能准确测量出舟、大、小多角骨经进钉点长轴的空间方向。(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颜翼[2](2011)在《新型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的研制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腕舟骨、大小多角骨数字化重建,并对其进行相关解剖学标志的测量,以测量及统计结果为基础,自行设计用于腕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的两种新型内固定器械—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oy STT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 NT-STTAC),利用大型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对这两种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即镂空式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和实心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力学稳定性差异,为器械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1.选取样本为年龄20—40岁,身高150—180cm体重45-80kg,经过X片确定腕部无异常的健康志愿者40名,男女各20名,双腕关节行64排螺旋CT扫描,将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在光盘里,将光盘放入快速成型实验室的电脑中,用叁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版,比利时产)重建腕骨实体模型。2.以MIMICS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舟骨、大小多角骨进行分离,直接用MIMICS自带的测量工具进行表面数据的测量。3.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不同性别,左右手的舟骨、大小多角骨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出均数及标准差,将测量值分别与身高体重进行Person相关分析。4.依据相关解剖学数据利用CAD软件设计出平面图,在机械模具设计软件UG中设计立体图,保存为IGS格式以备有限元分析。5.将IGS格式的两种融合器的叁维图导入到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10,美国产)中,赋予相关材料力学性质,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固定NT-STTAC的远端两个固定臂在近端轴向施加拉伸及压缩载荷20、40、60、80、100牛顿,得到两种NT-STTAC的位移、应力分布情况,计算各个结点的受力大小,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刚度曲线,比较两种融合器的力学差异。6.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应用NT-STTAC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10例,并进行随访,评价NT-STTAC的疗效。[结果]1.舟骨、大多角骨及小多角骨有较恒定的骨性标志。舟骨长度(26.58±2.72)mm、舟骨体部宽度(13.99±1.72)mm、舟骨厚度(12.97±1.92)mm、大多角骨长度(16.30±1.35)mm、大多角骨体部宽度(14.29±1.47)mm、大多角骨厚度(10.36±0.53)mm、小多角骨长度(11.62±1.25)mm、小多角骨体部宽度(11.82±1.84)mm、小多角厚度(15.03±1.20)mm、以大多角骨厚度最小舟骨、大多角骨间距为(37.80±1.75)mm,舟骨、小多角骨间距为(32.04±2.40)mm,大、小多角骨间距为(30.42±1.95)mm。2.对所测数据进行左右手比较,P远大于0.05,同一人左右手无明显差异。男女左右腕骨比较:各测量值有明显差异P小于0.01,对各数据分别与身高和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各测量值与身高有明显的相关性,与体重有中度相关性。3.在力学性能上,两种融合器力学稳定性差别不大,总体观察:实心融合器力学稳定性稍强于镂空式融合器。4.本组10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所有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均得到纠正,疼痛减轻,活动度增加,并获得满意融合。[结论]:(1)按照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骨性标志制定的测量标准可初步量化形态不规则的腕骨;(2)依据测量数据进行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可避免损伤邻近关节,减少并发症,提高舟骨和大、小多角骨融合率。(3)测量的相关数据,为舟骨和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内固定器械研制的关键参数。(4)NT-STTAC的设计符合国人腕骨形态及解剖学特点,其固定强度术后无需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生物力学要求,可以达到骨性融合的需要。(5)应用NT-STTAC进行舟、大小融合术能保存大部分腕关节功能,是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等腕关节疾病的有效办法。(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11-05-01)

