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构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查德,目的论,文本,理论,诗学,关联性,之处。
虚构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宏妮[1](2019)在《非虚构性写作:新闻业的新生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通过阐释"非虚构性写作"的定义和来源形成对其的初步认识,分析其在我国盛行的背景来揭示其产生的必然性。通过比较非虚构性写作和其他新闻体裁的不同之处,突出其在现下社会传播环境下的优势和意义。最后通过对非虚构性写作的冷思考与前面的阐述相结合,让新闻从业者能够对其拥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达到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新闻实践当中。(本文来源于《采写编》期刊2019年04期)
张慧敏[2](2019)在《基于文史互证的文史渊源研究——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史互证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其来源于中国文学与历史起源的共通性。中国文史起源的交融从以神话传说、符瑞征兆等为代表的叙事上可见,表现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和文学对史书虚构性叙事的继承发展。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主要体现在史书上,尤其是正史对感生神话一类虚构性叙事史料的选取。史书与小说的互文,展现了文史互证的叙事渊源。这对我们打造文史贯通的学术视野,采用文史结合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雷炳浩[3](2019)在《英语学术论文《翻译的虚构性》《从孟加拉语到古吉拉特语—不平等的交流》汉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在学术文献的引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国内学术翻译市场出现了一些乱象,一些翻译质量不高的翻译作品借学术文献引入之东风涌入市场,对我国学习外国的学术研究成果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研究如何进行学术翻译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以印度学者丽塔·科塔里的《翻译的虚构性》《从孟加拉语到古吉拉特语——不平等的交流》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学术翻译过程中的不准确之处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根据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本次翻译任务涉及的两篇文章属于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译本的读者对象为对翻译研究有一定了解的学者和学生,这些人对译文质量的要求往往很高。因此,本次翻译任务的目的在于准确传达有关印度翻译传统的相关信息,为研究者研究印度的翻译传统提供参考。基于这一目的,本文聚焦翻译过程中的不准确之处。文章将翻译过程中不准确之处分为原文中的不准确之处和译文中的不准确之处。原文中的不准确之处又细分为书写或印刷错误、事实错误和不完全正确的事实,译文中的不准确之处又细分为“假朋友”、多义词和翻译研究中的术语。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直接修改、修改并加注以及多方查证等应对方法,希望为学术翻译工作者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7)
赵文涵[4](2019)在《认知诗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材中非虚构文本虚构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教材中的文本可分为虚构性文本和非虚构文本,其中非虚构占据大半。虚构性文本即故事性文本,修辞丰富、句式灵活、富含主观感情;非虚构性文本包括科普类文本,文化类文本,说理类文本,客观描述、句式严谨、多用术语。非虚构文本基于事实、自然科学、社会问题,出于可读性、趣味性和教学可行性的考虑,其中渗透了不少虚构性因素,例如修辞、隐喻、寓言、设置悬念等。目前,非虚构文本和虚构性文本的边界趋于模糊,非虚构文本正在逐渐走向虚构性文本。文献综述发现,针对非虚构文本的研究多集中于非虚构文学和写作,甚少涉及教材领域;而教材研究主要集中于教材内容和教材建设。因此,有关教材中非虚构文本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空白。鉴于此,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一、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非虚构文本是否具有虚构性?这种虚构性如何体现?二、在《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两套教材中,非虚构文本虚构性的体现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本研究从认知诗学视角出发,运用认知诗学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在前人针对虚构性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整合与补充,提出新的虚构性分析框架。以《新视野》1-4册和《全新版》1-4册共计64篇课文为研究对象,进行非虚构文本虚构性的分析与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如下:一、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非虚构文本存在虚构性,体现在修辞格、认知指示、叙事技巧、文学寓言、概念隐喻、原型、图形-背景七个维度。二、《新视野》和《全新版》两本教材中非虚构文本虚构性的体现方式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两者的虚构性在上述前六个维度均有体现,以修辞格为主,且都未出现图形-背景;《新视野》中的虚构性因素远多于《全新版》,前者是后者的1.52倍,同时,《新视野》中虚构性因素的体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本研究可从以下叁个方面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参考: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虚构性进行解读和讲授,有利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教育;第二,通过讲解虚构性,可使教材中非虚构文本的体裁暂时陌生化,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深化文本思考,培养阅读长时兴趣的目的;第叁,通过讲授虚构性,可帮助学生体会教材文本中的语言之美、文化之力、思维之度,强化写作创作意识,从激发阅读兴趣转化为提升写作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萌,罗健[5](2019)在《小说《迷》中的虚构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格兰女作家阿莉·史密斯(Ali Smith)作为当今英国文坛的一颗新星,其作品之中充满着时空变幻、意识流动、视角转化以及对框架的打破和对故事情节的淡化,拼贴和蒙太奇的手法大量被运用,所以她的作品极具后现代风格。