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的运动——洋流”的教学设计

“海洋水的运动——洋流”的教学设计

崔梦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一中学250031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图版·必修Ⅰ)《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洋流”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将洋流学习归结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运用地图”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地图,从中寻找共同特征和差异;“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就是对洋流过程和规律的概括、提炼,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是要求学生在对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不只拘泥于教材上的案例,要注重案例的迁移与拓展,以达到学以致用,这是本节课学习的目的。

【教材分析】(1)洋流是海洋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实现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因此洋流知识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尤其是新教材把它置身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地位,教学中应挖掘这一要素,侧重于过程分析和方法运用,形成基于思维和方法训练的原理与过程探究模式。(2)本节教材内容和前后几节内容联系紧密。关于洋流的形成分布,与前面所学的全球风带的分布、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等知识有着密切关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后面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体现,本节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1)从学生心理看。高一学生好奇心强,对一些自然现象感觉神秘,有一定的探究欲望,渴望获取新知。(2)从知识储备看。高一学生地理思维较薄弱,特别是在探究地理现象和过程上有很大困难,对探究的目的、过程以及结论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展。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和分类;运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绘制大洋环流模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洋流学习,搭建基于过程与原理探究的自然地理思维方法,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意识;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探究真理面前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客观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利用其规律趋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结合案例分析洋流的影响。

【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验模拟、动手绘图、小组竞赛等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对比、演绎,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悬疑激趣,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1:《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纪录片的片断。

视频2:4月5日,美国海岸防卫队将去年日本海啸后漂移到阿拉斯加的一艘日本渔船击沉,这艘“鬼船”已经在太平洋上漂泊一年多时间。

教师引领:同学们知道这两个故事吗?一个是史上世界最大的游轮沉没,一个是去年日本的海啸事件,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新闻热点创设情境,通过宏大悲壮的场景和“匪夷所思”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其中奥妙的求知欲,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承转: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海水运动有着密切关系。世界大洋是一个连续运动的整体,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

教学环节二:学案导学,理解概念——洋流

1.了解洋流的概念与分类

教师提问:海水的运动有三种形式,洋流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什么叫洋流呢?

教师引导学生做学案,通过自主学习、思考,理解洋流的概念,明确洋流的分类。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

问题引领:

(1)描述洋流的概念,并找出其中重要的关键词。

(2)洋流从性质上分哪几类?结合洋流分布图指出哪些是寒流,哪些是暖流?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成为有效知识,因此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式。

2.实验观察,探究洋流动力

教师启发:同学们,海水是运动的,那么促使海水大规模运动的动力是什么?下面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做模拟实验,过程如下:先将水槽盛满水,在水槽中线附近撒些纸屑,用胶管对着水槽的中线位置平行持续的吹气(也可以分不同的角度对水槽吹气)。让学生观察纸屑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引领:

(1)沿着吹气方向水流运动的成因是什么?

(2)水流到水槽的一端,为什么向两侧分流?这与实际地理环境中的哪些因素相似?

(3)水槽中未吹气的地方为什么水也在运动?

(4)在实际的海洋中,洋流的运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学生演示、观察,组内交流意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教师启发和点拨,使学生明确洋流与盛行风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生动又直观的感性认识,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地理规律的科学求真态度。

承转:结合刚才的实验,思考受盛行风的影响,洋流该如何运动呢?

教学环节三:小组合作,探究规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探究洋流的过程,绘制洋流模式图

【探究活动一:洋流运动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全球风带分布图,明确各风带的风向。思考在风带的影响下,洋流的方向如何确定,在此基础上绘制洋流运动的模式图。

出示“全球行星风带示意图”、“洋流模式图”的空白图,以及“世界海陆分布图”。

问题探究:

(1)在全球风带模式图中,画出风带的风向。

(2)组织学生讨论在风带的影响下,洋流的方向如何确定。在洋流模式图中画出由此形成的洋流方向,并说明为什么这么画?

(3)在探究在风带形成的洋流基础上,其它几支洋流如何画,进而绘制完整的模式图。

(4)讨论总结形成洋流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画图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引导和启发,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师点拨: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洋流的方向与风向并不完全一致,大致与风向成一锐角;在画洋流时,抓住风向这个动力,先画盛行风形成的洋流,再考虑补偿、海陆等因素的影响。

画图完成后,组内交流,投影展示各小组的成果,小组相互评价,教生共同总结,投影展示完整的洋流模式图。

小结: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受偏转力、陆地形状以及海水的连续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洋流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设计意图:四个题目的设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以提升。在讨论、合作、评价的愉快氛围中,完成了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

承转:将洋流的模式图运用到实际大洋中,不同海区的洋流分布有何共同特征和差异呢?

