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团校大打“领袖”牌(论文文献综述)
谢灵佳[1](2020)在《互动仪式链视阈下的粉丝打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信息计算的变革,粉丝组织和粉丝文化蓬勃发展。粉丝借助网络平台日益参与到偶像的相关活动中。近几年,粉丝打榜事件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粉丝打榜是粉丝进行榜单运营,从而增加明星榜单的人气值,提高明星榜单综合排名的行为活动,研究粉丝打榜行为成为打开粉丝文化的一扇窗口。本文将粉丝打榜行为视作互动仪式,基于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选取周杰伦粉丝微博超话打榜事件,吴亦凡粉丝《Antares》专辑i Tunes打榜事件,蔡徐坤粉丝《YOUNG》专辑QQ音乐打榜事件等三大典型案例对粉丝打榜行为进行分析,结合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探究粉丝打榜行为的方式、特征、过程和结果。本文文章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媒介技术的发展、粉丝活动新的参与方式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并梳理目前学者对粉丝群体和互动仪式链理论应用的研究,阐明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第二部分考察粉丝打榜行为的方式和特征,总结出粉丝合力,媒介合力,消费合力三大打榜方式,相对应的是,打榜行为具有规模性,技术性和消费性的特征。第三部分分析打榜仪式的组成要素,探究粉丝打榜行为的动力机制。粉丝基于对偶像及其作品、榜单和规则的共同关注,在网络空间构建专业打榜群,并通过严格审核以排除局外人的存在,在富有节奏性的连带对话中粉丝达成情感共享。第四部分论述粉丝打榜仪式产生的结果,粉丝进入互动市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仪式能够帮助粉丝实现自我身份和群体身份的认同,最终获得情感能量,而情感能量差异会形成情感分层。此外,成功的打榜仪式会产生“榜单第一”这一“神圣物”,粉丝基于“道德感”保护“神圣物”。第五部分对粉丝打榜行为进行理性审视,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在数据营造的景观社会下,粉丝在仪式狂欢中沦为数字劳工。粉丝主体性失落,衍生数据灰色产业链,文娱产业“瓦釜效应”加剧等问题不容忽视,唯有粉丝、平台、产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多方并举建构健康粉丝文化生态环境,才能有助于粉丝文化发挥正向价值,实现更好的发展。
任云飞[2](2018)在《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文中认为1948年底,在北平全城解放之前,解放军下属文管会已对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成功接管,后来又接管了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在接管中,文管会首先铲除了国民党、三青团残余势力,废除了国民党党义课程和训导制,在各校设立校委会管理校政。对于教会高校和私立高校,文管会坚持了维持原状,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的方针。随后,文管会在各校建立了政治大课制度,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安排他们通过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实践中深入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文管会对各大高校的课程进行了精简,加入了马列主义学说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等内容,并作为必修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造绕不开的话题。北京众多高校的教授大都曾在西方求学,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在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存在错误认识。从1950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忠诚老实运动等一系列旨在改造、教育广大教师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运动越来越剧烈,虽然出现了随意上纲上线、学生斗老师等不良现象,却从根本上破除了高校教师们的崇美、恐美思想,树立了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为之后的高校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高校的组织结构,各高校人事权和重大事项的裁决权统一归教育部,高校各部门实行集体领导制,分别设立管委会。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教会高校、私立高校开始出现生源短缺,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的恶化,燕京、辅仁等教会高校和大批私立高校悉数被改为公立,私立高校在北京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纷纷公开组织,随着广大师生觉悟的提升,他们入党、入团积极性高涨,党团组织迎来了大发展。通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1951年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堪称改造的高潮,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调整幅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少见的。北京的高校院系调整,是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对高校院系、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彻底改造。运动以195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北京解放之初,院系调整较为缓慢,1952年为调整的高潮,短短数月的时间,北京几乎所有高校中的院系皆被重新打乱再次整合,综合性高校锐减,大批单科性理工科院校和多科性理工类院校相继产生,着名的有“八大学院”等。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作为新设立高校,其组织结构特点值得注意。接收、改造高等教育,必然要涉及课程的改造。文管会对高校课程的改造,是按照先政治课、后专业课,先文法专业、后理工专业的次序进行的。各高校删减了大量不合时宜的课程,添设了一些苏联高校的课程,但是照搬过于艰深的苏联教材,也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在教学中,北京高校模仿苏联体制,系之下分专业,专业下设若干教研组,以教学研究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在讲课前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苏联教学大纲进行讲授,甚至翻译、使用了大量苏联教材。此外,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更加突出“整齐划一”,小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课程的增减,都要由高等教育部定夺,全国高校开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北京高校也开始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工作,高校自主权大为缩小。苏联模式的优势是突出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政策的提出,我们仿照苏联模式,也开办了大批工农速成中学。