本文以小说《迷》为例,主要从虚构性的角度对其叙事手法进行分析和解读。(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刚[6](2019)在《虚构性的质疑与写作的民主化——非虚构写作漫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总能激发人们的热烈讨论,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文学的现实主义焦虑如此显豁的时代。大概正是在这种焦虑的压力下,我们对现有的虚构文学有着诸多不满。一时间,约翰·霍洛韦尔的名言成为流行,"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去了"(1)。确实是这样,在翻过诸如余华的《第七天》和阎连科的《炸裂志》之后,人们纷纷感叹,今天的小说已远远不如新闻,不如深度报道。而关于历史,叙事类文学作品的震撼力也显然不如以真实性为据的非虚构作品。(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1期)
文丽萍[7](2018)在《创设写作情境 开发创新潜能——虚构性写作教学例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作方面的着作和理论浩如烟海,但是能够真正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着作和理论少之又少。本文总结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讲述了虚构性写作的作用及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22期)
李玉珊[8](2018)在《非虚构性叙事类新闻短视频解说词的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提速,微博、微信、非虚构性叙事类新闻短视频等正在成为一些主流媒体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求。但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中,"内容为王"仍然是"硬道理"。积极投身非虚构性叙事类新闻短视频创作,发挥其独特优势,是主流媒体增强话语权和竞争力的新机遇。一、短视频与新闻短视频解说词简介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受众在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浏览的、高频推送的一种视觉传播形式。时长从几秒到十几分(本文来源于《应用写作》期刊2018年11期)
史智[9](2018)在《浅析《蜻蛉日记》中的虚构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蜻蛉日记》被认为是日记文学的原点,作者和作品主人公被认为是同一人。作者藤原道纲母在回想的基础上创作时,容易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识,使作品内容与真正的事实有差异,使作品中孕育着虚构性。本文将论述《蜻蛉日记》中的虚构性。(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8年22期)
郭彬清[10](2018)在《修辞叙事学视角下的虚构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构性的研究是当前叙事理论的新发展之一。本文在理查德·沃什虚构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沃什理论着作、文章的深入阅读与考察,探讨了沃什的“虚构性的修辞”理论,以期系统、全面地梳理、对比分析沃什的虚构性理论。全文主体部分共叁章。第一章讨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沃什的虚构性研究的学术背景,国内的虚构性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虚构性研究可以划分叁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一直处于语义与语用之争的讨论,第叁个阶段进入修辞视角的研究;第二章探讨沃什关于“修辞视角”的虚构性的阐述,以及他在此视角下对叙述学相关概念的辨析,将虚构性视为用于交流的修辞资源、一种基于关联性的语言运用,并分析了修辞视角对叙事学概念的重新审查,涉及以下概念:底本与述本、叙述者、叙述声音与叙述媒介,沃什在叙事进程中把握虚构性作为修辞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修辞视角虚构性对叙述学基本概念的重新看待;第叁章结合当前叙述学界对沃什的论述指出了沃什虚构性理论研究的意义及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修辞视角虚构性顺应了叙事学发展的趋势,也拓展了叙事学研究范畴,是顺应叙事学发展而生的,并且对受众的认知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延伸了人的能力。而沃什的修辞视角虚构性的问题在于跨学科带来的难题以及囊括一切的野心下对概念细节的模糊。本文的研究方式主要是文献的对比阅读,通过对以理查德·沃什为代表的虚构性研究一手资料的翻译与归纳理解,并结合当前虚构性研究领域中的杰出理论家的理论,在分析对比中把握沃什的修辞视角虚构性观点。(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虚构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史互证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其来源于中国文学与历史起源的共通性。中国文史起源的交融从以神话传说、符瑞征兆等为代表的叙事上可见,表现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和文学对史书虚构性叙事的继承发展。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主要体现在史书上,尤其是正史对感生神话一类虚构性叙事史料的选取。史书与小说的互文,展现了文史互证的叙事渊源。这对我们打造文史贯通的学术视野,采用文史结合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构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宏妮.非虚构性写作:新闻业的新生机[J].采写编.2019
[2].张慧敏.基于文史互证的文史渊源研究——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J].西部学刊.2019
[3].雷炳浩.英语学术论文《翻译的虚构性》《从孟加拉语到古吉拉特语—不平等的交流》汉译报告[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4].赵文涵.认知诗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材中非虚构文本虚构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张萌,罗健.小说《迷》中的虚构性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6].徐刚.虚构性的质疑与写作的民主化——非虚构写作漫议[J].当代文坛.2019
[7].文丽萍.创设写作情境开发创新潜能——虚构性写作教学例谈[J].汉字文化.2018
[8].李玉珊.非虚构性叙事类新闻短视频解说词的写作[J].应用写作.2018
[9].史智.浅析《蜻蛉日记》中的虚构性[J].纳税.2018
[10].郭彬清.修辞叙事学视角下的虚构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