2.读图析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

【探究活动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出示“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指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不同大洋同一海区的洋流运动的共同特征和差异,运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等词汇,描述洋流的分布规律。

问题探究:

(1)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两个海区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差异?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

(2)在北半球的中高纬海区,大洋方向如何?东西两侧的性质呢?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还有环流吗?为什么?

学生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最后归纳总结规律。

小结: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海区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从流向上看,北半球为“8”南半球为“0”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训练学生运用地理语言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总结规律,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承转:将上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应用到各个海区中,它是否与实际大洋的分布一致呢?有什么不同?

3.比较演绎,探究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方向

【探究活动三:验证规律】

出示资料:洋流模式图、北印度洋洋流分布图、南亚冬、夏季风示意图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地图资料,观察、对比模式图与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分布图。

问题引领:

(1)印度洋的环流分布与模式图有何不同?

(2)北印度洋海区形成了怎样的洋流?结合“南亚冬、夏季风示意图”分析为什么?

教师点拨:通过前面的学习,风是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但在亚洲这个大尺度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原因形成了季风环流,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节就分别形成不同的洋流方向,形成了季风洋流。因此要充分利用“南亚冬、夏季风”地图,画图时特别注意组成环流的另一支洋流的画法。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难点所在,因此充分利用前面所学的季风环流作为突破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在总结规律、升华理论的同时,进一步到实践中验证规律,完善规律,从而使学生的认知逐渐达到由特殊→一般,再由一般→特殊的思维上升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承转:那么海水在大规模运动中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

教学环节四:生生比赛,话说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件展示案例资料,全班分成两大组,小组竞赛完成。学生运用案例分析,组内讨论,每次展示相似的材料,在相同的时间内看哪组完成的较好,表彰优胜组。

展示资料一:出示世界气候图、地理景观图,分析挪威西岸的卑尔根与拉布拉多半岛北部的纬度差不多,但两岸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呈现的是苔原景观,而同纬的东岸则是森林景观,想一想,为什么?

出示澳大利亚东西两侧的景观图以及气候资料图,分析同为沿海地区为什么两岸气候、自然带差异如此之大?

展示资料二:出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航行路线图,对比分析为什么前后两次航行时间相差17天?

回放“泰坦尼克号失事”图片,分析与哪支洋流有关?如果你是船长,请设计一条既省燃料又避免冰山的合理航线。

展示资料三:出示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图,分析北海道、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结合我国沿海的洋流分布图,分析我国舟山渔场是怎样形成的?

两组共同合作完成秘鲁渔场的成因。

小结:世界渔场多形成在寒、暖流交汇地区或沿岸上升流形成的地区。

展示资料四:出示2013年12月21号青岛输油管爆炸的图片,分析洋流对此次事件有何影响?

出示2011年日本海啸的“垃圾巨岛漂移图”,分析洋流对此事件的影响?

前后呼应,回扣导入,解释“鬼船”现象。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根据《小组合作评价量规》,从语言描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全面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形成结论。利用下面的表格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增加学生的竞争观念。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

教学环节五:知识建构,归纳新知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干知识,落实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填写导学案的“课堂留白”,教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强调重难点,梳理课本知识,指导学生课下有针对性的复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环节六:迁移应用,课后拓展——话说“厄尔尼诺”

以“厄尔尼诺现象”热点话题为活动素材,引导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将规律和原理的应用从课堂延伸至课下,进一步验证地理规律,拓展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求真精神。组内学生讨论,小组间共享交流,鼓励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质疑,最终实现共同提升。

设计意图:根据洋流学习搭建的思维线索,培养学生分析新情境、新问题的迁移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运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维态度,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集体建构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后反思】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变革。笔者经过多次课堂教学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以为课堂高效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本节教学从泰坦尼克沉没、“鬼船”等热点引入,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去学习新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过程与方法。本节设计以问题引导为核心,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过程、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迁移应用等一系列活动所搭建的思维线索,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使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一气呵成。围绕着“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设计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乐于参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方法。(3)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本节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引领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把思考的主动权、话语主动权、评价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和表现来点拨、评价,课堂才有了不断生成的活力。

不足之处:不同班级学生基础不同,有的班级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可按实际情况酌情分成两课时完成;另外,课堂教学方式开放程度较高,学生活动多,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探索更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多元化评价,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标签:;  ;  ;  

“海洋水的运动——洋流”的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