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南下工作团、暑期学习团、干部训练班和青年学园等,提高了认识和觉悟。并且通过实地参加土地改革,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可爱和剥削阶级的丑恶,消除了原先的错误认识。朝鲜战争爆发后,广大师生又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宣传中去,他们深入乡间,用各种形式向民众宣传,还纷纷向前线捐款捐物,一些同学甚至直接要求参军,奉献自己的一切,体现了勇于报国的情怀。在某种程度上,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改造是北京高等教育逐步由欧美式向苏联式转换的过程。夺取革命胜利不久的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经验被认为是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的捷径。但是没有很好地联系国情,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得不够好,出现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现象。在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中,采用“运动式治国”的方式,出现了“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现象。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北京高等教育改造的巨大成绩。各大高校规模扩大,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工农群众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才保障,也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满鑫垚[3](2018)在《典型命运与村庄变迁 ——以集体化时代的刀把口村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说明典型的树立,是以翻转传统乡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关系为前提的,这样的翻转,是国家政策、制度以及社会动员的产物。在革命中,国家希冀通过树典型、树模范来引领示范,在传递政策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其社会动员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典型的树立与推广这样的重要治理策略被进一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本文采用“宏观历史与微观变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根据地时期的正面典型翻转到“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反面典型”,既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又得以平反的山西省昔阳县刀把口村为考察对象。在展现集体化时代国家、村庄、个人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也对“树典型”这样的治理术及其实践逻辑进行了反思。20世纪四十年代,位于太行山深处,距离昔阳县城东60公里,与河北省赞皇县为邻的偏僻的刀把口村在革命输入的过程中,树立了“太行劳模”张老太这个典型,并且实现了村落社会的翻转。由于刀把口“草坡广、水流多、山多、地少”的自然生态所致,在五十年代末,刀把口因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与白羊峪、大寨一同被树立为“昔阳三枝花”。然而在“文革”中,“农业学大寨”愈加向“左”的方向发展,这无形中将地方的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的做法消灭了。换言之,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很多地方认为“农村只能搞农业,农业只能搞种植业,种植业只能种粮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典型想要屹立在国家政权的潮流中,就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理解国家政策需要,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而对于刀把口这样“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型村庄来说,其最终的悲剧结局也就并不令人意外了。同时,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社会动员中经常依靠血缘、亲缘这样的熟人网络来进行。然而,熟人网络的存在又对制度性环境产生了冲击。以张老太为例,通过开展口述访谈以及梳理档案资料发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刀把口张老太家族的党员数量占到了全村党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家族势力以及个人行事方式,对刀把口这样由“三省五县十八村”构成的移民村中原本脆弱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冲击。加之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需要树立不同的典型,而张老太却始终在根据地时期形成的老路上继续行进,也就不可避免的在新一轮的政治筛选中被淘汰出局。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而从更深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树典型”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悖论。因此,政治的过度嵌入往往会破坏乡土社会的自主机制。乡村治理需要在尊重乡村社会内生逻辑机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发展,这也是乡村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
辛萌[4](2017)在《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山西革命根据地(中共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社会教育是在抗战与中共革命的大背景下实施的,具有鲜明的战时性和工具性特点,即社会教育必须为全民抗战和中共革命的现实服务。社会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生活教育三大方面。其不仅传授知识于根据地民众,亦通过社会教育改变民众的精神文化面貌,进而推动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研究其内在组织机理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根据地社会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全景,亦可为当代社会教育提供某些历史启示。本文遵循“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宗旨,通过分析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力图展现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之原貌,试图跳出以往“政策——效果”的传统研究范式,将更多关注点聚焦于基层社会教育在根据地乡村的具体运行、社会教育对普通群众的施教效果、群众对社会教育接受过程等方面,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使研究有“筋骨”有“血肉”。本文正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第一章概述了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脉络,梳理了战前山西社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形。