吴涛[3](2010)在《复方丹参合剂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测定骨大小和骨量的方法,观察复方丹参合剂(compound Danshen mixture,CDM)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CDM组。去卵巢+CDM组大鼠于去卵巢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CDM溶液灌胃,10 ml/(kg·d),持续11周。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去卵巢大鼠给予复方丹参合剂溶液灌胃后,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较去卵巢组增加。提示复方丹参合剂有利于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大小和骨量。(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刘山林[4](2010)在《中国人群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髋部骨大小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质疏松以低的骨密度(BMD)为特征,是老年人中最普遍的骨质疾病,其能加大髋部骨折的风险,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最近数年,中国老龄化吸引了更多关于髋部骨折方面研究的注意。髋部骨大小是引起髋部骨折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子。尽管髋部骨大小有非常高的遗传性,可是它的遗传基础至今仍然了解甚少。拷贝数变异(CNV)被证明是与某些人类复杂疾病相关联的,CNVs能改变基因剂量,干扰编码序列,或者通过位置效应影响其区域以外的基因表达进而导致表型的多态性。研究显示CCL3L1, FCGR3B和DEFB4基因的低拷贝数携带者分别容易发生艾滋病、免疫性肾炎和克罗恩病。我们实验室进行了骨质疏松症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关联研究,并且鉴定出两个新的候选基因,UGT2B17和VPS13B。然而,至今还没有关于CNVs和髋部骨大小之间的关联研究,拷贝数变异对髋部骨大小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此研究中,我们在1627个中国汉族人群中做了首个髋部骨大小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关联研究。研究采用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MappingSNP6.0的芯片,并随后在2286个美国白种人中对最显着的结果进行了重复验证。我们结果发现CNP267在中国和美国人群中都达到显着水平,p值分别为4.73E-03和5.66E-03。LIM域蛋白2(FHL2)是位于此CNP区域中,通过与一些骨形成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和雄性激素受体(AR))的结合而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尽管CNP182只在中国人群中达到显着水平(P=1.05E-03),这个CNP覆盖区域包含基因——结核素定位蛋白(CNST),此基因可能通过作用于定位运输连接蛋白类(特别是连接蛋白43)影响骨代谢。因此,我们的研究显示CNP267和CNP182可能是影响髋部骨大小的两个遗传位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宋冰,张兆强[5](2010)在《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测定骨大小和骨量的方法,观察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将32只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尼尔雌醇组。去卵巢+尼尔雌醇组大鼠于去卵巢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CCE3灌胃,1 mg/(kg.BW),1次/W,持续11周。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去卵巢大鼠给予尼尔雌醇后,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较去卵巢组增加,并且基本上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提示尼尔雌醇有利于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大小和骨量。(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颜翼,徐永清,邬江[6](2010)在《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腕关节不稳是近年手外科研究热点。腕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极其复杂,其治疗效果一直未尽如人意。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STT)融合术作为局限性腕骨融合的经典术式,在治疗腕关节不稳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就STT融合术的解剖学、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内固定器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骨科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张兆贤,张兆强[7](2009)在《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测定骨大小和骨量的方法,观察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运动组。去卵巢+运动组大鼠于去卵巢术后第7 d开始运动训练,每周5 d,每天连续匀速跑45 min,16 m/min,跑道倾角0°,持续10周。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去卵巢大鼠运动训练后,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较去卵巢组增加,并且基本上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提示运动有利于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大小和骨量。(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09年05期)

曾立军,徐永清,骆华松,朱跃良,汪新民[8](2009)在《舟骨、大、小多角骨的临床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的手术方式及新式内固定器械的研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32侧成人上肢标本,首先在舟骨和大、小多角骨关节正常状态下测量舟骨大多角骨间距、舟骨小多角骨间距以及大、小多角骨间距。然后解剖出上述3骨,观察骨性标志及各骨形态,测量各骨长(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9-09-25)

张兆贤,张兆强[9](2009)在《运动对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运动对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运动训练,每周5 d,每天连续匀速跑45 min,16 m/min,跑道倾角0°,持续10周。结果表明,大鼠运动训练后,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湿重/体重、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干重/骨体积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提示运动有利于改善骨大小和骨量。(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09年04期)

欧文君,姚珍薇,骆建云,韩力力,卢起[10](2009)在《骨大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大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重庆地区140例绝经后女性第2~4腰椎正、侧位,及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叁角)的投射骨面积、骨骼高度、骨密度及其T值,运用适当的几何模型推算L2、L3及股骨颈体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是否曾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结果重庆地区绝经后女性患PMO可能与L2、L3体积及L4投射骨面积相关(P<0.05,P<0.01),而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可能与L2体积相关(P=0.016 7)。校正相关影响因素的混杂效应后,PMO发病与L3体积和大转子投射骨面积独立相关(P<0.01),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史与各部位骨大小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重庆地区绝经后女性的L3及大转子骨大小可能是其发生PMO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可能与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大小均不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09年10期)

