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来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血小板反应蛋白-1,性激素,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蛋白来源论文文献综述
白洁明,徐超,刘羽,张玉红,王超[1](2019)在《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血清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 TSP-1)对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ndocrine gland-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G-VEGF)表达及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空白组20只,模型组将来曲唑1 mg/kg溶于质量分数1%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溶液灌胃,2 mL/d,连续21 d,制备PCOS模型;空白组给予等体积质量分数1%CMC溶液灌胃,连续21 d。造模成功后,2组各处死10只大鼠。将模型组剩余20只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治疗组各10只,空白组剩余10只大鼠为对照组,治疗组腹腔注射TSP-1溶液0.2 mL/d,PCOS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21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TSP-1及EG-VEGF水平;采血后处死大鼠,取卵巢,称质量后行组织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TSP-1、EG-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动情周期,计算药物处理前后大鼠体质量。结果空白组、对照组大鼠动情周期均正常,模型组应用来曲唑第13天动情周期消失,治疗组应用TSP-1第14天4只大鼠恢复规律的动情周期;PCOS组体质量增加值[(190.90±8.33)g]较治疗组[(165.00±10.36)g]、对照组[(170.30±9.30)g]大(P<0.05),卵巢质量[(0.09±0.01)g]较治疗组[(0.07±0.01)g]、对照组[(0.07±0.01)g]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处理第22天,PCOS组睾酮水平[(92.01±15.46)nmol/L]高于对照组[(60.21±10.17)nmol/L]、治疗组[(62.26±9.68)nmol/L](P<0.05),LH水平[(3.04±0.16)u/L]高于对照组[(2.50±0.20)u/L]、治疗组[(2.52±0.18)u/L](P<0.05),TSP-1水平[(171.84±23.48)μg/L]低于对照组[(251.44±26.04)μg/L]、治疗组[(223.44±20.64)μg/L](P<0.05);治疗组TS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睾酮、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FSH、EG-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卵泡和黄体数量略有增加,囊性扩张卵泡明显减少,颗粒细胞层增厚,排列紧密;3组TSP-1、EG-VEGF蛋白均呈阳性表达,PCOS组EG-VEGF蛋白强阳性表达率(80%)明显高于治疗组(0)和对照组(0)(P<0.05),TSP-1蛋白强阳性表达率(50%)与治疗组(60%)、对照组(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1能改善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紊乱、卵巢排卵功能和卵巢组织形态,对卵巢组织EG-VEGF蛋白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其可能通过调节EG-VEGF发挥治疗PCOS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曹恩,陈德鸿,徐阿慧,方霓梦,刘建涛[2](2019)在《美洲大蠊来源抗癌纤溶活性蛋白的发现与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美洲大蠊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法分离和提取得到了美洲大蠊粗蛋白,使用纤维活性平板法对该物种的蛋白进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本实验所提取叁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粗蛋白均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测得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约为9.0;Fe3+几乎完全抑制了美洲大蠊纤溶活性蛋白的活性,Ba2+和βME对其有轻微抑制作用,Na+和EDTA对其纤溶活性基本上无影响;经MTT实验初步测定发现美洲大蠊纤溶活性蛋白对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饲料》期刊2019年04期)
陈冬茹,林焕彩[3](2019)在《Pac蛋白C123段来源的淀粉样六肽抑制变链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变异链球菌(简称变链菌)Pac蛋白C123段序列来源的淀粉样六肽对变链菌生物膜形成和游离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ZipperDB、Tango和Waltz叁种软件预测C123序列中淀粉样六肽;透射电镜观察淀粉样六肽体外聚合形貌;对变链菌生物膜形成和游离菌增殖的影响,对其它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影响,对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并筛选出14条C123段来源的六肽,体外证实可形成淀粉样纤维的六肽具有抑制变链菌生物膜形成的能力,但不杀变链菌。淀粉样六肽同样可阻止血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部分淀粉样六肽具有细胞毒性。淀粉样六肽通过形成淀粉样纤维包裹细菌,阻止粘附。肽聚糖、脂磷壁酸、葡聚糖和酵母聚糖等细菌表面多糖可阻断淀粉样六肽抑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等温量热滴定法证实淀粉样六肽可与上述多糖结合。结论 Pac蛋白C123段来源的淀粉样六肽具有抗变链菌生物膜形成且不杀菌的作用特点,此特点具有普遍性,主要通过结合细菌表面多糖形成淀粉样纤维包裹细菌,阻止其粘附。(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7-24)