第二章考察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在山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苏区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已取得显着效果并形成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苏区与陕甘宁边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办学。苏区社会教育经验为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三章阐释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主要围绕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行政机构、组织机理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检视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重点分析了识字教育的相关方针政策、运行措施,冬学运动发起、组织机构、目标任务、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实施效果,以及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等,其中既有对创新模式——儿童冬学的个案研究,亦有对其他社会教育施教机构如民众学校、民族革命室、民教馆、俱乐部、大众黑板报,以及以往研究中鲜少论及的人民文化馆、文化合作社、冬学运输队、五台山喇嘛社会教育、学习站等的探讨。第五章研究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义务教员和教材。教师和教材是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师称之为义务教员,其是教师存在于根据地时期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章从义务教员的选拔培训、学历水平、阶级成分、模范教员评选标准及奖励、师资培训班等方面对社会教育的义务教员进行了分析。社会教育教材是社会教育目标及任务的文字化展现,笔者对教材的篇章安排、内容选定、编排方法、课后练习题、以及讲授方法等方面做了详尽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即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乡村民众日常生活;篇章安排逐级递进,符合认知规律;运用唱词、插图等形式丰富教材内容;宣传中共方针政策与紧密配合根据地中心工作等。第六章阐述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即从农村戏剧团和女性社会教育两方面展开论述。农村戏剧团是通俗化、大众化的重要社教机构,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农村戏剧团通过演出教育群众,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戏剧团宣传中,演出剧目丰富多彩,农村戏剧团深受群众喜爱,剧团数量迅速增加。女性社会教育通过对妇女进行教育,使得女性获得解放,社会和家庭地位得到提升;关注女性婚姻,鼓励女性婚姻自主;对妇女进行生产、拥军和优抗教育,取得极好效果。第七章剖析了影响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因素。努力突破学界传统的研究视角,从山西革命根据地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心工作的转化、群众团体配合、学员自身努力、“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考察了其对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探究了各因素与根据地社会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周婧[5](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李刁[6](2017)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新媒体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不仅培育了新的产业增长点,催生了新兴业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我国已经迈进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特征,使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进化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大,高校德育实践的外部坏境和内部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校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成果与高校德育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和实现工具的高校德育实践新形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不断优化和创新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和把握“互联网+”时代为高校德育实践创新带来的思维理念改变和技术发展的优势,将互联网新兴的信息技术与高校德育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途径和载体结合起来,力求找到新环境下德育实践理念和途径的优化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实践模式。本论文除绪论外,共有五章,分三个层次展开研究:第一个层次(第一章):阐述“互联网+”是什么。本文详细解析了“互联网+”的由来,深入剖析和把握“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并重点研究了“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大数据和新媒体等几项划时代的标志性信息技术,为后面如何运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信息技术开展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研究做铺垫。第二个层次(第二章、第三章):分析“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德育实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高校德育实践是整个大德育系统中的哪一部分,并对本文即将针对开展创新研究的具体德育实践载体进行了重点的界定;然后,着重剖析了“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德育实践的影响,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所发生的新变化,进而研究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等行为方面的变化,明晰高校德育实践面临的新挑战和困境;接下来,基于全文的研究背景是“互联网+”时代的来袭,本文详细梳理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德育创新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高校德育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创新的经验和启示,为接下来的创新发展研究提供策略和方法。第三个层次(第四章、第五章):研究“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实现路径。