骨大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腕舟骨、大小多角骨数字化重建,并对其进行相关解剖学标志的测量,以测量及统计结果为基础,自行设计用于腕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的两种新型内固定器械—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oy STT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 NT-STTAC),利用大型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对这两种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即镂空式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和实心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力学稳定性差异,为器械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1.选取样本为年龄20—40岁,身高150—180cm体重45-80kg,经过X片确定腕部无异常的健康志愿者40名,男女各20名,双腕关节行64排螺旋CT扫描,将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在光盘里,将光盘放入快速成型实验室的电脑中,用叁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版,比利时产)重建腕骨实体模型。2.以MIMICS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舟骨、大小多角骨进行分离,直接用MIMICS自带的测量工具进行表面数据的测量。3.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不同性别,左右手的舟骨、大小多角骨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出均数及标准差,将测量值分别与身高体重进行Person相关分析。4.依据相关解剖学数据利用CAD软件设计出平面图,在机械模具设计软件UG中设计立体图,保存为IGS格式以备有限元分析。5.将IGS格式的两种融合器的叁维图导入到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10,美国产)中,赋予相关材料力学性质,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固定NT-STTAC的远端两个固定臂在近端轴向施加拉伸及压缩载荷20、40、60、80、100牛顿,得到两种NT-STTAC的位移、应力分布情况,计算各个结点的受力大小,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刚度曲线,比较两种融合器的力学差异。6.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应用NT-STTAC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10例,并进行随访,评价NT-STTAC的疗效。[结果]1.舟骨、大多角骨及小多角骨有较恒定的骨性标志。舟骨长度(26.58±2.72)mm、舟骨体部宽度(13.99±1.72)mm、舟骨厚度(12.97±1.92)mm、大多角骨长度(16.30±1.35)mm、大多角骨体部宽度(14.29±1.47)mm、大多角骨厚度(10.36±0.53)mm、小多角骨长度(11.62±1.25)mm、小多角骨体部宽度(11.82±1.84)mm、小多角厚度(15.03±1.20)mm、以大多角骨厚度最小舟骨、大多角骨间距为(37.80±1.75)mm,舟骨、小多角骨间距为(32.04±2.40)mm,大、小多角骨间距为(30.42±1.95)mm。2.对所测数据进行左右手比较,P远大于0.05,同一人左右手无明显差异。男女左右腕骨比较:各测量值有明显差异P小于0.01,对各数据分别与身高和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各测量值与身高有明显的相关性,与体重有中度相关性。3.在力学性能上,两种融合器力学稳定性差别不大,总体观察:实心融合器力学稳定性稍强于镂空式融合器。4.本组10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所有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均得到纠正,疼痛减轻,活动度增加,并获得满意融合。[结论]:(1)按照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骨性标志制定的测量标准可初步量化形态不规则的腕骨;(2)依据测量数据进行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可避免损伤邻近关节,减少并发症,提高舟骨和大、小多角骨融合率。(3)测量的相关数据,为舟骨和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内固定器械研制的关键参数。(4)NT-STTAC的设计符合国人腕骨形态及解剖学特点,其固定强度术后无需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生物力学要求,可以达到骨性融合的需要。(5)应用NT-STTAC进行舟、大小融合术能保存大部分腕关节功能,是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等腕关节疾病的有效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大小论文参考文献

[1].成欣,李云龙,刘璠.腕舟骨、大、小多角骨的叁维测量[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2].颜翼.新型镍钛记忆合金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器的研制及有限元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

[3].吴涛.复方丹参合剂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

[4].刘山林.中国人群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髋部骨大小的关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宋冰,张兆强.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

[6].颜翼,徐永清,邬江.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

[7].张兆贤,张兆强.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

[8].曾立军,徐永清,骆华松,朱跃良,汪新民.舟骨、大、小多角骨的临床解剖学研究[C].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2009

[9].张兆贤,张兆强.运动对大鼠骨大小和骨量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

[10].欧文君,姚珍薇,骆建云,韩力力,卢起.骨大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

论文知识图

对BMP6诱导的裸鼠皮下成...染色的结果观察A、B:体外模拟负...:桡腕关节接触面的方法术后各时间点各组血管截面数Fig.7.1...影响干骨骨折修复的因素[6]和MPLA的DSC曲线图(a...

标签:;  ;  ;  ;  ;  ;  ;  

骨大小论文_成欣,李云龙,刘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