崔学文,杨开元,杨文静,陆浩,史文涛[4](2019)在《包埋载音猬因子壳聚糖微球纤维蛋白支架对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脊髓组织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种子细胞种植到具有叁维结构的生物材料支架上,并加入生物活性因子保持一定浓度,构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然而如何构建合理的细胞生长微环境以及维持生物活性因子的最佳浓度一直面临诸多问题。该实验创新性地提出了双交联缓释体系,持续稳定地释放神经营养因子,以便更好地促进种子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目的:利用冷冻干燥法,将包载音猬因子的壳聚糖微球填充于纤维蛋白胶,构建具有叁维结构的复合生物工程支架,探讨该支架对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①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包载音猬因子的壳聚糖微球,而后将其与纤维蛋白胶混合,冷冻干燥成型,即得到包埋载音猬因子壳聚糖微球的纤维蛋白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微观结构和ELISA检测音猬因子缓释效果,并制备包载音猬因子的纤维蛋白支架和包载音猬因子的壳聚糖微球作为对照;②采用悬浮抗贴壁法获取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神经球样细胞分别种植于上述支架和经多聚赖氨酸修饰的圆玻片上,加入神经诱导培养基培养。14 d后免疫荧光标记神经细胞相关蛋白β3-Tubulin、MAP-2和MBP,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神经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蛋白胶经冷冻干燥后呈海绵型网状结构,载音猬因子的壳聚糖微球均匀分散在其中;②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复合纤维蛋白支架缓释速度较为平缓且持续时间较长,形成更稳定、持续的缓释体系;③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复合纤维蛋白支架组高表达神经细胞相关蛋白;同时,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复合纤维蛋白支架组表达的神经细胞相关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 <0.05);④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纤维蛋白支架缓释效果较好,该复合支架对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神经球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张自阳,姜小苓,王智煜,朱启迪,刘明久[5](2019)在《不同来源小麦种质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种植区的148个小麦种质为材料,研究小麦HMW-GS的多样性及其与小麦粉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Glu-A1、Glu-B1、Glu-D1 3个位点分别检测到3,7,7种不同的亚基类型,1、7+9、 2+12亚基在各自位点上出现的频率均最高,分别为56.8%,47.3%,45.9%;亚基组合类型共有35种,其中,(1/7+9/2+12)、(1/7+8/5+10)、(N/7+9/2+12)、(1/7+9/5+10)组合出现频率较高;不同来源小麦种质的HMW-GS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种质和黄淮冬麦区种质的亚基类型较丰富,且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较高; 1、2~*、7+8、17+18、5+10亚基对面筋强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2~*、17+18、2+10亚基对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具有重要影响,携带(1/14+15/2+12)、(1/7+9/5+10)、(N/7+8/2+12)亚基组合种质馒头的加工品质较好。(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胡蝶,张凌琳[6](2019)在《口腔来源蛋白及多肽诱导牙釉质仿生矿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釉质生物矿化过程中,成釉细胞分泌各种蛋白介导有序棱柱状羟磷灰石晶体的形成,最终形成高度复杂而有序的牙釉质结构。当牙釉质结构遭到破坏后,寻求可诱导釉质微结构再生的仿生修复材料和方法是目前牙体修复研究的一大难点和热点。利用口腔来源的蛋白及多肽人工诱导牙釉质矿化过程,以实现牙釉质结构再生的仿生矿化修复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口腔来源的蛋白及其多肽诱导牙釉质仿生矿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王万林,毛春,肖娟[7](2019)在《人重组蛋白PDCD5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来源的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并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人重组蛋白PDCD5(rhPDCD5)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脾脏来源的活化淋巴细胞的作用,探讨rhPDCD5对活化的脾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卵白蛋白(OVA)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TNFR:Fc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PDCD5治疗组。第0天建立胶原诱导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2天到26天腹腔注射给药。第28天取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用CII(20μg/mL)和anti-CD3(1μg/mL)+antiCD28(2μg/mL)分别刺激活化48 h和72 h。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A(IL-17A)的水平;[3H]掺入法检测活化脾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rhPDCD5处理的CIA大鼠来源的脾细胞经CII和anti-CD3+anti-CD28分别刺激活化之后,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17A水平下降,增殖能力下降,CD4+T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上调。结论 rhPDCD5通过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增殖,促进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多条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黄欢,江婧婧,曾钗明,陈艳,梅爱农[8](2019)在《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DSC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ADSC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经颈动脉注射入50μL用PKH-26标记的ADSC悬液(含约2×10~6个细胞),模型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7、 14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中ADSC的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DCC、 NF-200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DCC、 NF-200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ADSC组大鼠脑组织中可检测到PKH-26标记的ADSC,且大部分位于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造模后第7、 14天,模型组DCC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而NF-200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 ADSC组DCC和NF-200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在梗死周边区皮质, DCC主要表达于NF-200阳性的神经元轴突中。