本文先从理论方面提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确立“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基本原则,进而理清创新的基本思路,构建创新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塑造、能力提高、秩序治理,保持德育实践理念的先进性:通过“020模式”和新媒体平台的搭建提升德育实践的有效性;通过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德育实践过程的科学性。最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具体化,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工作的若干新模型,提供一套可复制的德育实践工作指导方案,以期待创新模型的广泛应用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蒋红霞[7](2017)在《体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受缺乏“体育”概念共识、体育价值研究与体育功能研究边界不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价值研究在为人们提供体育价值认识、判断、选择、评价等理论解释方面还有待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实践的深层次转型也亟待体育价值研究在理论上作出更为全面的阐释。因此,在确立体育的本体价值是育人价值、育体是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沿着“历时形态——现存困境——理论探析——重构反思”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将有可能作出新的理论性探索。体育价值形态是体育价值较为稳定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价值预设的维度加以考察,把某种悬设的理想人格设定为体育的价值目标是已有体育价值形态的共同特征。其中,分别以德性、理性与心性为体育价值目标的古希腊体育、西方现代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表现得尤为典型。它们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体育价值的内容,开拓出了不同的体育价值路径。我国体育价值的现存困境是,自进入现代体育历史进程以来,体育价值实践中的古与今、身与心、“我”与“他”等三对关系的共存与博弈,与体育价值认识中由“健康论”与“技能论”主导的争辩共同构成了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内容。这既是对已有体育价值观的集中反思,也是对一种新的体育价值观的呼唤。进一步探析体育价值生成这一理论问题,将更有助于理解体育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与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复杂性。体育价值生成是一个系统性、多因素合力的过程,体育过程的简单要素与环境要素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体育来源的多样性与体育的制度化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与保障机制。究其根本,人的主体性是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理论上构建主体性体育价值这一基本框架,其意蕴为人之主体是体育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人之主体性的根本在于使价值的创造回归主体。在实践中,把体育界定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将是我国体育在经历了“以学校体育为主力”、“以竞技运动为统领”两个历史阶段,其内涵从身体教育被竞技运动遮蔽后的一次新的飞跃。当前,重塑体育价值认识、修改相关法律与制度,通过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两翼的阶段性策略来培育人的主体性的“新体育观”将是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段玉青[8](2017)在《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功能和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价值以及关联性的解读、认识;二是现实中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与问题;三是对增强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策的探寻。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中揭示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社会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较为准确地分析大学生资助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目前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缺失问题,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主要论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以及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特征。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学生资助、大学生资助的功能、大学生资助体系、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论述、论证,得出增强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国家人才战略。第三章论述影响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即国家资助政策、资助管理者、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身、资助环境对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影响。得出大学生资助体系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激发大学生热爱生命、崇尚美好生活的激情,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章论述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资源。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汲取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代表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高等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思想;借鉴西方人力资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构成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五章对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的实证调查,重点论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认定和评定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是影响资助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二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物质精神需求的状况研究,这个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对自己、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和期望,是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点解决的问题。