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藏高原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冰川,地区,单点,灾害,灾变,径流。
青藏高原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方,王立平[1](2019)在《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施工技术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温度低,环境严峻,工程施工难度大。本文主要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做重点分析,以扩大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用区域,保障冬季严寒地区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3期)
王宁练,姚檀栋,徐柏青,陈安安,王伟财[2](2019)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的时空格局与趋势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亚洲水塔"重要组成部分的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的时空格局特征,有助于识别"亚洲水塔"的主要储水与供水区域,这对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综合分析,揭示出"喀喇昆仑异常"现象在昆仑山西部和帕米尔高原地区亦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分布在这些区域以外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山地冰川近期大多处于加速消融状态;同时,阐明了近50年来以及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状况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并指出,要系统开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的调查与观测,建立气候-冰川-水文过程耦合模型,准确评估变化环境下的冰川水资源状况及其影响,以服务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1期)
邬光剑,姚檀栋,王伟财,赵华标,杨威[3](2019)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冰川灾害》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两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冰川整体处于快速退缩状态,这不仅影响水资源储备,而且伴生了相应的冰川灾害,如冰崩、冰川跃动、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这些冰川灾害的发生具有各自的时空分布规律、发生机理和灾害过程。总体上,气候变暖、变湿导致冰川不稳定性增加,进而导致冰川灾害风险的发生。从统计结果来看,近期气候变暖使得这些灾害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特别是极大陆型冰川和海洋型冰川都出现了冰崩灾害,可能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川在整体上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灾害的风险程度也在加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1期)
周雨,文华英[4](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酸奶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牦牛酸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乳制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及多种生理功效。牦牛酸奶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赋予了其独特的风味。通过对其优势乳酸菌的筛选,可为牦牛酸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牦牛酸奶的营养价值、牦牛酸奶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功效、加工技术及产品研发、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可为未来牦牛酸奶的工业化生产、牦牛奶制品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乳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薛兆锋[5](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创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青海省花石峡至久治高速公路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体性项目技术指标、成果影响及绿色公路创建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根据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建设的意义及社会经济效益,并结合青藏高原的人文、环境、气候及生态环保等因素,指出青藏高原地区创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点和挟制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通过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实施经验,能对综合考虑高原生态保护区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利害关系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青海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朱自成,彭子馨,丁彪[6](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高标号沥青及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青藏高原地区特殊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条件,旨在研究不同温度、频率等因素作用对不同高标号沥青及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通过DSR试验得到高温抗车辙因子和疲劳因子,以评价高标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通过BBR试验得到蠕变劲度和蠕变速率,以评价高标号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赵铁民,吴晓艳[7](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4月,选择在本院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共72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72例在平原地区接受大量输血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7项输血常规检验指标,并分析其检测值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输血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血小板(PLT)、血清钙(Ca~(2+)、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钾(K+)、血清钠(N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大量输血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不良病症,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时,应当对检测值变化及其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输血与检验》期刊2019年05期)
王一南,冯刚[8](2019)在《青藏高原民族地区城市特色营造方法研究——以拉萨高新区南组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地区拥有特殊的高原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璀璨的高原民族地域文化。高原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城市建设应有别于传统平原地区城市建设。在汲取以往青藏高原城市建设经验,同时分析过往城市建设教训后,我们认为如何应对和保护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传承和彰显高原民族地域文化,是当前高原民族地区城市面临的核心特色化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拉萨高新区南组团城市设计的深入研究,力求探讨出适合于青藏高原民族地区城市营造的设计方法。在应对和保护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层面,应首先依据生态本底限制要素,以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可建设区划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以生态安全为先导的规划结构,结合高原生态特点划定各功能组团规模。在传承和彰显高原民族地域文化层面,应突出打造具有高原地域特色人居环境,本次研究从藏地聚落布局的现代演绎(城市布局)、高原民族建筑的风貌凸显(建筑风貌)、藏地场所精神的空间再现(开敞空间)叁个方面,让地域文脉充分融入城市建设。(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杜辉,耿涛,段星星,冀显坤,白运[9](2019)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青藏高原地区物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具有无需控制点、单台GPS接收机静态测量可获得高精度的坐标成果等优点,在青藏高原等困难地区的物探测量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处理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的两个1∶25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形成的控制点观测数据为基础,经过计算对比这些点的精密单点定位成果和传统测量平差方法所得的CGCS2000坐标成果之间的差值,分析误差来源,得出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两者坐标值在历元和框架差异引起,进而通过历元和框架校正得出控制点的CGCS2000坐标,重新对比发现校正后的坐标值具有与传统测量平差坐标值相一致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实际物探测量中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得到CGCS2000坐标成果的思路和注意事项,同时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9年05期)
姚檀栋,余武生,邬光剑,徐柏青,杨威[10](2019)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近期冰川状态失常与灾变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近百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整体处于缓慢退缩状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东帕米尔-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冰川相对稳定甚至部分冰川前进为特征的"喀喇昆仑异常"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冰川加速退缩则是这一地区冰川失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高海拔地区的异常升温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重要驱动力.另外,这种冰川状态失常还与气候变暖背景下的西风和季风大气环流过程有关.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冰川状态失常直接导致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变风险的增加.应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状态失常的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冰川变化监测与研究,加大冰川灾害防范力度.(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27期)
青藏高原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亚洲水塔"重要组成部分的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的时空格局特征,有助于识别"亚洲水塔"的主要储水与供水区域,这对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综合分析,揭示出"喀喇昆仑异常"现象在昆仑山西部和帕米尔高原地区亦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分布在这些区域以外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山地冰川近期大多处于加速消融状态;同时,阐明了近50年来以及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状况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并指出,要系统开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的调查与观测,建立气候-冰川-水文过程耦合模型,准确评估变化环境下的冰川水资源状况及其影响,以服务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藏高原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方,王立平.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9
[2].王宁练,姚檀栋,徐柏青,陈安安,王伟财.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的时空格局与趋势及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3].邬光剑,姚檀栋,王伟财,赵华标,杨威.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冰川灾害[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4].周雨,文华英.青藏高原地区牦牛酸奶的研究现状[J].中国乳品工业.2019
[5].薛兆锋.青藏高原地区创建绿色循环低碳公路相关问题的探讨[J].青海交通科技.2019
[6].朱自成,彭子馨,丁彪.青藏高原地区高标号沥青及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9
[7].赵铁民,吴晓艳.青藏高原地区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部分检验指标检测值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
[8].王一南,冯刚.青藏高原民族地区城市特色营造方法研究——以拉萨高新区南组团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9].杜辉,耿涛,段星星,冀显坤,白运.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青藏高原地区物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物探与化探.2019
[10].姚檀栋,余武生,邬光剑,徐柏青,杨威.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近期冰川状态失常与灾变风险[J].科学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