结论经颈动脉移植的ADSC可以迁移至脑梗死周边区皮质,并可能通过促进该区域DCC、 NF-200的表达,从而强化神经轴突的再生修复。(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宋词,陈婷,吴补领[9](2019)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口腔来源成体干细胞成骨向/成牙本向分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被称为表观遗传学。近年来,大量学者致力于研究表观遗传学对于多种组织中成体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共价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沉默和RNA编辑等调控机制。口腔来源的成体干细胞是一类易于获得的人成体干细胞,这类细胞在组织工程学,特别是骨、牙齿再生的过程中是重要的种子细胞。研究表明,成体干细胞成骨/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受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同时,牙齿再生对于临床治疗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节成骨/成牙本质向分化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牙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分子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夏邹,叶小刚,陈代文,郑萍[10](2019)在《能量和蛋白来源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和蛋白来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以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DLY育肥猪60头[平均体重(81±7.89)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粮能量来源包括玉米和小麦,饲粮蛋白来源包括豆粕和菜粕。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菜粕型、小麦-豆粕型、小麦-菜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4种饲粮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着影响(P>0.05),但玉米豆粕组的料重比显着低于其余3组(P<0.05)。②能量和蛋白来源显着影响养分的消化率。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极显着提高了粗脂肪、干物质、灰分、钙和磷的消化率以及能量的利用率(P<0.01);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着提高了钙、磷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P<0.01),显着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P<0.05)。③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着提高了猪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1);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显着提高了猪血清总蛋白水平,显着降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④玉米豆粕组的眼肌面积显着高于玉米菜粕组(P<0.05);与玉米菜粕组相比,小麦菜粕组显着降低了肌肉的蒸煮损失(P<0.05),显着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由此可见,4种饲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但显着影响猪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且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蛋白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实验以美洲大蠊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法分离和提取得到了美洲大蠊粗蛋白,使用纤维活性平板法对该物种的蛋白进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本实验所提取叁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粗蛋白均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测得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约为9.0;Fe3+几乎完全抑制了美洲大蠊纤溶活性蛋白的活性,Ba2+和βME对其有轻微抑制作用,Na+和EDTA对其纤溶活性基本上无影响;经MTT实验初步测定发现美洲大蠊纤溶活性蛋白对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1].白洁明,徐超,刘羽,张玉红,王超.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血清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2].曹恩,陈德鸿,徐阿慧,方霓梦,刘建涛.美洲大蠊来源抗癌纤溶活性蛋白的发现与理化性质研究[J].江西饲料.2019
[3].陈冬茹,林焕彩.Pac蛋白C123段来源的淀粉样六肽抑制变链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4].崔学文,杨开元,杨文静,陆浩,史文涛.包埋载音猬因子壳聚糖微球纤维蛋白支架对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5].张自阳,姜小苓,王智煜,朱启迪,刘明久.不同来源小麦种质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J].华北农学报.2019
[6].胡蝶,张凌琳.口腔来源蛋白及多肽诱导牙釉质仿生矿化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19
[7].王万林,毛春,肖娟.人重组蛋白PDCD5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来源的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并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英文)[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
[8].黄欢,江婧婧,曾钗明,陈艳,梅爱农.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9
[9].宋词,陈婷,吴补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口腔来源成体干细胞成骨向/成牙本向分化的研究进展[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9
[10].夏邹,叶小刚,陈代文,郑萍.能量和蛋白来源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9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小板反应蛋白-1; 性激素; 内分泌腺来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