三是对高校采用的大学生资助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是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系统性、整体性功能的途径。四是通过引入“清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建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由此针对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大学生对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满意度的调查研究,通过样本数据的对比分析,探寻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佳的原因。本章的论证奠定了提出增强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策的基础。第六章从五个维度论述增强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一是从国家政策的维度提出树立“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重构国家资助结构。二是从高校资助管理的维度提出树立“以生为本”、“全员育人”理念,创新大学生资助管理模式。三是从大学生资助教育活动过程的维度研究如何发挥全过程育人的功能,打造大学生资助教育活动品牌,融入人文关怀,营造贴近青年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教育氛围。四是从家庭经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维度研究构建大学生自育体系。五是从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维度研究教师的人格塑造和自我教育以及加强政策的培训,构建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本文研究:一方面,为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者、资助管理者、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方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思想参考,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方针,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资助政策制定、落实过程的研究分析呈现出大学生资助体系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资源可供开发。对现实中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人生的深远影响。在开展大学生资助活动的始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贯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精神,把大学生资助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张乐[9](2016)在《一代女宗:激荡时代里曾宝荪的多重身份及其践履(1893-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宝荪(1893-1978)既是曾国藩的长曾孙女,也是曾氏后裔中的杰出代表。不论是她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宗教经验,还是社会参与、政治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近代中国女性基督徒精英在社会更迭中的境遇,并揭示了她们背后的多重身份特征。本文试图破除“中国人”与“基督徒”这种传统的二元身份划分模式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国族认同,而从基督徒自身出发,以宗族、职业、宗教和性别为参照系,阐述中国女性基督徒的身份从传统到现代、从愚昧无知到知识女性、从闺房家塾到公共场域的多重转变。整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曾宝荪个人的生平概括,包括学生时期,归国时期和寓台时期三个阶段。第二章论述在西学东渐背景之下曾国藩家族的基督化倾向,重构基督徒成员的系谱和信仰,展现儒耶两教在家族内部的互动与调适。第三章专论长沙艺芳女校,该校是一所完全自治自养,不依靠任何差会,真正实现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学校。它对基督教教育本土化做出了一种新的注解。但在共和国初期,艺芳女校因其基督教特色和与“英帝国主义”的关系,亦被政府改造成为一所新民主主义学校。第四章突出曾宝荪宗教领袖的身份,主要选取了编译《实验宗教学教程》和参加1935年全国青运巡回工作团两个案例,展现了华夏妇女神学的萌芽和她的讲演技巧与布道才能。第五章则以曾宝荪的女性身份为切入点,叙述她如何就女权、两性和婚姻问题进行自我言说,形成了她颇为另类的妇女观。当然,曾宝荪所创办的艺芳女校也正是将基督信仰与女性解放相结合的典范。总体而论,在近代中国这个激荡的年代里,曾宝荪所表现出的“四位一体”的身份特征,即宗族、宗教、国民和性别身份之间的相互叠合,有助于探讨民国时期女性基督徒精英的身份特征在近代中国的多样化呈现。
覃海慧[10](2016)在《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传媒产业长期实行“事业单位管理,企业管理”模式,大多数市场化运营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进步,正在逐步改变内容创作、传播和消费模式,期刊转型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黄金时代杂志社面临的困境和大多期刊一样:内忧外患。于内而言,没有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于外而言,面临互联网浪潮的洗礼。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纸介质开始向新兴媒体转移,科技与创新推动着全新载体悄然兴起,日新月异。黄金时代如何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建立新型现代企业制度,又如何在面临的新媒体格局中平衡传统期刊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实现“数”与“纸”的结合,释放其产业价值,迫在眉睫,也决定黄金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期刊的发展历程,运用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对黄金时代杂志社的外部战略环境、内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总结出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方案。通过黄金时代转企改制后的战略转型个案,探索作为主流舆论媒体的团刊如何在坚持办刊宗旨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应互联网逻辑的商业模式,确定新的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组织模式、经营模式,进行战略发展变革,管窥黄金时代的战略变革,也为其它期刊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提供新的参考路径。
二、广州团校大打“领袖”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团校大打“领袖”牌(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仪式链视阈下的粉丝打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4 研究创新点 |
2 互动仪式链理论 |
2.1 社会学仪式分析的源起 |
2.2 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 |
3 粉丝打榜现象——粉丝、媒介、资本的角色与行为分析 |
3.1 打榜构筑渠道粉丝偶像共生 |
3.2 打榜方式多元共同达成目标 |
3.3 打榜特征突显媒介资本加持 |
4 互动仪式的要素与过程——粉丝打榜行为的构成要件 |
4.1 群体聚集建构虚拟“异托邦” |
4.2 排除局外人形成想象共同体 |
4.3 相互关注焦点促进粉丝互动 |
4.4 节奏连带对话达成情感共享 |
5 互动仪式的主要结果——粉丝打榜行为的情感遗产 |
5.1 身份认同推动粉丝群体团结 |
5.2 情感能量差异形成情感分层 |
5.3 互动仪式结束遗留“神圣物” |
6 粉丝打榜行为冷思考——打榜消极影响及规制措施 |
6.1 理性审视粉丝打榜行为表征背后本质 |
6.2 “以爱为名”畸形粉丝文化走向失控 |
6.3 多方并举建构健康粉丝文化生态环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粉丝深度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2)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北平高校 |
第一节 公立高校 |
第二节 教会高校与私立高校 |
第三节 党的活动与学生运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经过 |
第二节 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初步改造 |
第三节 思想改造、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在北京高校中的展开 |
第三章 接管后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一节 公立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教会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高校内中共党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第四章 北京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第一节 北京高等院校调整的开始 |
第二节 北京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高潮 |
第三节 北京的新建高校及其特点 |
第五章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校园生活的变化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师生生活 |
第三节 教学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3)典型命运与村庄变迁 ——以集体化时代的刀把口村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说明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太行山腹地的刀把口村 |
一、地理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三、社会结构 |
第二章 革命输入:典型模范的被树立 |
一、根据地时期的杀敌劳模 |
二、组织起来、发家致富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劳动模范 |
四、土改与乡村社会的重构 |
第三章 合作化时期:典型的延续 |
一、参加开国大典 |
二、典型打赢了官司 |
三、建社风波 |
四、昔阳三枝花的被树立 |
第四章 运动介入:刀把口的曲折命运 |
一、大跃进:“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
二、从“三枝花”到“一枝花” |
三、农业学大寨运动 |
四、内外合力下的典型翻转 |
五、权力更迭后的村庄重构 |
结语:典型与国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架构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脉络 |
二、战前山西社会教育鸟瞰 |
第二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 |
一、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解放区的发展 |
二、苏区经验的传承与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诉求 |
第三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 |
一、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 |
二、社会教育的行政机构 |
三、社会教育的组织机理 |
第四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 |
一、识字教育的实施 |
二、冬学运动的开展 |
三、民众教育机构的设立 |
四、学校兼办社会教育 |
五、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 |
第五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学装备 |
一、义务教员 |
二、教材 |
第六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 |
一、农村戏剧团的主体作用 |
二、女性社会教育的广泛开展 |
第七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因素 |
一、战争形势的变化 |
二、中心工作的转换 |
三、群众团体配合 |
四、学员自身努力 |
五、“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高校德育实践的信息化境遇 |
(二)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德育实践的新境遇——“互联网+”时代 |
一、“互联网+”的由来 |
(一)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
(二) “互联网+”行动计划与国家战略 |
二、“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
(一) 跨界思维创造无限开放的生态环境 |
(二) 重塑结构成就稳固高效的社会关系 |
(三) 尊重人性激发潜力无限的个体价值 |
三、“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技术 |
(一) 云计算 |
(二) 大数据 |
(三) 新媒体 |
第二章“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德育实践的影响 |
一、高校德育实践概述 |
(一) 高校德育实践的概念 |
(二) 高校德育实践的主要途径 |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新环境 |
(一) 行为方式个性化 |
(二) 教育资源多元化 |
(三) 教学方式在线化 |
(四) 管理服务信息化 |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面临的新挑战 |
(一) 德育内容的权威受到冲击 |
(二) 德育方式的创新刻不容缓 |
(三) 德育对象的缺失逐渐凸显 |
(四) 德育过程的管理隐患重重 |
第三章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历程 |
(一) 敏锐认识与适应阶段(1994年——1999年) |
(二) 主动推进与探索阶段(2000年——2003年) |
(三) 全面运用与研究阶段(2004年——2010年) |
(四) 思维驱动与创新阶段(2011年——) |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德育实践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
(二) 高校德育实践创新发展必须彰显时代性 |
第四章“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原则与方法 |
一、目标与策略 |
(一) 总体目标 |
(二) 基本策略 |
二、基本原则 |
(一) 方向性原则 |
(二) 科学性原则 |
(三) 整体性原则 |
(四) 适用性原则 |
三、思路与方法 |
(一) 以思维塑造为关键的德育主体素养提升 |
(二) 以信息技术为驱动的德育实践体系优化 |
(三) 以需求导向为目标的德育过程模型构建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实现路径 |
一、塑造积极“互联网+”思维以保持德育理念之先进性 |
(一) “互联网+”意识的培养 |
(二) “互联网+”能力的提高 |
(三) “互联网+”秩序的治理 |
二、优化“互联网+德育”载体以提高德育实践之有效性 |
(一) “O2O模式”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
(二) 新媒体平台凸显德育实践的话语权和感染力 |
三、创新“互联网+管理”流程以提升德育过程之科学性 |
(一) 信息化管理实现德育过程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
(二) 大数据分析保证德育过程的精细化和准确性 |
四、案例分析 |
(一) 案例一:“互联网+思想引领” |
(二) 案例二:“互联网+管理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体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学理的角度 |
1.1.2 历史的角度 |
1.1.3 实践的角度 |
1.2 概念界定 |
1.2.1 体育 |
1.2.2 体育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体育价值相关研究概述 |
1.3.2 我国体育价值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问题、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意义和方法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方法 |
2 不同的体育价值形态 |
2.1 以德性为价值取向的古希腊体育 |
2.1.1 城邦:古希腊体育的政治社会基础 |
2.1.2 公民:古希腊体育的培养目标 |
2.1.3 德性:古希腊体育的价值取向 |
2.2 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现代体育 |
2.2.1 民主:西方现代体育的政治社会土壤 |
2.2.2 科学:西方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2.2.3 理性:西方现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
2.3 以心性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古代体育 |
2.3.1 仁礼:中国古代体育的伦理社会基础 |
2.3.2 天人: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之源 |
2.3.3 心性: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
3 我国的体育价值冲突 |
3.1 我国体育价值的实践冲突 |
3.1.1 古与今的价值冲突 |
3.1.2 身与心的价值冲突 |
3.1.3 “我”与“他”的价值冲突 |
3.2 我国体育价值的认识冲突 |
3.2.1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演变 |
3.2.2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比照 |
4 体育价值的生成 |
4.1 体育价值生成的动力与要素 |
4.1.1 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 |
4.1.2 体育价值生成的要素 |
4.2 体育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机制 |
4.2.1 体育的多源性: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 |
4.2.2 体育的制度化:体育价值生成的保障机制 |
5 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
5.1 体育价值理路的前提性问题探析 |
5.1.1 体育价值的问题根源 |
5.1.2 体育价值的目标向度 |
5.1.3 体育价值的探寻路径 |
5.2 我国体育价值重建理路探讨 |
5.2.1 提出“新体育观”的可能 |
5.2.2 “新体育观”的基本思路 |
6 结语 |
6.1 反思与出路 |
6.2 尾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大学生资助的内涵与功能 |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 |
三、大学生资助管理系统构成及政策变迁 |
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功能 |
第二节 大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性 |
一、目标的一致性 |
二、原则的一致性 |
三、矛盾和规律的一致性 |
第三节 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征及表现 |
一、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 |
二、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表现 |
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要素 |
第一节 资助政策对大学生资助育人功能的影响 |
一、资助政策目标的影响 |
二、资助政策设计的影响 |
三、资助政策内容的影响 |
四、资助政策评估的影响 |
第二节 资助管理者对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响 |
一、资助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影响 |
二、资助实践方法的影响 |
第三节 资助对象对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响 |
一、资助对象的内生动力 |
二、资助对象的心理背景 |
三、资助对象的个体差异性 |
第四节 资助环境对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响 |
一、社会环境 |
二、学校环境 |
三、家庭环境 |
四、网络环境 |
第四章 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 |
一、以人为本 |
二、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公平与全要素育人思想 |
一、教育公平改革理论 |
二、“三全育人”思想 |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的资助理论与借鉴 |
一、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
二、学生发展理论 |
三、资源依赖理论 |
第五章 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界定标准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情况 |
二、研究分析 |
第二节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物质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情况 |
二、研究分析 |
第三节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管理模式的研究 |
一、调查情况 |
二、研究分析 |
第四节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研 |
一、调查情况 |
二、研究分析 |
三、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调研及对比分析 |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六章 增强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
第一节 资助制度的优化与管理 |
一、资助制度设计者的理念转变 |
二、重构国家资助结构 |
第二节 完善高校资助管理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
二、创新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模式 |
第三节 大学生资助教育过程的创新 |
一、大学生资助教育活动的理念与设计思路 |
二、打造大学生资助教育活动的品牌 |
第四节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育体系建设 |
一、正确树立“贫困观”,健全心理防御机制 |
二、以自育工程为载体提高大学生自育能力 |
三、通过志愿者活动培育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感恩意识 |
四、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助发展模式 |
第五节 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一、实现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
二、加强高校资助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素质培训制度 |
三、构建高校资助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一代女宗:激荡时代里曾宝荪的多重身份及其践履(1893-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曾宝荪个人的研究 |
(二) 关于华人女性基督徒的研究 |
(三) 关于基督徒身份的研究 |
三、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儒家基督徒女性主义者 |
一、学生时期 |
二、回国时期 |
三、寓台时期 |
第二章 曾氏后裔:曾宝荪与曾国藩家族的基督化 |
一、西学东渐与曾国藩家族的社会转型 |
二、辛亥革命以前的曾氏族人与基督教 |
(一)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基督观 |
(二) 曾纪泽与传教士之交谊 |
(三) 曾广钧的诗文才情与西教知识 |
三、曾国藩家族基督徒成员的系谱 |
(一) 曾国藩家族的曾氏基督徒成员 |
(二) 曾国藩家族的聂氏基督徒成员 |
四、曾国藩家族基督徒成员的基督信仰 |
(一) 基督救国论 |
(二) 儒释耶之间的互补与合流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家:曾宝荪与基督教教育的中国化 |
一、长沙曾文正公祠与艺芳女校的创办 |
二、主权在我:艺芳女校的行政管理 |
(一) 艺芳女校的校长和行政领导 |
(二) 艺芳女校校董会成员之构成 |
三、经济独立:艺芳女校的经费来源 |
(一) 中外各界团体及个人之捐赠 |
(二) 曾氏族产及家族成员之私产 |
(三) 学生缴纳之各项费用 |
四、湘省解放前后的曾宝荪与艺芳女校 |
(一) 国共政权更迭下艺芳女校的应变与迎解 |
(二) 对曾宝荪及艺芳女校的批判 |
(三) 新政府对艺芳女校的改造与接管 |
小结 |
第四章 宗教领袖:曾宝荪对中国基督教的贡献 |
一、曾宝荪的宗教经验 |
二、如何将基督介绍给青年学生 |
三、曾宝荪与华夏妇女神学的萌芽 |
(一) 《实验宗教学教程》的成书背景及概况 |
(二) 曾宝荪中译本的中国化处置 |
(三) 曾宝荪的经验主义神学思想 |
四、曾宝荪与1935年全国青运巡回工作团 |
(一) 青年会实行巡回工作的时代背景 |
(二) 巡回工作团的团员、时间与路线 |
(三) 巡回工作团的演讲主题与内容 |
(四) 巡回工作团之成效 |
小结 |
第五章 新式女性:曾宝荪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
一、女性的自我言说:曾宝荪的女性观 |
(一) 两性差异与妇女进化论 |
(二) 中西、新旧对比下的中国女权运动 |
(三) 过渡时代的婚姻问题 |
二、曾宝荪女性解放思想的实践 |
(一) 兴女学与女性解放 |
(二) 培养女界领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曾宝荪作品一览表 |
二、曾宝荪大事年表 |
(10)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 沿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黄金时代杂志社简介 |
(三)相关理论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
二、中国期刊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 |
(一)第一阶段:期刊的形成阶段(1978年-1985年) |
(二)第二阶段:调整和徘徊阶段(1986年-1994年) |
(三)第三阶段:改革中东征西突的阵痛期(1995年——2008年) |
(四)第四阶段:期刊的衰退期与转型期(2008年——至今) |
三、《黄金时代》杂志社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二)期刊行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
四、黄金时代杂志社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
(一)黄金时代杂志社资源分析 |
(二)《黄金时代》杂志社的经营模式分析 |
(三)黄金时代杂志社经营能力分析 |
(四)黄金时代杂志社经营现状分析 |
五、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方案的制定与决策 |
(一)黄金时代杂志社战略目标体系构成 |
(二)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的制定 |
(三)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的决策:QSPM矩阵分析 |
(四)黄金时代杂志社总体战略: |
六、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方案的实施与控制 |
(一)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方案的实施模式选择 |
(二)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的实施阶段推进计划 |
(三)黄金时代杂志社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
(四)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的控制 |
七、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广州团校大打“领袖”牌(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仪式链视阈下的粉丝打榜行为研究[D]. 谢灵佳. 暨南大学, 2020(06)
- [2]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D]. 任云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典型命运与村庄变迁 ——以集体化时代的刀把口村为考察对象[D]. 满鑫垚. 山西大学, 2018(04)
- [4]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辛萌. 山西大学, 2017(02)
-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研究[D]. 李刁.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体育价值研究[D]. 蒋红霞. 浙江大学, 2017(09)
- [8]大学生资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段玉青. 湖北大学, 2017(05)
- [9]一代女宗:激荡时代里曾宝荪的多重身份及其践履(1893-1952)[D]. 张乐.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黄金时代杂志社发展战略研究[D]. 覃海慧. 兰州大学, 2016(08)